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丞

陳雋丞,本名陳士杰,字雋丞,清巡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清桂陽州(今桂陽縣)人。道光五年(1825)生。早歲讀書長沙嶽麓書院。二十九年以拔貢生選取戶部七品京官。鹹豐元年(1851〉丁父憂歸。翌年率團丁鎮壓縣內李明先、李觀龍起義。

鹹豐三年初,陳士杰入曾國藩衡州軍幕。時鮑超坐法當斬,王鑫違令受困孤城,他竭力進諫營救,使之得以解脫。四年三月,太平軍西征入湘,再占岳州、湘潭等地。他以湘潭為根本重地,應“悉兵”赴援。曾國藩采其議,湘潭一戰取勝。奉委以主事用。同年冬歸營,佐理糧台。是時湘軍己攻占武漢,準備進攻九江。因建議鞏固水師根據地,駐重兵於九江對岸小池口,未被採納,後小池口為太平軍所占,湘軍水師損失慘重。

稍後,桂陽州、郴州人民紛紛起事,陳士杰故里被焚。從漢口歸里,專辦團練,意圖恢復。鹹豐五年(1855)夏,何祿、陳金剛起義軍攻占郴州一帶,聲勢浩大。他率團丁與王鑫部合攻,陷郴州等城鎮,殺死起義軍首領陳材、陳良、李石保等,升員外郎,棠戴花翎。此後被委負責南路防守重任,截留州賦充餉,改鄉團為營勇,號廣武軍。

鹹豐九年春,石達開部自贛入湘,至桂陽州,擬北上進攻衡州、長沙。陳士杰率廣武軍駐扎桂陽城北花園寨,阻扼石軍進路並使之受挫,石軍西走新田。他得擢知府。後又援藍山、嘉禾、寧遠,晉道員。

同治元年(1862),陳士杰以曾國藩奏薦,擢為江蘇按察使。他以家鄉不靖,上書辭卻。先後鎮壓何名彪、李復猷、羅亞誨等起義。四年,加布政使銜。後以鎮壓鮑超部譁變霆軍及收編原太平軍士兵,賜號剛勇巴圖魯。

同治十年(1871),陳士杰出任山東按察使,因母喪,於光緒元年(1875)始赴職。在任辨析疑獄,平反錯案。後因山東巡括文格被劾,牽連罷官。五年起復,署福建按察使,六年升山西布政使。七年擢浙江巡撫,在任增修鎮海、笠山港、定海、乍浦炮台

光緒八年(1882),陳士杰轉任山東巡撫。時值巡撫丁寶楨之後,曹州、兗州一帶,以用人不當,治安可虞,民怨甚多。他在整治境內河患時,來往賓士,親自督工,節約費用,但疏於察弊,工程質量低劣,經常決口,引起魯人不滿。十二年夏,因病辭職,赴京另候簡用,旋返桂陽。十九年春卒,年69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