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之夜

長劍之夜

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和慕尼黑製造“長劍之夜”,對納粹衝鋒隊頭目恩斯特·羅姆等人進行了清除行動。當日,希特勒從波恩飛抵慕尼黑,以衝鋒隊頭目企圖進行政變為由,將羅姆等人逮捕並處決。此次事件中,大約有數百名衝鋒隊頭目被處決。希特勒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利,而黨衛隊則逐漸取代了原先衝鋒隊的位置。

事件簡介

1934年6月30日。一些人稱之為“血腥清洗”,另一些人則稱之為“長劍之夜”。在德國普魯士阿道夫·希特勒採取迅速而無情的行動,平息了他稱之為即將發生的、由衝鋒隊領導的叛亂。

30日清晨,希特勒從波恩飛抵慕尼黑處理衝鋒隊頭目恩斯特·羅姆上尉。據報,羅姆和他的一位高級助手是在他的鄉間別墅的臥室里被抓住的。他沒有反抗。曾讓他選擇自殺,但被他拒絕,之後他在慕尼黑的一所監獄裡被處決。

柏林衝鋒隊頭目卡爾·恩斯特是在離不萊梅不遠的一所房子裡被發現的。他可能是在試圖逃跑時被擊斃的,或是被用飛機運到柏林之後處決的。

普魯士省長赫爾曼·戈林指揮下的蓋世太保說,他們要在前總理庫爾特·范·施萊謝爾離波茨坦不遠的家裡逮捕他。警方說由於他們夫婦拒捕而被雙雙擊斃。衝鋒隊其他軍官也都已被處決。

希特勒說叛亂分子們威脅要採取行動反對他,並且得到一個沒透露名稱的第三勢力的支持。這一勢力很可能是俄國。不管如何威脅,希特勒是又一次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1934年1月,戈林的手下迪耶斯(Rudolf Diels)主持的蓋世太保和希姆萊的爪牙海德裏希(Reinhard Heydrich)掌管的黨衛隊保全處開始嚴密監控羅姆以及衝鋒隊高級頭目,將他們的一舉一動匯報給希特勒。2月間,國防軍軍事情報局(Abwher)也加入了對羅姆的監視。羅姆要麽對秘密警察的行動毫無察覺,要麽就是完全有恃無恐,他行事依然明目張胆,毫不收斂。

1934年1月,羅姆對納粹外交家盧戴克(Kurt Ludecke)說:“阿道夫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任意踐踏我的主張,我已經今非昔比了。別忘了我有三百萬衝鋒隊,所有關鍵職位都被我的人占據,阿道夫也知道我在國防軍裏也有不少朋友。如果阿道夫講道理,我們就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如果他不這樣,我就打算使用武力了 - 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我們的革命!” 羅姆在柏林凱賓斯基飯店宴請自己的黨羽時又在肆無忌憚地大放厥辭:“阿道夫要把我們都出賣了。他和反革命份子打得火熱,只相信那些東普魯士的將軍們!阿道夫曾經是我的學生,他的軍事常識都是從我這裏學來的。可惜阿道夫骨子裏仍然是一個平民,一個筆桿子,一個空想家,一個小資產階級。” 這些言語都一字不漏地報告給希特勒。

希特勒很了解羅姆的秉性,對他的激憤之詞並不以為然。但羅姆下面的舉動卻讓希特勒驚懼。1934年4月間,羅姆因為希特勒明確拒絕了他改造國防軍的建議,異常惱火,開始主動和納粹黨內外的社會主義派別接觸,尋求他們的支持,準備在納粹黨代表大會上同希特勒攤牌。反對納粹黨的前總理、軍人政客施萊切察覺到納粹黨即將分裂,也積極和羅姆接洽。羅姆不自量力地將自己同希特勒的路線之爭升級成為權力之爭,等於是為自己敲響了喪鍾。

雖然蓋世太保蒐集了羅姆材料在希特勒公案上堆積如山,希特勒仍然不忍心對昔日的老戰友動手。從4月初希特勒向國防軍承諾罷免羅姆,兩個多月過去了,羅姆依然毫髮無爽,納粹黨內外的“倒羅”勢力早已按捺不住。1934年6月17日,代表保守勢力的副總理帕彭在瑪爾堡大學(University of Marburg)向學生髮表演講時指出納粹黨內極端份子嚴重危及保守黨派的利益,提醒希特勒不要忘記上台之初和黨派聯盟達成的協定,並號召德國人民抵制又一次納粹革命浪潮。帕彭的講話立刻得到總統興登堡、國防軍、大資本家以及大財閥的回響支持。這其實就是給希特勒發出的最後通牒。與此同時,蓋世太保提供的最新材料顯示,羅姆正在策劃一次政變,準備在6月底發難。雖然希特勒明白這種材料通常水分不少,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於是痛下決心。

羅姆為了緩解緊張氣氛,於6月19日宣布衝鋒隊放假一個月,休假期間禁止身穿制服,以向希特勒顯示政變云云純屬謠言。20日,羅姆就動身前往慕尼黑南部的療養聖地威西(Bad Wiessee),並邀請所有衝鋒隊頭目到這裏參加告別宴會。蓋世太保立刻報告希特勒,認為這是羅姆發動政變集結部隊的藉口。6月21日,希特勒面見總統興登堡,獲得同意使用武力清洗衝鋒隊。緊接著希姆萊起草了一份黑名單,希特勒親手勾銷了名單上150個名字。6月29日,希特勒在萊茵河畔戈德堡的一家酒店裏召開會議部署行動,所有納粹黨首腦都聚集到此。會議結束後戈林和希姆萊立刻趕回柏林,主持那裏的清洗行動,而希特勒在戈培爾的陪同下乘飛機來到慕尼黑,準備對匯集到此的衝鋒隊頭目一網打盡。慕尼黑國防軍早已接到命令,派出部隊占據各個戰略要地。在這裏希特勒告訴當地國防軍指揮官:“這次行動不關國防軍的事,我們自己的污垢自己清洗。”

6月30日早晨7點,希特勒的車隊在一輛國防軍裝甲車的護送下衝進羅姆等人下榻的療養院。這一天是蓋世太保聲稱的衝鋒隊發動政變的日子,但療養院門口只有一個衝鋒隊員站崗,而羅姆和他的黨羽都還在熟睡之中。根據希特勒的私人司機坎普卡(Erich Kempka)戰後回憶,希特勒手持一條馬鞭,後面跟著兩個荷槍實彈的秘密警察,衝進羅姆的房間,對不知所措的羅姆說道:“你被捕了。” 在羅姆隔壁的房間裏,希特勒發現羅姆的親信海因斯正和一個18歲的衝鋒隊員大被同眠。希特勒怒吼:“海因斯!限你5分鍾之內穿好衣服,否則我當場斃了你!” 與此同時,其它房間裏的衝鋒隊成員都被揪出來集中在洗衣房裏面,然後一個個從羅姆面前走過,被押解上外面準備好的大客車。羅姆表情憂鬱,向他們一一揮手道別。最後羅姆也被押上一輛轎車,他面無表情地從希特勒面前走過。

到6月30日晚上,大約有200多衝鋒隊頭目被關押在慕尼黑監獄。希特勒起初給羅姆一個自殺的機會,羅姆不予理睬,於是黨衛隊頭目、未來的達豪集中營指揮官艾克(Theodor Eicke)將羅姆處決。從6月30日下午開始,希特勒衛隊頭目迪特裏希手持黑名單,將監獄裏的衝鋒隊囚犯分批提出來槍決,監獄長認為單憑一份名單就槍斃犯人不符合司法程式,被粗暴地推到一邊。與此同時,格林和希姆萊在柏林也開始動手,大批犯人被押到裏施特費爾德(Lichterfelde)軍營被行刑隊槍決,步槍齊射的聲音在軍營附近整日迴蕩。

長刀之夜行動中被殺的並不限於衝鋒隊頭目,一些政界要人也遭毒手。6月30日早晨兩個秘密警察來到前總理施萊切家門外按鈴,然後推開迎接的女傭,衝進客廳槍殺了施萊切和他的夫人。另外一位被害的軍方人物是前軍情局局長布裏多(Ferdinand von Bredow) 。納粹黨早年的領袖之一施特拉賽(Gregor Strasser)被槍決時子彈射穿動脈,血涌如噴泉,但沒有立刻就死。海德裏希冷酷地說:“這頭公豬居然還沒死,那就讓他把血流乾吧。”

在6月30日和7月1日兩天被殺的人超過400,其中包括大約200個衝鋒隊頭目。其他被抓捕的人送進達豪集中營,苟延殘喘幾年後也都陸續喪生。二戰以後在紐倫堡法庭上有關方面提供的被害者最終人數為1076人。看來長刀之夜並不僅是針對羅姆衝鋒隊的清洗行動,而是一次大規模剪除異己,打擊政敵的殺戮事件。事件過後興登堡雖然對兩位將軍的遇害感到震驚,但還是勉強簽署了一封感謝希特勒的電報,從而將此次血洗行動合法化。國防部長布隆堡代表軍方發表宣言:“元首以軍人的果敢和超凡的勇氣攻擊並粉碎了政變者。國防軍作為整個國家唯一的武裝力量,一向置身於國內政治糾紛之外,將以軍人的忠誠和奉獻精神表達感激之情。”1934年1月,戈林的手下迪耶斯(Rudolf Diels)主持的蓋世太保和希姆萊的爪牙海德裏希(Reinhard Heydrich)掌管的黨衛隊保全處開始嚴密監控羅姆以及衝鋒隊高級頭目,將他們的一舉一動匯報給希特勒。2月間,國防軍軍事情報局(Abwher)也加入了對羅姆的監視。羅姆要麽對秘密警察的行動毫無察覺,要麽就是完全有恃無恐,他行事依然明目張胆,毫不收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