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坑裡村

銅坑裡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甘棠鎮西部半山區,全村有95戶、345人,其中畲族53戶,人口193人、占53%,是個老區基點村,下轄3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銅坑裡村

銅坑裡村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甘棠鎮西部半山區,距鎮區10公里,東連何厝村,西接蕉城赤溪社洋村,南距吳洋村,北靠山頭莊村。2006年,104國道至本村6公里水泥路面全面灌通,交通便捷,距福安市區40公里,寧德市區50公里。銅坑裡村面積1.5平方公里,全村有95戶、345人,其中畲族53戶,人口193人、占53%,是個老區基點村,下轄3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全村農作物總面積215畝、糧食播種面積183畝、有林地面積548畝、茶園面積113畝、果園面積15畝,沒有學校,衛生所一所(醫生一個)。自1994年實施“造福工程”搬遷,銅坑裡,如蘭、尤西坑等三個自然村村民搬入交通便利新村居住。現村貌整齊,村容整潔。畲漢兩族村民團結互助,村風淳樸,社會和諧穩定。銅坑裡村由謝姓先祖德龍公於清乾隆年間自廣東入閩定居,然後李、鄭、雷、蘭、楊等姓氏相繼遷入。1950年屬八區(溪潭),1952年劃歸甘棠區可洋鄉,1956年屬山嶺鄉銅坑裡高級社,1961年成立銅坑裡大隊,1966年和何厝村合組成大隊,1982年分出成立銅坑裡大隊,1984年改為村民委員會,銅坑裡村名以明代正德年間在此大開銅礦而得名。銅坑裡村後門山上石筍峰如似春筍出土,山上建有寺廟一座人稱石筍寺,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後荒廢。1970年由名僧九指禪師到此重建,2005年進行擴建,投入建寺資金100多萬元,寺廟用大理石柱構造,建築雄偉壯觀。銅坑裡村四周風景有石筍峰、石筍寺、銅礦洞、仙腳印、避雨石等,組成一道靚麗的自然景觀。村財收入薄弱,2008年人均收入在4600元左右,電、路、廣播電視、通信等基礎設施有所改善,新村下水道等排水設施未完善,村溪邊防洪壩需修復。[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