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

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規模宏大的公園式博物館在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動工建設,該館建成後將集中展示7000年前寶雞地區以北首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先民農桑、祭祀、田獵、制陶、喪葬等生活風貌。 建成後將集中展示寶雞地區以北首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先民農桑、祭祀、田獵、制陶、喪葬等生活風貌,為炎帝的生存時代提供更加準確的範圍。 北首嶺遺址博物館建成後將為該遺址創造一個良好的保護展示環境,真實、完整地保存、延續北首嶺遺址豐富的重要歷史文化信息,為研究華夏文明的演進過程提供重要資料。

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

規模宏大的公園式博物館在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動工建設,該館建成後將集中展示7000年前寶雞地區以北首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先民農桑、祭祀、田獵、制陶、喪葬等生活風貌。 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金陵河西岸之上,總面積11萬平方米、中心面積6萬平方米,是我國著名的史前文化遺址,在中國原始社會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前仰紹文化比西安半坡類型還早400多年,其史前考古價值十分重要。上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對北首嶺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發現距今5700年至7100年之間的墓葬500餘座、房屋遺址50餘處、生產生活用具6000餘件,其船形網紋壺、鳥銜魚紋壺和陶塑人面像等文物是史前文化藝術的精品。
1957年該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寶雞市成立北首嶺文物管理所後更名為遺址陳列館,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園式北首嶺遺址博物館占地60畝,建成文物陳列廳2000平方米、房址展廳1500平方米和墓葬展廳1000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將集中展示寶雞地區以北首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先民農桑、祭祀、田獵、制陶、喪葬等生活風貌,為炎帝的生存時代提供更加準確的範圍。
北首嶺遺址博物館建成後將為該遺址創造一個良好的保護展示環境,真實、完整地保存、延續北首嶺遺址豐富的重要歷史文化信息,為研究華夏文明的演進過程提供重要資料。北首嶺遺址博物館具有遺址公園性質,將成為當地史前文化的中心遺址博物館,預計每年接待觀眾達30萬人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