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貴

陳秋貴

陳秋貴所創辦的協和鋁門窗公司(Crystal Window & Door Systems, Ltd.)現今在紐約有兩處廠房,一處位於法拉盛的楓葉大道,占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英尺;另一處是剛落成不久的新廠房兼辦公樓。

基本信息

簡介

位於皇后區大學點,占地面積16萬5千平方英尺。在這座氣勢宏偉的新廠房的前端,聳立著兩個巨型門窗注塑儲料罐,宛如高聳雲天的雙塔,是大學點工業園最令人矚目的建築景觀。

經歷

協和公司這些年來業務成長迅速,平均每年增長20%以上,除了紐約總部,還在芝加哥、波士頓、新澤西和中國上海開設了生產廠,年產窗戶30萬個、門3萬扇,產品銷售遍及美中和美東地區25個州,年行銷額達5500多萬美元,已經成為紐約地區最大的門窗製造廠,也是全美華人企業中最大的門窗製造廠。

面對今天的協和公司,有誰能夠相信,二十多年前,陳秋貴竟是赤手空拳來紐約闖蕩的!

是1982年,27歲的陳秋貴隻身一人,從台灣來到了美國。那時的他,一下飛機就遇到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不會說英語。在此後的日子裡,這個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由於無法同當地人交流,在一段時間內工作始終沒有著落。四顧茫然,為了維持生計,他只能暫時到一家華人搬家公司做些體力活,好在他是空手道高手,有的是力氣。不久,他辭職到了一家華埠衣廠,因為到這裡上班有一個好處,可以在附近的一所學校學習英語,而台灣同鄉會會所離工廠也不遠,他又有地方睡覺。

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他時常思索以後的路究竟該怎么走。經過反覆掂量,他覺得利用以前在台灣做鐵工的經驗,也許可以創造一番事業。於是他決定做焊接鐵門窗的生意,由於資金不夠,就找了個朋友一起乾。他倆租下一個地下室,唯一貴重的工具就是陳秋貴用打工所掙的薪水買下的一台電焊機。

生意伊始,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不少。因為買不起運送鐵門窗的貨車,他們只好硬著頭皮用捷運作為搬運工具。鐵門窗很重,捷運站的樓梯與過道很長,把鐵門窗搬進捷運車廂再搬上地面,每一次都累得他汗流浹背;捷運搖晃,車廂里很擠,一手扶著鐵門窗一手拉著車廂的鐵環撐站在那裡的時候,他明顯地感覺到了從四周投來的鄙視的目光。按照規定,在美國用捷運運送貨物是不許可的,但他那時還不怎么看得懂英語,不然,可真不知道怎么運貨了。這種艱辛的日子持續了不少時間,直到他後來買了一輛破舊的小卡車才宣告結束。回味那段生活,陳秋貴至今依然感慨萬千:“我想我將無法忘掉捷運搬運的日子,不僅僅是因為那裡曾留下我們艱辛的足跡,而且還因為它是我創業的一個必經驛站。”

陳秋貴是個愛動腦筋的人,很善於從生活中捕捉靈感。常常在給客戶裝鐵門窗時,會有很多客戶問他能不能把舊門舊窗一起換掉,這使他意識到,與鋁門窗和塑膠窗相比,鐵門窗生意的規模畢竟是很小的,要想把生意做大,非得上鋁門窗和塑膠窗不可。於是,在經過一番評估和一番嘗試之後,他籌集資金,於1990年與人合夥正式成立了協和鋁塑門窗公司。

在美國,門窗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誰要是稍有不慎,就會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然而10多年來,協和公司不但面對激烈的競爭站住了腳跟,而且一直以出乎人們想像的速度飛快地發展壯大著。箇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作為公司的董事長,陳秋貴具有對市場的敏銳觀察力和判斷力。

正是憑藉著這種判斷力,1995年,他果斷決定開闢新的生產線,投產塑膠半成品——塑膠窗型材,從而進一步拓展了公司業務空間,為後來的長足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也是憑藉著這種判斷力,1999年,當他發現美國60%的建築物窗戶用的是塑膠窗時,便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規模擴展行動,先後在新澤西州、麻薩諸塞州、馬里蘭州、俄亥俄州、伊力諾依州、喬治亞州、德克薩斯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地創建了分廠及分銷點,實現了公司的一次大飛躍。

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勇於挑戰更高標準,這是協和公司一貫的追求和對用戶的承諾。這些年來,公司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通過了美國建築物製造協會(AAMA)、美國門窗保溫評估協會(NFRC)、美國東北區門窗協會(NWDA)、隔絕玻璃認證協會(IGCC)、國際裝潢協會(NARI)、塑膠工程協會(SPE)等多家行業權威的驗證或成為其會員,並被紐約房屋管理局(NYBC)確定為定點生產商。目前,協和公司生產約30種款式的門窗,每一款門窗又根據不同尺寸和內部窗格變化有不同種類,合起來總共有幾百種之多。公司時刻把握行業的趨勢潮流,有意識地將東方文化的一些美學原則融入到設計之中,使其產品不僅堅固、耐用、安全,而且有豐富的美感﹐因而深受用戶喜愛。據統計,公司製造的鋁門窗現已在全紐約市鋁門窗供應市場占有40%的份額。

近年來,協和公司曾參與曼哈頓上城哈林區Anchor聯合開發計畫,該廣場位於Lexington大道和116街之間,公司為該廣場提供了總計1110個窗戶。在中城的各大百貨公司倉庫以及皇后區Rogo Park的Lafrak城整片住宅公寓,使用的都是協和公司的門窗。

協和公司還有幸被批准生產學校門窗,成為紐約州唯一的一家有資格生產學校門窗的公司。美國建築業協會對學校門窗的要求十分嚴格,全美國也只有5家廠商有資格做學校建築門窗的生意。協和公司能獲得這樣的資格,的確也是一項殊榮。

如今,協和鋁門窗公司已經成為紐約少數族裔中小企業的創業模範,獲得了主流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獎勵。陳秋貴也以他的成功獲得了許多榮譽,其中包括2003年被紐約《Crain's》商業雜誌評選為2003全美100大最有影響力的少數族裔領袖,2002年被亞美商會授予2002年最傑出商業人士獎,2001年被選為全美50位最傑出華裔商業人士之一,以及在2000被Ernst & Young,全美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評選為紐約地區年度企業家等等。與此同時,美國曾有數十家重要報刊如《紐約時報》、《紐約新聞報》、美國《門窗》雜誌、《INC》、長島《商業周刊》等也以很大的篇幅對他進行過報導。

隨著中國大陸申奧成功,有許多大型場館需要興建,協和公司也不失時機地前往中國大陸投資設廠。目前,他們正在四川興建大型鋁料形材加工廠,並計畫在華南地區成立一個門窗設計院。

事業蒸蒸日上的陳秋貴不忘以感恩之心回饋社會。他向社會公開承諾:只要有可能,公司會儘量為社區內的少數族裔提供工作機會。在紐約發生“911”事件後,他和他的協和公司捐獻了超過10萬美元的資金來幫助“911”事件的受害者。他還是一個熱心為新移民教育做貢獻的人,2003年,他承諾捐獻25萬美元給皇后區社區大學,以獎學金的方式幫助新移民完成學業。他還資助了一個幫助中國華裔家長、學生和皇后區教育領袖對話的論壇,討論華裔家長和學生遇到的衝擊和困難,並且幫助他們參加紐約市府舉辦的“一日計畫”以及其他教育項目。2003年12月份,皇后區法拉盛文化藝術委員會給陳秋貴先生頒發了榮譽獎章,表彰他為社區做出的傑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