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的治療方法

【開本】: 【紙張】: 【包裝】:

圖書信息

【書名】:閉經的治療方法
【作者】:李淑貞
【出版社】:健康中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9-16
【開本】: 16開
【頁數】: 135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3384866717591
【包裝】: 平裝
【備註】:本書著作權所有,違者必究,請勿隨意更改

圖書簡介

閉經是女性常見症狀,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多以35—60歲的女性最為常見。閉經和生育、偏食、情緒等都有直接關係,但它又極其敏感與脆弱,生活極容易患上閉經。許多女性在發現閉經後,就不及時治療,結果卻對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傷害,直接導致衰老提前、色斑皺紋增多、夫妻生活不和諧等。閉經對於女性來說是致命的天敵,因為它不僅意味著衰老,而且標誌著女人即將步入更年期。引起閉經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閉經的成因有,內分泌系統不健全,腎氣不足、懷孕;哺乳期血海不能滿盈,催乳激素促使性激素分泌減少;50歲左右進入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等因素所致。本書重點介紹了中醫理血通經膏對閉經的治療。

作者簡介

李淑貞,黨員,山西博愛醫院主治醫生兼副院長,主要從事婦科的臨床研究以及中醫治療婦科的實驗研究,李教授有著35年的臨床經驗,對治療卵巢囊腫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使用理血通經膏,成功治癒了眾多閉經患者。

圖書的部分內容簡介

閉經的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是由於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血脈失通所致。有虛實之分,虛者多因氣血不足和腎虛,實者多由寒凝、氣滯和血瘀。治療上,因氣血不足則應補益氣血;因腎虛則需補益下元;因寒凝則需溫經散寒;因氣滯則需疏肝理氣;因血瘀則需活血化瘀。
從中醫辨證的角度來看,主要有以下兩點因素引起:
1、痰瘀凝結,憂思傷。虛生痰,痰飲停聚而阻滯氣機,引起氣滯血瘀、痰飲與血瘀結成塊。
2、氣血凝滯期或產後受寒,寒凝血滯。或內傷情志,抑鬱傷肝,氣機運行不暢,氣滯血也滯,氣血瘀凝而致。 
中醫膏藥理血通經膏外治療法主要是從閉經病因辨證施治,可以從根本上調補各臟腑趨於協調,任督二脈趨於平和,使陰陽歸於平衡,這樣才能使閉經病情得以徹底痊癒。 其遵循中醫內病外治原理,膏貼穴位,透皮傳藥效至血液,以滋腎益氣、養血調經、活血化瘀通脈為主,全面調理女性機能,加速女性胞宮的血液循環,讓行經期經血順暢,進而使月經恢復正常,有效治癒女子閉經、瘀血組滯等症,為婦科調經之妙藥。

閉經的注意事項

1、在出現月經後期、月經量少等疾病時及時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導致閉經。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精神緊張,減少精神刺激。
3、調節飲食,注意蛋白質等營養物的攝人,避免過分節食或減肥,造成營養不良引發本病。
4、注意經期及產褥期保健,勿冒雨、涉水、過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