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亭

陸羽亭

陸羽亭座落在湖北省天門城西北隅的官池之濱,是一座雙層木結構的桃角亭,建築面積十平方米,四周是朱檐圓柱,顯得十分古樸壯觀。走上亭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涵碧堂”遺址,舊時的涵碧堂,是整個文學泉園內的主建築之一,所謂“堂前涵碧水,四座品香茗”,是文人學士憑弔陸羽遺蹟的必到之處。

簡介

“陸羽亭”始建於明代,清代早期重修。亭內豎立一塊高2米、寬0.8米的石碑,
陸羽亭陸羽亭
正面刻楷書“文學泉”三個大字,左刻“清乾隆壬寅年冬立”,右刻“安婆鄖兵備使陳太文獻”。石碑背面正中刻“品茶真跡”四個大字。“陸羽亭”前有“文學泉”井,又名陸子泉,俗稱“三眼井”(因井蓋石上有三個大圓眼,呈“品”字形,故稱)。不少高人名士曾憑弔賦詩;後陸子井久湮,失其所在,直止清乾隆三十三年,居民掘池重新發現了此泉。文學泉為當年陸子品水提供科學根據,是他品天下之水的起點。水質清澈、甘甜。是陸羽青年時飲水品茶的真跡。現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古樸典雅的陸羽亭,位於湖北省天門市官池附近的“文學泉”側,是為紀念我國歷史上茶聖陸羽而建。古人有詩云:“古亭屹立官池邊,千秋光輝耀楚天;明日有情西江美,依稀陸子笑九泉。” 漫步亭畔,縱覽官池碧波,遠眺西湖風景,不由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時屆夏日,荷花滿池,翠蓋紅冕,使人領略到“九夏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凜凜風骨。亭台左側有三眼呈“品”字形排列的“文學泉”,繪刻陸羽石像及歷代名人題詠碑刻。後人睹物思故,觸景生情,緬懷陸羽,韻味無窮。中外遊客至此,頓覺置身於詩情畫意之中。每年都有數批日本茶道研究團體專程來此踏訪聖跡,品茶尋宗,撫亭啜泉,一睹陸羽遺風。

陸羽

陸羽(公元733~804年)字鴻漸,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
陸羽亭陸羽亭
原是棄嬰,後被竟陵西塔寺智積禪師拾於西湖之濱,收養長成。他不願削髮為僧皈依佛門,而以勤奮自學成才,畢生潛心研究茶事,實地考察茶葉產地32個州郡。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隱居苕溪閉門著書。並在此撰寫了世界第一部關於茶的專著《茶經》。這部書從茶葉的淵源到種茶、制茶、烹茶之法,以及烹茶器具、名茶產地、如何品茶等都作了詳細的論述。對茶葉作用的傳播和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在茶葉科技領域內仍有重要參考價值,並曾被譯為英、法、日等各種文字出版。
陸羽晚年隱居竟陵,閉門謝客,專事研究茶書,並寫了一首《六羨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者,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表達了他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家鄉的摯愛。
陸羽亭初為清代乾隆戊子年(公元1768年)天門知縣馬士偉所建。可惜原亭後毀於兵燹。13年後,其舊址為“得月樓”所代替。現亭為1981年6月重建,亭底面積10平方米,高7米,呈六角形,為雙層仿木結構挑角,其雕梁呈異彩,翹角如流雲。亭中立碑。碑正面題“文學泉”,背面陰書“品茶真跡”四字,為清代安襄鄖兵備使陳大文手書。在雙層靠近頂端部分,各朝下垂7個金瓜,中間一個略大,周圍6個略小,恰似眾星拱月,精巧典雅,富於民族建築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