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相雲

兼任《航空製造工程手冊—齒輪分冊》副主編,航空機載設備製造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理事長,航空機械設備機電系統製造技術委員會主任。 1981年2月被調任工廠任副總工程師,在此崗位上一直乾到1996年退休。 參與編著並擔任副主編的《航空製造工程手冊—齒輪分冊》一書已正式出版發行。

錢相雲(1931.2-)男,貴州興義人。漢族。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54年8月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發動機製造專業。曾任航空航天部511工廠(南京金城集團)副總工程師、廠科技委副主任。兼任《航空製造工程手冊—齒輪分冊》副主編,航空機載設備製造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理事長,航空機械設備機電系統製造技術委員會主任。主要業績:畢業後分配到南京511廠即金城機械廠工作,曾先後任機械加工車間工藝員、工藝室主任、工藝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在此期間主要從事工廠日常工藝技術管理工作,包括工藝管理制度的制訂及執行貫徹的監督檢查;工廠新產品試製與鑑定工作;並組織實施工廠產品的工藝定型工作;結合工廠技術管理工作,還進行了一些新工藝新技術的試驗研究工作,包括:1、光孔裝螺樁新工藝,通過試驗確定工藝參數並驗證其使用可靠,最後正式納入產品製造工藝。2、菱形鋼絲螺套製造工藝—通過試驗研究確定鋼絲型面尺寸形態參數,創建絲套繞制工藝及絲套安裝工藝,此工藝的試驗成功,為中國航空製造填補了一項空白。3、熱能去毛刺設備工藝的研製—這是70年代末在世界上新出現的新工藝,我們在80年代初進行試驗,從最原始的工藝原理試驗直到創製一套能用於生產的工藝設備。最後,確定工藝參數並正式用於生產。1981年2月被調任工廠任副總工程師,在此崗位上一直乾到1996年退休。這期間分工主管工廠工藝製造技術及工廠技術改造工作,曾參與制訂並實施工廠“六五”、“七五”、“八五”及“九五”期間的技術改造計畫,包括工廠軍轉民重點技改項目及重點民品機車發動機柔性生產線建設等重大項目規劃設計與實施。在國內期刊雜誌上曾先後發表《熱能去毛刺設備與工藝簡介》、《航空輔機廠技術改造的思路》、《柱塞系馬達轉子柱塞加工工藝分析》、《加工中心選購中諸因素的分析處理》、《一種高精度夾具的工作原理》、《機械製造廢水處理的實踐和探索》、《市場回響力極佳的先進生產力—金城集團柔性生產線簡介》等10餘篇科技論文。參與編著並擔任副主編的《航空製造工程手冊—齒輪分冊》一書已正式出版發行。參與規劃設計並實施的機車發動機生產線技改工程項目獲1991年度航空工業總公司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91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評為“七五”期間優秀科技人員;1992年被航空航天工業部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此外還多次被工廠評為年度先進生產者、質量標兵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