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超新星

200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雨燕”天文觀測衛星在同一個星系內成功地觀測到兩顆恆星先後發生爆炸。兩顆超新星分別是2007ck和2007co,所在星係為MCG +05-43-16。2007ck是II型超新星,而2007co是1a型超新星。而且這兩顆恆星的死亡時間只相差16天。通常特定星系內每隔25到100年才會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發。

發現

雙子超新星(2007ck和2007co)雙子超新星(2007ck和2007co)

200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雨燕”天文觀測衛星在同一個星系內成功地觀測到兩顆恆星先後發生爆炸。兩顆超新星分別是2007ck和2007co,所在星係為MCG +05-43-16。通過進一步觀測,天文學家測定這兩顆恆星分別死於不同原因。

2007ck是II型超新星,而2007co是1a型超新星。而且這兩顆恆星的死亡時間只相差16天。通常特定星系內每隔25到100年才會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發。

簡介

2007co 1a型超新星

Ia型超新星的三維模擬圖Ia型超新星的三維模擬圖

1a型超新星是變星的子分類中,由白矮星產生劇烈爆炸結果的激變變星。白矮星是完成正常的生命周期程式,已經停止核融合的恆星,但是白矮星中最普通的碳和氧在溫度夠高時,仍有能力進行下一步的核融合反應。

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物理上,以低速率自轉的白矮星,質量受限於大約是1.38太陽質量的錢德拉塞卡極限之下,這是電子簡併壓力所能支撐的質量上限,超過這個質量的白矮星就會塌縮。如果一顆白矮星能由伴星獲得質量而逐漸增長,在它接近極限之際,它的核心溫度應該達到碳融合所需要的溫度。

如果白矮星與另一顆恆星合併(非常罕見的事件),他將立刻因為超過極限而開始塌縮,因而再度提高溫度至超越核融合所需要的燃點。在核融合開始的幾秒鐘之內,白矮星內極大比例的質量就會發生熱失控的反應,釋放出1044焦耳以上的能量,成為一顆超新星。

這種類型的超新星由於通過質量累積的機制,只有在達到一定的質量時才能爆發,因而導致最大光度的一致性。因為超新星的視星等隨著距離而改變,穩定的最大光度使它們的爆發可以用來測量宿主星系的距離。

2007ck II型超新星

超新星1987 A爆炸後的殘骸,它是在大麥哲倫星系的一顆II型超新星超新星1987 A爆炸後的殘骸,它是在大麥哲倫星系的一顆II型超新星

II型超新星,也稱為核塌縮超新星,是大質量恆星由內部塌縮引發劇烈爆炸的的結果,在分類上是激變變星的一個分支。能造成內部塌縮的恆星,質量至少是太陽質量的9倍。

大質量恆星由核融合產生能量,與太陽不同的是,這些恆星的質量能夠合成原子量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恆星的演化供應和儲存質量更大的核融合燃料,直到鐵元素被製造出來。但是鐵的核融合不能產生能量來支撐恆星,所以核心的質量改由電子簡併壓力來支撐。這種壓力來自屬於費米子的電子,在恆星被壓縮時不能在原子核內擁有相同的能量狀態。

當鐵核的質量大於1.44太陽質量(錢德拉塞卡極限),接著就會發生內爆。快速的收縮使核心被加熱,導致快速的核反應形成大量的中子和中微子。塌縮被中子的短距力阻止,造成內爆轉而向外。向外傳遞的震波有足夠的能量將環繞在周圍的物質推擠掉,形成超新星的爆炸。

人類所觀測到的十大超新星

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爆發中會釋放出大量電漿,並且持續數周至數年時間,天空中好像突然出現了一顆新的恆星。
自然科學——天文學——恆星>>>回到科學頻道
遠古超新星庫克研究團隊利用圖像層疊技術來檢測恆星光線的閃爍,共發現兩顆遠古超新星,兩顆超新星年齡大約都是110億年。
G1.9 0.3超新星是由一顆恆星爆炸形成的,距離地球2.5萬光年,令人驚奇的是,這顆超新星的年齡僅有140年,它是迄今天文學家發現的銀河系內最年輕超新星。
2006GY超新星2006年9月18日,天文學家英仙座NGC 1260星系中觀測到了有史記錄以來宇宙中規模最大、光線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發,這顆超新星就是2006gy。
雙子超新星200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雨燕”天文觀測衛星在同一個星系內成功地觀測到兩顆恆星先後發生爆炸。兩顆超新星分別是2007ck和2007co,所在星係為MCG +05-43-16。
香檳超新星是編號為2003fg的一顆超亮超新星,發現於2003年。2003fg超新星爆發是由於一顆白矮星吸引鄰近一顆即將爆炸的恆星的物質所產生。
第谷超新星又名“SN 1572”,是一顆於仙后座出現的超新星,也是少數能以肉眼看見的超新星之一。它於1572年11月11日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首度觀測,當時它比金星光亮,隨著亮度轉暗,至兩年後的1574年3月,它已經無法再以肉眼看到。現成為仙后座A超新星遺蹟。
客星中國古代對天空中新出現的星的統稱。主要是指新星、超新星和彗星,偶爾也包括流星、極光等其他天象。這類天體如“客人”一樣寓於天空常見星辰之間,故謂之客星。
1987A超新星是自1604年以來第一顆用肉眼就能看到的超新星,而且大麥哲倫雲的距離是16萬光年,是離地球最近的星系。這顆超新星被命名為1987A超新星。它是20世紀最大的天體物理事件之一。
仙女座S超新星是一顆曾於仙女座星系出現的超新星,也是目前唯一一顆在該星系被發現的超新星,以及第一顆被觀測到位於銀河系外的超新星,發現於1885年。
克卜勒超新星克卜勒超新星是400年來最後一顆只靠肉眼就可以觀測到的超新星。克卜勒超新星距離地球大約1.3萬光年,是銀河系內最近超新星發生爆炸的代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