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礱河

雅礱河

雅礱河位於西藏山南地區南部,面積920萬平方米,為西藏境內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搖籃,藏民族的發祥地。這裡有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聖湖、歷史古蹟和古樸的民風民俗。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構成了一幅神秘、古樸而又壯麗的畫面。雅礱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成為藏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基本信息

簡介

雅礱河雅礱河

雅礱河藏語意為“從上游下來的大河”,發源於雅拉香波山,山上終年冰雪復頂,雲霧繚繞。雅礱河逶迤北行80公里,在澤當鎮西邊注入雅魯藏布江,全長僅68公里,海拔3500米,但是在藏族歷史上極為有名。

該風景區地處藏南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陽光充足,空氣清新,視野遼闊。由於海拔高,似有山低雲矮、星月咫尺之感。雅礱河風景名勝區是以高原河谷地貌為特徵,以藏民族歷史、佛教文化遺存為內涵,融民族風情為一體,是具有文化保存、觀光朝聖、風情體驗、科學考察和學術研究等功能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人文景物有西藏最早的宮殿雍布拉康、西藏第一座寺廟桑鳶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昌珠寺和藏王墓群等。保留著中世紀建築特色的民居以及民風習俗、宗教活動等,都具有鮮明的地區特點。

地理位置

位於西藏山南地區南部,面積920萬平方米,為西藏境內目前唯一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搖籃,藏民族的發祥地。這裡有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聖湖、歷史古蹟和古樸的民風民俗。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構成了一幅神秘、古樸而又壯麗的畫面。

相關傳說

雅礱河雅礱河

雅隆河地區是藏族文化的最早發祥地,有西藏建造最早的宮殿雍布拉岡,有西藏重要寺廟昌珠寺,有西藏規模最大的古墓群藏王墓,還有古老的村寨田園、淳樸的民風民俗。據藏文史籍記載,西藏古代人類的發祥地也在這裡。

雅隆河水量較大,灌溉著下遊河谷中的田地。沿河兩岸散布著許多古老的村寨,保存著眾多名勝古蹟,還流傳著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在西藏人民中間很早就流傳著“人是猴子變的,其發源地在雅隆河流域”的故事。

傳說當年觀音大士從南海行經此地,見這茫茫大地上荒無人煙,遂降服魔女與當地一隻神猴結合,產生了後代。觀音又取來了青稞種子,教小猴們在此耕種,從此西藏土地上長出了糧食,猴子變成了人。傳說澤當以南2.5公里的撒拉村,是當年長第一批糧食的地方,至今,每逢播種季節,人們載歌載舞從四面八方來此祈禱,並取走一些“神土”,撒到自己耕種的土地上,以求祖先保佑,獲得豐收。

基本內容

雅礱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南部。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雅礱河是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雅礱河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谷地、古老文化遺址和民風民俗等構成一幅幅神秘、古樸而又壯麗的畫面。區內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隨海拔變化呈垂直帶分布。人文景物有西藏最早的宮殿雍布拉康、西藏第一座寺廟桑鳶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昌珠寺和藏王墓群等。雅礱河藏民族保留著中世紀建築特色的民居以及民風習俗、宗教活動等,都具有鮮明的地區特點。

景區內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隨海拔變化呈垂直帶分布,形成一變化多端的、自然的植被分布景觀。對藏文化的集中反映,是雅礱河名勝景區的突出特點。在這裡有西藏最早的宮殿雍布拉康,有西藏第一座寺廟桑鳶寺,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昌珠寺和藏王墓等名勝。在這兒,還能看到保留著中世紀的民俗民風、宗教活動等。

昌珠寺,位於西藏乃東縣城南,相傳是松贊乾布主持建造的,文成公主進藏初期曾經在此居住。寺內現僅存大殿,其殿堂布局與拉薩大昭寺大殿相仿,是尼泊爾和印度建築藝術融合一體的產物。殿內四周原有許多藏式壁畫,正中供奉有松贊乾布、文成公主等塑像。寺內還保存有一口1000多年前由漢僧任清監鑄的大鐘,上面攜刻藏文銘文12句。

藏王墓,位於西藏窮結縣城對面的木惹山下,又稱吐蕃歷代贊普墓。它有9座高闊的墓冢組成,形似山丘。墓冢均方形平頂,大小不一,高在10至30米之間。上層為夯土和石塊築砌而成的土壘,每面都設有排列整齊的小型壁龕,龕內置小陶塔和各種陶佛像。土壘下夯築矩形土台,台前左右兩側各立一石獅,高1.55米,雕刻刀法有力,形象生動。

在赤德松贊贊普墓冢前有一方碑,頂復石珠式蓋,蓋下浮雕流雲,四角飛天翱翔於雲間。碑身正面以古藏義歌頌了赤德松贊一生的功業。

交通:

乘火車或飛機到拉薩市,換乘汽車直達景區。最方便的是包機動三輪車前往雅礱河風景區,往返車資約40元左右,事先與司機商量好,回程時以免司機臨時加價。

雅魯藏布江一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

雅魯藏布江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仲巴縣境內的傑馬央宗冰川,是西藏第一大河。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