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照明

閃光照明

最早的閃光燈可以追溯到1887年,誕生於德國的用於攝影的閃光燈。早期的閃光燈使用鎂,氯酸鉀和硫化銻的混合粉末作為主要發光材料,鎂在通電之後,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強光,照亮被攝體(同時也產生大量煙霧),因此亦稱作鎂光燈。 在之後的20世紀20年代,以此原理製成了閃光燈泡,即將鋁和鎂纏繞的燈絲放置在充了氧氣的燈泡中。這樣的燈泡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如需再次閃光需更換燈泡。在希區柯克拍攝的電影《後窗》中即有相關情節。 而現時使用的閃光燈多為電子閃光燈,主要由燈管,電容以及相應的控制電路組成。其發光套用高壓放電發光原理,即先為電容器充電,在觸發時,燈管內充的氣體(氙氣或其他惰性氣體)受電容放電瞬間形成的高壓電場電離而發出極其強烈耀眼的可見光,而完成閃光任務。 隨著LED技術的發展,近年來,一些可拍照手機選擇了使用LED來進行補光,而非傳統的電子閃光燈使用的氙氣燈管。

閃光照明閃光照明
閃光燈的英文學名為FlashLight。閃光燈也是加強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閃光燈有助於讓景物更明亮。使用閃光燈也會出現弊端,例如在拍人物時,閃光燈的光線可能會在眼睛的瞳孔發生殘留的現象,進而發生「紅眼」的情形,因此許多相機商都將"消除紅眼"這項功能加入設計,在閃光燈開啟前先打出微弱光讓瞳孔適應,然後再執行真正的閃光,避免紅眼發生。中低檔數位相機一般都具備三種閃光燈模式,即自動閃光、消除紅眼與關閉閃光燈。再高級一點的產品還提供“強制閃光”,甚至“慢速閃光”功能。

分類

一、直射閃光照明法
在閃光攝影中,將閃光燈安置於照相機上,以正面直射照明的方法拍攝。這種照明方法叫作直射閃光照明法

直射閃照明的特點是可以在各種環境中非常迅速地抓取補充攝對象的瞬間形象,是閃光攝影中最簡單、最方便的一種照明方法。但是,這種由正面直接照射的光線,常常使影象顯得平淡無味,立體感不明顯,層次不豐富,質感不強。

運用直射照明的正面閃光拍攝人物肖像照片,往往會產生人物明亮、背景黑暗的效果,隨著閃光距離的增加,人物與背景的明暗反差逐漸減弱。當距離相當遠時,閃光燈照射到人物與背景上的亮度幾乎沒有差別。假如分別用廣角、標準和望遠三種鏡頭在閃光燈下拍攝人物肖像,要求三種集中的鏡頭所拍攝的人物在畫面中的比例大體一致。廣角鏡頭需在較近的距離上拍攝,閃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很亮、背景黑暗;標準鏡頭需在中等距離上拍攝,閃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明亮、背景暗淡;望遠鏡頭需在較遠的距離上拍攝,閃光照明的效果是人物較亮、背景灰白。就背景的明暗程度來說,由於閃光距離的不同,可以形成暗調背景灰調背景亮調背景三種效果。當然隨著閃光距離的變化,曝光量要適當調整。

二、散射閃光照明法
閃光攝影中,在安置於照相機上的閃光燈的前面加一層具有散光作用的遮擋物,使閃光燈所發射的光線通過遮擋物後,變為柔和的散射光照明被攝對象。這種照明方法叫做散射閃光照明法

散射閃光照明,是在閃光攝影中為避免刺眼的閃光和強烈的反差而採用的方法之一。它的特點是能夠以柔和的光線調整明暗,緩和反差,均勻地照明,細膩地描繪被攝對象的全部特徵。散射閃光照明所採用的遮擋物,除某些閃光燈所配有的閃光擴散罩以外,還可以用手帕、白紗布或半透明的薄紙等來遮擋擴散閃光。有些閃光燈可以把聚光用的反光罩取下來,使光線變成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射光,這種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散射閃光照明。在閃光攝影中,用白色或淺色手帕作散射遮擋工具極為方便,它可以單層或多層遮擋。用手帕遮擋閃光燈,閃光的亮度被減弱,遮擋層數越多,光線越暗。在攝影曝光方面要適應光線變化,才能確保感光正確。那么,當手帕遮擋閃光燈時,光圈係數應如何選擇呢?有這樣一個數據可供參考:以白色或淺色薄手帕為例,每遮擋一層手帕大約需開大一級光圈。

用閃光燈正面直射拍攝人物肖像,往往有兩種情況可能導致攝影上的失敗,一是被攝人物的後面產生明顯的投影,削弱了主體人物的表現;二是被攝人物與背景的距離被壓縮,環境和背景太實,有巾到一起的感覺。這兩點是正面直射閃光照明的局限性,而散射閃光照明可以適當彌補這些缺欠。當閃光燈被遮擋後,光線亮度降低,當圈要適當開大,而用較大的光圈拍攝,被攝人物在背景上的投影就會虛化和淡化,變得不甚顯著。以虛化和淡化的背景襯托著清晰的人物肖像,就不會有帖到一起的感覺了。

閃光攝影中,將閃光燈對向淺色牆壁、天花板以及其他具有反射作用的物體,變成均勻柔和的散射光照明被攝對象。這種照明方法叫作反射閃光照明法,也稱作間接閃光照明法。

反向閃光能夠產生柔和的照明光線,其效果類似薄雲遮日或陰天條件下的自然光。反向閃光照明可使室內光線比較均勻,被攝主體與環境背景的亮度沒有太大差異曝光控制比較容易掌握,不會出現直射照明那種前景過分明亮,背景一片黑暗的效果。例如在一個不大的房間時拍攝,照相機距被攝人物較近,不適於正面直射閃光照明,將閃光燈趄向左上方的白色牆壁閃光,牆壁及天花板反向出大量的散射光,使整修房間被普遍地均勻地照亮,人物和環境都比較明亮,並具有光線照明所構成的立體效果。這種反向閃光常常可以同時產生兩種照明光線,一是反向面所反向的光束成為塑人物形象的主光;二是四周牆壁對反向光的二次反向,構成了對人物和環境的輔助光。

反向閃光照明所選擇的反射物體,一般來說,要晝選擇那些明亮的反光均勻的白色或淺色物體,注意避開牆壁上掛的遮擋鏡子、玻璃像框或明亮電鍍物體,以及油漆家具等,因為這些物體能使閃光燈的光線產生定向反向,破壞柔和的照明效果。對彩色攝影來說,必須選擇單一的白色物體作為反光物,這樣才能保證拍攝的照片不致因有色物體反光而偏色失真。如果拍攝環境恰巧不是白色的,而是某種有色的牆壁和天花板,可以臨時用白紙或白床單等掛到牆上作為反光物,即可獲得適於彩色片所需要的照明光線。假如想要創造某種特殊的彩色效果,則可選擇那些有色物體作反光物。

反射閃光照明的曝光,與直射和散射閃光照明的曝光有很大不同,其差別在於閃光照明距離的不同。直射和散射閃光照明是由閃光燈至被攝體的直線距離決定曝光量,反射閃光照明的實際距離是兩個距離相加之和,即由閃光燈到反光物的距離,加上反光物到被攝體的距離。除此而外,還要考慮到反光物體反光率的高低,反光率高的物體,反射光線多,亮度強;反光率低的物體,反射光線少,亮度弱。例如:白色的牆壁和天花板的反光率大約是70%,在這種環境中採用反射閃光照明時,計算曝光所需的光圈係數,可由下列公式求取:
f=gn÷(l1+l2)×70%
即:光圈=閃光指數÷(閃光燈至反光物距離+反光物至被攝體距離)×反光率

反光傘是一種專用反光工具,且有不同的顏色。銀色和白色的傘面,不改變閃光燈光線的色溫;金色的傘面,可以使閃光燈光線的色溫適當降低;藍色的傘面,能夠使閃光燈光線的色溫適當提高。在閃光攝影中,最常採用的反光傘大多是白色或銀色的。使用反光傘時,可以在傘把上移動閃光燈的位置,以改變照射面積與光線亮度。在曝光控制方面,要先用試驗的方法求得反光傘的曝光基準。而後,依據反光傘到被攝體的距離,計算出曝光所需的光圈係數。

近距離拍攝人物肖像,如果周圍沒有可作反光物的東西,攝影者還可以把閃光燈以適當的角度對準自己的前胸閃光,通過淺淡色衣服的反射,既可降低亮度,又可採用柔和的散射光線照明被攝人物。

三、側面閃光照明法
當使用一盞閃光燈作為主要照明淘汰時,將閃光燈與照相機分離開來,用較長的連線線相連線,從前側方向照明被攝對象。這種照明方法叫作側面閃光照明法。

側面閃光照明的方法,能夠產生側面的投影,構成顯著的明暗對比,有利於立體感和空間感的表現。這種照明方法可以適當改善單燈正面閃光照明所產生的平板而缺乏生氣的光線效果。正面閃光照明所拍攝的照片,影調灰淡,光線平析,缺乏立體感;側面閃光照明所拍攝的照片,影調明快,光線生動,立體感較強。

當拍攝若干個縱向排列的物體時,彩正面閃光照明,熱必是越近越亮,越遠越暗,照明濃度較小;如改用側面閃光照明,可使前後排列距離不同的物體,照明亮度基本均勻,照明深度增大。

利用側面閃光照明的方法,最好能與反向閃光照明的方法結合起來運用。如在室內拍攝環境中,將置於照相機一側的閃光燈略微向上仰起,讓閃光既能直射到被攝主體上,又能由天花板反向一部分散射光,補助照明被攝體的陰景部分,使側面照明的明暗反差得到緩和,豐富影調層次,有利於加強立體感和空間感的表現。

四、多燈閃光照明法
為了創造理想的光線效果,在閃光攝影中,可以同時使用多盞閃光燈來照明被攝對象。這種照明方法叫作多燈閃光照明法。

多燈閃耀照明的方法,就是同時用兩盞或兩盞以上的閃光燈分別作為主光輔助光照明。主光用來塑造被攝對象的基本形態,表現主要特徵;輔助光用來補助主光所形成的陰影的亮度,降低明暗反差,豐富影調層次。

在新聞攝影和其他宣傳報導攝影中,如果需要用閃光燈照明,只要拍攝現場的條件允許,應晝避免採用單燈照明,而套用雙燈或多燈照明。目前,許多專業攝影記者,通常配備兩三個閃光燈,就是為了在某些情況下創造特殊的光線效果。例如表現大慶油田的鑽井工人以喜悅的心情打電話向上級報捷。拍攝環境是在鑽井前線的一間門窗朝北的木板工棚內,光線較暗,這種暗淡的光線效果與喜悅的心情是不相符的。因此,構想有一束明亮的陽光由窗外照射到室內,在石油工人的臉上形成陽光明媚的效果,以加強喜慶的氣氛,並選擇窗外遠處的井台作為背景,襯托人物所處的典型環境。布光時,將一個閃光燈接上同步器隱藏在窗外右上角外,並以適當的角度對準窗內的工人;而將另一個閃光燈安在照相機上,用兩層手帕包起來,以減弱亮度,用作對陰影部分的輔助照明。由於分燈如同陽光一般,從視窗射入室內,在人物身上構成了明暗鮮明的光線效果,使石油工人發自內心的喜悅氣氛得到瀉染和加強。

多燈閃光照明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在黑暗的環境中(如夜間攝影)開啟快門(b門或t門),用一兩盞燈在不同的角度和距離上進行多次閃光,使景物各部分都得到適當的照明。它的效果類似多燈同步閃光,尤其適用於拍攝靜止的大場面。

多燈閃光照明的曝光應根據附加閃光燈的照明角度、距離和發光強度來確定。如果兩個閃光燈以相同的距離照明同一個物體,並且兩燈之間的角度不超過30°,可比用一個燈的曝游標準縮小一級光圈;如果兩燈的角度在40°至80°之間,只需縮小半級光圈。

加用分燈時,如屬於以下情況則不需要考慮分燈的亮度,只按主燈的宙度和距離來確定曝光就可以了。這些情況是:主燈與分燈之間的角度超過80°;附加分燈在被攝體後面作輪廓光照明;分燈的這度僅為主燈的二分之一;分燈距被攝體的距離較主燈遠一倍半;分燈作散射光或反射光照明。

在攝影創作中,許多攝影工作者積累和創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閃耀照明方法,限於篇幅,不可能一一舉例說明。這裡所介紹的向種基本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希望能舉一反三,廣泛探索,創造出更多的經驗來。

五、室外輔助閃光
在陽光下進行測光、頂光和逆光拍攝時,閃光燈可以用來作為輔助光以降低光比。這對人物攝影尤其適用,不但可以改善照明效果,而且有助於表現人物生動自然的面部表情。

輔助光的光量要適當,不可將陰影全部打掉,否則就不自然了。附表1中提供的距離數據是以3:1的光比為基準的。要將光比降至2:1,只需將表中距離減少三分之一。要想升至5:1,則只要增加三分之一的距離即可。附表2中列出了輔助閃光的各種曝光值,與順光時一樣,主要取決於膠片感光度、快門速度和光圈值。在曝光量不變的條件下,變動速度和光圈的不同配合,能使你可以在維持同樣光比的基礎上改變與被攝物之間的距離。表中對順光的基準曝光是以膠片感光度的倒數為快門速度,光圈為f/16。由於大多數焦點平面快門與電子閃光燈的最高同步速度為1/60秒(有些可以到1/250秒),因此從表中能看到,可以成功地用作輔助閃光的距離範圍也就比較有限。如果把一個發光量較大的電子閃光燈用於葉片快門,上述的有效距離就大得多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