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海戰隊

陸軍海戰隊

提起海軍陸戰隊,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在我軍戰鬥序列里,還有一支鮮為人知的"陸軍海戰隊",他們身著陸軍服,卻在我國三大海域蹈海疆,從怪石嶙峋的亂石礁岸到淤泥遍布的緩坡泥灘,只要有他們就有勢如破竹的搶灘,就有順利上陸的登入兵。這就是南京軍區某訓練基地船艇大隊。

陸軍海戰隊序列簡介

作為我軍唯一擔負登島作戰保障任務的陸軍船艇部隊,該大隊組建即形成戰鬥力,八載完成三軍聯合作戰演練等重大演訓任務40餘次,每

陸軍海戰隊陸軍海戰隊
年承訓渡海登入部隊上萬人,在我軍軍事訓練點燃向信息化轉變的熊熊烈火中,書寫出一個陸軍海上作戰尖兵的新傳奇。

陸軍海戰隊戰鬥作用

海軍大型登入艦艇相比,陸軍船艇大隊裝備的登入艇噸位較小,如果將海軍登入艦艇比作"重裝騎兵",那么登入艇就是"輕騎兵"。在信息化條件下諸軍兵種聯合作戰中,有的人認為小小登入艇難當大任。可大隊長方榮松這樣認為:"未來戰爭中的體系對抗,任何作戰要素都是影響勝敗的重要因素,登入艇的優勢,在作戰中的作用同樣不可替代。" 東海某海域,風起雲湧,一場諸軍兵種聯合訓練作戰演習正在進行,大隊十多艘登入艇和海軍主戰艦艇編在一個作戰集團參加登入作戰。沒想到,演練一開始,威武雄壯的戰役序曲先讓大隊的登入編隊唱了起來,讓持有各種偏見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陸軍海戰隊陸軍海戰隊
原來,海軍大型水面艦艇只能在深水區錨泊換乘,搭載的部隊還要經過較長距離的泛水才能登入,作戰風險大大增加。而登入艇不僅可以直接衝擊抵灘,甚至可以在礁石上卸載登入兵,出其不意大大增加了勝算。"戰鬥"一打響,大隊輸送編隊在海空火力掩護下破水障、搶灘涂、鞏固登入場、接應後續部隊,立了頭功。演練講評時,聯合指揮員興奮地說:"聯合作戰成員,雖不是'主戰兵種',但不能沒有主戰意識。未來一體化作戰缺哪個要素都不行,小兵種也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大作用,船艇大隊就是很好的例證。"。"小兵種"的主戰意識,在聯合作戰中演變成主動的作為。一次,某集團軍參加在東南沿海某島嶼的聯合演練,沒想到部隊集結剛開始,導演部就出了一個難局:通住該島的多座橋樑被毀。一時間,"陸戰之王"被困多條國道。大隊接到命令,十多艘登入艇抵達某岸灘裝載,連夜隱蔽航渡,將數十輛坦克、裝甲車按時輸送至集結地域。集團軍指揮員讚嘆:"剛才機動集結,你們才是主角啊!"

陸軍海戰隊戰鬥素養

"我們和登入部隊同渡一條船,同一個奮鬥目標,登入部隊的勝利就是我們的勝利。"大隊政委林建業的話讓記者明白了"船艇大隊"與"船運大隊"的幾分不同:他們從組建之日起就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戰鬥隊",打仗和準備打仗是他們的任務,精湛技藝、精心服務、精確保障,是他們的目標。 2008年7月,東海某海域,一場實兵對抗演習激戰正酣,第一波次登入裝載的重型武器裝備如期上岸,吐著長長的火舌壓制"敵"岸火力。隨著第二波次搶灘登入的戰鬥警報拉響,裝載在ND735艇的某型車載火炮卻遲遲不能起動,眼看船艇就要抵灘,分隊指揮員急得團團轉。得知情況後,劉港泉副大隊長帶領機電骨幹力量,對牽引車發動機進行緊急搶修。3分鐘後,艇艏大門完成打開,該火炮猶如被困已久的野獸,咆哮上岸,直接火力覆蓋"敵"岸。演習結束,指揮部專門登艇致謝,讚揚他們以登入兵的需求為第一需求,不僅是在戰術上密切協同,在裝備技術保障上也給予極大支持。現代聯合作戰,戰場瞬息萬變,海戰場上尤為如此。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在諸軍兵種聯合演練場,該大隊立足惡劣的戰場環境,讓登入部隊在危局、難局、險局中提高聯合作戰能力。去年,某集團軍舉行實兵對抗演習,按行動方案,5艘船艇輸送營屬炮兵分隊,10時在某岸灘登入。導演部"算計":10時登入,此海域潮水正處高潮且岸灘坡度較陡,炮兵分隊不用涉水就可衝擊上陸,何不來個落半潮時登入,看看他們的武器裝備如何上岸?12時30分,船艇在某岸準時抵灘。分隊指揮員接到炮兵指揮班報告:沙灘平緩,艇艏水深2.5米。只見炮兵分隊藉助準備好的飄浮器材,成兩路隊形武裝泅渡上岸,並在岸灘一線迅速占領陣地發起攻擊。儘管泅渡人員裝備"戰損"較大,但導演部對他們"全潮時登入意識"卻投去了讚賞的目光。某炮兵分隊指揮員說,我們這種意識也是被"逼"出來的,"磨"出來的,在平時訓練中,船艇大隊出過多次類似的"難題",現在我們才能應對自如。

陸軍海戰隊的信息化

聯合作戰是以信息為主導的體系對抗,只有嵌入信息元素,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聯合。該大隊參謀長雷樹民介紹,他們以船艇信息化為抓手,高起點籌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率先在全軍裝備了陸軍船艇裝備指揮控制系統,指揮員人人掌握衛星定位、無線傳輸指揮、導航定位通訊和自動化監控等信息指揮套用技能。 記者點擊該大隊船艇指控系統,只見短短數秒,在近海訓練的官兵與千里之外的海軍某指揮中心實現了信息聯網共享,顯示屏上很快就接收到各種參數和信息。聯合指揮員在船艇指揮台可隨時精確掌控所有戰位信息,陸上船艇指揮車可遠程監控指揮船艇編隊,海上編隊聯合指揮員可實時通聯陸海空三軍部隊。一鍵連海天,信息通戰位。該大隊艇與陸、陸與海、海與空,武器裝備、作戰指揮與每個官兵實現"無縫連結",在聯合中打造"信息航母"。

陸軍海戰隊艱苦訓練

無風三尺浪,有風浪三丈。小噸位船艇,在浩瀚的大海中尤如一葉小舟,隨風飄蕩。長期以來,官兵們總結了一首"身"有體會的"暈船詩":一言不發、二目無神、三餐不進、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久(九)臥不起、十分難受。大隊政治處主任成開斌告訴記者,克服暈船,是每名官兵上船後的第一節課,因為他們首先要在船上站穩腳跟。 2008年,特大颱風"海鷗"剛過,"鳳凰"又襲。大隊船艇編隊正好在某海域保障檢驗性演習任務,一個接一個的巨浪掀起了一米多高,好像要把整個編隊"吞沒",編隊中的小型船艇更像是一個個"醉漢"搖擺不停。ND753艇駕駛室內,2個新兵暈船特別嚴重,胃裡就像翻江倒海一般,嘔吐不止。"快把我們綁在駕控台旁,吐也要站著吐,我必須過這一關",被稱為"陸海驕子"的副參謀長王平笑著說:"你們不提這個要求,我們也只能這樣做,因為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經歷。"這就是船艇大隊官兵的毅力,這就是這群水兵像海一樣的秉性--桀驁不馴。 白天"兵練兵",晚上數星星。農曆正月十五,群星璀璨浩月當空,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可對這些航海人來說,也是練兵的好日子。月色下,只見船艇編隊乘風破浪,不斷變換隊形,主甲板上官兵正利用星球儀、六分儀"找"星星,測量它們的高度,進行天體導航及定位訓練。不論狂風暴雨,只爭朝夕。從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使用、戰位訓練到全艇協同,僅僅半年時間,他們既玩轉了現代的導航設備,也掌握了傳統的導航與定位方法,完成了新大綱規定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訓練科目,訓練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一次綜合演練,海軍指揮員命令有關參演部隊次日清晨在某海域集結。出於對船艇大隊的"關照",提出了兩種選擇:一種是先停港口碼頭,第二天一早機動出發;另一種是按打仗要求,利用夜暗條件隱蔽集結。他們堅定地選擇了後者。海上集結地夜黑風高,海軍艦隻穩如泰山,而小船艇搖晃不止,不敢停車,一直頂浪抗風。幾小時後,他們和海軍一起隱蔽出擊,出色地完成了演練任務。

陸軍海戰隊成就榮譽

近年來,該大隊先後參加三軍聯合作戰演練等40多次重大演訓活動,裝載部隊8萬餘人次,各類重型裝備3千餘台次,被總部、軍區表彰為"全軍陸空軍船艇部隊正規化建設先進單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基層建設先進旅團單位"。,“陸軍海戰隊”亮劍三軍聯合作戰演練場,標誌著我“陸軍水兵”實現了從“保障隊”到“戰鬥隊”的跨越。據悉,這是一支伴隨我軍開展聯合訓練誕生的部隊。該大隊組建8年來,逐漸從傳統陸軍船艇部隊自訓、自考、自評的訓練模式中跳出來,積極開展跨戰區訓練、跨海區保障、跨軍兵種協同,先後與10多個軍兵種、30多個專業分隊開展聯訓聯演,分批次讓軍官擔當海上各級指揮員,實現了從被動聯合向主動聯合轉變,從階段聯合向全程聯合轉變,從局部聯合向整體聯合轉變。
去年11月,這個大隊接回一批新裝備,在穿越數千海里航程中,他們一路接裝一路演練,開展了夜航、霧航、島礁區航行、破冰行進和編隊航渡等多項聯合作戰重難點課目訓練,摸索了裝卸載、戰時損傷、拖帶訓練、擱淺觸礁等10餘個聯合作戰背景下的新戰法訓法。他們積極開展艇型互換、崗位互換和專業互換訓練,追求一兵多用、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目前,大隊營以上軍官都能指揮編隊、操縱全部艇型,連級軍官都能承擔教練任務、熟練操縱艦艇,70%的士官能夠熟練掌握3個以上專業技能,所有士官能夠實現崗位互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