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皺術

除皺術俗稱拉皮術,英文稱之為“Face life(上提術)”或“Rhytidectomy(除皺術)”等,是指由於面部皮膚鬆弛下垂,通過藥物、物理等方法無效時,採取的使面部皮膚提緊、皺紋減輕消除的面部年輕化(Rejumvanation)手術。

除皺術定義

 早在20世紀初,就有醫生開始嘗試做面部除皺術。但那時的除皺術是為貴族婦女或演員名角服務的。早期的除皺術只是將面部皮膚做梭形切除,效果不甚理想。到了1973年,skoog醫生通過解剖,提出了面部淺表肌肉腱膜系統(簡稱SMAS)的概念,認為只有將皮膚及SMAS一起提緊才能有效去除皺紋,開創了第二代除皺術。1988年,美國醫生Psilla又提出隨著年齡增大,顱骨的體積在縮小,面部的軟組織也在整體鬆弛下移,故光拉緊皮膚筋膜還不足以徹底去除皺紋,還應將下垂的面部表情肌止點上移,據此提出了骨膜下除皺的概念,人稱第三代除皺術。近20年來,隨著醫學人員對面部解剖結構的不斷深入研究,除皺術式不斷得到改進、發展,高新技術(雷射、內窺鏡等)也不斷套用於除皺領域,使的除皺術越來越有針對性,選擇的餘地也越來越大,無疑,這是美容患者的一大福祉。

拉皮除皺術的適應症

1、主要解決面部皮膚的鬆弛下垂、嚴重的皺紋。
適應症:40-60歲年齡層,皮膚鬆弛下垂明顯的人群
優點:改善得徹底,年輕的幅度大,維持的時間長,可年輕15-20歲。
不足:創傷較大,需要包紮3-6天,腫脹3-7天,恢復時間較長。
2、GTS除皺主要解決眼角鬆弛下垂、眼角紋、面頰下垂、鼻唇溝問題。
適應症:25-45歲,皮膚鬆弛者。
優點:沒有切口,不需要包紮,幾乎沒有腫脹,價格適中,可維持3-5年。
不足:對前額皺紋效果較差

面部皺紋分類

(一) 體位性皺紋
主要出現在頸部,正常人一出世就可在其頸部見到多條橫向皺紋,這些皺紋不一定代表老化,但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和頸闊肌長期收縮,也可使橫紋變深,橫紋之間的皮膚鬆弛,而成為面部老化的象徵。
(二) 動力性皺紋
此類皺紋是表情肌收縮的結果,一旦出現,即使表情肌不活動,也不會消失。他出現在的部位、時間與數目因個人表情動作和習慣不同而異。
1、額部皺紋:出現於額中部,方向橫行,是額肌收縮的結果。此皺紋出現的時期較早,有的人在青年時代就開始見到此皺紋。
2、眉間紋:出現在兩眉之間,呈垂直方向,這是兩眉間肌收縮的結果。
3、眼瞼皺紋:出現於上、下眼瞼,數量較多,上瞼皺紋較細,下瞼皺紋則較粗,其方向均呈垂直和稍傾斜,下瞼處還可能有花圈形眼袋,此類皺紋系眼輪匝肌收縮的結果。
4、魚尾紋:位於外眥部,呈放射形排列,其長短與數目人而異此皺紋系眼輪匝肌收縮的結果。
5、鼻唇溝皺紋:出現於面頰,繫上唇方肌、笑肌收縮的結果。
6、頰部皺紋:出現於面頰,繫上唇方肌、笑肌收縮的結果。
7、唇部皺紋:出現在上、下唇的表面,數目較多,位於上唇、下唇處的皺紋呈垂直方向,位於兩口角的皺紋呈放射形,此類皺紋系口輪匝肌收縮的結果。
(三) 重力性皺紋
多發在40歲以後,人過中年,面部常不知不覺地出現一些皺紋。這類皺紋主要是由於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骼萎縮後,纖維層斷裂,皮膚變鬆弛,加之重力的作用而逐漸產生的,故多發生在面部骨骼比較突出的部位,如眶緣、顴骨、下顎骨等處。
1、眼瞼部位:多見於上瞼外1/3處。由於重力關係,在上瞼可隨著眼皮和皮膚輪匝肌的逐漸鬆弛而發生皮膚下垂,下瞼有時亦會逐漸下垂,同時還會由於眶隔脂肪從隔膜疝出而形成“眼泡”。
2、面部:此類皺紋多發生於面下部,由於瞼下脂肪墊的脂肪減少,瞼頰部皮膚變得鬆弛,從而出現皺紋。
3、頜部:此類皺紋多發生於頜下部,由於皮下脂肪減少,下頜皮膚鬆弛形成“垂下頜”。
4、頸部:頸部的體位性皺紋發生在中年以後,由於皮下組織逐漸萎縮減少,皮膚鬆弛,加上重力作用而加多加深,特別在頸前部,常會在兩側頸闊肌的頸中緣形成兩條下垂的皮膚皺紋。
5、顳部:利用手術的方式祛除多餘的皮膚,從而達到迅速緊膚除皺的目的,能有效減輕和消除魚尾紋,使您面部年輕化的同時讓肌膚也變得細膩白皙。

手術除皺

手術除皺可分為額部除皺術、顳部除皺術、全面部除皺術、全面頸部除皺術
小切口拉皮除皺:損傷小、恢復快、疤痕不明顯。
1、內窺鏡直視下小切口除皺術
微創全面部整形除皺術:全面解決面部皮膚鬆弛情況,可年輕5-10歲。面部除皺術包括
額部除皺術、顳部除皺術、全面部除皺術、面頸部除皺術、面部懸吊除皺術
內窺鏡除皺術 可解決眼角下垂、鬆弛、眼角魚尾紋、前額皺紋、顳部皺紋、鼻唇溝過深、頰部下垂等。
適應症:30-65歲年齡層,皮膚鬆弛、皺紋明顯者。
優點:與傳統拉皮除皺方法比較,套用高科技設備,通過冷光源配微型攝錄系統,通過微小切口,即可在直視下確切達到深層組織結構懸提。所以創傷小,恢復快,年輕幅度較大,維持時間長,可年輕10-15歲。包紮時間短、腫脹輕、恢復較快,外觀切口更不明顯。
2、大拉皮除皺術
主要解決面部皮膚的鬆弛下垂、嚴重的皺紋。
適應症:40-60歲年齡層,皮膚鬆弛下垂明顯的人群
優點:改善得徹底,年輕的幅度大,維持的時間長,可年輕15-20歲。
不足:創傷較大,需要包紮3-6天,腫脹3-7天,恢復時間較長。
3、GTS除皺主要解決眼角鬆弛下垂、眼角紋、面頰下垂、鼻唇溝問題。
適應症:25-45歲,皮膚鬆弛者。
優點:沒有切口,不需要包紮,幾乎沒有腫脹,價格適中,可維持3-5年。
不足:對前額皺紋效果較差
3、電波拉皮除皺手術
電波拉皮是改進皮膚變鬆弛的一個外科方式,由於老化現象持續進行,皮膚和肌肉開始失去彈性,整容不能停止變老的過程。它能透過加強架構繃緊,重新拉動皮膚,和移走特定地區脂肪。
4、深層換膚術除皺
深部皮膚再生術是通過藥物的方式在特定的環境破利用塗在肌膚上的化學物質破壞表皮層,直達真皮層以發揮功效組織,然後通過藥物調節和自身的恢復機制,生長出新的細胞和表皮組織,以達到換膚的效果。以不切不縫的非手術療法來還您柔嫩細膩、富有彈性的皮膚,而同時帶給您自信感和魅力。通過特殊的藥物塗抹在皮膚上面,藥物滲透到皮膚真皮深層中的網狀層,使真皮組織重建,再生新的肌膚。將原來的疤痕組織或老化衰老的肌膚替代,所以通過不切不縫的非手術的方式達到治療的效果
5、肉毒素注射除皺
肉毒素注射除皺是目前很時髦的一種除皺方法。通過在顏面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到顏麵皮下表情肌上,抑制運動神經衝動的傳遞,使局部肌肉不能收縮或肌肉張力降低。它是近幾年美國流行的面部除皺術。通常選擇皺紋處幾個點,將BOTOX分別注射到肌肉內,其方法簡單。 
但需要多次重複注射,一次注射後4個月,重複注射,一年後每年注射兩次。它有適應症選擇,對於重症肌無力,肌肉神經疾病者,過敏體質,妊娠及授乳,一周內有飲酒,兩周內服用阿司匹林者,不能採用此方法。對於早期輕度皺紋者有效,對於皮膚鬆弛重和皺紋深及組織下墜者效果不佳。  
肉毒素注射除皺注意事項
A、不要相信任何人告訴你在幾次治療後,肉毒素注射除皺可達到永久的效果。
B、肉毒素注射除皺只對動態皺紋有效。對細紋,您應考慮雷射嫩膚、果酸美容、微晶磨削等。
C、如果注射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應等5- 7天后再進行補打。
D、如果你有嚴重的眉毛下垂,並伴抬頭紋時,您應該考慮做一個提眉術。
E、 因為注射後偶爾可能會有瘀紫(特別在魚尾紋部位),所以不要在重要約會前進行魚尾紋注射(我們運用高科技進口微細針注射,此種情況極少發生。)
F、肉毒素注射除皺的除皺效果雖然不是永久的,但滿意度非常高。肉毒素注射除皺因它的顯著療效、沒有或極短的恢復時間、沒有長期副作用而成為非常受醫生和愛美人士歡迎的除皺方法。
6、透明質酸注射除皺
透明質酸( Haluronic acid、HA)又名玻璃酸,是一種由β-D-N-乙醯氨基葡萄糖和β-D-葡萄糖磺酸為結構單元的、以β-1,4-糖苷鏈連成的一種鏈狀高分子酸性粘多糖,其分子式:(C14 H20 O11N Na)n 。透明質酸是人體內一種固有的成份,沒有種屬特異性,它廣泛存在於胎盤、羊水、晶狀體、關節軟骨、皮膚真皮層等組織中,為細胞代謝提供微環境。在醫療和美容方面(良好的保濕)套用廣泛。
傳統的理論認為,皺紋的形成主要與膠原彈力纖維的斷裂或流逝有關。現在研究發現,皺紋形成的另一個根本原因是細胞間質的改變,即細胞之間的無形成份“透明質酸”的減少,而細胞支架和彈力纖維仍然存在,使皮膚出現皺紋,並變得鬆弛,因此,人為地補充這種物質可使皮膚重新飽滿起來,非常貼近健康美容的觀念。透明質酸注射就是通過補充丟失的無形間質成份,進而改變細胞的代謝環境以及水份和離子平衡,從而增加皮膚的粘彈性,達到除皺整容效果。
透明質酸注射除皺方法是將 “透明質酸”或與其它促進細胞再生除皺的藥物混合而製成的凝膠,通過注射使用,達到對皮膚的各種皺紋、輕度疤痕凹陷、豐唇、豐鼻唇溝等的治療目的。其常用的部位是額頭、眼角和眉間、鼻唇溝。其它顏面部美容,如上眼瞼皺紋或眼窩凹陷、唇紋、鼻面紋、口角紋、隆鼻根、面頰塑型、水痘及皮膚凹陷充填、乾燥皮膚美容等也可使用。通常注射後局部會有微脹,微痛感,無大痛苦.術後一周內即進入穩定狀態,在6個月至1年內就會被人體吸收,吸收後效果消失。
優點是由於透明質酸是人和動物真皮層中固有的一種物質,治療幾乎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7、伊維蘭注射除皺
伊維蘭是無創除皺美容技術的代表,由法國著名人體植入材料實驗室Procytech研製成功,於2000年獲得歐盟CE認證,成為英國皇家醫學美容協會推薦產品。2005年歐特萊&伊維蘭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入中國,填補了國內非動物源性、可安全降解除皺技術的空白
可以用來填補相關的深層皺紋、眉間紋、鼻橫紋、皺褶、額頭紋、眼角魚尾紋、鼻唇溝、頰部條紋、豐唇、唇部皺褶、魚尾紋、豐耳垂、眉頭紋豐耳垂、面部疤痕/凹陷;可以用來修復因組織流失而引起的面部疤痕,重塑一個自然而又美麗的臉龐,不會引起任何過敏反應。
8、愛貝芙注射除皺
愛貝芙通過注射的方式注射於我們的肌膚內部,它可以刺激我們自身的膠原蛋白再生,並且可以保持膠原蛋白的動態平衡,達到填充我們面部的皺紋凹陷以及修復皺紋的作用。副反應少,不需要動手術,注射完後即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種長久除皺術

1、內窺鏡除皺
內窺鏡除皺切口位於頭皮內,共5個,每個長約0.5-1.5cm. 這比傳統開放的除皺術雙耳連線的冠狀切口要短得多。內窺鏡除皺不切除皮膚,多餘的皮膚被推向切口後方,由於皮膚本身有彈性,數日後會自行恢復平整。
內窺鏡除皺的優勢
(1)內窺鏡除皺不會切斷頭頂皮膚的感覺神經,從而引起頭皮的感覺喪失;
(2)內窺鏡除皺的效果更持久,且在理論上沒有復發性,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女性行此術後,未來歲月可無需再為皺紋而煩惱;
(3)內窺鏡除皺在上提鬆弛肌膚時選用的是德國進口的可吸收肽釘來進行固定,肌膚表現沒有張力,不傷害毛髮,不會出現“面具臉”的僵硬感。
2、小切口除皺
小切口除皺是在髮際內,切3-5處各1.5厘米左右的切口。通過小切口長效除皺去除皺眉肌和放鬆眼眶骨上方的骨膜及軟組織,再用骨釘或縫線固定前額皮膚往上拉平前額臉皮,重新定位位兩側的眉毛位置,達到“眉開眼笑”的拉皮效果。小切口除皺的切口都隱藏在頭髮內,所以疤痕較不清楚,不但能避免切口過長,且癒合的時間更快。
小切口除皺的優勢
(1)以前的除皺手術常需去除頭皮,術後會遺留很寬的脫髮區。下切口式的小切口除皺不用去除皮膚,僅把提上來的多餘頭皮向後固定,依靠組織的自身調節作用,多餘鬆弛的皮膚會逐漸消融於頂及枕後的頭皮中去。
(2)小切口除皺手術安全、出血不多,恢復時間短,創傷小、效果好的額部除皺手術方法。
(3)以往的額部除皺,通常需要縱行的冠狀切口,切口貫穿整個頭頂部,因切除局部頭皮,傷口張力較大,術後瘢痕非常明顯。對患者的髮型由很大影響。而小切口除皺手術採用的縱行的小切口,傷口沒有張力,小切口除皺術後瘢痕非常小且隱蔽。
3、無創除皺
無創除皺是國際最先進的“無創除皺儀”結合“最佳化細胞生長因子”的高科技無創傷除皺項目。無創除皺採用國際先進電泳滲透技術及獲諾貝爾獎的AQPI激活技術,無創除皺能從根本上解決出現皺紋的根源。
4、微創除皺
微創除皺前,醫生將檢查您的身體健康狀況,有些疾病可能在微創除皺中或手術後會引起麻煩,比如:未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尤其是阿司匹林或者其它引起出血的藥物,以保證微創除皺安全進行。
雷射除皺術,主要是使用超脈衝二氧化碳雷射,利用其較強光束,瞬間釋放,直接對皮膚放射熱能使膠原蛋白等皮下組織緊繃,並促進皮下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增生,使皮膚恢復青春。
1、若治療範圍於最近半年內有注射玻尿酸、膠原蛋白,請事先告知醫師。
2、若治療範圍曾注射人工填充物,如矽膠,不建議進行治療。
3、有心臟性疾病、裝置有心律調整器及孕婦不建議進行治療。
4、治療時身上嚴禁佩戴任何金屬物品。
5、治療當日請勿化妝,或於治療前清潔面部。

除皺術注意事項

1、術前做好心理準備,並與醫生充分溝通,正確理解除皺術只能幫你延緩衰老,而無法令你永遠年輕。
2、術前2周戒菸、酒,停服含阿司匹林藥物。
3、術前不要化妝,注意面部及頭皮衛生,術前1日將頭髮洗淨,降低術後感染機率。
4、患有心臟病、糖尿病、血友病、肝腎功能不全等任何疾病,或正在接受任何藥物治療(無論有無處方),術前務必如實告訴醫生。
5、選擇手術日期,應避開女性生理期,如月經、妊娠和哺乳6個月內。
6、除皺術後24小時內,應保持局部乾燥清潔,不要使用刺激性化妝品,並避免日光暴曬,勿隨意按壓注射部位,3日內儘量減少面部運動。
7、術後恢復期,經常做面部按摩,以利減輕水腫,恢復面部的自然表情。
8、術後1周內,不要做皮膚護理、桑拿,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

適應人群

適合25歲—65歲,不同皺紋深度,如肌膚鬆弛下垂、額紋、魚尾紋、眼框四周、鼻唇溝紋、褶皺凹陷、頸紋等祛除,全面部年輕化、面部收緊或輪廓提升等。

常見併發症與預防

1.血腫
血腫是除皺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
(1)原因
血壓升高:術中術後血壓升高是並發血腫的最可能原因。為此應避免各種能使病人血壓升高的因素,如術中麻醉、給藥、情緒緊張,術後疼痛、咳嗽、嘔吐等。②術中止血不徹底。術後包紮不妥:除皺術中應熟悉易出血的部位.需要結紮止血。如術中滲血較多,置入引流條或負壓引流管是防止血腫形成的可靠方法。手術結束要求輕加壓包紮,壓力均勻。於耳郭后、前額等部位放置適量紗布襯墊以防壓傷。③術前病人曾服用擴血管、抗凝等藥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維生素E、雙嘧達莫、激素類等。服上述藥物者,必須術前停用2周方可手術。
(2)臨床表現疼痛加重,患側面部飽滿,眼瞼、口唇腫脹、瘀斑。應立即打開包紮,見有皮膚張力明顯增高,感覺減退或麻木,即有血腫的可能。立即拆開數針縫線引流,或者穿刺抽吸,然後加壓包紮。
2.皮膚壞死
皮膚壞死有以下原因:①血腫未及時處理導致感染,皮膚壞死,故應積極預防和及時處理髮生的血腫。②皮瓣分離過薄損傷血供,除可引起皮膚壞死外,還易產生真皮粘連的畸形改變。
所以術中分離應掌握皮瓣分離的正確厚度,根據要求和不同部位,宜帶適量皮下脂肪。③吸菸者皮膚壞死發生率高於不吸菸者。另外,張力過大可造成縫緣壞死,電刀誤燒局部可致點狀壞死等。
3.禿髮
(1)原因
①頭皮瓣分離過薄,損傷了毛囊,或使用電刀分離時損傷了毛囊。②張力過大,縫緣瘢痕形成、毛囊變性,即使無明顯張力,若邊距過寬、針距過密也能引起縫緣禿髮。
(2)預防頭皮分離時不宜用電刀;掌握正確的平面,保留一定量的皮下脂肪(內有毛囊)等均屬必要。減張縫合,縫頭皮邊距僅涉及兩排毛髮,針距約6~7mm為宜。
4.增生性瘢痕
除皺手術切口瘢痕增生,常位於耳垂周緣和乳突區。原因是皮膚張力過大所致。採用曲安奈德0.2~0.4mg瘢痕邊緣注射,或用12~15Gy的低度X線照射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