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動態調製中頻電療法

雙動態調製中頻電療法,是指採用全波雙動態調製中頻電治療與半波對動態調製中頻電治療。

概述

近年來,脈衝中頻電流療法迅速發展,臨床套用十分廣泛,繼等幅中頻電-音頻電以後,出現了正弦調製中頻電<U>&#91;font color=#0000cc&#93;流&#91;/font&#93;</U>療法等療法,屬於“單動態”,即只有調製波(低頻成份)的變化,而載波(中頻成份)是固定不變的。

雙動態調製中頻電流的特點

(一)低頻調製波 對機體刺激作用強,皮膚對其敏感,波形或頻率的變化均能引起局部感覺的明顯改變,對神經、肌肉有顯著的作用,但機體對低頻電流耐受性差,在一般情況下,人體能耐受的電流密度為0.3-0.5mA/cm2,並且作用於機體的層次較淺。
(二)中頻載波 對皮膚刺激性小,機體對其耐受閾高,電流密度0.8-0.1mA/cm2,為低頻電流的2倍多,作用層次較深。根據這個特點,中頻載波可使調製的低頻作用於機體較深的部位。
(三)機體的反應 機體對脈衝中頻電流而言,主要呈電阻、電容串、並聯形式,電流進入人體後,可通過電阻,也可通過電容,人體對脈衝中頻電流的總電阻較直流電流為小。同時,載波中頻由於頻率較高,根據公式容抗Xc=1/2πfc,機體對其呈現的容抗較低頻小。故載波中頻使機體受作用層次深,擴展了作用區域。
寬頻帶、多波形的雙動態調製中頻電流,其作用特點有:1.有效地擴展了機體受作用層次及深度。2. 機體不易產生適應性。3.可相應提高對治療電流的耐受量。以上特點充分發揮了低、中頻合成的效果。其生理及治療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主要技術參數

(一)載波
1.波形 正弦波
2.固頻 2.5kHz,5kHz
(二)調製波
1.波形 正弦、三角、方波任選
2.固頻 100Hz、50Hz、25Hz
(三)其他參數
1.電源電壓 220V±10%。
2.輸出電流:每路0-100mA可調,兩路輸出。
3.刺激及間歇時間0-99秒,可調。
4.刺激次數0-99次,可調。
5.方案儲存容量18種。
6.輸出方式 全波、半波、直流電。
7.最大功耗 <60W。
8.組間間歇時間0-10分。

治療技術

(一)一般操作
1.採用全波雙動態調製中頻電治療,其電極面積、放置方法與間動電基本相同。
2.採用半波對動態調製中頻電治療,其電極面積、放置方法、電流密度、治療時間與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療法基本相同。
(二)治療操作程式
注意在治療前檢查機器各旋鈕是否處在所需位置或零位,然後開啟輸出電流。治療時詢問病人感覺,並及時加大電流。
(三)幾種常見病選用的參考治療參數
1.急性疾病 指急性局部表淺的軟組織挫傷、勞損等。
(1)中頻載波頻率 5kHz
(2)低頻調製頻率 100Hz
(3)低頻調製波形 正弦波
2.慢性疾病 指慢性局部表淺的軟組織扭挫傷、勞損等。
(1)中頻載波頻率 2.5kHz
(2)低頻調製頻率 50Hz
(3)低頻調製波形 正弦波
3.範圍較大的深部軟組織病變
(1)中頻載波頻率 2.5kHz
(2)低頻調製頻率 50或100Hz
(3)低頻調製波形 正弦波、方波
4.骨關節病
(1)中頻載波頻率 2.5kHz
(2)低頻調製頻率 50Hz
(3)低頻調製波形 正弦波 方波。
5.廢用性肌萎縮
(1)中頻載波頻率 2.5kHz、5kHz
(2)低頻調製頻率 25Hz、50Hz、100Hz
(3)低頻調製波形 三角波
6.發展肌肉力量、快速力量
(1)中頻載波頻率 2.5kHz
(2)低頻調製頻率 100Hz、50Hz
(3)低頻調製波形 正弦波 方波
7.發展力量耐力
(1)中頻載波頻率 2.5kHz
(2)低頻調製頻率 25Hz
(3)低頻調製波形 正弦波、方波
8.肥胖症 治療腹部及臀部
(1)斷續波 刺激3"、間歇3"
(2)中頻載波頻率 5kHz
(3)低頻調製頻率 25或50Hz
(4)低頻調製頻率 方波
9.周圍神經損傷的電刺激治療
(1)斷續波 1:3秒
(2)中頻載波頻率 5kHz
(3)低頻調製頻率 25或50Hz
(4)低頻調製波形 正弦波或方波。
雙動態調製中頻電療法的主要適應證禁忌證與正弦調製中頻電基本類同,並有待進一步探討,擴大適應證的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