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翅目

鉤翅目,鱗翅目中的小翅蛾科,小翅蛾科被認為是鱗翅目中最原始的一個科,被稱為最原始的有顎的古老蛾類。在鱗翅目分類中有巨大的爭議。其很多特點,在昆蟲進化和分類系統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是生物學動物系統分類中昆蟲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鉤翅目 Zeugloptera
分類地位 昆蟲綱 Insecta 有翅亞綱 Pterygota 鉤翅目 Zeugloptera
描述 鱗翅目中的小翅蛾科小翅蛾科被認為是鱗翅目中最原始的一個科,被稱為最原始的有顎的古老蛾類。在鱗翅目分類中有巨大的爭議。其很多特點,在昆蟲進化和分類系統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爭議最大的是將小翅蛾科提升為目級分類單位,即鉤翅目,平行於鱗翅目。也有學者將其劃分到毛翅目下為一個亞目,我國現在採用的昆蟲分類系統,還是將其歸於鱗翅目下為 小翅蛾亞目 Zeugloptera 小翅蛾總科 Micropterigoidea 小翅蛾科 Micropterigidae。
小型,口器咀嚼式。翅膜密被鱗片和毛。前、後翅翅脈相似。有翅軛,雌蛾為單孔式的蛾類。本科昆蟲通稱小翅蛾。全世界已知僅80餘種。中國已知在台灣有9種,在江西有2種。翅展一般8~12毫米。用上顎來嚼食花粉或真菌,下顎較發達,但不形成虹吸式的喙,下顎須5節;下唇須短小;無舌。前翅寬,R5脈達於前緣,Sc脈分兩支,R1脈有分支或與Sc脈間有小橫脈相接,多有副室,肘脈與臀脈間也有橫脈相接,後翅Sc脈不分為兩支。中足脛節無距。雌蛾腹部末端只有一個開口,由生殖孔和肛門合成排泄孔。卵白或黃色,圓球形,成小堆產在濕苔蘚下。幼蟲蛞蝓型,前口式,觸角比頭長3節,第2節最長,胸足3對,腹足8對(1~8腹節),每足有1爪,但缺趾鉤。以苔蘚、地衣或落葉為食。蛹為裸蛹,外被洋皮紙狀繭,以老熟幼蟲在繭內越冬。第二年春季羽化。是一類白天活動的小蛾。成蟲常在樹蔭的草木上靜棲,用觸角交替擺動,或在花上吃花粉。本科雖然不是重要害蟲,但從昆蟲進化和分類系統來看,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類群。
備註 下轄小翅蛾屬 Micropterix Hübner, 1825(=Eriocephala J. Curtis, 1839=Microptericina Zagulajev, 1983),代表昆蟲:古小翅蛾 Palaeomicroides Issiki, 19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