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憑

阮文憑

阮文憑,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下甲鄉中心校弄懷念恩國小教師。雙腿殘疾,運用漢語和瑤族語言互相配合進行雙語教學,2009年被中國殘聯、人力社保部授予全國自強模範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阮文憑,中共黨員,2005年就讀於廣西電大,中央電大開放教育2007秋國小教育專業畢業生,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下甲鄉中心校弄懷念恩國小教師。雙腿殘疾的他,15年如一日拄著拐杖動員適齡瑤族兒童入學,運用漢語和瑤族語言互相配合進行雙語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2009年7月,阮文憑被中國殘聯、人力社保部授予全國自強模範榮譽稱號。

人物事跡

2011年,32歲的阮文憑是廣西凌雲縣下甲鄉弄懷教學點的老師,因兒時患小兒麻痹症雙腿嚴重萎縮,沒有人攙扶很難行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殘疾人,卻獨自支撐一個教學點15年,成為弄懷瑤寨孩子們的精神支柱。

15年來,為動員山窪深處輟學的瑤族兒童重返校園,他拖著殘疾之軀,翻山越嶺,走家串戶。堅持不懈的努力贏得了瑤山同胞尊敬,5個,15個,50個……15年間,弄懷教學點在校生數從零發展到84人,當地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滿懷感激之情的當地瑤山同胞尊稱他為“愛心天使”。

阮文憑從1995年起在弄懷瑤族教學點教書。雙腿殘疾的他,運用漢語和瑤族語言互相配合進行雙語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他爭取社會各屆支持,帶領學生和民眾建起了新校舍,改善了辦學條件,擴大了辦學規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素質大大提高,教學成績年年名列全鄉同類學校前茅,一個停辦了4年的弄懷教學點被辦得紅紅火火。

阮文憑以一個漢族教師的身份紮根瑤族山區,以一個文化“使者”的身份,傳授知識,傳播文明,促進了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推動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受到了當地民眾的尊敬和愛戴。2009年7月,阮文憑被中國殘聯、人力社保部授予全國自強模範榮譽稱號。

拐杖撐起瑤寨的希望

阮文憑阮文憑

他還給孩子們開了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瑤家孩子第一次學會了廣播體操,學會了打桌球籃球,還編了幾套民族舞,從沒下過山的瑤家孩子第一次走出村子,參加縣裡的舞蹈比賽,還拿了二等獎。他記著每個學生的生日,讓大家一起慶祝。阮文憑總能有一天給孩子們一個驚喜……

阮文憑的事跡被當地媒體宣傳開來,住在田林縣城的青年女孩陸蘭被他的精神感動了,執意要到山上來看看。現實比她想的更加困難但也讓她更加震撼,陸蘭不顧大家的反對毅然嫁給了阮文憑,默默地陪伴阮文憑堅守在閉塞的教學點。由於工作一直沒有得到正式解決,陸蘭至今的身份仍是“志願者”,拿微薄的補貼。但是什麼都沒能阻擋兩人一起教孩子,在大山深處播撒知識的種子。

“只要學生好好的,我就開心”

2001年7月,首屆畢業班統考,獲全鄉第二,打破瑤寨無國小畢業生的歷史。暑去冬來,阮文憑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幾年來一直排在全縣同類學校前列,還有一名學生從這裡走上了重點高中。

阮文憑的寒暑假,也都花在孩子身上。不僅如此,阮文憑從來沒有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不斷努力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他報名參加了中央電大百色分校國小教育專業大專班,和妻子一起在繁忙的教學和生活中擠出時間來讀書。分校教學點距離下甲鄉只有幾十里,不算遠,然而對於阮文憑來說,這幾十里山路就像天塹一樣阻隔了他與外界的聯繫。而且最近幾年,阮文憑小兒麻痹後遺症越來越嚴重,已經不能拄拐行走,只能坐輪椅。羊腸小道,輪椅根本走不了,他只能先求鄉親把他背到公路邊上,再轉到輪椅上,艱難上學。

面對艱難,阮文憑沒有屈服。心中有一個希望,教室里有孩子期盼的目光,身邊有妻子的理解與鼓勵,什麼困難都已不在話下。而中央電大白色分校也同樣以最大的熱情將這位令人欽佩的學子納入學員隊伍,雖然跟阮文憑同批入學的只有他和妻子兩人,百色分校仍然為他們精心傳授課程,還根據阮文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專門調整了課程安排。現在,夫妻倆已雙雙讀完了專科課程,通過了畢業考試。

阮文憑說,實行“兩免一補”後,在鄉村教學點,學生只要人到學校就可以讀書,幾乎不用花錢。而到鄉鎮讀國中後,一些學生由於負擔不起每月200多元的一伙食費而失學,令他遺憾不已。

“家裡再苦再累我都不怕,最痛心的是看到學生因貧困而放棄讀國中。”而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繼續到電大讀本科,或許這已經不僅僅是在圓自己的一個大學夢,而是為了托起瑤寨孩子的未來之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