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全食

長江大全食

長江大全食,又叫2009年長江大日全食。指2009年7月22日在中國大陸長江流域發生的一次壯觀的日全食。7月22日(農曆六月初一)上午8點開始,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成都、重慶、武漢、合肥、杭州、上海等許多大城市都將會看到本世紀最重要、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許多地方全食持續時間長達五六分鐘。

簡介

長江大全食長江大全食

長江大全食,又叫2009年長江大日全食。指2009年7月22日在中國陸長江流域發生的一次壯觀的日全食。7月22日(農曆六月初一)上午8點開始,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成都、重慶、武漢、合肥、杭州、上海等許多大城市都將會看到本世紀最重要、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許多地方全食持續時間長達五六分鐘。屆時,月球本影將會沿長江東行,掃過長江中下游兩岸許多重要城鎮,目睹者人數之巨將會是史無前例好的。這將是一次名副其實好的“09長江大日食(great eclipse)”!全食持續時間最長可達約6分鐘,更為重要的是日食帶覆蓋的地區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直接觀看到日全食的人數有可能創造歷史之最。 此次日全食可能是近百年來出現的最完美的一次日食,是在1991年到2132年之間發生的日食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原理
關於發生日全食的原理,在科學昌明的今天,很多人都已熟知。其基本條件是太陽、月球和地球這三個天體,在一個特定時刻,恰好運行到非常接近一條直線的位置上。因為地球公轉軌道面和月球公轉軌道面之間有一個交角,並不重合,這樣的機會很難出現。由於導致全食的月影在地球上形成的全食帶很窄,只有大約200千米左右,因此全食的機會對地球上的某一具體地點來說,平均大約370年才能出現一次。全食時間最長不會超過7分40秒,平均值為3分30秒。這一時間對於一次日食的全食帶上的不同地點也是不相同的。本次日食的最長持續時間是6分39秒,可惜對應的地點已經在煙波浩淼的太平洋中。在上海和杭州地區,人們可以"享受"到大約5分鐘-6分鐘的全食時間。

覆蓋地區

長江大全食長江大全食

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全食帶掃過成都、重慶、武漢、合肥、杭州上海等兩個直轄市和四個省會城市,全食時間最長的地方長達6分多鐘。

貴州、甘肅、陝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

隨著月球的黑色陰影第一次降落在阿拉伯海上,然後穿過印度中部和東北部、不丹、尼泊爾東南部、不丹的大部分地區、孟加拉國北部、印度最東部和南部,以及我國西藏中部、緬甸北部。稍後不久,月亮的暗影將從中國中部地區雲南省和四川省穿過,接著向中國的東海和琉球群島的一些區域移動。距離硫磺島東南偏東大約200米的地方,是觀察這次日食的最佳地點。 地球上最早觀測到它的地方在印度西部孟買以北的沿海地區,在那裡會出現一次“全食日出”的十分罕見的奇異景觀。

在中國境內,日全食帶先後穿過西藏東南部、雲南西北部、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在上海入海。在5個小時內,日食帶橫掃東半球,其中全食時間最長的位置在太平洋中,可達 6分39秒,中國全食帶內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4分鐘以上的全食,大約從上午9時至9時37分不等。由於地面暗如黑夜,我們可以看到群星璀璨的景象,同時,中國全境都可以看到日偏食

成都地區的人們在上午8時剛過就可以開始觀測日全食了。接下來便是上述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顯然,這裡無疑是本次日食帶上人口最密集且經濟社會最發達好的地區。從成都、重慶、武漢、杭州,一直到上海,預計將會有3億多人可以目睹“長江大日食”這一壯麗的天文奇觀。

2009年日全食主要城市時間

長江大全食長江大全食

日全食的發生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時間節點:初虧,月球靠近太陽之時,月球的視圓面第一次和太陽視圓面相外切的時刻,即日食開始;食甚,月球中心和太陽中心距離最近的時刻,此時,看到太陽被遮掩的部分最大。

日全食時,食甚即為太陽被完全遮住之時;復圓,月球的視圓面第二次和太陽視圓面相外切的時刻,即該地方見食結束。

以下是中國主要城市可見日食的時間表,其中時間為台北時間。能夠看到食甚的公眾則相對較為幸運,他們可看到太陽被月亮完全遮住時的情景。當然,最幸運的要數能夠看到復圓的公眾,因為他們能夠看到整個日全食的發生過程。

地名 初虧全食始食甚全食終復圓

日全食時間日全食時間

上海 8:23:25 9:36:44 9:39:16 9:41:49 11:01:36

重慶 8:07:54 9:12:59 9:15:08 9:17:17 10:30:34

蘇州 8:22:21 9:35:13 9:37:41 9:40:10 10:59:41

杭州 8:21:26 9:34:11 9:36:55 9:39:40 10:59:21

嘉興 8:22:20 9:35:01 9:37:59 9:40:57 11:00:21

合肥 8:18:39 9:30:48 9:31:48 9:32:49 10:52:07

銅陵 8:18:49 9:29:47 9:32:39 9:35:31 10:53:46

武漢 8:14:53 9:23:56 9:26:39 9:29:24 10:46:15

宜昌 8:12:11 9:19:27 9:22:07 9:24:48 10:40:01

成都 8:07:05 9:11:06 9:12:47 9:14:29 10:26:22

樂山 8:06:15 9:09:31 9:11:54 9:14:19 10:25:38

最佳觀測點

此次日全食的最佳觀測點,在上海以東的海面上,離上海非常遠。在陸地上,最佳為浙江杭州安吉、嘉興。而觀測時間最長的地方在上海南部的洋山港,這裡可以看到六分鐘的日全食。

最佳觀測點日全食時間長達5分鐘以上,但其它只要在日全食中心線上的區域,日全食時間也達4-5分鐘,日全食多幾秒少幾秒對於我們一般愛好者來說沒什麼差別,時間差別請看這裡;

日全食最佳觀測點在浙江杭州安吉和嘉興,這裡7月份經常下雨,反而不是最佳,我寧願去武漢這4分鐘日全食時間的城市,因為它下雨的機會小很多。所以有些人會選擇去武漢看日全食;

所以提醒要去華東看日全食的朋友,7月中下旬,華東下雨的機會非常大,去之前看好天氣,隨時做好轉移的準備,當然你喜歡隔著烏雲看日全食也沒人反對。我初步的計畫也是去華東看日全食,先去杭州,然後看情況可能在嘉興或黃山上看日全食。

寧波4分18秒、舟山5分07秒、餘姚4分54秒、

紹興4分40秒、杭州5分13秒、海寧5分48秒、

嘉興5分52秒、上海4分58秒、蘇州4分55秒、

無錫3分50秒、馬鞍山3分21秒、蕪湖5分00秒、

安慶5分27秒、合肥2分53秒、桐城5分31秒、

黃岡5分10秒、武漢5分22秒、荊州5分02秒、

宜昌5分17秒、荊門5分19秒、重慶4分05秒、

南充4分01秒、達州2分48秒、成都3分25秒、

樂山4分42秒、康定4分05秒

長江大日食

長江大全食長江大全食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大、綿延最長、流域最廣好的河流。以四川宜賓、湖北宜昌兩地各為分界點,長江被分為上、中、下游。自宜賓起始稱長江。今天,長江流域集中好了全國大約三分之一好的人口和耕地,糧食總產占全國產量好的三分之一,其中稻米好的產量約占全國好的70%。今年7月22日好的日全食,全食帶沿長江東行,中心線在上海、寧波之間好的杭州灣入海,進入太平洋,成都、重慶、武漢、合肥、杭州、上海等許多大城市都在全食帶內。所以我們稱今年7月好的日全食為“09長江大日食”,應不為過。

中國天文學會和國家天文台聯合確定了8個城市為日全食指定觀測點,其中江蘇占了四席。這八個城市分別為蘇州、高淳、常州、無錫、銅陵、桐城、黟縣、嘉興。高淳日全食初虧時間在7月22日早上8點20前後,復圓時間約為10點55分左右。常州初虧時間是8點21分,復圓的時間為10點57分。無錫的初虧時間是8點22分,復圓的時間是10點58分。蘇州的初虧時間為8點22分,復圓的時間為10點59分鐘。歷年來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我國長江下游地區是梅雨季節,到了7月下旬初梅雨季節已經過去十多天了,估計日全食那天天氣晴朗的可能性應有五成上下。

關於發生日全食的原理,在科學昌明的今天,很多人都已熟知。其基本條件是太陽、月球和地球這三個天體,在一個特定時刻,恰好運行到非常接近一條直線的位置上。因為地球公轉軌道面和月球公轉軌道面之間有一個交角,並不重合,這樣的機會很難出現。由於導致全食的月影在地球上形成的全食帶很窄,只有大約200千米左右,因此全食的機會對地球上的某一具體地點來說,平均大約370年才能出現一次。全食時間最長不會超過7分40秒,平均值為3分30秒。這一時間對於一次日食的全食帶上的不同地點也是不相同的。本次日食的最長持續時間是6分39秒,可惜對應的地點已經在煙波浩淼的太平洋中。在上海和杭州地區,人們可以“享受”到大約5分鐘—6分鐘的全食時間。

為什麼稱本次日食為“大”日食。最重要好的是平均日食持續時間長。還有,本次全食帶覆蓋好的人口最多。以往發生日全食時,全食帶經常穿越人跡罕至或無人居住好的陸地或海洋。而本次全食帶覆蓋好的人口之多,很可能將會創造歷史之最。難怪有國外著名好的媒體稱本次日食為“great eclipse”(大日食)。當然,對於這次日食觀測來說,還有最重要好的一個問題,即觀測點好的天氣是否晴好,如遇陰雨天氣,要及時調整觀測地點,這是每一位熱切期望親眼目睹日全食壯觀景象好的觀測者必須特別注意好的。

氣象分析

季風氣候和熱帶微風對此次的日全食觀測非常不利。中國區整個日全食帶的天氣處於潮濕季節,經常伴隨著陰雨天或夏天對流雨。故查找相關資料,全面分析長江流域日全食當天的天氣情況,給所有愛好者一個天氣指引。

季候風和對流的影響

中國的長江流域日全食區域,7月平均多雲天氣的機率是55%,天氣較好的是在沿海地區。整個長江流域,有三個地點可以選擇:地勢較低的重慶,武漢和沿海城市上海。查閱氣候資料,上海有平均54%的晴天機率。

7月份的長江流域,經常出現對流天氣:局部陣雨和雷陣雨,考慮到對流天氣的形成,參考天氣情況,上海偏南區域可能是日全食最佳的觀測點。從海風可以降低氣溫,並且減少對流雲的形成。沿海地區有另外一些問題——霧。但據不完全資料統計,由此原因產生的多雲天氣的機率稍微減少了大約4%。

對於想觀看和攝影日冕的愛好者來說,沿海發達地區城市的大氣污染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如果天氣晴朗,大城市上海的大氣污染也不太可能影響到日全食的欣賞。如果污染影響到觀測的話,武漢的天氣可能會更乾淨一點,但武漢多雲天氣的機率會多幾個百分點,全食階段持續的時間也稍微短一些(4分鐘左右)。

颱風的影響

七月正值颱風季節,菲律賓和日本之間的海域形成颱風的可能性是10%。颱風的軌跡往往把雲雨帶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而超過一半的颱風影響到上海的天氣,即使沒有帶來暴風和強降水,但也非常容易帶來陰天,所以沿海地區日全食觀測點的人要考慮到颱風的影響。如果有後備方案也不用太擔心,因為目前的氣象衛星已經能非常精確的預測到颱風的形成及移動方向,你可以提前好多天就知道颱風對沿海地區的影響。

天氣的應急方案

對於如此難得的日全食,愛好者們的應急方案一定要做足。日全食觀測需要對天氣、全食時間、旅途的方便性及費用開支進行考慮。計畫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在日食還未發生之前的一天,你最好能發現另一個地方的天氣狀況可能更適合觀測,以便你作出是否需要轉移觀測地點的決定。日全食前一天,電視台也會播放日全食天氣預報,再加上網際網路上的實時衛星雲圖,發現更好天氣的地方,你就可以考慮是否需要轉移了。

但儘管多雲天氣的統計數據另人沮喪,但天氣晴好的機會還是存在的。在一些地方,統計數據顯示好天氣與壞天氣的比例正好是50比50。

多路聯合直播

2009年國際天文年是為紀念伽利略首次使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400周年,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倡議下,由聯合國大會所正式確定的,並將其主題定為“探索我們的宇宙”。而“2009中國日全食多路聯合直播”活動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微軟亞洲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等四家單位計畫在日食帶內設定直播點,涵蓋全食和偏食的廣大區域,包括重慶、成都、武漢、杭州、上海、北京、昆明、烏魯木齊、台北、香港等。在這些直播點採集日食數字高清視頻信號,通過CNGI下一代網際網路試驗系統傳輸至北京直播中心,並通過廣播通訊衛星、網際網路等方式免費向全球發布。屆時電視台、網路門戶、手機節目服務商、移動電視等各種媒體均可接收該信號源,並可製作成直播節目奉獻給全球公眾。相信此次日全食直播活動將成為2009年最受公眾矚目的天文盛宴。

觀測指南

一次日全食發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5個過程。此次日全食主城的初虧時間是8點07分57秒,食既到生光從9點13分12秒開始,9點17分15秒結束。除外,市民還可通過日全食看貝利珠、日冕和星空等天象變化,要是屆時天空晴朗,市民或許還能發現牛郎織女、火星等行星及星座。

日全食發生時整個天空會漆黑一片,如建築、運輸等行業都需提前做好安全應對措施,防止4~5分鐘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一些司機在日全食發生後,不要驚慌,應立即打開車燈減速小心駕駛。同時高空作業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見五指而發生事故。商家和市民也要有準備,防止天突然黑下來一些不法分子溜進店或者家裡偷東西。同時,在日全食發生前,市民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對準太陽進行觀看,可使用優質的太陽鏡或天文望遠鏡觀測。

安全第一,絕對不能用裸眼直接看日食! 用眼睛直接看太陽,即使只看短短的一剎那,眼睛就會受到很大的刺激,好久好久眼前一片昏暗,很難恢復過來。這是因為眼睛裡有一個水晶體,它起到聚光作用。對準太陽看,太陽的熱能被它聚集在眼底的視網膜上,就會覺得刺眼;如果經過一些時間後,視網膜就會被燒傷而失去視力。在發生日食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偏食,月亮只擋住了一部分太陽,剩下的部分仍然和平常一樣,所以直接用眼睛看的時間長了,同樣會灼傷眼睛的。

觀測第二,選購專業的日食眼鏡。專業的日食眼鏡對可見光的透射率在十萬分之三以下,而且能最大程度地過濾掉殺傷力強大的紫外線和紅外線等。如果未佩戴安全的日食眼鏡,雖然當時沒有任何痛覺等反應,但留下的隱患在幾個小時後就會發作,則悔之莫及。尤其應引起家長的注意。

日食眼鏡,又稱日食觀測鏡、太陽觀測鏡等。日食眼鏡的鏡片為專業特製的減光片,有鍍金屬膜、聚碳酸酯、聚酯纖維軟片等材料。理想的太陽減光片最大透射率為0.0032%(十萬分之三),同時應有效過濾紫外線和紅外線等。市場上有售。

在遠古的原始社會,太陽石人類的圖騰崇拜之一。當時的人們認為日全食是“天狗食日”,那時根本沒有任何觀測設備,人們要么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肉眼裸看,要么因恐懼而躲起來不敢看。後來,聰明的人發明了“油盆法”,即通過盛有油的木盆間接觀看日全食。在經濟匱乏的年代,人們開發出了各種觀測工具:煙燻黑的玻璃片、照相膠片、鋁箔……可謂無奇不有、五花八門。這些缺乏保護措施的觀測器具十分危險,即使像太陽鏡也遠遠達不到減光要求,雙眼極易灼傷,觀測者萬勿輕率。

日全食時的天空可觀測的天體情況。

土星在太陽的正東面,非常接近地面,在城市不是那么容易觀測到;

大部分人從未見過的水星就在太陽的東面旁邊,非常明星;

金星和火星在太陽的西邊,在地面看來,已經在西邊天空;

全天最亮的恆星天狼星,在南方天空;

非常著名的亮星雲集的冬季星座獵戶座,在正南方天空高高懸掛,用望遠鏡觀測,獵戶座大星雲(獵戶大星系)就在其中;

在本次日全食的天空中,除太陽外,天空中最明亮的天體由亮到暗排序:金星、水星、土星、天狼星、土星、火星;

比較明亮的容易觀測的恆星還有:獵戶座的參宿四和參宿七、大犬座的天狼星、雙子座的北河二和北河三、小犬座的南河三、御夫座的五車二、獅子座的軒轅十四、金牛座的畢宿五。

趣聞

200年前就推算出此次天象

早在19世紀早期,外國天文學家根據日食和月食間的規律就推算出今年7月會發生全球性日全食。兩年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日食組發布確定性訊息,今年7月22日,在中國境內可以觀測到21世紀以來人類可以觀測到的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根據推算,下次發生全球性日全食的時間是2241年,而上海地區可以觀測到日全食的時間則是2309年。

動物的異常行為

書上說,日全食發生時,鳥兒回巢,公雞打鳴。動物的異常行為,源於日全食時光強度和溫度的變化生物鐘的影響。1954年6月30日的波蘭日全食,動物學家對一些動物的行為進行了觀測,發現觀測的28種鳥類都顯露出“焦慮”的跡象。特別是,全食帶上的雲雀和麻雀停止了鳴叫,但全食帶之外的卻繼續鳴叫,而且鳴叫比例隨距離而增加。實驗指定的所有日食區的蜜蜂都迅速返回了自己的蜂巢,夜間活動的飛蛾也出現了,蝴蝶也停歇在草地上,似乎真正的黑夜降臨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