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助理]

錢小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助理]
錢小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助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錢小軍,蘇州市陽山實驗學校教師,原就職於江蘇省東台市實驗中學,鹽城市教壇新秀,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市優秀團乾,鹽城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多篇論文獲省市級一等獎,參加江蘇省教研室組織的蘇人思品教師用書配套光碟的編寫和編輯;近三年來,參編、主編各類教育教學資料10多本,同時擔任多家思想品德教學核心期刊的特約作者,發表各類教輔文章和論文100多篇,受同行好評。工作以來,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教法,關注學生髮展和自身的專業成長,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業績。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95年夏天,錢小軍從美國留學歸來,開始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擔任教師。2001年初,她被任命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MBA教育中心主任。2006年1月,她擔任了學院AACSB國際商學院認證項目工作的負責人。2006年11月起,又被任命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助理,負責本科、碩士和博士項目的教學工作。2004年,她成為海淀區第七屆政協委員,並當選常委。2007年,錢小軍再次當選海淀區第八屆政協常委。

12年間,錢小軍從一個教授管理統計方法類課程的普通學者,到商學院“管理溝通”課程建設的領軍人,到負責學院國際認證工作負責人和院長助理,再到參政議政的海淀區政協常委,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飛躍。當問到她怎樣看待這些經歷,她總是笑著說,這只是時代賦予我和我們這一代人的機遇罷了。

高中時期的錢小軍學習成績全校聞名,六門功課期末考試常常考滿分,被同學們戲稱為“600工分”。由於歷史原因,高中畢業時她不能繼續深造,只能到京郊插隊。1978年,錢小軍成為恢復聯考制度的首批幸運兒,進入清華大學學習數學。4年半的本科學習結束留校工作兩年後,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國家公派留學生,遠渡重洋求學他鄉,一去就是十年並獲得數學博士學位。1995年,在國內還沒有“海歸”一詞時,已經獲得美國“綠卡”的錢小軍放棄了定居美國的打算,舉家回到了北京並就任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錢小軍最初只教授管理統計方法類課程,授課對象包括碩士研究生和MBA學員。她虛心向老教師們請教,根據學員特點認真備課,成為經管學院第一個採用全英文授課的中國教師。由於經管學院發展的需要,原本只教授管理統計方法類課程的她,藉著對東西方文化的體驗和語言優勢,再次前往大洋彼岸,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進修MBA管理溝通課程,並將該課程成功地引入清華大學MBA教育,使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為國內第一個開設管理溝通課程的商學院,她本人也因此成為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定的“管理溝通”課程負責人,從1999年起每年主辦全國MBA培養院校“管理溝通”課程研討會,為在全國MBA培養院校推廣和培訓“管理溝通”課程師資做出了突出貢獻,被同行們公認為該學科的學術帶頭人。

獲得成就

錢小軍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教書育人和嚴謹治學,她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紮實的學術功底,以及認真細緻踏實負責的教學態度受到學生的一貫好評,很快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之一,並因此多次獲得學校和學院的表揚和獎勵,特別是曾榮獲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和“清華大學教書育人獎”。

在“管理溝通”課程的建設過程中,錢小軍參與編寫了兩篇有關管理溝通方面的案例,其中之一是與加拿大毅偉商學院Kathleen Slaughter教授合作編寫的“Intel in China”的案例。該篇案例被收入毅偉商學院案例庫(北美兩大管理教育案例庫之一),並兩次獲得毅偉商學院“年度10大最暢銷案例”獎。由於在“管理溝通”課程建設和教學中的貢獻,錢小軍獲得了“清華大學教學工作優秀成果二等獎(個人獎)”。

作為主要成員,錢小軍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套用技術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和美國教育交流中心富布來特項目“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Executive MBA Program for China”的研究,並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北京市科委2005年度軟科學研究十一項課題“北京市小城鎮發展循環經濟模式與政策建議研究”。她還作為負責人承擔了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基礎研究基金“企業溝通模式比較研究以及溝通狀況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發表了若干篇研究論文。她曾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了教育部考試中心中英合作項目的籌備和建設,並作為主編,與他人合作為該項目編寫了名為《數量方法》的教材。她編寫了《MBA工商管理碩士教學大綱》“管理溝通”部分和《全國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套用統計學”部分,單獨或參與了多部國外著作的翻譯工作,其中包括《管理溝通指南》、《管理說服力與影響力指南》、《計量經濟模型與經濟預測》、《管理基礎》以及《工商管理大百科全書》(工商史部分)等等。

2001年初,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組建MBA教育中心,錢小軍被任命為第一任中心主任,全面負責MBA項目的建設運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一當就是5年。自認“不懂管理”的錢小軍,把自己對管理的理解融化於日常的工作中。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組織重組,使機構設定實現與國際接軌,更加有利於規範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她的人格魅力和公正無私、勤奮努力和以身作則,使MBA教育中心10多名工作人員成為一個特別團結合作的集體,歷年來在學院年終評估中都獲得教師和學院工作人員的一致讚揚和學院的表揚。

她帶領同事在MBA招生過程規範化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使清華大學經管學院MBA招生工作成為教育部推廣的樣板和各校學習的榜樣。她還在學院的支持下,努力為MBA學生創造獲得國際化經歷的機會,將原來只有一所合作學校、一個交換名額的國際交換項目擴大到卸任時的包括40多所合作學校和90餘個交換名額,地域覆蓋歐洲、北美和亞洲。她積極與有關方面協商,改進招生流程、要求以及培養方案,從而有效地擴大了MBA的國際招生規模,提高了MBA學生背景多樣化程度;積極建設“Doing Business in China”項目,為促進中外學生交流創造條件。她所從事的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績成為提高學院的國際化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華大學MBA項目在各項評比當中始終名列前茅,倍受國內外申請人和合作夥伴的青睞,她所在的團隊也因此獲得一次清華大學教學工作優秀成果集體一等獎、兩次集體二等獎,獲得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集體)和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集體),以及清華大學2002年度優秀工作者獎。

如果選擇一個辭彙來描述錢小軍最突出的特點,熟悉她的人都會選擇“認真”。不論是當年的求知學習,還是現在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她都十分認真地對待。

錢小軍對教學工作的一絲不苟被歷屆學生口碑相傳。雖然管理溝通不是寫作課,但學生寫的作業她常常是從語法到拼寫一筆一划地批改。曾經有一個MBA學生這樣評價她:“我從小到大,有過無數老師,但沒有一個人像錢小軍這樣給我這么細緻地改過作業”。擔任學院國際商學院認證工作負責人後,她的認真加上英文的功底,使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提交的數百頁的英文申請報告得到了國外同行評審專家的高度評價。商學院認證涉及大量和細緻的協調組織工作,為了得到相關部門和同事的支持,她反覆講解,求得共識,靠著自己無私奉獻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帶領團隊圓滿地完成了認證工作。

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錢小軍,面對擔任政協常委的新挑戰一樣是認真對待。舉例來說,為了一份有關道路交通問題的提案,她反覆實地考察,反映問題的同時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既有文字又有圖片,清晰且詳盡,她的提案因此獲得了交管部門的高度認可並承諾儘快完成必要的改造。錢小軍平日工作十分繁忙,但她總是儘可能地參加政協活動,每次參加活動她都認真準備,不僅仔細傾聽,還積極發表意見和建議。她在一絲不苟地履行著一個政協委員的責任。

學數學出身的錢小軍大概是把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都看成是一道道難題,而努力認真工作的過程就是解題的過程。一道題解開了,新的問題又來了。不停地解決難題構成了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樂趣。

錢小軍一直是被領導認為可以壓擔子的中層管理者。只要是工作需要,她總是勇於面對挑戰。在給MBA教授管理溝通課程已經駕輕就熟時,學院需要她來教授EMBA的管理溝通課程。EMBA的學生都是大公司的高級管理者和企業家,對教學效果要求頗高,對老師的教學水平也頗為挑剔。錢小軍接受了這個挑戰,並為課程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每次下課後,她都會根據學生們課堂上的反應,調整課程內容,合理搭配案例討論和課堂實踐。從一開始,她的努力就得到了EMBA學生們的普遍好評。她的“管理溝通”課程旁徵博引,涉及古今中外的管理溝通案例,又切合國內企業的具體實踐,由淺入深,由深及淺;案例分析、課堂討論、看電影、做遊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聽課者從中受益匪淺。很多企業領導聽了之後感慨良多,紛紛邀請錢小軍到自己的企業里去講。錢小軍的“管理溝通”課程已經成為了擁有眾多“回頭客”的精品課程,並先後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石油等國內百強企業進行過傳授。

不少人都說現在的學生不好教,錢小軍並不這樣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她始終注意通過自己的言行做到教書育人,引導學生從為人處世、倫理道德、社會責任、歷史使命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在繁重的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的同時,錢小軍作為導師或副導師,指導了數十位本科生、碩士研究生、MBA、EMBA以及博士生的畢業論文,聽過她講課的學生數不勝數,如今遍布全國各地,且有不少出國留學深造,更有學成回國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高等教育。由於教學效果突出,多次獲得學校的各種教學優秀獎,例如“長谷優秀教師獎”、“清華之友優秀教師獎”、“清華大學教書育人獎”等各類教學獎項。學生們也認為錢小軍是最公正、最可親、最有威信、最值得尊敬的老師。

對工作如此投入的錢小軍,付出的是時間、心血和精力。當同齡人為失眠而苦惱時,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的她說,我的問題是覺總也不夠睡。有時計畫好了早些休息的她,坐到書桌前一乾就是幾個小時。儘管錢小軍帶回家的常常是疲憊,但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她又精神飽滿地出現在她的工作崗位。不論是接待美國商務部長,還是面對媒體,同學們都說錢小軍是最有氣質的教授。

錢小軍委員回國已多年,她從來沒有為選擇回國工作而後悔過。有不少人曾經問過她:“你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回國工作?你怎樣比較和評價在國外和在國內的生活?”她總是這樣回答:“在國外,很難找到主人翁的感覺,你的存在無足輕重;而在國內,你會覺得總是被別人需要著,因此你就總是忙碌著,進而你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

假如把錢小軍劃歸“女強人”的行列,認識她的人多數都不會認同。事實上,在社會上身兼數職的同時,她還是妻子,是女兒和兒媳,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周末抽時間看望高齡的父母公婆,和丈夫一起爬山鍛鍊,給孩子們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多重身份在她一人身上,緊湊而又和諧。

錢小軍委員總是“被別人需要著”,而且享受著“被別人需要著”。

EMBA名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