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孟宏

鍾孟宏

鍾孟宏,1965年出生於台灣屏東縣,中國台灣電影導演、編劇、攝影,畢業於台灣交通大學,芝加哥藝術學院。 200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停車》獲得第1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最佳編劇獎 。2010年,執導劇情片《第四張畫》獲得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2011年,獲得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獎提名 。2013年,憑藉驚悚劇情片《失魂》獲得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2016年,編導劇情片《一路順風》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7年,擔任劇情片《大佛普拉斯》的監製及攝影,並獲得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2006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醫生》 ,並憑藉該片獲得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200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停車》 ,該片由張震、桂綸鎂、戴立忍合作主演 ,講述了在台北發生的因停車而引發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故事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最佳編劇獎 ,併入圍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

2010年,執導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的劇情片《第四張畫》 ,該片由畢曉海、郝蕾、戴立忍聯袂主演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2011年,與王小棣、王童、朱延平等20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電影《10+10》 ,該片由20位導演每人拍攝的5 分鐘短片串聯起來所組成的 ;同年,獲得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提名 。

2013年,執導由張孝全、王羽、戴立忍聯合主演的驚悚劇情片《失魂》 ,講述了一個精神有問題的男子的懸疑故事 ,鍾孟宏憑藉該片獲得第15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最佳攝影獎提名 ,並代表中國台灣角逐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2016年,執導由許冠文、林郁智、庹宗華合作主演的犯罪片《一路順風》 ,該片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他憑藉此片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最佳攝影獎提名 。

2017年,鍾孟宏擔任劇情片《大佛普拉斯》的監製及攝影 ,由陳竹升、莊益增、戴立忍領銜主演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提名 。

2018年7月,憑藉電影《小美》獲得第2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5我們這樣拍電影蕭菊貞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一路順風》電影
2013年《失魂》電影
2011年《10+10》短片
2010年《第四張畫》電影
2008年《停車》電影
2006年《醫生》紀錄片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6年《一路順風》電影
2013年《失魂》電影
2010年《第四張畫》電影
2008年《停車》電影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7年《大佛普拉斯》電影

攝影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7年《大佛普拉斯》電影
2016年《一路順風》電影
2013年《失魂》電影
2012年《昨日的記憶》短片
2011年《10+10》短片
2010年《第四張畫》電影
2008年《停車》電影

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2018 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小美 (提名)
  • ▪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大佛普拉斯 (獲獎)
  • ▪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一路順風 (提名)
  • ▪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一路順風 (提名)
  • ▪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失魂 (提名)
  • ▪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失魂 (提名)
  • ▪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四張畫 (獲獎)
  • ▪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第四張畫 (提名)
  • ▪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第四張畫 (提名)
  • ▪ 2006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醫生 (提名)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 2011 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獎 (提名)
台北電影節
  • ▪ 2018 第2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小美 (獲獎)
  • ▪ 2013 第15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失魂 (獲獎)
  • ▪ 2009 第1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停車 (獲獎)
  • ▪ 2009 第1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停車 (獲獎)
亞洲電影大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 大佛普拉斯 (提名)

人物評價

鍾孟宏的作品有楊德昌的“遺風” ,以強烈的劇情張力呈現社會關懷主題 ,他透過殘暴手段展現出愛與溫暖,邪氣怪誕的手法在台灣電影中獨樹一格 。 (外灘畫報、新聞晨報、鳳凰娛樂評)

鍾孟宏對於鏡頭美感與隱喻、剪輯的技巧都諳熟於心 ,他利用高度理性探討兒童心理、家暴等黑暗面,在電影裡的寫實題材中用鏡頭突破寫實,既關懷、具視野、又有銳利度 。 (新京報、中華娛樂網評)

鍾孟宏作為台灣新銳導演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直面當下台灣社會的瘡痍與現代台灣人的精神危機,他的“影像建構”和“精神表達”方面都體現出了荒原意識。他以現代主義的創作觀念、寫實的拍攝手法表達出他對於當代社會環境的關注,以及作為社會主體的的人的生存狀態和真實而複雜的內心感受。他基本上以現實的空間的為基礎 ,通過攝影機記錄出空間賦有特質的一面,探索人物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他通過對台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書寫。尤其是通過攝影機對荒蕪的自然環境的鏡像記錄,傳達出他對於“台灣”的焦慮 。 (《文教資料》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