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斯與伽拉忒亞

阿喀斯與伽拉忒亞

羅馬詩人奧維德(公元前43-公元18年)在《變形記》第十章中講了一個賽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翁與雕像仙女伽拉忒亞相愛的故事。

世界名畫

【畫作名稱】《阿喀斯與伽拉忒亞》

【風格】古典主義

【題材】神話題材

【規格】146×113.70cm

【材質】 布 油彩

【現存藏處】墨西哥 西蒙基金會藏

作品簡介

傳說賽普勒斯國王不喜歡女人,認為她們心胸狹隘,很不完美,並因此決定終身不娶,孤身一人終老一生。隨著時光的流逝,國王開始感到了孤獨,就用象牙雕了一個完美女人的雕像,並且愛上了她。

關於仙女伽拉忒亞的傳說,有許多版本。上述故事為19世紀畫家普遍接受。但是,吉耶莫更喜歡古希臘田園詩人忒奧克里托斯(公元前310-前260年)些的西西里海仙伽拉忒亞與獨眼巨人呂斐摩斯的故事。

海仙伽拉忒亞愛上了英俊牧人阿喀斯。遭到海仙拒絕的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用滾動的巨石殺死了阿喀斯。痛苦絕望的伽拉忒亞把自己的血液變成了西西里島的河水,取名阿喀斯河。這幅畫表現的正是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發現兩個年輕戀人的情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