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北

銀北(Yínběi) 在澄海市澄城東北11公里。屬溪南鎮。人口10000多人。初名大沙頭。全村幾乎為陳譚沙公之後,元末至正年間,即公元一三五九年至一三六八年因避戎敵之亂,陳恪齋公和四子(陳潭沙、陳文康、陳完正、陳仁和)而遷居潮,即今溪南十三鄉。清乾隆元年(1736)舉人陳玉華取銀崗宮之“銀”與“潭沙公祠”之“沙”為村名銀砂。。因處銀砂村之北,1959年改稱銀北。聚落呈塊狀,房舍多為磚瓦木結構平房。有耕地248公頃,主種水稻、生柑、花生、甘薯、甘蔗。工業有南金加工,產品暢銷東南亞。

銀北  

銀北(Yínběi) 在澄海市澄城東北11公里。屬溪南鎮。人口10000多人。初名大沙頭。全村幾乎為陳譚沙公之後,元末至正年間,即公元一三五九年至一三六八年因避戎敵之亂,陳恪齋公和四子(陳潭沙、陳文康、陳完正、陳仁和)而遷居潮,即今溪南十三鄉。清乾隆元年(1736)舉人陳玉華取銀崗宮之“銀”與“潭沙公祠”之“沙”為村名銀砂。。因處銀砂村之北,1959年改稱銀北。聚落呈塊狀,房舍多為磚瓦木結構平房。有耕地248公頃,主種水稻、生柑、花生、甘薯、甘蔗。工業有南金加工,產品暢銷東南亞。
銀北按世系分六社,則為園東社、長盛社、東巷社、南巷社、西社、北巷社。
解放後按區域分為老六聯:老一聯、老二聯、老三聯、老四聯、老五聯、老六聯
各聯又分兩個新聯!

-------------

廣東澄海溪南十三鄉陳氏恪齋祖世系
對我恪齋祖祖源經七八年的查證,漳浦地區陳龍泉先生的提供,參考隆都東山村宗親還保存民國廿四年家譜本,今年七月十一日,我宗親會在會長俞家,副會長科先、斯龍,秘書再漢,理事萬昌及東山村宗親錫岳、章鎮等,一同前往詔安縣溪南村與當地長者洪喜、金祥、金群、舜澄、水深、永傑、金聰等,共同對祖源接代探索,進一步弄清了溯源,一致認為澄海陳姓北廟派政公元光衍系的世系直線是:始祖政,2世元光,3世向,4世豐(字文仲,一寫文甲,一寫文用),5世泳,6世章甫,7世岳,8世羽,9世彝行,10世陶,11世重,12世雲,生二子,希敏、希亮,13世希亮,14世悅,15世舜俞,16世禹議,17世湯征,18世文晦,生五子,長子景雍,次子景備,三子景肅,四子景俊,五子景修。19世景雍,詔安縣溪南始祖,生二子,長子思德,次子思憲,20世思憲,21世起英,22世太清,23世君安,24世德讓,25世恪齋—創祖澄海溪南十三鄉。
[由於我譜為按古書形式編輯,則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編輯,因編輯需要,所有世系圖按原書編輯,則從右往左看,右為大,左為小]

(圖)銀北銀北

恪齋祖與元末至正年間,即公元一三五九年至一三六八年因避戎敵之亂,而遷居來潮,即今溪南十三鄉。
陳恪齋公為陳實公第39世孫。陳元光公之24世孫,元光公,文范公14世孫.始祖政之子。
太丘公、諱實,字仲弓,東漢末年桓帝期間人,,生於河南潁川許州。有聖德,生六子,曰:元芳、時芳、仲芳、季芳、太芳、賓芳,而元芳、季芳二子最賢,其盛德與太丘公齊,稱難兄難弟,世稱三君。謚曰文范先生。是為先祖神位中的太始祖。
北廟派政公14世起至73世立之輩序是:堯舜禹湯文。景思起太君(郡)。德(得)源(化)承永存。洪汝一繼宗。祥和日曦泰。興朝茂成章。軍(皇)恩還(鹹)寵錫福履詠家昌(咨爾益熙昌)。文學(門)達中(廷)正(政)。光典紹邦寧。祖德貽謀遠。開來萬世昌。
註:1、括弧里的字輩,與前字前句同用,因各地用法不同,也附上。
2、福建白沙村小輩現至53世,即[昌]輩。
3、澄海我十三鄉小輩現至49世,即[福]輩,系恪齋祖之25世,即[之]輩。
4、詔安溪南片區陳姓包括附近村莊是溪南、新溪、夏寨、宗合寨、埔上、上下口白厝,新寨等,共約一萬二千人。
為使世代分明,特把有關當地輩序抄印如下:
世 代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君書院 文 范 先 生 潁 川 循 史 政 著 漢 朝 法 遵 媯 氏 時 號 三 君 昌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占 五 世 太 丘 露 甘 高 陽 星 聚 垂 裕 後 昆 貽 徽 奕
恪 齋 祖 昭 茲 來 許 繩 其 祖 武 億 萬 斯 年 受 天 之 祜。
一房潭沙 君 皇 道 正 直 會 厥 有。
世 代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三君書院 裔 基 肇 光 州 派 衍 潮 地 冀 望 雲 仍 繼 述 志 事 逮 學 明 倫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居 仁 由 義 期 報 親 思 永 敦 和 氣 瓞 綿 椒 蕃 鳳 祥 龍 飛。
註:76 [思]字輩,一說[恩]字輩,88 [飛]字輩,一說[瑞]字輩
德讓祖之子恪齋公遷居廣東溪南的十三鄉創祖。恪齋祖是為蘇灣都十三鄉陳氏始祖,其世代是:

(圖)銀北銀北

--------------------------

銀砂(Yínshá)含銀北、弓兜、內厝、外蟻、口厝5個自然村,俗稱大沙頭。位於澄海縣城東北10.5公里。屬溪南鎮 。全村居多為陳姓。明萬曆年間(1573—1620)福建莆田村民陳潭沙來此建村,稱大沙頭。清乾隆元年(1736)舉 人陳玉華取銀崗宮之“銀”與“潭沙公祠”之“沙”為村名,因“砂”同“沙”,故名銀砂。銀砂古村名:銀北,銀西(弓兜),銀東(銀北),銀南(外蟻,內厝)。銀砂鄉民又遷徙並創建雲英、頭洲(和洲)兩村。
近代銀砂鄉成為澄海溪南一帶十三鄉的另稱。稱:銀砂十三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