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台大四十年

閒話台大四十年

《閒話台大四十年》是2008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曙。 本書系作者對在台灣大學四十年(一九四五一一九八五)教學生涯的回憶錄。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閒話台大四十年》

本書系作者對在台灣大學四十年(一九四五一一九八五)教學生涯的回憶錄。由於作者“謹守一個原則:無一不是事實,絕無杜撰捏造之事,連‘想當然耳’亦在摒棄之列”,可謂真實性極強。作者以專業之外的另一種筆墨體味台大校園文化,既有台大現代學術體制方面的介紹與剖析,更有對其獨特大學校園神韻和人文情趣的追摹與感懷。台大的發展多以民國北大、清華知名學者為班底,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北大、清華在台灣的移植或延續。其精神沿襲有北大、清華之特質,又早得現代學術之預流,另創台灣學術之新風氣。本書的出版,對大陸學人了解台灣大學文化之面目及其現代科學體制之形成,有所助益。

描畫胡適、錢思亮、毛子水、李濟、傅思年、楊樹人等知名教授風采,記述“八仙會”“教聯會”“猴會”等知識群體活動,既有對台灣大學學術體制的介紹與剖析,更有對其獨特校園神韻和人文情趣的追記與感懷。

光復後的台灣大學發展多以民國北大、清華知名學者為班底,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百年北大、清華在台灣的移植與延續。其精神沿襲有北大、清華之特質,又較大陸高校更早得現代學術之薰染,而能開創台灣學術之新風氣。

當事人的娓娓“閒話”,一部“台大外史”回憶錄!

編輯推薦

本書系作者對在台灣大學四十年(一九四五一一九八五)教學生涯的回憶錄。由於作者“謹守一個原則:無一不是事實,絕無杜撰捏造之事,連‘想當然耳’亦在摒棄之列”,可謂真實性極強。作者以專業之外的另一種筆墨體味台大校園文化,既有台大現代學術體制方面的介紹與剖析,更有對其獨特大學校園神韻和人文情趣的追摹與感懷。台大的發展多以民國北大、清華知名學者為班底,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北大、清華在台灣的移植或延續。其精神沿襲有北大、清華之特質,又早得現代學術之預流,另創台灣學術之新風氣。本書的出版,對大陸學人了解台灣大學文化之面目及其現代科學體制之形成,有所助益。

作者簡介

葉曙,生於1908年,畢業於日本千葉大學,抗戰勝利後由大陸去台灣。曾任台灣大學醫學院病理科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譽稱“台灣病理學之父”。除專業著作外,另著有《病理三十三年》等回憶性著作、醫學人文圖書。

目錄

自序

初期台大的人與事

我所認識的八位台大校長

值得特別一記的幾位台大教授

值得一記的幾個聯誼會

我所認識的胡適之先生

記以遺體供病理解剖的幾位教授

台大多狷介之士

我與四“家”私立醫學院的關係

台大教授的待遇

病理科主任卸任以後

台大各院教室巡禮紀實

優秀台大人之另一面

台大師生在學術上的榮譽

命令退休之後

台大病理學研究所四十年之回憶

郭水教授主任任期內所發生的幾件值得一記的小事

欣聞陳定堯教授執教三十五年

宋瑞樓教授榮退紀念文集》序

……

書摘

早在台灣光復的那年(民國卅四年)十一月,我就接到台大首任校長羅宗洛先生的電報,請我擔任台大醫學院病理學教授,可是當時我身任上海私立東南醫學院病理學教授兼教務主任,同時還負責偽中央大學醫學院二、三年級學生的甄訓教務工作[原來日軍接收中央大學之後,利用大部分校舍辦了一個陸軍醫院,保留醫學院,照常招生上課,勝利後政府派郭琦元先生——他原來就是東南醫學院創辦人,並擔任院長多年。抗戰軍興,真茹的東南醫學院校舍為日軍炸毀,只剩上海法租界薩坡賽路的附設醫院分院仍照常執行醫務,醫學院便躲在醫院裡招生上課。郭校長將院務委託現任幾位教授組織一校務維持委員會,繼續運行,他本人則從軍,隨政府後遷。勝利時他已官拜軍醫少將——接收陸軍醫院和二、三、四、五、六年級五班醫科學生。接收工作浩大複雜,郭先生動員東南醫學院幾位重要專任教授(陶熾蔣本沂、李偉、陳兆柱四位教授)一同赴南京接收,而日方軍醫醫務人員中有幾位徵召來的軍醫(東京帝大醫科二人,千葉醫大三人),交談之下,都是熟人,因此,接收工作順利完成。五班學生臨床方面的四、五、六年級,留在南京陸軍醫院上課。教授除了前述四位之外,全由東南醫學院的臨床教授兼任。每周往返京滬一次,倒也辦得有聲有色。可是前期的二、三年級二班則因師資設備兩缺,郭先生便將兩班學生送來上海,借用東南醫學院附近的震旦大學一部分課堂宿舍,供他們上課、住宿之用。教務工作由我負責,訓導工作由教育部派來的宋繼元先生負責(宋先生後來也來台任職熱帶醫學研究所及台大醫院)],十一月中旬,正是我忙著為東南的三年級及從南京來的偽中央大學的三年級上課的時候,無法分身前往,但與他約定卅五年暑假應聘赴台。到了卅五年春,訊息傳來,羅校長與長官公署(當時陳儀任台灣行政長官,台大經費全由長官公署發付)不睦,向教育部辭去台大校長之職,返回前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前清政府於庚子年賠償八國的“賠款”,通稱“庚款”;有的國家全部歸還,由我國自行運用,多供派遣赴該國進修留學生之用。日本則由外務省經營,一部分用之於留學生生活補助費,每月七十日元;一部分用之於研究所,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即是“庚款”所辦之一,勝利後由中央研究院接收,中研院的植物研究所和生理學、心理學等研究所即設於此)。我得悉羅先生返回植物研究所,七月某日我第二次前往訪問,目的無非想自他處明了更多的台大現況與台灣生活情形。談話正在進行之中,忽然工友來告,台大新任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