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是一首由中國宋朝時期詩人姜夔作的七言律詩。共有十首。

作品名稱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共十首)

作品作者

姜夔

作品內容

1 細草穿沙雪半銷[2],吳宮煙冷水迢迢[3]。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2 美人台上昔歡娛,今日空台望五湖。殘雪未融青草死,苦無麋鹿過姑蘇
3 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篙細細激流冰。分明舊泊江南岸,舟尾春風颭客燈。
4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家。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花。
5 三生定是陸天隨,只向吳松作客歸。已拚新年舟上過,倩人和雪洗征衣。
6 沙尾風回一棹寒,椒花今日不登盤。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詞剪燭看。
7 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
8 桑間簧火卻宜蠶,風土相傳我未諳。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紵作春衫。
9 少小知名翰墨場,十年心事只淒涼。舊時曾作梅花賦,研墨於今亦自香。
10 環玦隨波冷未銷,古苔留雪臥牆腰。誰家玉笛吹春怨,看見鵝黃上柳條。

作品注釋

[1]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蘇蘇州西南。
[2]苕溪:浙江吳興縣的別稱,因境內苕溪得名。吳興即湖州(宋時湖州治所在吳興)。時 姜夔安家於此。?
[3]草:夏校本、陸本、許本並作“草”,吟稿本作“柳”。庾信《盪子賦》:“細草橫 階隨意生。”?
[4]吳宮:蘇州有春秋時代吳國宮殿的遺址。迢迢:遙遠的樣子。杜牧《寄揚州韓判官》 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作品賞析

紹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別石湖別墅,除夕之夜乘舟歸苕溪。落拓遊子漂無定所,寄人籬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終懷著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熱鬧消隱後這種心境更無處遁形。 歸途中,夜色蒼茫,四野幽?,寒氣襲人,詩人不禁心緒如潮,寫下了這十首七絕。宋陳 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云:“石湖范致能尤愛其詩,楊誠齋亦愛賞之,賞其《歲除舟行十絕 》 ,以為有裁雲縫霧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即謂這十首詩構思精心細密,格調諧婉高秀 。?
其一極具蕭散簡遠之神。細草、沙地、吳宮、煙水、梅花、竹叢、石橋,建構出一個幽冷、 蕭索 、縹緲的世界,人的靈魂似乎隨著迢迢的流水、飄浮的暗香徜徉。寫梅花遺貌得神,畫圖難足。清劉熙載《藝概》云:“姜白石詞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擬諸形容,在樂則琴, 在花則梅也。”此詩寫梅亦如是。結句暢達悠揚。清幽冷寂的氛圍中,愈能體味姜夔何以“ 體貌清瑩,望之若神仙中人”(張羽《白石道人傳》)。
這首詩平易淺顯,韻味華美。作者用極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寫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時,沿途所見的幽雅景致。當時,作者在除夕的晚上,與好友分手,興高采烈地乘船歸回居地,心情是比較歡快的。因此,所作也比較輕鬆活潑。首句“細草穿沙雪半消”,點明時在除夕,是冬去春來,雪半消、草發芽的季節。這寫是途中所見的近景。二句“吳宮煙冷水迢迢”是寫遠景。小舟疾駛,那高大華麗的吳宮,被茫茫霧氣籠罩,漸漸隱沒在遠處。三句轉寫眼前,“梅花竹里無人見”。輕疾的小舟,路過高潔、清雅、傲氣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種樂趣。四句以“一夜吹香過石橋”作結,“一夜香”既與上句“梅花”銜接,又啟句中“過石橋”。至此,把詩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