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雙峰駝,1990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是中國特有三個雙峰駝品種(阿拉善雙峰駝、新疆雙峰駝、蘇尼特雙峰駝)之一。從歷史上考證,阿拉善雙峰駝遠在5000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馴養,作為一個古老的原始品種,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適應荒漠草原的生物學特性。

基本信息

簡介

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雙峰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阿拉善雙峰駱駝的中心產區位於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素有“駝鄉”之稱。作為一個古老的原始品種,阿拉善雙峰駱駝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譽,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生理機能和抗逆性,是未來生物基因工程的珍貴資源。

阿拉善駱駝還具有耐旱、耐粗飼、抗風沙、適應力強等特點。駱駝是集產絨產肉、產奶產皮、役用旅遊等多種經濟性狀於一體的家畜,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阿拉善“王府駝毛”馳名中外,連續3年獲美國阿米卡公司優質駝毛獎,駝峰和駝掌都是國宴中的珍品。

分布

產地(或分布):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等地,以及甘肅省的河西走廊地區。

形態特徵

外形呈高方型,個體大小中等,成年公駝平均體高為172.3厘米,母駝平均體高為168.8厘米。頭短而寬,眼大明亮;胸深而寬,背短腰長。四肢細長,關節強大,筋腱明顯。全身有七塊角質墊,分布於胸、肘、腕、膝等部位。雙峰呈圓錐狀挺立,高為30~40厘米,峰間隔為30~40厘米。乳房小呈四方形。

分類

按毛色

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駝的毛色可分為杏黃、紫紅、棕褐和白色等4種。毛色的深淺與所處地帶有關。

按體質

阿拉善駝的體質大致可分為粗糙緊湊型、細緻緊湊型和結實型等3種。

按生活環境

阿拉善駝又分為沙漠型駝、戈壁型駝兩種生態類型。

經濟價值

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雙峰駝

阿拉善雙峰駝體大結實,產肉多,肉質好,骨架、骨髓利用率大,價值高,駝峰和駝掌都是國宴中的珍品。雙峰駝絨品質好、纖維長、強度大、色澤好,有良好的成紗性,是高級毛紡產品的優質原料,素以“王府駝毛”而馳名中外。

阿拉善雙峰駝在哺育駝羔的情況下平均產奶1.5—2Kg,平均乳脂率5%,泌乳期14—16個月。冬初膘情較好時騸駝屠宰率為55.6%,母駝為48.2%,騸駝淨肉率42.8%。

阿拉善雙峰駝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馱的良好役畜。挽載重可達1噸,馱運175公斤,日行程35公里,單人騎乘,日可行53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