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盛世

開創盛世

44集大型歷史劇,總投資高達9000萬元,由山東影視劇製作中心、山東輝煌世紀文化公司等文化企業聯合出品。王文杰導演率領《大染坊》、《成吉思汗》主創班底王濱、劉勇奇、陳敏正等傾力打造。著名演員鮑國安、沈曉海、孫菲菲、侯勇、張子健、劉文治、劉奕君、薩仁高娃、姚笛等鼎力加盟,是一部反映隋亡唐興的歷史大戲。《開創盛世》在山東等地播出後,受到觀眾廣泛好評,獲得了山東省電視牡丹獎多項大獎。

基本信息

梗概

劇照1劇照1
《開創盛世》以獨特的視角通過“輝煌沒落”、“王朝傾覆”、“平定天下”、“走向盛世”四個部分,展現了隋朝覆滅、唐朝興起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雖然與《貞觀之治》和《貞觀長歌》同為表現唐朝的歷史劇。但《開創盛世》獨闢蹊徑選取了隋末唐初風雲變幻的十五年,在堅持歷史正劇的嚴肅性同時更具有傳奇色彩。隋滅對於唐興是有借鑑意義的,從正反兩方面敘述歷史,能夠更準確地解釋貞觀之治的來由,闡釋大唐盛世的治國理念,使得該劇在思想上勝過其它歷史劇,為當下低迷的歷史劇吹起了一股新風。同時,該劇精美的畫面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以及演員精湛的表演使其成為觀賞性極強的電視劇,是少有的精品大作。

劇情簡介

該劇四十四集,分四個部分。

輝煌沒落

1-10集為第一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隋朝貌似“輝煌”的背後危機四伏,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輝煌沒落”。從大業十一年的元宵夜,李淵一聲嘆息,引來牢獄之禍,寫到隋煬帝不顧眾臣反對,離開洛陽,巡幸江南,將隋王朝走向覆滅的內在必然展示給了觀眾,也讓劇中的李世民和許多有識之士,對隋朝復興的幻想徹底破滅;

王朝傾覆

11-20集為第二部分“王朝傾覆”。從李世民勸李淵舉義,李淵猶豫不絕,寫到李淵占領隋朝立足之地長安,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王朝滅亡。該部分描寫一個新王朝誕生的艱難和必然,舊王朝滅亡的痛苦。同時,在舊王朝滅亡的過程中,各類風雲人物出現在這個舞台。

平定天下

21-30集是第三部分“平定天下”。從李淵和群雄陸續稱帝,寫到王世充、竇建德被消滅,天下歸一。王世充、竇建德和李淵父子,是三種不同帝王的代表,王世充猜疑屬下,奸謀為人,他本身就是靠權謀上來的隋朝官僚,他身上更多的是隋煬帝的影子;竇建德,布衣粗茶,簡樸為政,但骨子裡還認為自己是隋煬帝的臣民,他打敗宇文化之後收留了隋朝的舊官吏,幾乎把隋朝的典章和遺留下的佞臣原封不動地搬到他的夏國,他安心偏居一隅,難有統一大志,因此才走出了最後一步昏招,支援他所厭惡的王世充,導致全軍覆滅。李世民消滅他們,不在兵力,在人心,天下歸一,民求安定之人心。

開創盛世

31-40集為第四部分“開創盛世”。從李建成發難,到貞觀四年,天下大治。象許多王朝一樣,外部勁敵消滅後,內部必有權力之爭。李世民本無意爭權,但父親在佞臣的讒言包圍中,故步自封起來,隋王朝的一些劣跡開始抬頭,李建成為消除李世民對權力的威脅,離間李世民和父親的關係,要么死亡,讓新王朝迴轉隋朝的舊路;要么拋棄親情,為天下,也為自身的安危,快刀斬亂麻。於是有了玄武門兄弟自相殘殺……這是一個必然,貞觀之始的必然。李世民先做太子,又當皇帝,他把自己濟世安民的願望,變成了現實。處處以隋朝滅亡為教訓的唐太宗李世民,終於開創了一個國泰民安的盛世。

分集介紹

第1集

隋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各地反對隋王朝的農民起義已經風起雲湧,東都洛陽的元宵燈會卻依舊闊綽、“輝煌”。隋煬帝帶著群臣來到洛陽觀燈,在他周圍依舊充溢著“盛世”的頌揚聲。隋煬帝的表兄唐國公李淵對天下的動盪憂心忡忡,不由發出了輕輕的嘆息。就是這聲嘆息惹怒了隋煬帝,李淵被關進牢獄。李淵的二公子李世民在燈會上與美麗嬌蠻的月容公主相遇,兩人因射燈發生“衝突”,月容看上了這位射技高超的英武后生。河東的三萬軍隊在李淵的大公子李建成手裡,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擔心李建成因父親被抓擁兵作亂,派他的兒子宇文化及前往河東探察李建成,李建成韜光養晦,騙過了宇文化及。李世民為救父親,在大哥李建成手下借了數百士兵,冒充山東張須陀的軍隊,到永豐倉城“買馬”。

第2集

永豐倉是關中最大的糧倉,守衛倉城的令狐達和宇文父子暗中勾結,用倉城的皇糧與北胡人換馬,然後賣給隋朝的軍隊,謀取上千萬銀兩。李世民買馬是假,來酬銀子是真。李世民逼著令狐達交出銀子,正欲離開永豐倉城,在倉城門外被一群饑寒交迫的百姓攔住去路。百姓們乞求李世民給他們一點糧食,哪怕是發霉的糧食,讓他們渡過饑荒。拿永豐倉的皇糧那是死罪,李世民猶豫再三後,不顧手下人勸說,開倉放糧。李世民帶著數百萬銀兩來到洛陽,買通眾多朝中大臣,朝臣們紛紛上書,請求隋煬帝赦免李淵,隋煬帝始終不答應。世上流傳“桃李子,得天下”,隋煬帝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姓李的人。令狐達的人在李家行府門外認出了李世民,令狐達立刻報告了宇文父子。宇文化及誘騙李世民就範,李世民拿出宇文父子盜賣皇糧的證據,迫使宇文化及罷手。

第3集

北胡王爺突利以求親為名,到中原窺察大隋虛實。突利看中了月容公主,月容卻看不上突利。突利激月容比射,以勝負定婚姻。月容派人幾次去請李世民,李世民因忙於父親的案子,沒有如約。月容惱怒,帶著宮衛闖入李世民藏匿銀兩的安福寺,要抓李世民。李世民說明原由,月容諒解,並許諾李世民,如果幫她戰勝突利,她就讓父皇放了李淵。李世民雖然沒有必勝的把握,為了父親答應了月容的請求。李世民在皇家射場與突利比射,開始旗鼓相當,最後一射,李世民一箭射落雙雁,突利折服,觀看的隋朝君臣驚嘆。隋煬帝非常欣賞李世民,他在恢弘豪華的乾陽殿召見李世民,並把李世民帶到他的書房——觀文殿。李世民被隋煬帝浩瀚的藏書驚呆了,也被隋煬帝的學識所折服。

第4集

宇文父子憂心忡忡,擔心李世民將他們盜賣皇糧的事稟報隋煬帝。宇文化及殺死令狐達栽贓李世民,然後派兵包圍了安福寺,要捉拿李世民。李建成對洛陽的兄弟放心不下,趕到洛陽安福寺,不想和四弟李元吉也落入宇文化及的圍困中。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三人在危難時刻,精誠團結,相互鼓勵,尤其是大哥李建成,機智沉穩,與宇文化及巧妙周鏇,使宇文化及遲遲不能下手。月容公主得知李世民被困安福寺,她焦急萬分,而宇文述早朝之時先與月容將李世民私藏贓銀的事稟報隋煬帝,月容萬般無奈只有假傳聖旨,暫時救了李世民三兄弟。李世民等人尚未離開安福寺,真正的聖旨——緝拿李世民兄弟的聖旨到了。

第5集

月容向父親解釋,假傳聖旨不但是為了保護李世民,更主要的是保住了宇文父子盜賣皇糧的證據。隋煬帝開始不信,月容讓宦官搬來了宇文父子盜賣皇糧的帳冊。隋煬帝痛斥宇文述,下旨斬殺宇文化及。宇文述為宇文化及送行,傾訴父子之情。隋煬帝由此想到早逝的太子,頓生惻隱之心,饒恕宇文化及不死,只罷免了他的官職。宇文父子失寵,李淵的案子似乎有了轉機。月容公主求隋煬帝放了李淵,一句話不慎,被隋煬帝軟禁在後宮。術士安伽陁觀星相,告訴隋煬帝,北斗明亮之時,前往雁門北巡,可避災難。突利得知隋煬帝北巡,認為是天賜良機,悄然離開洛陽。

第6集

距離隋煬帝北巡只有月余,農民起義軍毋端兒率領十萬人馬進犯河東。隋煬帝北巡必經河東郡轄地,內史侍郎虞世基和宇文述既不能把毋端兒的軍力實情稟報隋煬帝,又必須儘快平息這些“盜賊”。他們建議隋煬帝派河東、山西撫慰大使前往河東,負責北巡沿途治安。隋煬帝猜疑右驍衛大將軍李渾有反心,殺死李渾一家三十二人。同時,隋煬帝釋放李淵,並委派李淵做河東、山西撫慰大使。隋煬帝向李淵說出一番道理,令李淵倍受感動,表示永遠忠誠於隋煬帝,守護好河東以及大隋的北部重鎮太原。李世民與月容分別,月容傾吐真情,說要嫁給李世民。李世民告訴月容自己已經娶妻,是長孫晟將軍的女兒。月容大為光火,賭氣而別。李建成和李世民率領兩萬河東軍隊,出奇兵打敗了毋端兒,並俘獲毋端兒手下眾多部卒。隋煬帝命令李淵殺死所有的俘虜,以警示天下“盜賊”。

第7集

毋端兒的部眾大多是因饑寒交迫被逼造反的窮苦百姓,他們有的為大隋王朝修過東都,開過運河,還有的跟從隋煬帝兩次遠征。為首的俘虜獨孤本心義正辭嚴,痛斥大隋的貪婪吝嗇,並說他堅信大隋會倒下,捧得越高,它倒得越快!李世民跪在父親面前為義軍將士求情。李建成也幫二弟說話。李淵猶豫再三,最終放走這些俘虜。隋煬帝大怒,欲抓李淵到洛陽問罪。因北巡在即,虞世基建議隋煬帝,待北巡迴來再查處李淵。隋煬帝北巡,被北胡的三十萬軍隊圍困在雁門城,隋煬帝立刻詔命各地軍隊北上雁門勤王。詔命發出十多天,勤王的大軍遲遲不到,雁門危在旦夕。

第8集

雁門的糧食就要吃盡,危難時刻,隋煬帝的女兒月容公主提出下嫁北胡,以救大隋。隋煬帝堅決反對,他寧可戰死,也不願將自己最心疼的女兒送給北胡人。潼關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和河東的李世民帶領八萬軍隊到達雁門城外,而其它地方的勤王軍隊依然毫無音信。屈突通決定親率八萬軍隊,以血肉之軀殺開一條血路,保護隋煬帝脫離險地。屈突通手下幾乎所有將軍,對救出皇上毫無信心。李世民說他有退敵良策,即大部軍隊用疑兵之計,虛張聲勢,造成數十萬援軍到達雁門的假象,另一路人馬偷襲敵後,斷敵退路,北胡軍隊將不得不撤。眾人皆認為此乃上策。隋煬帝聽說勤王的大軍到了,高興異常,帶著群臣來到城頭,他要親眼看著勤王的軍隊如何擊潰北胡人。可沒想到,他不但沒看到勤王軍隊,反而被北胡的軍隊困在了城頭,一時難以脫身。北胡軍隊攻城越來越猛烈,西城門幾乎失守,北胡的箭支就落在隋煬帝面前。

第9集

李世民見北胡不但不退兵,反而加緊攻城,有些沉不住氣,屈突通則認為敵人第二天必定撤兵。隋煬帝對城外的援軍失去信心,八萬人馬無論如何也無法擊潰三十萬北胡鐵騎!隋煬帝摟著自己的女兒痛哭,他哭大隋,哭女兒,更是哭自己。萬般無奈,隋煬帝只好同意把月容送給北胡王爺。北胡始畢可汗告訴他的兒子突利,即使得到月容他也不會撤兵,他一定要讓自大狂妄的隋煬帝跪拜在他們腳下。第二天早晨,送親的隊伍走出雁門城門,月容驚呆了,原野中到處都是隋朝軍隊和他們的旗幟。屈突通告訴隋煬帝,李世民先是用疑兵之計,虛張聲勢,然後出奇兵襲擊北胡後方,北胡大軍被迫撤離雁門。隋煬帝感慨萬分,讚嘆李家父子是大隋的中流砥柱。隋煬帝在太原晉陽宮召見李淵、李世民,封李淵為太原留守,鎮守重鎮太原,並許諾李世民入朝為官。月容和李世民再次見面,她對李世民說,她的心一直伴隨著李世民。李世民告訴月容,他心裡也一直惦記著月容。

第10集

宇文述擔心李淵父子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便遊說虞世基遏制李淵父子的升遷。虞世基也不希望李淵在朝廷的位置超過自己,建議隋煬帝緩用李世民。又到了元宵節,大業十二年的洛陽燈會依然熱鬧非凡,此時反對隋王朝的農民起義已遍及天下,二十多個郡的朝集使者,因道路被義軍切斷,無法前往洛陽。燈會上隋煬帝詢問二十多個朝集使者為何沒到,別人都推說不知,只有蕭瑀說了實情,並告訴隋煬帝憂患越來越近,隋煬帝大怒,拂袖而去。蕭瑀的姐姐是蕭皇后,蕭皇后苦苦求情,隋煬帝才饒恕了蕭瑀。李世民來到洛陽半年有餘,遲遲不為隋煬帝重用,心情很鬱悶。月容問父親為何還不任用李世民。隋煬帝說,只有先磨去李世民稜角,才能重用他。李世民打算離開洛陽回太原,又舍不下月容,每天只有寫字、讀書度日。

第11集

隋煬帝打算派十萬軍隊兵分二十路緝拿“盜匪”,有人說十萬軍隊遠遠不夠。隋煬帝不聽,認為對付“鼠竊狗盜”十萬軍隊已綽綽有餘。隋煬帝又提出第三次遠征,蕭瑀提議:赦免天下“盜匪”,可得數十萬人馬,讓他們遠征,朝廷可不必勞師動眾。隋煬帝大怒,說蕭瑀是在藉機誇大匪患,把蕭瑀趕出朝廷,不許他再回洛陽。李世民為蕭瑀送行,蕭瑀哀嘆大隋有傾覆的危險。當年隋煬帝曾經乘巨大的龍舟,帶著上千條船隻沿運河到江都巡幸。大業九年楊玄感叛亂之時,燒了隋煬帝的龍舟。隋煬帝欲再次巡幸江都,詔命江東再造龍舟。龍舟造好送到了洛陽,比當年的還要氣派,隋煬帝高興異常,詔命文武大臣隨他沿運河再去江都。右侯衛將軍趙才勸諫說:如今災害肆虐,百姓疲勞,府庫空虛,盜匪橫行,詔令不能通行,希望隋煬帝早日班師回西京長安,安定千萬之臣民,安定煌煌之大隋。隋煬帝不但不聽趙才的勸諫,反把趙才關進了牢獄。

第12集

月容也勸父親不要去江都,說李密的瓦崗軍正威脅著大隋。隋煬帝認為這些話一定出自李世民之口,他要緝拿李世民。月容苦苦為李世民開脫,李世民才逃過一劫。建節尉任宗,在朝上極力諫諍,勸隋煬帝不要去江都,被隋煬帝活活打死在朝堂之上。宇文述重病臥床,他告訴宇文化及,就是死也要跟著隋煬帝到江都。李世民對隋煬帝徹底失望了,他向月容告別,月容始終不見李世民。李世民走了,留下他寫的一個“歸”字,月容將這個“歸”字小心地收了起來。隋煬帝帶著群臣、嬪妃、禁衛來到江都還不足半年,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李密的瓦崗軍攻克回洛倉,占領了河南大部分州縣,包圍東都洛陽。訊息傳到江都,沒人敢將實情告訴隋煬帝。虞世基委派已升為江都通守的王世充率領軍隊鎮壓李密。

第13集

李密將檄文傳送天下,歷數隋煬帝十大罪狀。“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李密的檄文讓李世民感嘆不已。李世民和大哥李建成分析天下形勢,決定勸父親李淵招募義兵,推翻大隋,安定天下。李淵大怒,欲將李世民交給朝廷。李世民曉之大義,動之親情。李淵雖放了李世民,但嚴厲告誡他:不許再有任何非分之想,身為大隋臣子,任何時候都要為大隋盡忠。李世民廣散錢財,私下結識有志之士。其中有兩個重要的人物,一個是晉陽宮副宮監裴寂,另一個是晉陽令劉文靜。月容公主思念李世民,又加之水土不服,病倒在江都。隋煬帝認為月容的病根是思念李世民,欲召李世民來江都做左翊衛大將軍,月容公主說她永遠不見李世民。劉文靜因為與李密聯姻,被關進太原的牢獄。李世民到牢獄探視他,向他尋求安定天下的計謀。李世民依照劉文靜的謀略,瞞著父親,將志同道合者安插在太原各級擔任要職。虞世基接到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密報,說李淵有叛逆之舉,派封德彝前往太原捉拿李淵。朝廷使臣封德彝突然出現在河東,收了李建成的兵權,將軍隊交給了從潼關趕來的屈突通。

第14集

北胡軍隊進犯馬邑,太原副帥高君雅兵敗,遭到李淵訓斥,高君雅心懷不滿。李世民收到大哥建成的加急密信,說朝廷的使臣馬上就要到太原,追查父親,罪名是抗擊北胡不利。李世民勸父親儘早舉義,不要再對朝廷抱有任何幻想,李淵還是猶豫不決。為了儘快說服父親,李世民請裴寂出面,裴寂不肯。裴寂好賭,李世民陪賭,有意輸給裴寂大筆銀兩。裴寂明白李世民用心,最終答應了李世民的請求。裴寂請李淵到晉陽宮喝酒,讓宮內的張妃和尹妃陪伴李淵。一覺醒來,李淵才知道這兩個陪了自己一夜的女人是隋煬帝的妃子,大驚失色。裴寂趁機勸說李淵舉義。事以至此,李淵不得不從。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和李淵的家人還在河東,為了家人的安危,李淵推遲起事。與此同時,朝廷使臣封德彝悄悄來到了太原。

第15集

馬邑校尉劉武周作亂,殺死太守王仁恭,投靠了北胡。封德彝認為他這個使臣該出面了,於是帶著親兵來到留守府,欲捉拿李淵問罪。李淵託病不出,迎接他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告訴封德彝,要見他的父親可以,他可以讓士兵把父親抬出來,“士兵”這兩個字他說了三遍。封德彝見李世民暗藏殺機,乖巧地告辭。封德彝寫信密調河東軍隊到太原緝拿李淵,屈突通回信說,沒有皇上的詔命,使臣也無權調動河東軍隊。李世民為防不測,暗自調動兵馬,封德彝雖有察覺,擔心鞭長莫及,未敢驚動李淵,隻身離開太原。李建成通知李家的家眷們,換上百姓衣服,分頭離開河東。屈突通查覺了李家的動向,正告李建成,朝廷有密詔,李家家人不得離開河東半步。

第16集

封德彝回到江都,把李淵叛逆的跡象稟報虞世基,虞世基欲上報隋煬帝,請朝廷派兵緝拿李淵。封德彝分析利害,建議虞世基瞞下此事,不稟報隋煬帝。虞世基為保自己的地位,採納封德彝的主意,命屈突通看住李家的家人。劉武周攻占了汾陽宮,李世民以保護太原為名,大量招募義軍,這引起王威和高君雅的懷疑。王威、高君雅密謀除掉李淵,買通晉陽鄉長劉世龍,打算於晉祠暗藏鄉兵,在李淵求雨之時,緝拿李淵。長孫無忌帶著李淵的親筆信來到河東,勸說屈突通網開一面,讓李家的家眷到太原與親人團聚,屈突通表面沒有答應,但在暗中卻給予幫助。李建成、李元吉帶著家人終於離開了河東。此時隋煬帝正在江都高吟《觀海》一詩,周圍仍是一片贊語。

第17集

在前往太原的路上,李元吉暴露了身份,五弟智雲被跟蹤的官兵所抓。李建成帶著家人們改走小路,趕奔太原。李淵不顧李世民勸阻,執意到晉祠求雨,王威和高君雅以為大事將成。李世民接到劉世龍的密報,匆匆趕往晉祠,在晉祠門外截住了李淵,使王威和高君雅的陰謀沒有得逞。隨後,李世民又用計謀緝拿了王威和高君雅,罪名是勾結北胡,出賣太原。李世民派出的將軍侯君集終於迎到了李建成和李家的家眷,眾人百感交加。突利率兵進犯太原。舉義在即,李世民不想動用軍隊,他提出用計謀使突利退兵。李世民效仿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結果突利不但沒有撤兵,反而率領一支騎兵進了城門大開的太原城。李淵本來就不十分贊成“空城計”,命令李世民關閉城門,消滅進入太原的北胡軍隊。

第18集

李世民沒有執行父親的軍令,而是放走了進城的突利,然後又隻身到城外面見突利,共敘兄弟情誼,表明了推翻暴虐大隋的決心。突利答應派兵相助,李世民說不要突利的兵,只要他的馬。李建成帶領家人在侯君集的護送下,歷盡艱辛來到太原。李淵一家數十口終於團聚。李建成把丟失五弟智雲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元吉由此感動萬分。劉文靜勸李淵和北胡交結,借用北胡的兵馬以壯聲勢,李淵答應,並採納李世民、李建成等人的建議,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立隋煬帝的孫子長安代王楊侑為皇帝,自稱大將軍,舉義起事,命山西各郡縣改變旗幟。西河郡丞高德儒,曾經以野鳥謊報為鸞鳥得到隋煬帝的獎賞,他不聽從李淵的命令。李淵命李建成和李世民率軍攻打西河。一路上兄弟二人與士兵同甘共苦,深得將士信賴。士兵偷吃百姓的蘋果,李建成、李世民分別給主人補償,受到百姓的歡迎。

第19集

李建成和李世民率領義軍一舉攻占西河,只殺了高德儒一人,官吏百姓皆不侵犯,遠近百姓都稱讚義軍。李淵高興地說:如此用兵,可橫行天下!李淵採納李世民的建議,開倉放糧,參加義軍的人越來越多。太原義軍聲勢浩大。李淵任命李建成為左軍大都督,李世民為右軍大都督。隋煬帝得知李淵背叛朝廷,大發雷霆,悔恨二年前元宵夜,沒殺了李淵。隋煬帝責令虞世基派兵圍剿李淵,一定捉拿李淵到江都。虞世基有苦難言,東都受到李密的圍困,各地義軍此起彼伏,朝廷軍隊招架不暇,根本無力派軍隊對付李淵。李淵命李元吉為太原太守,守衛太原,他帶領李建成和李世民進軍長安。長安的代王楊侑派屈突通和宋老生分別在河東、霍邑阻擊義軍。因為攻占了隋朝的糧倉,數十萬的饑民投奔李密,瓦崗軍迅速發展到百萬之眾。李密自恃兵力強大,欲做義軍盟主。李淵為進軍關中,無意與李密為敵,同意推舉他為盟主。李密分外高興,說有唐公舉薦,天下可很快平定。天降連綿大雨,李淵的三萬軍隊被阻於霍邑五十里外的賈胡堡,李淵憂心忡忡。

第20集

支援義軍的糧食遲遲不到,李元吉又派人來報劉武周將犯太原,李淵決意退回太原。李世民在李淵帳外大哭道:義軍初立,前進才能成功,後退將分崩離析,敵人乘危於後,義軍將不復存在。李淵頓悟,命李世民和李建成連夜追回已撤離的左軍。義軍兵臨霍邑城下。霍邑易守難攻,李世民用連環計謀將宋老生引誘出城,在城外消滅了宋老生的軍隊,一舉占領霍邑。義軍乘勝前進,又陸續占領了臨汾、龍門等地。兵至黃河岸邊,黃河兩岸的百姓,踴躍歡迎義軍,送舟送船,每日有一百多人!關中豪傑,也紛紛翹首期盼,盼望義軍過黃河,進長安,定天下。站在黃河邊,李淵感慨萬分,承諾李世民,一旦得到天下便立他為太子。義軍進攻河東,屈突通率軍拚死抵抗,義軍攻城受挫。李世民說兵貴神速,建議父親繞過河東,直奔長安。裴寂等人極力反對,擔心前後受敵。

第21集

李淵思索再三,折中李世民和裴寂的意見,命劉文靜帶領一部分軍隊繼續圍困河東,他和李建成、李世民率領其餘軍隊奔襲長安。屈突通率領了四萬軍隊援救長安,被劉文靜的軍隊阻攔,只好退守潼關。義軍兵臨長安城下,隋軍已成驚弓之鳥。李建成的軍隊率先攻上長安城頭。李淵效仿漢劉邦,對軍隊約法三章。義軍進入長安,得到百姓擁戴。李淵尊立代王楊侑為皇上,(後人稱其為隋恭帝),改國號為義寧。恭帝封李淵為唐王,李淵任命李建成為唐世子,李世民為秦國公。長安失守的訊息傳到江都,隋煬帝還在和嬪妃們吟詩寫字,月容痛心疾首,質問父親,是不是想做第二個陳後主。隋煬帝大怒,打傷了月容。早朝時,隋煬帝詢問長安的情況,眾臣都不敢將長安失守的真實情況稟報隋煬帝。

第22集

屈突通堅守潼關孤城,手下將士紛紛逃奔李淵義軍。屈突通帶領軍隊向洛陽突圍,被李世民圍困在原野。為得到屈突通,李世民不顧個人安危,隻身來到屈突通的軍陣前,曉之天下大義,勸說隋軍加入義軍。隋軍將士們紛紛歸順義軍。屈突通見大勢已去,面向東南江都方向痛哭道:臣已竭盡全力,不敢對不起朝廷,上天知道臣的忠心。屈突通被帶到長安,李淵不但沒怪罪他,還任命他為兵部尚書,讓他輔佐李世民。河南各郡見隋朝大事已去,紛紛投降李密。王世充憑藉洛陽孤城,抵抗李密。兩軍互有勝負,相持不下。江都的禁軍將士大多是關中人,見隋煬帝無力返回長安,紛紛叛逃。隋煬帝派兵追殺,擊起禁軍憤恨,開始籌劃反叛。月容公主的宦官陳四聽說此事,告訴了麗妃美娘。

第23集

美娘將禁軍謀亂的事稟報隋煬帝,隋煬帝非常生氣,責怪美娘相信流言,散布恐慌,竟然殺了自己的寵妃。宮內的人再也不敢稟報禁軍謀反一事。夜晚,隋煬帝更加窮奢極欲,輪流到嬪妃房間飲酒做樂,幾乎夜夜酩酊大醉。他看著銅鏡里的自己,對蕭皇后說:好一個頭頸,不知是何人砍掉他。蕭皇后吃驚的問他為何要說如此不吉利的話。隋煬帝笑著回答:貴賤苦樂,本就是交替往復,何必傷感!禁軍叛亂,虞世基優柔寡斷,沒有及時制止,被叛軍所殺。封德彝背叛了虞世基,投靠了叛軍。宇文化及做了叛軍首領。隋煬帝被叛亂的禁軍俘獲。隋煬帝質問禁軍將領:朕的確虧待了百姓,但對你們這些朝臣、禁衛厚待有加,讓你們享受榮華富貴,你們為何如此待朕?宇文化及冷笑:天下共恨,只有你一人!隋煬帝解下自己的絹巾坐在龍椅上,叛軍用皇帝的絹巾把他縊弒了。一個盛及一時的龐大王朝由此終結……隋煬帝死後不久,隋恭帝禪位於李淵,唐王李淵登皇帝位,改年號武德,改朝為唐。

第24集

洛陽留守官推舉越王楊侗即皇帝位,改年號皇泰。各地義軍首領和割據勢力也紛紛稱帝稱王。宇文化及自封大丞相,統管百官,並將隋煬帝的嬪妃全部收為己有。宇文化及還想占有月容公主,月容公主對他說,回到長安後,她就嫁給他。蕭瑀來到長安與李世民相見,說起隋朝的滅亡,兩人感嘆萬分。李世民將蕭瑀推薦給父親,李淵委蕭瑀重任,讓他掌管庶政。隋朝舊臣陸續投奔李淵,李淵擇才而用。李淵做了皇帝,太子卻遲遲定不下來,他曾經許諾過李世民,可建成是長子,立長子為皇儲是歷朝歷代的規矩,李淵猶豫不決。朝臣們為立太子一事爭論不休,李元吉甚至在朝上大打出手。太子不立,朝廷難安。李世民以社稷為重,力主建成做太子,一場紛爭才暫時平息。宇文化及帶領隋朝舊軍離開江都,欲經洛陽,進軍長安。宇文化及霸占隋煬帝的後宮,荒淫暴虐,令禁軍失望。禁軍首領司馬德勘和元禮,在月容的鼓動下,欲除掉宇文化及。

第25集

司馬德勘密謀敗露,被宇文化及絞死。月容公主逃出宇文化及的軍營,投奔了自己的侄子皇泰主楊侗。宇文化及逼近洛陽,圍攻洛陽的李密和守衛洛陽的王世充對宇文化及的到來,皆如臨大敵。李密擔心兩面受敵,不顧謀臣魏徵反對,向皇泰主楊侗上表投降,請求消滅宇文化及將功贖罪。越王很高興,任命李密為太尉、魏國公,承諾消滅宇文化及,讓他入朝輔助朝政。王世充對李密卻心懷戒心。隴西的薛舉自稱西秦霸王,後來稱帝。李淵定都長安,欲平定薛舉。薛舉擁兵數十萬,唐兵數戰不勝。秦王李世民在高墌與西秦的軍隊對峙,因患瘧疾把兵事委託給長史劉文靜、司馬殷開山,劉文靜與殷開山依恃兵多,沒有聽從秦王的告誡,陳兵於高墌西南,且不加防守。西秦霸王薛舉從後方偷襲,唐朝將士死亡過半,高墌落入薛舉之手。薛舉把唐軍的士兵屍體高高堆積,號為京觀,其慘狀目不忍睹……劉文靜因兵敗,被李淵關進牢獄。

第26集

李世民為劉文靜求情,並願承擔高墌兵敗的全部責任。李淵稱讚世民不但有大將之才,還有大將之德。李密與宇文化及苦戰,雖獲勝利,但精兵良馬損失很大。李密正準備入東都輔佐皇泰主,洛陽發生兵變,王世充獨攬大權。王世充和李密勢不兩立,率軍出城和李密決戰。謀臣魏徵建議李密避其銳氣,堅守不出,待敵軍糧食用盡,再出兵決戰,必敗王世充。李密輕敵,沒有採納魏徵的建議,被王世充偷襲得手,瓦崗軍大敗。李密帶著殘兵投奔李淵,李淵派使者慰勞李密的軍隊,李密很高興,說他可以讓那些跟從過他的數百萬士眾,以及他曾管轄過的山東數百座城邑的人投奔唐朝,他的功勞可與漢朝的竇融相比,唐主應該給他一個很高的官位。秦瓊和程咬金被王世充圍困,程咬金縱論天下,認為王世充可做明主,勸秦瓊投奔王世充,秦瓊開始不贊同,後經不住程咬金的反覆勸說,兩人投奔了王世充。

第27集

李密帶著部眾來到長安,李淵只讓他做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光祿卿、上柱國。李密不滿,萌生去意。西秦霸王薛舉病死,他兒子薛仁杲繼位。李淵任命李世民為西討元帥,討伐薛仁杲。李世民陳兵高墌,薛仁杲的軍隊天天挑釁,謾罵李世民膽小如鼠,李世民不為所動。劉文靜和唐軍將領們卻按捺不住,力促李世民出兵。長安的李淵也沉不住氣了,打算讓李建成替代李世民指揮作戰。李密笑話李淵臨陣換將,犯了兵家大忌。李世民排除種種干擾,養精蓄銳,待西秦軍隊被拖的疲憊之時,一鼓作氣,打敗了西秦的軍隊,活捉了薛仁杲,平定了隴西。

第28集

唐軍班師回京,李密見到李世民。李密自恃謀略功名,對李淵尚有傲慢之色,但與李世民一番交談後,不由驚訝心服。他私下對人說:安定禍亂的英主,將是李世民。李密的話傳到李建成那裡,李建成嘴上說李密這是有意挑撥他們父子、兄弟之間的情意,心中對李世民不由產生了妒忌。李建成上奏李淵,列舉李密傲視朝廷的行為,建議父親除掉李密,李淵沒有同意。李密始終不得重用,決定離開長安。他對李淵說,他到山東招撫舊部,讓他們跟從李淵討伐王世充,李淵答應。李建成說李密是想做天子的人,勸父親不要放虎歸山。李淵說人各有命,天子豈能想當就當?沒有採納李建成的建議。李密離開長安,與李世民告別,對李世民說,有謀略才華,未必能做君王,還要有心計和手腕。李世民笑著告訴李密:他這一輩子不做君王,只做個良臣,輔佐父親和兄長,濟世安民。李密告誡李世民:不順從天意,損人也害己。李建成再次勸說父親追回李密,說他臨行前找過李世民,對朝廷居心叵測,不久必反。李淵派使者召李密回長安,李密擔心李淵害他,殺了使者,率領殘部欲逃往黎陽,遭唐朝軍隊伏擊身亡。

第29集

河北義軍竇建德在聊城打敗宇文化及的軍隊,斬殺宇文化及。竇建德上表越王楊侗,楊侗封竇建德為夏王。王世充逼死皇泰主,在洛陽稱帝。月容離開皇宮,發誓再不進帝王家。竇建德聽說王世充稱帝,和王世充斷絕往來。設立天子的旌旗,開始做稱帝的準備。劉文靜自恃功高,官位卻在裴寂之下,因此多有怨言。朝廷議政時,劉文靜常和裴寂作對,裴寂懷恨在心。封德彝千里顛簸來到長安,通過裴寂進入朝廷,做了唐朝的中書令。秦瓊、程咬金認為王世充為人狡詐,氣度狹小,不是平亂的君主,離開洛陽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將二人留在帳下。做了齊王的李元吉,變的嬌縱奢侈,在太原為所欲為,不聽謀臣勸諫,縱酒殺人,並放縱手下搶奪百姓錢財。李世民建議父親免去李元吉的官職,李元吉對二哥記恨在心。

第30集

李元吉鼓動親朋好友上書李淵,為自己申辯,李建成也為元吉辯解。李淵礙於父子之情,不久便恢復了李元吉的官職。李世民認為父親為親情損害了朝廷的聲望,李淵對李世民不滿。李元吉官復原職,在太原更加為所欲為,太原百姓怨聲載道。裴寂和劉文靜的矛盾越積越深,裴寂向李淵密告劉文靜有反心,劉文靜被關進死牢。李世民和蕭瑀力保劉文靜,劉文靜擔心自己的事累及李世民,影響大業,一口咬定自己確有反心。劉文靜被處死後,李世民才知道真情,思緒萬千。馬邑的劉武周被北胡人封為可汗,他依仗北胡的支持,時常派軍隊侵犯太原,李元吉向李淵告急。李淵命裴寂領兵討伐劉武周。裴寂被劉武周的將軍宋金剛打敗,且連戰連敗。李元吉放棄太原,帶著家眷倉皇逃回長安。

第31集

李元吉和裴寂為推卸責任,皆謊稱劉武周兵力強大,不可戰勝。李淵打算放棄河東、太原,據黃河之險,阻止劉武周西進。李世民不同意父親的決定,說太原是王業之基,河東殷實乃唐朝的糧倉,都不可放棄。他請兵三萬,討伐劉武周。李世民率軍東渡黃河,於劉武周的將帥宋金剛對峙,敵出即退,敵退復進。兩軍相持近一年,終於磨去了宋金剛的銳氣,李世民連敗敵軍,殺死了宋金剛,俘獲了宋金剛手下悍將尉遲敬德。劉武周逃往北胡。李建成由於親近諂媚小人,開始嫉妒李世民的功勳,猜疑李世民所作所為。王世充屢屢西犯,李淵命李世民率軍討伐王世充。李世民連戰連捷,王世充的屬地紛紛歸屬唐朝,洛陽成了一座孤城。

第32集

劉武周的降將叛逃,只有尉遲敬德仍留在唐軍營中,屈突通擔心尉遲敬德反叛,抓了尉遲敬德。李世民用人不疑,親自為尉遲敬德鬆綁。王世充約李世民在城外魏宣武陵決戰,決戰的前一天,李世民帶數十騎到魏宣武陵察看地形,被王世充一萬軍隊圍困。李世民豪無懼色,一邊調動援軍,一邊帶著數十騎殺進敵陣。尉遲敬德奮力拚殺,多次救下身陷險境的李世民。屈突通率領援軍趕到,消滅了王世充的一萬軍隊,王世充隻身逃回洛陽。李世民命令攻城,王世充的軍隊利用堅固的城池拚命抵抗,唐軍傷亡慘重,仍無法越城池一步。李世民及時調整部署,圍而不打。洛陽城內糧食匱乏,許多百姓以樹皮、泥土充飢。月容離開皇宮在洛陽民間艱難度日,此時和許多百姓一樣,陷入飢餓的困境。城內百姓們都盼望李世民的軍隊能早日進城。

第33集

王世充向竇建德的夏朝求救,竇建德親自率數十萬軍隊長途跋涉來到洛陽城外,援救王世充。李世民兩面受敵,且敵眾我寡,蕭瑀、屈突通等人力勸李世民退兵新安城,以險自固。李淵也派李建成來到唐軍大營,詔命李世民撤兵。李世民分析厲害,說服大家,出奇兵,以少勝多,一舉消滅夏朝軍隊,活捉竇建德。王世充膽寒,開城投降。李世民再次來到隋煬帝的宮殿,感慨萬千,長嘆:呈侈心,窮人慾,斷言路,怎能不亡!李世民下令拆毀隋煬帝建立的豪華宮殿。李世民在洛陽的一所民宅找到了月容,勸月容跟他回長安。月容說她致死也不吃大唐的糧食。月容要學殷商的伯夷、叔齊,她帶著陳四藏匿深山之中,開荒種糧,自己養活自己。

第34集

王世充、竇建德與唐朝並立的兩大勁敵被滅,天下自立為王、為帝者,紛紛歸順唐朝,海內平定。李世民功勳卓著,李淵封他為天策上將,位在所有王公之上。李世民徵得李淵同意,建立文學館,招募十八個學士入秦王府,討論文集,議論振興大唐之事,徹夜不倦。李元吉對李建成說,李世民廣納人才,談論天下事,是準備奪太子之位,當年太原起兵時,李淵曾許諾李世民,登皇帝位後,立他為太子,只因李世民固執推辭,才立了建成。建成對李元吉的話信以為真。李建成、李元吉屈意奉承李淵從晉陽宮帶來的張、尹二妃,對其他嬪妃也各有饋贈。嬪妃們紛紛稱讚建成和元吉。李世民攻占洛陽,運回財寶珍物,嬪妃們向李世民索取,李世民一概拒絕。嬪妃們嫉恨李世民,向李淵進讒言,將世民說的一錢不值。李淵逐漸疏遠李世民,親近李建成、李元吉。

第35集

李建成的謀臣魏徵和王珪對李建成說,只有建立功勳,才能避免李世民奪取太子之位。竇建德的殘部劉黑闥叛亂,李世民打敗了劉黑闥,劉黑闥逃亡北胡,借北胡兵力卷土再來。李建成上奏李淵,收回李世民的軍權,派李元吉統領軍隊。李元吉兵敗,魏徵輔佐李建成出兵迎敵,消滅了劉黑闥叛軍。李建成雖然建立了功勳,但和李世民相比還是相差很遠,朝中的重臣仍然和李世民來往密切,李建成認為只靠建立功績難以排除李世民的威脅。

第36集

李淵帶著世民、元吉到玉華山仁智宮休養,把長安暫時交給了太子李建成。建成認為時機難得,和元吉密謀裡應外合殺李世民,廢李淵,登皇帝之位。李建成謀亂的訊息泄露,李淵用計召李建成到玉華山仁智宮,怒斥建成,並囚禁了他。尹妃、張妃鼓動眾嬪妃為李建成說情,封德彝等隋朝舊臣也聯名上書,力保李建成。李淵本不想殺死自己的親兒子,最終饒恕建成,打算讓建成離開長安到蜀地去做蜀王。李建成的同黨楊文乾作亂,李淵命李世民率兵平息叛亂,並答應李世民,待他凱鏇之時,改立他為太子。當李世民得勝返回時,李淵卻再也不提改立太子一事。北胡數十萬軍隊進犯關中,領兵的是頡利和突利兩位可汗。李淵本打算讓李世民領兵退敵,可又輕信讒言,不想讓李世民久掌兵權,所以對如何退敵,猶豫不決。

第37集

李淵帶領李建成兄弟三人出城射獵,說射獵獲勝者可握兵權。李建成將一匹肥壯的胡馬送給李世民,李世民騎著胡馬追逐獵物,那馬將李世民掀翻下三次,李世民三次復上馬背,烈馬終被征服。李世民對左右笑談“生死有命”,說暗算不能致他於死他。李建成心驚,害怕李世民報復,讓尹妃誣告李世民自言“天命所歸,將為真主”。李淵大怒,欲將李世民關入大牢。就在此時,快馬送來急報,說北胡大軍已逼近長安,李淵驚恐。李世民再次請兵出戰,李淵命他將功補過,又命李元吉與李世民同握軍權。長安的百姓擔心北胡的軍隊占領長安,只有月容堅信李世民能夠取勝,她讓陳四下請紙,邀請大家到酒館喝得勝酒,李世民若不勝,她不收酒錢。李世民帶領百騎,直往北胡陣前,以膽氣壓倒頡利可汗,頡利不敢前行。天公作美,陰雨連綿,北胡長弓不能施展。突利提出與李世民講和退兵,頡利和突利本就有矛盾,不便反對。突利見到李世民,兩人正式結盟。北胡退兵,李世民再立殊功。李淵認為大唐王朝安寧離不開李世民,不再聽信李建成的讒言。李世民聽說長安有家“歸來”酒館,在百姓人心浮動之時,以得勝酒穩定人心,他很感動,前往酒館喝酒。月容和李世民又相見了,酸甜苦辣,無以言表……

第38集

李世民的功績越大,李建成越是坐臥不安。李建成宴請李世民,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吐血不止。李淵責罵李建成,李建成卻把罪責推到月容身上,說他的酒是從歸來酒館買的,月容恨他們李家父子奪了大隋的天下,所以下毒。李淵下旨緝拿月容。李世民抱病向父親說明建成謀害自己的真相,李淵不忍看兄弟繼續相殘,欲讓李世民去東都,獨領陝西以東所有郡縣,並立天子旌旗。李世民不願離開父親,李淵說這只是權宜之計謀,李世民最終答應。李建成擔心李世民遠在洛陽,大權在手,以後難以控制,便指使朝臣們密告秦王李世民,說秦王府上的人聽說要去洛陽,無不歡呼跳躍,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說明他們心懷異志,恐怕去而不返了。李淵又改變了主意,不再讓李世民去東都。李世民總是李建成的一塊心病,他打算先收買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然後再除李世民。李元吉派人賄賂尉遲敬德,敬德忠心事主,沒有接受他們的賄賂。

第39集

李建成又上奏李淵,調走了李世民得力的謀臣房玄齡和杜如晦,李世民的幕僚皆感自危。長孫無忌勸李世民:以社稷為重,以國家安危為重,早除禍根。李世民不忍對親兄弟下手。北胡人又復犯大唐,李建成舉薦李元吉領兵討伐,李元吉向李淵請調尉遲敬德、秦瓊、程咬金等李世民手下的猛將,李淵答應。長孫無忌警告李世民:若不早做決定,大禍降臨。李世民還是下不了決心。東宮有人密報:李建成欲在為李元吉餞行時殺李世民,眾人譁然,幕僚們對李世民說:若再不下決斷,將離開李世民。李世民只好痛下決心。李世民採納謀士們的主意,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李淵召李建成、李元吉進宮詢問。李建成、李元吉在玄武門被李世民的伏兵圍住,李世民含著淚射殺了李建成。李元吉逃跑,尉遲敬德害怕李元吉借李淵皇威反撲,殺了李元吉。這一頁被記錄在史書中,後人稱之為“玄武門政變”。

第40集

玄武門政變後的第三天,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兩月之後李淵退位做了太上皇,李世民登上皇帝之位,後人稱之為唐太宗。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魏徵曾經是李建成的謀臣,殺李世民就是他的主意。李世民愛惜其才,不但沒殺魏徵,還讓他入朝為官,魏徵很是感動。李世民登基之後,深刻吸取隋朝敗亡的教訓,他告誡眾臣:君主依靠國家,國家依靠百姓,壓榨百姓使君主富裕,猶如割自己的肉添肚子,肚子飽了,身體死了,君主富裕了,國家卻滅亡了。李世民崇尚節儉,對朝臣們說:要振興大唐,必須稅賦少,徭役輕,為官勤,朝廷儉,朝廷用的每一文錢,都是百姓的血汗,不儉就是欺民,欺民就是毀江山。封德彝為了討好李世民提出遣散部分宮女,減少朝廷開支。李世民欣然同意,隨後陸續遣散了三千宮女,讓她們回家各依父母,任由嫁人。宮中費用銳減。北胡的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聞聽唐朝新亂,率領百萬大軍進逼長安,揚言要飲馬大唐的京師。

第41集

李世民帶著蕭瑀、封德彝等六名文臣,騎馬出玄武門,在城外渭水邊與頡利隔水相見。李世民指責頡利違背信義,言明與大唐為敵之利害。隨後,李世民又指揮後到的唐軍從容布陣。頡利懾於李世民的氣度,始終不敢過渭水。李世民命唐軍撤離,獨自一人留下,與頡利講話。蕭瑀為李世民擔心,勸李世民調回軍隊。李世民自有留下的道理,一席話說的蕭瑀心悅誠服。當天,頡利便隻身到李世民帳下求和,李世民和頡利結盟,北胡大軍退回草原。朝臣們對身為皇帝的李世民私下和隋朝公主月容來往,多有非議。李世民打算把月容接進皇宮,月容說她曾經發過誓,永遠不再進帝王家。長孫皇后也勸月容進宮,月容仍然不為所動。月容為了讓李世民安心做他的皇上,帶著陳四離開了長安。她給李世民留下話:待李世民的王朝富裕強盛之時,她再來找他。

第42集

依照歷朝的慣例,皇家宗室中數十人封為郡王,朝廷因此需供給眾多力役和銀兩。李世民認為封這么多郡王將加重百姓負擔,他說:我做天子,就是要來養百姓的,豈可讓百姓養自己的宗族呢?於是,除了有功者,宗室郡王皆降為縣公。蕭瑀提出以重刑防止盜賊。李世民對蕭瑀說:因為賦役繁重,官吏求貪,百姓被饑寒所迫,才不顧廉恥做盜賊。若是做皇上的不求奢侈,節省費用,選用廉潔的官吏,使臣民衣食有餘,百姓中就沒人去做盜賊了。兩朝佞臣封德彝極力巴結李世民和功臣。封德彝和蕭瑀不和,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極力貶低蕭瑀,就連李世民也相信了封德彝的讒言,開始疏遠蕭瑀。蕭瑀上書彈劾封德彝,卻被李世民罷了官。封德彝在大唐朝廷中又找到了佞臣生存的位置。

第43集

也許上天要懲罰封德彝這個佞臣,因為一次進言,遭到李世民質疑,封德彝便鬱鬱寡歡,大病一場,最後一命嗚呼。大臣們這才紛紛述說封德彝的罪責,尤其是他協助李建成陰謀殺害李世民一事,令李世民震驚:如此佞臣卻得到自己的信任?!他對自己深深自責。他令諫議大夫魏徵陳言無隱,可當面指出自己的錯誤。魏徵感慨李世民知遇之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世民問魏徵:何為明主。魏徵回答: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如此眾多的盜賊攻城掠地,他也不知真情。李世民從此更注重聽取朝臣們的意見。反對的意見說的對,他便給予重賞,朝廷內外,言路大開。為節儉朝廷開支,減輕百姓的負擔,李世民決定合併州縣,精減官吏。被精減下的官吏怨言四起,尤其是京城中被精減的官吏,他們紛紛求老臣裴寂出面搬出太上皇李淵,為被精減的官吏說情。李世民一氣之下,把裴寂也納入精減之列……

第44集

貞觀元年以來,天下連年災害,尤其是貞觀二年的關中大旱,莊稼幾乎顆粒無收,唐朝的儲備糧也將要用盡,飢謹不但危及百姓的生命,也危及到大唐王朝的安存。唐太宗李世民像歷代帝王一樣,將五穀豐登的希望,寄託於上天,但上天不為所動,旱災依舊肆虐。李世民提出開渭河引水灌溉農田,又遭到眾臣的反對,說開渭河將毀及龍脈,累及民力,有損大唐的根基。李世民面臨登基以來的最大困難。他想到了大禹,大禹開山治水,跟隨他的百姓歷盡艱辛卻無人怨恨,為什麼?是因為大禹與他的百姓同苦同利。於是李世民換上布衣,拿上木杴,走出宮殿。在城門外,他遇見到了眾多百姓,那些百姓是專程為開河而來,李世民看著自己的百姓,不由潸然淚下……貞觀四年,開春就有好訊息,北胡部族內亂,突利率十萬餘眾投奔李世民。李績在漠北打敗頡利……這年歲末,關中、河南、山東等地五穀豐登,朝臣上書說天下大治,“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長空,馬牛布野,外不閉戶”,還說這一年因犯罪被叛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李世民不完全相信,他要微服私訪,親自下去看看。李世民來到了十五年前曾到過的永豐倉城,遇到了一個中年漢子,那漢子說他長的像十五年前永豐倉城外的一個年輕將軍,那個將軍開了永豐糧倉,分給他們許多糧食,他們一家才沒餓死。李世民問漢子:如今的皇上,與當年的那個將軍相比如何?那漢子回答:那個將軍怎能和當今的皇上相比,將軍只是分給我們一年的口糧,皇上讓我們年年有糧,有衣。漢子這話讓李世民很感動。李世民來到洛陽,又是元宵節時,街上燈火雖不比隋朝豪華奢侈,但百姓的臉上卻流溢著笑容。李世民來到曾和月容同去過的酒店,夥計告訴他有一個姑娘留給他一副字。李世民展開那副字,是他曾經寫的那個“歸”字……在喜悅的人群中,李世民終於找到了月容,他對月容說:再過十六年,不但我的臣民會臉帶笑容,國家也會富裕,強盛,月容說她相信……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振興自己的王朝,深刻接受隋朝滅亡的教訓,順應天下思治的民心,任用賢能,從善如流,愛惜民力,為開創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要演員

孫菲菲飾月容公主孫菲菲飾月容公主
沈曉海飾李世民
簡介:唐太宗配音:姜廣濤
孫菲菲飾月容公主簡介:楊妃配音:金雁
劉文治飾李淵簡介:唐高祖配音:齊傑
張子健飾李建成簡介:隱太子配音:陸揆
楊冬飾李元吉配音:田波
宋曉娜飾長孫蕊琳簡介:長孫皇后配音:白雪
鮑國安飾楊廣簡介:隋煬帝配音:徐濤
薩仁高娃飾蕭皇后配音:張美娟
謝鋼飾裴寂配音:趙述仁
蘇在強飾劉文靜配音:白馬
劇照2劇照2
劉奕君飾封德彝
配音:田波
王偉飾蕭瑀配音:金永鋼
胡安飾房玄齡配音:田波
周浩飾杜如晦配音:王磊
張元榮飾長孫無忌配音:邊江
侯勇飾魏徵配音:芒萊
劉滌非飾李靖配音:王磊
張國生飾屈突通配音:芒萊
包海龍飾秦叔寶
張巍飾尉遲敬德
配音:芒萊
葉兒江飾程咬金配音:蓋文革
馬傑飾侯君集配音:楊波
張大貴飾劉政會配音:芒萊
劉冠雄飾宇文述配音:鄒赫威
趙毅飾宇文化及配音:金永鋼
劇照3劇照3
呂卓達飾虞世基
配音:趙述仁
張又飛飾高君雅配音:王磊
李保全飾王威配音:白馬
張富民飾宋老生
王永皋飾高德儒
配音:郭政建
於威平飾桑顯和配音:楊波
王晉飾司馬德戡配音:郭政建
崔彬斌飾楊侗簡介:皇泰主配音:楊波
雷恪生飾安伽佗配音:齊傑
張呈祥飾元文都配音:陸揆
杜志國飾庾質配音:趙述仁
吳成飾李智雲配音:邊江
李萍飾萬貴妃
姚笛飾宇文美娘
簡介:麗妃
霍爾查飾頡利可汗配音:白馬
張娜飾尹德妃配音:張麗敏
劇照4劇照4
宋松飾張婕妤
李振起飾李密
配音:郭政建 李旗山飾王世充配音:陸揆
王文盛飾竇建德
夏天飾薛仁杲
配音:田波
郭常輝飾王伯當
張洪濤飾段達
配音:白馬
森格飾毋端兒配音:郭政建
霍爾查飾始畢可汗配音:郭政建
仁青頓珠飾突利可汗配音:芒萊
楊帆飾執失思力
閆西丁飾陳四
配音:楊波
晉晗寧飾獨孤安配音:邊江
李鋒飾獨孤本心配音:芒萊
史磊飾胡二配音:楊波

歷史背景

劇照5劇照5
從隋末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到唐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短短十五年的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濃縮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興衰史。
公元581年,中國出現了一個龐大的王朝――隋朝,八年後,它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二百七十三年長期分裂的局面。又過十九年,隋朝人口驟增三分之一,有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有口四千六百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奴婢、部曲尚不在其中)。唐朝貞觀之初(627年),因為戰爭人口銳減,有戶不滿三百萬,經過二十三年“貞觀之治”,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人口雖有增加,但遠不及隋朝,只增加了八十萬戶,有戶不到三百八十萬,還不到隋朝勝極時的二分之一。隋朝完善了北齊以來的均田制,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號稱兵甲強銳,富有四海。所以隋煬帝才有財力建東都,開運河,修馳道,築長城,隋朝修了許多糧倉,僅洛陽附近的洛口與回洛兩個糧倉,就積米二千六百萬擔。據史書記載,隋朝積攢的財富,到了唐朝還用了數十年。然而就是這個盛極一時的龐大王朝,只經過了兩代帝王,在短短的三十七年後,滅亡了。唐人吳兢編著的一本書《貞觀政要》,上面有一段魏徵的話,他上疏曰:昔在有隋,統一寰宇,甲兵強銳,三十餘年,風行萬里,威動殊俗,一旦舉而棄之,盡為他人之有。
隋朝的滅亡,除了隋煬帝窮奢極欲,窮兵黷武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輕視人民,無限地剝奪人民的財富,隋朝的富有是建立在人民的貧困之上。在豪華的都城外,隨處可見窮困潦倒的老百姓,隋文帝時,遇到災荒,朝廷有時還拿出一部分糧食救濟災民,隋煬帝登基後,幾乎沒有賑災的舉措,而那年的元宵燈會,卻要花費萬萬兩白銀。百姓的反抗,一但有火種,便會迅速為燎原之勢。
隋朝滅亡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堵塞言路。反對的聲音隋煬帝一句也聽不進去。農民起義幾乎遍及全國,大臣卻沒人敢說一句實情。隋煬帝不願聽,說實話的不是被罷免,就是下大牢,有的還丟了性命。
隋煬帝到死都不明白他的敗因。當反叛的禁衛將士要殺他時,他問:我有什麼罪,你們如此對我?將士們歷數的罪惡,其中一條是虧待百姓。隋煬帝承認他虧待了百姓,對禁衛將士說:我的確虧欠了百姓,但是我給了你們榮華富貴,你們為什麼竟然如此對我?隋朝大勢已去,天下共惡一人,隋煬帝必然要被拋棄。
歷經戰亂,唐朝再次統一紛爭的天下。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建成……
多少風雲人物成為這段歷史的匆匆過客。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從父親李淵手中接過皇權,也接過了隋朝的均田制、府兵制、科舉選士等一系列利於國家發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時,也接過了隋朝覆滅的慘痛教訓。
劇照6劇照6
李世民深知百姓在國家的重要,他減少稅賦,遣散宮女,減少官吏,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他教誨兒子“君,舟也;人(百姓),水也;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廣開言路,誠心求諫,聽取大臣們的不同意見,知錯就改。他對大臣說:人慾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籍忠臣。他還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煬帝偏聽於虞世基,才誤了朝政。凡是提出李世民過錯的,他都給予獎勵,並對剛直不阿的大臣魏徵等人給予重用,專門挑自己的毛病。
李世民提倡節儉,任用賢人,聽取民聲,不具一格提拔有才能者,有些還曾是他的敵人。在治理國家上,他時時處處以隋朝滅亡的教訓告誡自己。《貞觀政要》上面記載了李世民和大臣的談話,其談論隋朝的教訓,幾乎無處不在。李世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改正隋朝遺留的弊端。短短四年,天下大治。“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長空,馬牛布野,外不閉戶”《貞觀政要》,《資治通鑑》記載,這一年全國因犯罪被判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吸取、改正隋朝覆滅教訓的之治。
隋朝的興衰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思考和感慨。雖然封建社會早已滅亡了,如今執政的共產黨其唯一的宗旨便是“為人民服務”,共和國的政權本身就是人民的政權,但從歷史這一面鏡子,我們仍然可有所啟示,隋唐這段興衰史,使我們更知“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之重要;更深地體會到新一屆國家領導者提出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之久遠意義。
歷史劇的真實,首先在於這段歷史精神的真實,在歷史精神真實的基礎上,取捨歷史事件,塑造典型化的歷史人物。如隋煬帝,他自恃才高,輕視眾臣,拒絕忠言,兇殘暴躁,窮奢極欲,欲將天下美好占為己有,他將昏庸的封建帝王之根發展到極至;又如虞世基,貌似沉穩,巧言諂媚,以迎合皇帝的喜好為立於朝廷的根本;再如李淵,含而不露,長期在暴政的壓迫下,變的優柔寡斷,稱帝後,也欲摒棄隋朝的劣政,但總不能徹底;又再如:李世民,十八歲舉義,目睹了隋王朝興衰、百姓疾苦,其經歷使他心胸大度,濟世安民是他名字的含義,更是他的目標;再如李建成,舉義時也是雄心勃勃,欲拯救天下,他和李世民一樣,善待百姓和士兵,戰鬥中身先士卒,但做了太子後,由於久居小人之中,他變了,心胸狹窄,害怕承擔危險,又嫉妒冒生命之險屢建戰功的兄弟……該劇中的不同性格和經歷的典型人物,組成一個既尊重歷史精神,又能展示那段歷史特質的“社會”,在這些典型化人物的性格衝突和命運的跌宕中,讓觀眾感受那段歷史給我們帶來的啟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