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翁仲

阮翁仲,越南族人,為秦始皇大將,統一六國中立下功勞,死後秦始皇為記其功績,將其鑄為銅像立於鹹陽城司馬門外,因其生前身高一丈三尺,勇猛非常,後人尊為神,故作翁仲肖像佩於身,以驅魔鎮邪。

人物簡介

翁仲,原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傳他身長1丈3尺,端勇異於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鹹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司馬貞的《索隱》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於秦代。翁仲路,是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必經之路。路上屹立著四對石像,文臣武將各兩對。文臣莊嚴肅穆,武將則威嚴肅殺,象徵著帝王死後在陰間的文治武功。這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3.18米以上,據說是最高大的石翁仲了。
翁仲姓阮,越南族人,為秦始皇大將,統一六國中立下功勞,死後秦始皇為記其功績,將其鑄為銅像立於鹹陽城司馬門外,因其生前身高一丈三尺,勇猛非常,後人尊為神,故作翁仲肖像佩於身,以驅魔鎮邪。翁仲肖像是年輕人,因後世誤傳,均把北京十三陵前石像當作秦代翁仲。

相關信息

所謂的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中國,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日“金人”、“銅人”、“金狄”、“長狄”、“遐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像了人像外,還包括不現動物及瑞獸造型的石像。
——李修平:《李零:<入山與出塞>》,載《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頁301,2006年6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