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港

陳慶港

陳慶港,1966年生,江蘇省連雲港市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系,目前供職於《浙江日報》。代表作《走出北川》獲得52屆荷賽突發類新聞一等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陳慶港陳慶港

陳慶港,1966年生,江蘇鹽城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系,曾就職於多家媒體,曾在該市《大眾用電報》、《蒼梧晚報》攝影部工作,後為杭州日報首席記者。代表作《走出北川》獲得52屆荷賽突發類新聞一等獎。

榮譽獎項

陳慶港作品陳慶港作品
主要作品有《20世紀末中國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狀況調查》《細菌戰調查》《外省人—農民工生存調查》《中國慰安婦》《灰度空間—抑鬱症》等。其中《中國慰安婦》2005年獲首屆國際新聞攝影大賽金獎,《灰度空間—抑鬱症》2007年獲國際新聞攝影大賽金獎;《拉薩刻石者》獲第四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金獎;《山村教師》獲第五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金獎;《走出北川》獲得52屆荷賽突發類新聞一等獎。此外,還獲得中國新聞攝影年賽“金鏡頭”金獎3次、銀獎2次,浙江新聞獎一等獎、浙江省新聞攝影年賽金獎等全國、省、市各種獎項30餘次。

人物事跡

陳慶港代表作品《走出北川》陳慶港代表作品《走出北川》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職業的敏感和歷史責任感驅使陳慶港在第一時間趕往災區。他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不僅用手中的相機真實記錄了這場中華民族的空前劫難,還一次次放下相機參加搶救傷者。他拍攝的反映八名解放軍戰士奮力搶救一名倖存者的作品《走出北川》,獲得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突發新聞類單幅一等獎,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在巨大災難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搶救每一個生命“不放棄,不拋棄”的偉大精神。荷賽是公認的全球最權威的新聞攝影大賽,而突發新聞類一等獎是荷賽最具含金量的獎項,陳慶港為中國攝影記者實現了荷賽突發新聞類獎項中零的突破。這幅《走出北川》,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鮑洪俊認為,陳慶港在荷賽獲獎,不僅是記者的職業殊榮,也是杭州、浙江乃至中國新聞界的驕傲。從2004年起,陳慶港在全國範圍內對二戰期間被迫成為慰安婦的倖存者進行調查採訪,這是一次歷時很長、跨地域廣、涉及人物多、難度很大的採訪。4年中他趕赴海南雲南湖北山西河北江蘇上海等省市,幾乎採訪到了所有國內目前還活著、並願意公開自己那段歷史的慰安婦老人。拍攝的《中國慰安婦》是我國目前第一部關於“慰安婦”的大型長篇紀實攝影作品,獲的首屆華賽金獎等多項國際、國內大獎。記述“慰安婦”老人們口述實錄的專著《真相:慰安婦調查紀實》,是一部極具價值的歷史文獻作品。

從1998年開始起,陳慶港數次前往西部貧困地區,行程數萬公里,從山西陝西甘肅貴州雲南……對十餘個貧困家庭進行長達十餘年的跟蹤採訪,用大量圖片和文字,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農村貧困地區所有貧困家庭的變化,看到了中國數以千萬計的貧困人口正在擺脫貧困、以及他們走向富裕的這一史詩般的偉大歷史進程。陳慶港的事跡和新聞攝影成就,引起了讀者廣泛關注,包括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內的全國數十家電視台、報紙、雜誌、網站都報導過他的事跡,東方衛視曾特派攝製組行程兩萬公里,製作他的個人專題紀錄片和多集系列片。陳慶港還出版了《真相》(江蘇文藝出版社)、《陌生地帶》(人民日報出版社)、《血痛》(北京出版社)等多部新聞攝影專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