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緣冰

陸緣冰

陸緣冰一般是指位於南極大陸邊緣、與大陸相連的浮動冰層,通常在由冰河流入海洋過程中形成。陸緣冰區域每年7月的平均冰面溫度達到約1.3攝氏度,高於陸緣冰解體的臨界溫度——零攝氏度。

陸緣冰陸緣冰

名稱:陸緣冰
英文名:
地理位置:
範圍:

概述

陸緣冰一般是指位於南極大陸邊緣、與大陸相連的浮動冰層,通常在由冰河流入海洋過程中形成。陸緣冰本身的解體融化對海平面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隨著它的解體,原先受其保護的冰河等往往會加速融化,這不僅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還可能對洋流循環和氣候變化產生影響。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很關注陸緣凍的命運。

歷史

過去10年中,南極東部的拉森陸緣冰兩次出現大面積的突然解體,讓科學家們頗感困惑。由英國阿根廷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小組最新研究認為,這一現象可能與拉森陸緣冰之下的海水變暖有關。

1995年和2002年,拉森陸緣冰北部兩塊面積分別相當於盧森堡領土大小的區域分別解體,形成冰山。兩次解體均在幾個星期內完成,比南極陸緣冰通常的變化速度快得多。早先一種比較流行的解釋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南極地區氣溫上升導致了更多冰雪融化,融水滲入陸緣冰後加快了裂縫的形成和最後的解體。

但英國劍橋大學謝潑德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氣溫上升這一理由並不充分。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造成拉森陸緣冰部分解體的主要原因可能並非表面融水,而是海水變暖後從底部對其所產生的消融作用。謝潑德等人的研究論文發表在10月31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生物

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22日在《地球物理通訊》雜誌上報告說,北極最大的一塊陸緣冰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崩解,這表明北極地區氣候變化步伐可能正在加快。

這塊名為沃德·亨特的陸緣冰位於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北部海岸,該島嶼位於北美地區最北端。美國阿拉斯加大學加拿大拉瓦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觀測中發現,1982年以來一 直保持相對穩定的陸緣冰在2000年4月首次出現裂縫。到了2002年,裂縫貫穿了整塊陸緣冰,使陸緣冰分解成兩大塊和眾多小塊。

研究人員觀測還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島狀冰山已從沃德·亨特陸緣冰中分離了出來。他們指出,其中一些體積較大的冰山可能會威脅北冰洋波弗特海中的船隻和鑽探平台。另外,沃德·亨特陸緣冰中曾有一條被封存的約30公里長的峽灣,峽灣記憶體有淡水,現在陸緣冰中的裂縫已導致峽灣內的淡水基本上全部流入海中。

曾有觀測結果顯示,南極地區氣溫升高導致了該地區一些巨大的陸緣冰解體坍塌。美加研究人員認為,沃德·亨特陸緣冰崩解可能也與北極地區近幾十年來的氣候變化相關。他們的推算發現,1967年至2002年間,陸緣冰區域每年7月的平均冰面溫度達到約1.3攝氏度,高於陸緣冰解體的臨界溫度——零攝氏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