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萬里圖[張大千作品]

長江萬里圖[張大千作品]

《長江萬里圖》是張大千創作於1968年的長江山水畫的代表作之一。充分表達了其鍾情於長江山水的情感。

基本信息

畫家簡介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原名正權,後改名爰,號大千、大千居士,以號行。1908年他母親教其花鳥草蟲白描。青年時隨兄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耽於佛學,剃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他擅長繪畫,喜好畫荷花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與齊白石有“南張北齊”之譽。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棲身海外,其間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於詩、書、畫、篆刻俱精,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

創作背景

長江萬里圖長江萬里圖
南宋的夏圭曾畫過《長江萬里圖》長卷,原作已失落,有不少摹本流傳。自古以來,長江就是令繪畫家們激動不已的題材,張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鄉愈切。祖國的山山水水因此經常在他的畫中出現,他就通過自己的畫“臥遊”祖國山河,聊解鄉愁。《長江萬里圖》就是產生於這樣的心情下。
60歲前後,張大千開始探索潑墨山水的畫法,開始了“衰年變法”。張大千的“潑墨法”是中國水墨畫發展的結果,這點從他的這幅《長江萬里圖》中就能看出。
該畫作於一九六八年,張大千時年七十歲,當時正移居巴西。長江是亞洲的第一大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長江連綿數千里,橫貫中華大地。張大千是四川人,在他的這幅長卷中,他以四川省為起筆,開卷是都江堰的鐵索橋,接著,長江奔流而下,越三峽,過江陵,納百川,最後投入大海的懷抱。

作品賞析

此長卷近二十米,畫面布局宏大,氣脈流貫,繁複變化卻又渾然天成,顯示了畫家深厚的功力,也表現了畫家氣吞山河的胸懷與氣度。在技法上,這是—幅潑墨潑彩畫、他既採用了傳統山水畫的破墨、積墨、潑墨等技法,義融匯了西方繪畫的潑彩法,形成了“潑寫兼施、色墨交融”的風格,這也正是張大千晚年的主要畫風,具有強烈的個性,豪邁奔放、雄渾蒼茫,展卷之下,萬流奔騰,千岩聳峙,其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長江萬里圖》是非常重要之中國繪畫題材,長江對中國人來說有很深的人文情感,正如詩仙李白所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聱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歷代多少詩人畫家因其靈感創作,乃有無數偉大的作品傳世。對張大千而言,由於四川系其故里,他曾畫過無數以蜀中、長江沿岸之名山勝水為創作之題材,例如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蜀江圖上下卷》、《長江山水連作》、《蜀中八勝》、《蜀楚勝跡冊頁》,以及《蜀中四天下》等精品無數,然而畫題雖然重複,但畫面卻每每呈現新的生命力量,情感豐富引人入勝。因此,此幅《長江萬里圖》亦可說是大千一生終情於長江山水無數情感經驗的統合、整理與總結。此幀《長江萬里圖》,是為其好友張群祝壽所作,絹本,高半公尺余,長達二十公尺,畫幅的表現形式為傳統之中國手卷。把長江發源自青海以後,流經大千家鄉四川,從岷江索橋開始,直至江蘇入海的沿途景色盡收眼底,無論沿岸之屋宇、舟帆、山嵐、雲霧、遠山、近水、林瀑、、城垣等,疏疏落落,千岩萬壑沿綿不絕。
《長江萬里圖》一作如許宏偉浩瀚,大千卻自署竟十日之功完成,足見畫家當時功力之強盛,此際前後十餘年間實為畫家畢生功力最為精純淵穆之時。

作品特色

長江萬里圖長江萬里圖
一、長達三十公尺的布局,主要以鳥瞰之構圖方式展現了連綿不絕的動勢和空間,將不同之時空視點,納入同一視覺空間,透顯了中國文化的宇宙觀。畫面上疏密明暗的安排,絕無單調重複之病,並有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二、通幅畫面予以一種水氣濕潤、青翠盎然的感覺,將那種濃郁幽深、鬱鬱蒼蒼的江南景致,表現得極為動人,同時也呈現了張大千個人深厚之人文情感。
三、綜合張大千平生畫風與技法,舉凡潑墨、潑彩、用筆、點染、蔭濕、流動、沈漬、乾印等各項技法之運用,營造出長江山水龐大蜿延的氣勢。張氏在這幅作品中具有一項特殊成就,即是將濃艷的青綠設色與工致的筆調融入文人山水的筆墨中,在文人畫家和職業畫家間的調和上表現了他最大的企圖和努力,達於前人所未及之境地。《長江萬里圖》兼重筆調的雄渾與秀潤,並以張大千潑寫兼施的個人風格,奠定了張氏在中國山水畫上不可憾動的地位。
這幅《長江萬里圖》為絹本,高半公尺余,長達二十公尺畫幅的表現形式為傳統之中國手卷。分十段分別繪出岷江、嘉陵江、宜昌、武漢、鄱陽湖、黃山、南京、鎮江、吳淞口等十處江山勝景,可獨立成圖,又可貫連,在他的這幅長卷中,以四川省為起筆,開卷是都江堰的鐵索橋,接著,長江奔流而下,越三峽,過江陵,納百川,最後投入大海的懷抱。此長卷近二十米,畫面布局宏大,氣脈流貫,繁複變化卻又渾然天成,顯示了畫家深厚的功力,也表現了畫家氣吞山河的胸懷與氣度。在技法上,這是一幅潑墨潑彩畫、他既採用了傳統山水畫的破墨、積墨、潑墨等技法,又融會了西方繪畫的潑彩法,形成了“潑寫兼施、色墨交融”的風格,這也正是大千晚年的主要畫風,具有強烈的個性,豪邁奔放、雄渾蒼茫,展卷之下令人嘆為觀止。
長江,是大千先生少年時代,在重慶求學期間就十分熟悉的大江。早在一九一六年,大千隨二兄善子離開重慶赴上海時,便種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千的家鄉在內江,他一九三八年後十餘年間,又長住成都,均位處長江的主要支流。在航空業並不普及的年代,乘船進出長江,乃大千在大陸時期的常事。 此卷開頭一段採用縱深來回往覆的手法,咫尺千里,山勢與河流蜿蜓交錯;然後采橫勢鋪陳的手法,高山與平陸綿延交替,經武漢三鎮,江面霍然開闊,又不時畫出支流,山城水廓錯落銜接,風帆處處,製造深遠蒼茫的空間。過了南京金山,江面更形寬闊,山勢漸渺;過上海、崇明後,則是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了。
洋洋灑灑近二十公尺的長江勝景,在大千的筆下,時而明淨,以線條為主,時而蓊鬱,以濕墨迭彩暈染,粗放與精工,收放自如,技法上真正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全卷結構,誠如一場百人樂團大規模演出的交響曲,雄壯與細膩,快速與舒緩互動迭出,色彩變化,有繽紛濃郁,也有清雅飄逸。而且天光水色,陰陽明滅,氣象萬千,可以說是極宇宙之大觀於眼底,,如果不曾像大千那樣遊歷名山大川的蓄積之厚,絕不可能作到如此胸羅天下的氣魄。
由於大千此畫是為同是四川人的張岳軍(群)先生祝壽,所以借用也是川人的蘇東坡詩句:「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主要景點起自四川境內的長江上游,可以從畫中明指的有岷江、都江堰、索橋、導江玉壘、重慶、萬縣、三峽、宜昌、武漢三鎮、廬山、小孤山、黃山、蕪湖、南京、鎮江、金山寺、焦山、上海,至崇明島出海為止。
此畫在一九六八年於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一天內有六千觀眾湧入參觀,不乏長江流域的各省同胞,與大千一般抱著「看山須看故山青」的心情,來觀賞大千創作顛峰期集大成的山水巨構。

藝術價值

張大千的代表作品;
建國後山水畫中的傑作;
體現了張大千的潑墨潑彩畫法的繪畫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