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街道

雙河街道位於榮昌縣南部,距縣城8.7千米。面積88.5平方千米,人口65686人(2005年),其中非農業人口22049人。轄沿河街、羅角灣、長山嶺、新建、梅華園、河壩、益民7個社區,雙河、大石堡、許家溝、響水、梅石壩、嵐峰、鐵爐、七里埂、老君廟、三步坎、巒堡、千佛、排山坳、三蔸樹、王家壩15個行政村,77個居民小組、113個村民小組;其中,益民廠有1個社區、36個組,雙礦有5個社區、30個組。榮(昌)瀘(州)公路、廣(順)雙(礦)鐵路過境。境內有嵐峰森林公園、“古昌州八景”之一的三層岩。

基本信息

概況

雙河美景雙河美景

榮昌縣雙河街道位於重慶市榮昌縣南部,與四川瀘州比鄰,與重慶市永川區接壤距榮昌縣城9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榮昌出入口11公里。全鎮幅員面積88平方公里,總人口6.5人,有8個社區和一個村,境內有重慶嘉陵益民特種裝備有限公司重慶市益峰高壓容器有限公司,國儲674處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是成渝經濟發展帶上的一個資源重鎮、工業大鎮、經濟強鎮、生態特色鎮,是素有東方“梵谷”之稱的國畫大師陳子莊的故里。

行政編碼

原雙河鎮500226116):~001沿河街社區~002羅角灣社區~003長山嶺社區~004新建社區~005梅華園社區~006河壩社區~007益民社區~200雙河村~201大石堡村~202許家溝村~203響水村~204梅石壩村~205嵐峰村~206鐵爐村~207七里埂村~208老君廟村~209三步坎村~210巒堡村~211千佛村~212排山坳村~213三蔸樹村~214王家壩村

沿革

1953年建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1986年建鎮。1997年,面積68.9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雙河、胡家祠、清水、大石堡、許家溝、九峰山、響水、巒堡、雙柏樹、梅石壩、石榴、堰溝、鐵爐、麻雀岩、嵐風、魯潭、七里埂、五篼樹、老君廟、困牛抨、朱家灣、魚橋、桐子、冷家場、金鳳、千佛、三步坎27個行政村和中心村1個居委會。2002年轄沿河街社區、雙河礦區羅角灣、雙河礦區長山嶺、雙河礦區新建村、雙河礦區梅華園、雙河礦區河壩村、益民機械廠7個居委會,雙河、大石堡、許家溝、響水、梅石壩、嵐峰、鐵爐、七里埂、老君廟、三步坎、巒堡、千佛、排山坳、三蔸樹、王家壩15個行政村。

資源概況

雙河雙河

雙河街道境內資源豐富,有煤炭石灰石天然氣、粘土、石英沙、地熱水、礦泉水等地下資源和豬、竹、魚、茶等特色農業資源,其中煤炭儲量居全縣第一;粘土儲量100萬噸,居全縣第一;石英沙儲量1000萬噸全縣第一;洗煤加工,全縣第一;矸磚產量,全縣第一;森林覆蓋率居全縣第一,市級嵐峰森林公園點綴其間;渝西片區最大之一的梅石壩村魚苗示範基地面積1200餘畝,享有“渝西魚苗第一村”之美稱;有重慶最大的麻竹示範基地,面積達2萬畝,年產竹筍3萬噸;仔豬生產基地年產仔豬17萬頭,外銷仔豬13萬頭,仔豬外銷量居全縣第一,有“百萬仔豬出榮昌,十萬仔豬在雙河”的說法;名優茶葉基地面積3600畝,年產鮮葉360萬公斤。鎮內交通便捷,榮瀘(榮昌至瀘縣)公路南北穿境而過,雙廣(雙河至廣順)鐵路專用線橫貫東西與成渝鐵路對接,公路實現村村通客車。鎮內基礎設施完善,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充足且水質最優,變電站輸出量達63000千伏安,部分企業場鎮居民已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通訊網路覆蓋全鎮。

產業發展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雙河街道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基礎優勢、人才優勢和環境優勢,不斷加快經濟發展。全鎮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逐漸形成以能源、機械、建材、玻璃製品、電子產品、家副產品加工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和以金佛春酒業、金龍玻璃、龍山茶葉、優質煤業、榮雙食品公司為主的一批效益好的龍頭支柱企業。全鎮工商企業160多個,其中工業企業94家,規模以上企業20多家,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8000人。2007年工業企業總產值達16億元,企業增加值達6億元,工商各稅實現6300多萬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以糧為主,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形成了生豬、麻竹、魚苗、茶葉四大富民骨幹產業格局。

產業發展定位

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重慶市被國家批准為全國城鄉統籌試驗示範區的大好機遇,雙河把“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工定業以展”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用寬鬆的環境、優惠的政策、活躍的市場、適宜的項目,本著“三讓”(讓名、讓權、讓利)、“三優”(優良環境、優惠政策、優質服務)的原則,為投資者營造良好的投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