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駝荊棘

銅駝荊棘

銅駝荊棘亦作荊棘銅駝,銅駝指用銅鑄制的駱駝,古代常被置於皇宮門外。形容國土淪陷後殘破的景象。成語出處:《晉書·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而又黑暗的王朝,公元265年(泰始元年),由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定都洛陽。統治集團既腐朽不堪,又激烈地爭權奪利,很快亡國,為時僅51年,倘若從滅掉東吳開始計算,則僅36年。當時有一個名叫索靖的人,早早就看出了西晉存在的嚴重問題,對它的滅亡作出了精準的預言。

基本信息

成語出處

《晉書·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銅駝荊棘銅駝荊棘

成語故事

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而又黑暗的王朝,公元265年(泰始元年),由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定都洛陽。統治集團既腐朽不堪,又激烈地爭權奪利,很快亡國,為時僅51年,倘若從滅掉東吳開始計算,則僅36年。
當時有一個名叫索靖的人,早早就看出了西晉存在的嚴重問題,對它的滅亡作出了精準的預言。
索靖,字幼安,敦煌龍勒(今屬甘肅省)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是東漢著名書法家張芝的姐姐的孫子,父親索湛擔任過北地太守。索靖年少時就有“逸群之量”,與同鄉汜衷、張彪、索介、索永在洛陽太學讀書,因為才藝過人,馳名海內,時人稱“敦煌五龍”。因為“博經史,兼通內緯”,索靖年紀輕輕就被舉薦為官,拜駙馬都尉,隨後歷任尚書郎、酒泉太守、大將軍、蕩寇將軍、散騎常侍等官職,封安樂亭侯。
索靖看問題細緻入微,目光長遠。西晉建立不久,就出現了官僚爭相夸富、政治腐敗等種種社會現象。他認真分析這些現象,預見到天下行將大亂,晉朝將走向衰亡,但自己又無力改變這一局面,於是鬱悶不已。一天,他指著洛陽宮門外設定的銅駝,嘆息道:“我會看到你們臥伏在荊棘中?”
後來,索靖的預言果然應驗。公元291年(太康十二年),西晉發生了“八王之亂”,朝政十分昏暗,各方爭戰不休,持續時間長達16年,都城洛陽(今白馬寺以東,即所說的漢魏故城)遭到嚴重破壞。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河間王司馬顒等舉兵進犯洛陽,索靖被任要職,率關隴義兵參加保衛洛陽之戰,不幸在戰鬥中受傷而死,卒年65歲。死後,他被追贈“司空”,謚曰莊。
《晉書·索靖傳》中記載:“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後因以“銅駝荊棘”指山河殘破、世族敗落或人事衰頹

成功例子

陛下試念兩都黍離麥袖之悲,則居處必不安,試念孝陵、長陵~之慘,則對越必不安。★《清史稿·莊元辰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