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什艾日克鄉

莎車縣闊什艾日克鄉,1986年設鄉,位於縣城北,距縣城24公里。下轄12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莎車縣轄鄉,位於縣城北,距縣城24公里。面積62.5平方公里,人口1.2萬,均為維吾爾族。巴(楚)莎(車)公路過境。轄尼皮其、托萬尼皮其、托格熱艾日克、庫木巴格、阿克巴什、格勒當、巴扎、坎麥蓋提、博孜艾日克、色日克烏依、闊什艾日克、阿克蘭乾12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鄉鎮企業有糧棉油加工、汽車修理、農機具修理、飲食服務等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油菜等。

歷史沿革

1958年屬艾力西湖公社,1986年析設闊什艾日克鄉。

整治工作

莎車縣闊什艾日克鄉在開展排查整治第三階段重點整治階段工作中,以“嚴管、嚴查、嚴打”三嚴打重拳出擊,確保排查整治工作出實效。

嚴管。即:進一步加大對重點人員、流動人口、兩勞人員、刑事解教人員、無故上訪鬧訪人員的管控力度,對不同群體採取分類、分等級的進行區別管理方式,不同程度的納入日常管理範疇和階段性管理範疇,做到始終保持在自己的管理視線範圍內。並將任務分解到人、目的明確到人、責任落實到人,確保事有人抓、做有人管。

嚴查。即:加大對重點整治村、社會治安混亂地段和區域的排查力度,並深入到村、隊、組、戶採取地毯式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並把“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到排查整治工作中,對存在的突出問題仔細查找問題根源,認真梳理總結,為開展第三階段重點整治階段做好鋪墊。

嚴打。即:加大對違法、違紀、違規的打擊力度,制定嚴打實施方案,做到打有方法、打有目標、打有成效。對於有苗頭性、傾向性的按照露頭就打、露頭必打、露頭嚴打的原則,將一切安全隱患和違法犯罪消除在萌芽狀態,使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不疊加凸顯,確保排查整治工作出實效。

教育主題宣講

闊什艾日克鄉將創先爭優、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與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宣講教育活動有機結合,推動工作有效開展,取得成效。
該鄉在明確各項活動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堅持統籌兼顧,統一謀劃,突出主旨的工作思路,把宣傳發動工作貫穿於“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家園”大宣講活動始終。充分發揮文化廣播站宣傳陣地作用,不間斷開展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會議精神宣傳,並抽調骨幹人員配合選派工作隊深入聯繫點、深入農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農民宣講黨的方針政策、惠民政策、法律法規等,築牢幹部民眾“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 思想,進一步澄清了幹部民眾以往的模糊認識。
據了解,活動開展以來,全鄉共組建宣講組13個,舉辦專題宣講26場次,懸掛橫幅13條,製作宣傳板報26次,受教育黨員幹部民眾達13750人。

莎車縣的鄉鎮

莎車是中國漢代西域都護府所轄諸國之一﹐也是莎車國都城。“絲綢之路”南道要衝。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西緣﹐莎車縣﹑葉城縣一帶﹐東界塔克拉瑪乾沙漠﹐西鄰帕米爾高原﹐南傍喀喇崑崙山。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特色突出。旅遊景點有喀爾蘇的沙漠景觀,達木斯的原始森林,依乾其水庫、維吾爾音樂經典《十二木卡姆》的創作者阿曼尼沙汗陵墓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