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張鎮

開張鎮位於永濟市東北腹地,距永濟市區18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4°94′,東經 110°56′。南北長7.8公里,東西長14.2公里,總面積約110.37平方公里。東鄰卿頭鎮,西與城北街道接壤,南與於鄉鎮毗鄰,北與臨猗縣七級鎮相望。鎮黨委政府駐民生村。

基本信息

開張鎮簡介

開張鎮是山西省永濟市東北部的一個鄉鎮,經濟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是一個典型的文明、富裕、和諧的鄉鎮。

建制沿革

位置境域與建置沿革: 開張鎮位於永濟市東北腹地,距永濟市區18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4°94′,東經 110°56′。南北長7.8公里,東西長14.2公里,總面積約110.37平方公里。東鄰卿頭鎮,西與城北街道接壤,南與於鄉鎮毗鄰,北與臨猗縣七級鎮相望。鎮黨委政府駐民生村。開張鎮政府是 2001 年由原黃營鄉和原開張鎮合併而成。鎮政府位駐地開張鎮新開 10 里長街西端民生村,占地 8 畝。政府下設 23 個部門,公職人員 60 名,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2010年,開張鎮下轄東開張、西開張、民生、古城、杜村、毛營、田營、東陳村、王店、南營、勝光、宋家卓、普樂頭、楊村、楊莊、常旗營、黃旗營、城子埒、三義、高淮、寒暑、石橋、土橋、朱家莊、牌首、棗圪塔共26個行政村,含36個自然村。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 開張鎮位於運城盆地的一部分,地勢低平,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涑水河在開張境內全長12.8公里,貫穿城子埒、楊村、普樂頭、民生、東開張、西開張6個行政村,河深2.5——3米,河寬8米。年平均氣溫14.1℃,一月份氣溫達零下7.3℃,七月份達27℃。年降水量為530-600毫米之間。
人口耕地: 開張鎮轄26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168個居民組,10090戶,42042口人,勞動力19000餘人,人口全部為漢族。其中城鎮人口 580人,占總人口的 1.38% 。農村人口 41462 人,占總人口的 98.62% 。總人口中男性 21105人,占總人口的 50.20% ,女性 20937人,占總人口的 49.80% 。全鎮耕地面積113685畝,人均耕地2.8畝。
交通: 運風高速路從境內橫穿東西,高速路黃營出入口位於境內黃營村南,永卿路、於黃路、乾古路等縣級道路貫穿全境,交通優勢十分明顯。2008年全鎮基本實現了村通水泥道路全覆蓋,2010年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

經濟發展

開張鎮的文導產業是棉花、小麥、棗樹、早熟杏、蘋果、蔬菜等、其中棉花面積 8 萬餘畝,加上農民在外承包地種植超過 10 萬畝、號稱“三晉植棉第一鎮”。多年來,還是優質糧棉基地鎮。產業結構調整以後,其它產業異軍突起,成立“棗樹協會”、“早熟杏協會”、“春桃協會”、“無籽葡萄協會”等,有農民經濟人68個。2010年,開張鎮農村就業人員達 31256 人,其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 22312 人 71.4% ;第二產業從業人員 859 人,占 2.7% ;第三產業從業人員 8085 人,占 25.9% 。
在民營企業發展方面,全鎮立足本地資源穩步發展民營企業 。惠暢棉紡織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土布和純棉被褥等遠銷運城、太原、西安、北京等地,產品供不應求。紅旗麵粉廠和三康麵粉廠除面向周邊地區產銷麵粉外,還生產小麥胚芽粉、餃子粉、農家手工花饃等。宏光制刷有限公司生產的各種工業和民用刷子以及開張棉機廠生產的各種棉花加工機械銷往全國各地,出口到了東南亞等地。田營薯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紅薯粉條和常營掛麵廠生產的手工空心掛麵享譽周邊地區。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開張鎮近年來加快了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全鎮有省級新農村示範村1個,省級推進村10個,其餘15個村均為市級帶動村,全鎮各村有村級小遊園或廣場20餘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達到了全覆蓋。
近年來全鎮按照“穩糧棉,興畜牧,增林果”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2010年,全鎮小麥面積34181畝,棉花面積57660畝,棗、梨、杏等經濟林面積達25785畝。全鎮正朝著棉紡大鎮、畜牧大鎮、林果大鎮和周邊地區農副產品流通集散地的奮鬥目標穩步前進。

社會狀況

教育衛生: 全鎮共有國中2所、國小12所、中心衛生院1所、分院1所、集貿市場1處,鎮區臨街商戶200餘戶,各種配套設施完善。2010年底,全鎮2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水、通電、通水泥路、通有線電視、通自來水、通衛生室。100%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文化體育:全鎮有農民文化團隊20支,其中東開張村的百人秧歌、棗圪塔村的凱通鑼鼓、常旗營村的木偶戲更是享譽全市。鎮綜合文化站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二十多年來,在歷屆黨委、政府關懷重視下,一直致力於繁榮發展農村文化建設,到2010年底文化站室外場地面積達2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600餘平方米。站內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室內設圖書閱覽室、棋牌室、書畫室、文體器材室、資源共享室、特色文化展示室、文藝活動室等,室外場地設水泥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場地等,還配備了先進的投影儀、液晶電視、電腦、數碼調音台、電子鋼琴等設備,各類圖書6000餘冊。近年來,開張鎮黨委、政府,把繁榮農村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充分利用鄉鎮文化活動中心這一平台,輻射各村文化大院,積極舉辦文化活動,用先進的文化引領農村經濟快速發展。2009年被評為全省先進鄉鎮綜合文化站。
名勝古蹟:解梁古城位於古城村東的,是山西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據傳古城為春秋時期晉國六卿之一的智伯所建。該城城垣保存尚好,高4——5米,周長4.65公里,共設九座城門。城牆上寬4米,下寬15米,夯層明顯,厚0.08米,土中夾雜有陶片。
紅色教育基地——­­中共虞臨永支部舊址紀念碑,永濟第一黨支部舊址紀念館,位於西開張國小內,1929年8月中共永濟第一個黨支部在這裡誕生,從此這裡就成了永濟革命活動的“策源地”。近年來為了讓後人更好地飲水思源,不忘先烈們的勳業,市委、市政府把這裡作為永濟市的黨員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黨員來這裡參觀,新黨員在這裡舉行入黨儀式,老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在這裡走進歷史,探尋革命先烈的足跡,感受他們的革命激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