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碉樓群

開平碉樓群

開平碉樓始建於清初,大量興建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目前尚存1466座,或兩三為伴倚在村莊旁邊,或四五成群散落在田野上。乘著汽車沿廣湛公路穿越僑鄉開平市時,會發現這些千姿百態、富歐陸風情的碉樓。這些碉樓是舊時廣東華僑為防禦盜匪、海外僑胞籌資回鄉興建的。

興起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當時開平的地理環境、社會治安狀況及開平是華僑之鄉、建築之鄉密切相關。開平地勢低洼,河網密布,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明朝後期就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腐敗無能,民不聊生,同時開平又爆發了大規模的土客械鬥,曠日持久,人人自危。此時,恰遇西方國家在我國沿海地區招募華工去開發金礦和建築鐵路,大批開平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遠赴外洋。於是,開平逐步成為一個僑鄉,發展到現在已擁有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75萬人,遍布世界67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人強烈的“衣錦還鄉”、“落葉歸根”情結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掙到錢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匯錢回家或親自回國操辦“三件事”:買地、建房、娶老婆。於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僑房建設的高峰期。但是當時的中國社會兵荒馬亂,盜賊猖獗。由於開平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富裕,土匪便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民間流傳著“一個腳印三個賊”的說法。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有100餘人被殺1000餘人被綁架,210餘頭耕牛被擄走,其它被搶財物無數。土匪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有一次連縣長也被擄去。在這種險惡的社會環下,防衛功能顯著的碉樓應運而生。而開平作為建築之鄉,20世紀初期就擁有一批較早掌握西方建築工藝和建築構件的工匠,客觀上為碉樓建設提供了技術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著僑匯減少和最後中斷,僑房建設基本停頓,碉樓的建設停止下來。

建造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開平建築史上的興旺時期,全市各地普遍建造碉樓,主要是“籍避社賊之狀”,即為“防賊”。各方匪賊把富裕的僑鄉當成“生財之地”,經常打家劫舍,造成無數慘案。此外洪水泛濫。於是海外華僑和故里的鄉民聯合起來,以數家或以村為單位,集資建造公用碉樓,較為富裕的華僑、歸僑則獨自興建碉樓,作為防澇和防盜之需。而在建造的過程中,也有意識、無意識的仿造了國外的各種建築風格。碉樓建造高峰期全市多達3000多幢,後由於諸多原因大量廢棄,現存1466幢,分布不同城市和鄉鎮。其中分布比較廣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岡、塘口、蜆崗、百合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