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蓮荸薺

雙蓮荸薺最早產於雙蓮鄉境內的雙蓮寺廟東南面的兩畈水田裡,後來逐步發展到雙蓮集鎮以東的雙蓮村和白河村為主的集中產區。到80年代,已在雙蓮集鎮方圓十公里內大面積種植推廣,種植面積發展到4200多畝。雙蓮荸薺以“果大、色鮮、無法、味甜”而著稱,是湖北省著名的土特產之一。解放前雙蓮寺佛事興旺,遠近的香客拜佛朝香,拜了菩薩再買荸薺,雙蓮荸薺也就遠走四方,香客自然成了它的義務“推銷員”和“宣傳員”,據了解,雙蓮荸薺遠銷到全國10多個省市。
雙蓮荸薺屬地方小氣候型優質品種,區域性較強,主產雙蓮荸薺的雙蓮鄉位於當陽市西南邊陲,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水源充盈,全年無霜期達265天,很適宜荸薺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土壤酸鹼度適中,土質各種元素的含量有利於培植出優質荸薺。雙蓮荸薺屬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外形橢圓,皮薄呈紅褐色,上部頂端有數個聚生芽,比一般普通荸薺要長一些,芽長約3—4cm,下端臍部較平或凸出,味甜肉質脆嫩,細嚼無渣,單個重20克左右。
雙蓮荸薺每年農曆冬月成熟,於小寒前後源源上市,是城鄉居民新春佳節喜愛的佳品。雙蓮荸薺與一般普通草養相比,有許多共同點,但也有它的獨特之處,其水份、全糖、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份的含量遠遠高出普通荸薺和雜交荸薺。據技術部門對雙蓮荸薺營養成份的含量分析,水份占85.8%,比普通荸薺高10.8%,可食部分82.5%,大於普通荸薺0.1%和1%,每10克雙蓮荸薺單位的全鈣、鋅、鐵的含量為0.03 7、3.71、10.6毫克,分別高出普通荸薺0.01、2.5 6、l.31毫克,而脂肪只0.14毫克,低於普通0.18毫克。
從以上指標看出,雙蓮荸薺所含營養成份要優於普通荸薺,主要表現在水份多,可食部分大,蛋白質高,脂肪低,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尤其是鈣、鋅、鐵的含量豐富,這對補充人體對鈣質,增強體能,提高智力有極大好處。
雙蓮荸薺不僅個大肉嫩,果質細膩,清甜芳香,沁人心肺,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葉莖和果實均有一定的醫藥作用,能消渴去熱,溫中益氣,下丹石,消風毒,辟蠱毒,療五種膈氣,抗癌治癌,治誤吞銅物、血崩等病症,絞汁漱服還可治咽喉腫痛,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