雞心嶺

雞心嶺

雞心嶺又稱金雞嶺,位於鎮坪縣南,距縣城32公里。“踏上雞心嶺,一腳踩三省”指的就是此嶺,上豎國務院1996年豎立的界牌標樁,為陝、渝、鄂分界線,也是西南、西北、華東三大區的交匯點,是中國地理位置最特殊的地方(全國三省交界和三大區接壤,只此一處,見華龍網邱朝舉的部落格。該記者多次報導過這裡),海拔1890米。也是通往三省市的邊際關隘。

中國雄雞版圖自然“國心”雞心嶺

雞心嶺雞心嶺
雞心嶺靠陝西一側有一龐大的峭壁懸崖山體,雄奇險峻,奇峰兀立,上有三峰如筍,直插雲霄,大有“刺破青開愕未殘”之勢,相傳是太平天國洪秀全之妹洪延嬌當年馳騁大江南北時曾占領的寨子。把人引入那波瀾壯闊的農民革命戰爭《太平天國》歷史劇中。登頂眺望,放眼四周,群山俯首流水如線,秀色可餐。“剪刀峰”雙峰聳立,直刺雲天;“觀音崖”里“神童”守護,惟妙惟肖,引人遐思,的確是一處攬物則勝景人懷,抒臆皆鴻鵲之志的聖境。省委書記李建國於2006年5月來此實地考察後強調,把雞心嶺儘快建成我省知名旅遊景區。
雞心嶺在北緯31度、東經109度上,中國地理位置約為北緯4度與53度之間,東經73度與135度範圍。那雞心嶺恰好位於中國雄雞版圖的自然心臟,所以它“安康”,所以有“雞心嶺是自然國心”之稱,有“中華奇觀”之譽,讓人聘目自豪,也悠然自得,正如詩人倪嘉((雞心嶺抒懷》:“峰峻岭崇盡神韻,飄然疑作摘星人。雲袖柔潤拂面龐,罡風浩蕩灌心胸。一帶情情秦渝鄂,聯肩共求目標同。且聞金雞傳號角,浪疊潮湧乾坤動”。
這裡的人文景觀遺存也很豐富。遺台古壘,峰煙猶存,川陝鹽道古硝洞遺址,延(艷)嬌寨遺址等保存十分完美。南大門門樓、三省堪界界碑等人文景觀耐人尋味。雞心嶺因是三省交會之地,邊民雜居,一檐三地,民風交融,特色各異,遊客到此,可領略“一腳踏三省”的自然山野田園風光和邊民異域風俗的傳承,可感受巴楚風韻及巴山藥鄉藥文化,可購買正宗地道的玄參、黃連、大黃、天麻、葛根素等中藥材養生健體。
古棧道
雞心嶺懸崖絕壁,險峻陡峭。古時人們便在懸崖絕壁間穴山為孔,插木為梁,鋪木板為棧道。
情侶峰
該處有古鹽道、情侶峰、雙壁崖、月下老人等景點。傳說,一對男女青年結伴同行經古鹽道到四川背鹽,途中被這裡風景迷戀,流連忘返。月下老人見男女青年十分般配,便使其結為伉儷。二位互贈玉佩,並將月下老人像刻在一塊玉佩上留作紀念,在這裡過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後來,這對情侶化作兩座峰,玉佩化作兩面崖壁,月下老人現於崖上,笑望路人。
觀音崖
此處有觀音崖(觀音廟)、觀音送子、觀音鏡(其鏡又稱回音壁)等景點。相傳這裡觀音十分靈驗,古來一直香火不斷。
聖母洞
此處有聖母洞、聖女峰、聖女洞、古棧道遺址等景點,尤以聖母洞為奇特。該洞酷似女性生殖圖騰,傳說凡不能生育的人,只要來到洞前朝拜,便能添子增孫,繁衍後代。
剪刀峰
該峰酷似剪刀。傳說,是玉皇大帝派觀音菩薩下凡幫助聖母分娩用的剪刀所化。在剪刀峰背後山坡上有一古寨遺蹟——延嬌寨,傳說是太平天國將領洪秀全之妹洪延嬌隨兄轉戰駐軍的地方。
五子峰
傳說聖母所生的五個兒子,長大後被派遣到雞心嶺鎮守邊關,這五座山峰便是聖母五個兒子的化身。五子峰山崖有五洞相連,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石筍、石佛、流泉飛瀑,天然自成,傳說是聖母五個兒子的住所。
古戰壕
雞心嶺為陝鄂渝重要關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將領張獻忠、清代白蓮教軍將領王聰兒都曾率部與官軍激戰於此;解放戰爭解放軍中原突圍曾與國民黨軍隊激戰於此。
古鹽道
巫溪產食鹽,自古陝西、湖北邊陲居民生活用鹽須到巫溪去買,天長日久,便在雞心嶺上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古鹽道。古鹽道,素有“南方絲綢之路”之美稱。據考證該道始於夏商,盛於歷朝。

傳說典故:“自然國心——雞心嶺”傳說

自然國心——雞心嶺(5張)
在陝、渝、鄂接壤處,有一高嶺,相傳嶺下有一山洞,從洞中不停的向外噴灑鹽水。一日,木匠祖師魯班與太上老君路過此嶺,發現了這股鹽水白白浪費掉了,於是二位打賭,聲言一夜間要將鹽水引至人口稠密的巫溪、巫山一帶。造福百姓,先者為師,後者為徒,觀音菩薩可以作證。天黑,二位同時動工,魯班念動咒語,運發神力,揮舞王尺,一路逢岩打眼豎桿,遇溝凌空架起渡槽,半夜即至四川雲陽縣雲安鎮了,老君因久在天庭煉丹,對工程不熟,到子時才將鹽水引至巫溪縣寧場鎮。勝負已見分曉,觀音擔心二人會因此而傷和氣。忙駕祥雲飛至三省交界的這座山嶺上,化作雄雞高啼三遍九聲,魯班、老君以為天亮了,同時收工。此後,這座山嶺得名金雞嶺,再後來,人們觀其形狀似雞心,易名雞心嶺。至今重慶雲安和巫溪兩處的小鹽場,出產幼稚井鹽,據說就是引致雞心嶺上的鹽水。
又因,中國陸地版圖、像一隻雄雞,台灣島是它邁出前腳,海南島是它支撐身體的後腳。而雞心嶺正好處於這隻雄雞心臟部位。這就自然形成了“自然國心”。即:“自然國心雞心嶺”。
夜過“雞心嶺”的釋然
陶 靈
陪同事老特去陝西一個小縣城收筆貨款,他開著車說要經過“雞心嶺”,就是我們中國雄雞版圖最中心的地方。
我一下子興奮起來,竟如兒童般的天真,還帶有莊嚴、神聖的感覺,因為她與首都北京同為心臟,一個是政治的,一個是自然的。這種莊嚴與神聖,像我當年在天安門廣場面對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一樣,肅然起敬。
讀國小時我就在《中國地圖》上比畫過“雄雞”的中心位置,可面對雄雞的不規則圖形怎么也找不出,結果就在我身邊,只是一個白天的車程,這么的近。我真想馬上看到“雞心嶺”。
雞心嶺是湖北省竹谿縣、重慶市巫溪縣、陝西省鎮坪縣交界的一個山峰,也許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山峰竟也狀若雞心,因此而得名。像一隻高昂雄雞的中國版圖,地理位置約為北緯4度與53度之間,東經73度與135度範圍內,而雞心嶺處在北緯31度、東經109度上,恰好位於雄雞版圖的中心,意味著成了“自然國心”。這裡不僅是湖北、重慶、陝西三省市的交界處和荊楚、巴蜀、秦文化的融合地,還是華中、西南、西北三大區的交匯點,更是長江、黃河兩大經濟文化帶和我國南北區域、中西部大開發的分界線。
不巧的是,一出巫溪縣城,正遇上通往陝西的省道整修,一路顛簸,車速只在30碼以下,還時不時等候腳踏車道放行,看來只能夜遊雞心嶺了。
“到了!”在分不清方道的黑暗中,隨著老特突然的一聲叫喊,一座高大的仿古牌坊矗立在我們的正前方,借著越野車雪白耀眼的燈光,看見牌坊的上端從右至左橫書“通衢雄關”四個隸書大字,牌坊的楹聯寫道:“山舞銀蛇蜀道天塹變通途,嶺馳鐵驥秦塞舊貌換新顏”。
走下車去,還看見牌坊前方的右邊公路旁,豎起一幅簡易的中國地圖,標出“雞心”的位置。
“這就是‘雞心嶺’?”普通常見的那種公路牌坊,簡易單調的地圖示志,沒有一點特別的地方,與我心中的莊嚴和神聖相差甚遠。
老特見我很失望的樣子,解釋說:“還有個10多米高的三角界碑,三面朝向分別刻著湖北、重慶、陝西,每個朝向的地面上還用花崗石刻著三個腳印,不知拿誰的腳做的模子。”老特繼續說,“國務院1996年立了個界樁,很權威的,看起有點古老,腳踏在上面就是‘一腳踏三省’。”這才有那么點意思了,我馬上要老特帶路,去親自目睹才覺得滿足。
“已是深夜了,在上面,荒山野嶺的怎么去看?”老特朝旁邊的黑暗中一指,邊說邊打開車門坐了上去,“外面冷,上車趕路吧,回來時讓你看個夠!”我想想也是,跟著上了車繼續趕路。
幾天后辦完事返回,專門趕在白天過雞心嶺。誰知遇上了道路塌方,只有改道嵐皋經城口返回了。老特覺得很歉意。這時,我到釋然了:“留個念想在那兒吧!”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四川一位兒童文學作家朋友說:九寨溝像童話世界一樣美,兒童文學作家,特別是寫童話的不去真可惜!後來我是時興旅行結婚時去的,果然,那位作家朋友描繪的九寨溝的美麗只有過之無不及的,回來顯擺所拍的照片,生怕看的人不以為然,在旁邊解釋說,景子本身要比照片美得多。
其實我理解的旅遊不外乎兩種感覺:一是視覺,美不勝收,即“九寨溝”這類;二是心覺,用心去體驗和感受,夜遊“雞心嶺”便如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