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二橋]

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二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簡稱南京長江二橋,位於南京長江大橋下游11 公里處,有“中華第一斜拉橋”的美譽。 南京長江二橋全長12.517 公里,由南、北汊大橋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線組成。其中,南汊大橋為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以其628m主跨而成為世界第三大斜拉橋。北汊大橋為預應力連續梁橋,主跨徑 165 米 ,橋長2212 米,橋面寬32米。全線採用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 2001年3月26日,南京長江二橋正式通車。二橋是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鋼橋面環氧瀝青混凝土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南京長江二橋的建成使縱貫華東至西南的滬蓉幹線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貫通,代表著中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水平,在中國橋樑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豐碑,是中國交通行業的光榮和驕傲。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是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位於南京長江大橋下游11公里處。由南、北汊大橋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線組成。是G36國家高速(南京至洛陽)的重要組成,南接南京繞城公路,北連寧淮,全長20.963公里,南汊橋兩座索塔高達195.41米,有兩個主墩,固定在水下50多米深的岩層下,其雙壁鋼圍堰直徑達36米,高度54至60米。

南汊大橋為鋼箱梁斜拉橋,橋長2938米,主跨為628米,該跨徑建成時居同類橋型中國內第一,世界第三,僅次於日本多多羅大橋和法國諾曼第大橋,160根拉索最長的313米,最短的有160米。北汊大橋為鋼筋混凝土預應力連續箱梁橋,橋長2158.4米,主跨為3×165米。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引橋還設有4座互通立交、4座特大橋、6座大橋。

設計標準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設計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設計荷載:汽車超20噸,掛車120噸;路基寬33.5米,橋面寬32米(不含斜拉索錨固區)。

建設歷程

工程於1997年10月6日正式開工,2001年3月26日建成通車,比國家核批工期提前近7個月,同口徑比較投資節省3億多元,工程質量優良。2002年6月22日通過國家竣工驗收,工程質量等級被評為優良,綜合得分96.6分,獲得了目前國內特大橋竣工驗收評分的最高分。國內相關行業專家、交通部專家組和國家計委重大項目稽察辦一致認為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控制和建設管理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一流。

自2001年3月竣工通車以來,大大緩解了已有30多年歷史的南京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南京長江二橋的建設資金由銀行貸款和交通部、江蘇省交通廳、南京市政府投資幾部分組成,其中,銀行貸款占總投資額的60%以上,因此南京二橋通行費的收取主要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日期進度
1992年1月23日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正式開始項目前期籌建
1993年5月28日 國家計委批准項目建議書
1996年11月29日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
1997年1月19日 南引線開工
1997年3月7日 國家計委批准可行性研究報告
1997年4月17日 交通部批准項目初步設計
1997年9月23日 國家計委批准項目開工報告
1997年10月6日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正式開工
1997年12月14日 南汊大橋南主墩鋼圍堰著床
1998年1月7日 南汊大橋北主墩鋼圍堰著床
1998年1月13日 北汊大橋開工
1998年2月17日 南汊大橋南主墩鋼圍堰著岩
1998年3月11日 南汊大橋北主墩鋼圍堰著岩
1998年4月11日 南汊大橋南主墩鋼圍堰封底成功
1998年4月27日 南汊大橋北主墩鋼圍堰封底成功
1998年8月27日 南汊大橋南主墩樁基完成
1998年9月27日 南汊大橋北主墩樁基完成
1998年10月21日 南引線完成交工驗收
1998年11月30日 南引線建成通車
1999年4月16日 南汊大橋索塔開始施工
1999年6月14日 北汊橋樁基礎完成
1999年10月9日 南汊大橋南索塔封頂
1999年10月16日 南汊大橋北索塔封頂
1999年12月5日 南汊大橋開始鋼箱梁浮吊
2000年2月20日 南汊大橋首對鋼箱梁懸吊成功
2000年4月23日 北汊大橋下部完成,開始懸澆施工
2000年5月26日 南汊大橋南邊跨合龍
2000年6月2日 南汊大橋北邊跨合龍
2000年7月9日 南汊大橋主跨合龍
2000年8月21日 北汊大橋合龍
2000年9月22日 南汊大橋鋼橋面環氧瀝青混凝土鋪裝開始
2000年10月14日 南汊大橋鋼橋面環氧瀝青混凝土鋪裝完成
2000年11月25日 北汊大橋瀝青混凝土鋪裝完成,二橋全線貫通
2001年1月12日 南汊主橋靜載試驗完成
2001年1月12日 南汊主橋動載試驗完成
2001年1月13日 北汊主橋靜載試驗完成
2001年1月14日 北汊主橋動載試驗完成
2001年3月18日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通過交工驗收
2001年3月26日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建成通車

交通部在為南京二橋開通儀式發來的賀電中稱讚:“二橋的工程質量和建設管理代表著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水平,在我國橋樑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豐碑,是全國交通行業的光榮和驕傲。”

二橋在國內首次採用環氧瀝青混凝土進行鋼橋面鋪裝層施工,根據對環氧瀝青混凝土1200萬次高溫、低溫、常溫疲勞試驗的結果,南京二橋鋼橋面環氧瀝青混凝土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橋樑建築

南汊大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南汊大橋為鋼箱梁斜拉橋,橋長2938米,橋面寬38.2米,其中主跨為628米。

南汊大橋工程主橋基礎施工採用外徑36米、內徑33米、雙壁間距1.5米的雙壁鋼圍堰;南北鋼圍堰高度分別為53.23米和65.5米,鋼圍堰封底採用25號水下混凝土,有效厚度為8米。南北塔樁基均採為直徑3米的21根大直徑鑽孔灌注樁;樁長分別為102米和83米,30號混凝土灌注。承台為6米厚鋼筋混凝土。索塔為鑽石型鋼筋混凝土索塔,下塔柱為雙向變截面,尺寸從12×7米變化至8.013×4.785米,中、上塔柱為7.0×4.5米的等截面,橫樑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上塔柱設環向預應力。主塔高195.41米,建築高度近300米,主梁由93塊鋼箱梁現場懸吊、懸拼、焊接組成,鋼箱梁先在工廠製成板單元,在鋼箱梁預拼場地組裝成標準節段,通過水上船舶運輸至橋位處,36塊鋼箱梁利用大型浮吊預先吊裝到位,其餘鋼箱梁採用橋面液壓吊機完成吊裝。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鋼箱梁節段間除上頂板U肋接口採用高強螺栓連線,其餘採用全焊結構,鋼箱梁節段的拼裝精度要求高,焊接工藝複雜,對現場施工的條件要求極高。南汊大橋全橋有160根斜拉索,由高強度、低鬆弛的7鍍鋅平行鋼絲組成,最長索達330米,鋼絲有265根,重30噸。橋面採用5厘米的環氧瀝青混凝土直接鋪裝在鋼板上,瀝青性能要求兼顧低溫抗裂、高溫抗變形及抗疲勞破壞,屬世界級的工程難題。

南汊大橋引橋基礎為鑽孔樁,承台為分離式矩形承台;墩身為薄壁墩;支座為盆式橡交支座;上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樑上下行分離、預應力採用兩向群錨預應力體系。

北汊大橋

南京長江二橋北汊大橋雄姿 南京長江二橋北汊大橋雄姿

北汊大橋為五跨連續的預應力連續梁橋,主跨為90+3×165+90米連續梁橋,橋長2172米,當時在同類橋型中居亞洲第一。

北汊主橋鑽孔樁樁徑為2.5米;主墩承台為整體式高樁矩形承台,邊墩承台為分離式高樁承台;墩身為分離薄壁墩;支座為盆式橡膠支座;上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樑上下行分離、為三向預應力體系。

北汊引橋基礎為1.5米或1.8米的鑽孔樁;承台為分離式矩形承台;墩身為柱式墩或薄壁墩;支座為盆式橡膠支座;上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樑上、下行分離、為兩向預應力體系。橋台為肋式埋置式橋台。

南岸引線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南岸引線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南岸引線

南岸引線南起繞城公路一期東楊坊互通,穿國楊坊山,跨滬寧鐵路和寧棲公路,再經堯化採石場,然後依次下穿堯燕公路、莞基苯專用鐵路,在柳塘上跨緯一路和地方專用鐵路,向北在下廟村接南京二橋南引道。全線長5.1公里。

該項工程為全封閉、全立交雙向的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車速100公里/小時,橋涵設計荷載汽超--20級,掛--120,路基寬度33.5米。
全線有東楊坊、柳塘互通立交2處,特大橋1座,大橋3座,分離立交11處,通道6道,涵洞40座,路基填方170萬方,挖方110萬方,護防排水工程59391立方米。全線設定完善的交通工程安全設施。全線中央分隔帶設有9孔通信監控管道。綠化工程40萬平方米。

南引道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南引道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南引道
南引道為南汊大橋引道南起柳塘互通,北接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南汊大橋南引橋,全線長1.649公里。
南引道工程路面面層原設計主線自上而下為4cmLH-25-I瀝青混凝土抗滑層、5cmLH-25中粒式瀝青混凝土、6cmLH-30粗粒式瀝青混凝土、1cm瀝青封層;匝道自上而下為4cmLH-25-I型瀝青混凝土抗滑層、6cmLH-30粗粒式瀝青混凝土、1cm瀝青封層。橋面為6cm瀝青混凝土或8cm瀝青混凝土。根據已往成功經驗和現場實際情況,變更設計為路面面層一律自上而下為5cmAC-16-I1瀝青混凝土上面層、6cmAC-25I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中面層、7cmAC-25I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基層頂面為1cm瀝青下封層,瀝青混凝土層間撒布粘層油。瀝青路面採用進口殼牌AH-70號瀝青,上面層集料採用玄武岩,並外加4的抗剝落劑和2.25%博尼維。橋面為10cm瀝青混凝土,上面層為5cmac-16-I1,下面層為5cmAC-25I中粒式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原設計自上而下為34cm二灰碎石、20cm10%石灰土;變更為自上而下為34cm二灰碎石、20cm10%石灰土、40cm50%石灰改良土。改費廣場採用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路面。

北岸引線

南京長江二橋夕陽映照 南京長江二橋夕陽映照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北岸引線作為南京二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雍六高速公路和經擴建的寧揚一級公路與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北汊主橋連成一體,且為104國道預留了接口。該工程北起雍六高速公路馬汊河西岸,向南跨越南鋼冶山鐵礦專用鐵路,經大廠區新華東路,跨南化公司催化劑廠人防工程及蒸汽、煤氣管道及大緯路後,止於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北汊大橋北引橋橋台。線路全長3.715公里,為全封閉、全立交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車速100公里/小時,橋涵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路基寬度33.5米。

該工程於1998年10月開工建設,於2000年12月建成,工期26個月。2000年12月26日經江蘇省交通廳批准,完成該項工程的交工驗收。

北岸引線經過長江北岸工業區和農漁業區,人密集、地表水塘、水田、暗塘、暗河等不良軟土地質較多,地上、地下管線密集。地層自上而下以軟~硬塑狀亞粘土、粘土和泥岩為主。

南京長江二橋遠眺 南京長江二橋遠眺

北岸引線路基寬度33.5米,中央分隔頻寬度2米,行車道寬度雙向六車道6×3.75米,硬路肩寬度2×3米,土路肩寬度2×0.75米,左側路緣頻寬度2×0.75米;路基最大填土高度10米,最大挖方11米;填方邊坡1:1.5,高填方設反壓護道;挖方邊坡1:1~1:2,設多級平台。許可權以填方路堤為主。

北岸引線路面結構層自上而下採用:①ND-13標為基層34cm二灰碎石(7:13:80)、底基層20cm二灰土(10:30:60);②ND-19標(雍莊互通)為基層40cm二灰碎石(7:13:18)、底基層54cm石灰土(8%)。全線鋪設預應力土工布一層。路面分三階段鋪築,自上而下為5cmAC-16I'型改性瀝青混凝土、6cmAC-25I型瀝青混凝土、7cmAC-25I型瀝青混凝土;橋面自上而下為5cmAC-16I'型瀝青混凝土抗滑層、6cmAC-25I型瀝青混凝土。其中上面層AC-16I'採用SBS改性瀝青、玄武岩,並摻2.25‰博尼維。

橋樑上部結構以預應力多跨連續箱梁為主。混凝土標號為C50;下部結構為薄壁墩、鑽孔灌注樁。

全線設有雍莊互通立交1處,特大橋2座,大橋3座,中橋2座,板通8道,箱涵4道,圓管涵5道。

八卦洲引線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八卦洲引線起於北汊橋南橋台,先後越小江河、中心河、躍進河,終於南汊橋北橋台,全線長5.698公里。

八卦洲引線全線有特大橋1座,大橋2座,中橋3座,涵洞10道,通道5道。橋樑上部結構以先簡後連續的預應力砼組合箱梁為主。下部結構為柱式墩、鑽孔樁基礎。路面底基層、基層採用54cm厚二灰碎石(7:13:80),全線鋪設預應力土工布。瀝青路面結構同南引道,橋面為11cm厚瀝青混凝土。

收費站管理區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主線收費站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主線收費站

南京二橋收費站、管理區位於南京二橋南引道,收費站主體建築為鋼結構,頂部膜結構,設有26個收費車道。管理區主體建築基礎採用樁基礎,上部結構為四層框架(局部五層),建築面積約6500平方米;附屬建築有公安樓、車庫宿舍、變電站等,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

管理區設有監控中心、收費中心、通訊中心及部分辦公用房,為南京二橋全線的養護管理中心。

服務區

南京第二長江大橋八卦洲服務區 南京第二長江大橋八卦洲服務區
服務區位於南京市八卦洲鄉,分東、西區兩側建設,其中主體建築採用樁基礎,上部結構為二層框架(局部三層),建築面積約8600平方米;附屬建築有車庫宿舍、變電站、加油站、空調站等,建築面積約2400平方米。
服務區設有休息廳、公廁、快餐廳、商店、客房、加油站、汽修等。

建築特色

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二橋] 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二橋]

二橋在國內首次採用環氧瀝青混凝土進行鋼橋面鋪裝層施工,根據對環氧瀝青混凝土1200萬次高溫、低溫、常溫疲勞試驗的結果,南京二橋鋼橋面環氧瀝青混凝土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交工驗收會上,52位驗收委員會成員給二橋打了分:工程質量優良率為100%。

二橋配備了國內先進的現代化監控、通信、收費系統,密布光纖、通信電纜、計算機網路,設定了26台攝像機、20對緊急電話、8套車輛檢測器、兩套氣象檢測器和南北兩套自動稱重系統,構成了二橋敏感的“神經系統”。如果超載車輛駛入南汊大橋收費區,正前方情報板會發出報警,顯示“此車超重”。

二橋南北引橋兩側正密集植樹,形成寬達50米的二橋綠化帶,柳塘立交原先裸露的岩面上,如今已綠草如茵;匯橋、水、林為一體的兩座二橋公園正加緊施工,有望於5月份正式向市民開放;八卦洲上,一座現代化的服務區即將啟用,二橋建設指揮部正在繪製藍圖,高標準地開發,將把江中孤島八卦洲攬進現代化都市的懷抱。

工程於1997年10月6日正式開工,2001年3月26日建成通車,比國家核批工期提前近7個月,同口徑比較投資節省3億多元,工程質量優良。2002年6月22日通過國家竣工驗收,工程質量等級被評為優良,綜合得分96.6分,獲得了目前國內特大橋竣工驗收評分的最高分。國內相關行業專家、交通部專家組和國家計委重大項目稽察辦一致認為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控制和建設管理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一流。交通部在為南京二橋開通儀式發來的賀電中稱讚:“二橋的工程質量和建設管理代表著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水平,在我國橋樑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豐碑,是全國交通行業的光榮和驕傲。”

在世界同類型橋樑中,最大跨徑的10座橋有6座在中國,南京二橋僅次於日本的多多羅大橋和法國的諾曼第大橋,位於世界第三,中國第一。

所獲榮譽

南京長江二橋雄姿 南京長江二橋雄姿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的建設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心。

當年,江澤民同志親自為南京長江第二大橋題寫了橋名。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南京二橋開通前夕專門批示:功在國家,利在人民,謹致祝賀。

工程建設過程中,江澤民、朱鎔基以及李瑞環、尉健行、李嵐清、李鐵映、吳邦國、姜春雲、吳儀、鄒家華、布赫、王兆國、張思卿、胡啟立、趙南起等原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臨現場視察,對工程建設質量、進度、投資控制和建設管理給予很高的評價。

2004年5月,第十六屆全國橋樑學術會議期間評出了首屆“全國十佳橋樑”,南京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二橋入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