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翔[網路名人]

陳宇翔[網路名人]

陳宇翔,男,1965年生,湖南省隆回縣人,歷史學博士,教授。中國近現代史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和中國近現代憲政問題。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81年9月至1984年6月,在湖南省隆回縣第一中學學習。

1984年9月至1988年6月,在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習,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8年9月至1991年6月,在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學習,師從林增平先生,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1991年6月至1994年6月在原中南工業大學社會科學系參加工作,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政治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並先後擔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其間於1991年9月-1992年6月在湖南省酃縣(現炎陵縣)城東鄉掛職鍛鍊,任鄉黨委委員。

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在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學習,師從譚雙泉先生,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1997年6月至今,在湖南大學工作。1999年任合併以前的原湖南財經學院人文系副主任,分管科研和教學工作。2000年4月,新湖南大學成立,從人文系調校科技處工作,負責文科科研管理工作。2001年8月,擔任新成立的社科處副處長。2003年3月任馬克思主義學院總支書記兼副院長。2005年6月至今,任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1991年以來,已先後在《近代史研究》、《社會科學戰線》、《浙江社會科學》、《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篇為人大複印資料複印;已出版學術專著《中國近代政黨思想研究》一部,參與編寫著作多部;有多個重要觀點被《歷史學年鑑》、《法學研究》有關近代史和憲政史研究新進展的綜述文章採用。主講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學》、《中外政黨和政黨制度比較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課程。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和湖南省這些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多項。多次主持或參與湖南省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參與撰稿和創作的電視理論片《走向和諧》2008年在“中央電視台”等媒體播放。

2001年以來,曾獲教育部高校“九五”人文社會科學管理先進個人等榮譽。

學術文章

1、《清末留日學生的政治傾向》,《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2年第3期全文複印。

2、《論譚嗣同的愛國主義思想》(與博士指導老師譚雙泉教授合作),《湖南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6年第2期全文複印。

3、《清末留日立憲派的理論貢獻》,《求索》1996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6年第11期全文複印。

4、《蔡鍔》,《中華風雲人物通覽》“近代卷”,劉化綿等主編,武漢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5、《清末部分留日學生傾向君主立憲原因析》,《辛亥革命新論》劉泱泱、郭漢民主編,湖南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6.《唐才常入兩湖書院時間考實》(與郭漢民教授合作),《近代史研究》1996年笫4期。

7、《<唐才常集>辨誤一則》,《船山學刊》1997年第2期。

8、《八十年來的蔡鍔研究》(與楊光秋博士合作),《求索》199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7年第10期全文複印。

9、《蔡鍔與梁啓超》,《蔡鍔新論》,郭漢民等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10、《秦力山政黨思想研究》,《求索》1999年第1期。

11、《譚嗣同、唐才常與“湘報”、“湘學報”》,“譚嗣同與戊戌變法”國際學術研討會入選論文。載《譚嗣同與戊戌維新》,朱漢民主編,嶽麓書社1999年10月出版。

12、《章士釗的政黨理念與“毀黨造黨”論》,《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0年第11期全文複印。

13、《清末民初政黨思想的歷史地位》,《求索》2000年第6期。

14、《郭嵩濤一生致謗試析 》,“郭嵩濤與中國近代對外開放” 國際學術研討會入選論文。《郭嵩濤與中國近代對外開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ISBN7-80665-038-5

15、《變幻反覆中的真相:章太炎的政黨思想述論》,《湖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16、《傳承創新,再創輝煌》,《光明日報》理論版2002年6月14日。

17、《孫、黃政黨主張異同述論》,台北“第六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入選論文,《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18、《郭嵩濤致謗原因探析 》,《求索》2007年第1期。

19、《梁啓超的黨會興味與政黨主張》,台北“第八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入選論文。

20、《民元以前梁啓超的黨會活動與政黨主張》,《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CN-43-1165/C

21、《論湖湘文化傳統中的和諧文化精神》(與研究生薛光遠合作),《湖湘論壇》2008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9期摘目。

理論文章

1、《歷史的選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文化與社會的進程》,鄭大華主編,1994年中國青年出版社。

2、《恩格斯的權威觀》,《恩格斯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肖浩輝主編,1996年6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3、《理論創新與民族復興》,《湖南省高等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改革與科研成果論文選》,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4、《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學習導報》2002年第2期。

5、《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在經濟科技發展方面的優勢》,《湖南經濟》2000年第9期。

6、《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的新篇章》,2002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7、《論黨的三代領導人的理論創新精神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三湘青年社會科學優秀論文集》(2001年卷),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湖南大學出版社會2002年4月出版。

8、《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華民族凝聚力》(與沈其新柳禮泉教授合作),《求是》2003年第15期。

9、《中國永遠不稱霸: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堅持和平崛起戰略》,《直面現實的馬克思主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10、《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與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直面現實的馬克思主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11、《談湖南工業化進程中的人才戰略》,《湖湘論壇》2004年第4期。

12、《“兩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思路研究》,《新思路、新舉措:2005年湖南省高校思政研究課題成果集》,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13、《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讀<直面現實的馬克思主義>》,《湖南日報》(理論版)2005年9月9日。

14、《改革與創新並舉教學與科研相濟_建設國家精品課程_毛澤東思想概論的回顧與思考》(與柳禮泉教授合作),《中國大學教學》2006年第1期。

主要課題

1、“梁啓超的政黨思想研究”,2002年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政黨政治與民初社會”,2004年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3、“政黨紛爭與民初政局”,2005年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 “百人工程”項目。

4、“政黨、黨爭與民初社會”,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5、“清末民初政黨思想研究”,2006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6、“唐才常與維新運動”,2007年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出版專著

《中國近代政黨思想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