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歧山鳳雛村西周遺址

陝西歧山鳳雛村西周遺址

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以周公營洛邑為代表,建立了一系列奴隸主實行政治、軍事統治的城市。根據宗法分封制度,奴隸主內部規定了嚴格的等級。但隨著奴隸制的急劇崩潰,這種建城制度也跟著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戰國時期大量新興城市。

簡介

陝西歧山鳳雛村西周遺址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築遺址當屬陝西歧山鳳雛村的早周遺址。它是一座相當嚴整的四合院式建築,由二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為影壁、大門、前堂、後室。前堂與後堂之間有廊聯結。門、堂、室的兩側為通長的廂房,將庭院圍成封閉空間。院落四周有檐廊環繞。房屋基址下設有排水陶管和卵石疊築的暗溝,以排除院內雨水。屋頂採用瓦(瓦的發明是西周在建築上的突出成就)。這組建築的規模並不大,卻是我國以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更令人稱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間組合的本質與後世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築並無不同。這一方面證明了中國文化傳統的悠久,另一方面似乎也說明了當時封建主義萌芽已經產生,建築組合的變化體現著當時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的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