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測定

在血清鉀測定>5.5mmol/L時,稱為高鉀血症。 (3)嚴重溶血或組織損傷:此時紅細胞或肌肉組織內鉀大量釋放至細胞外液,使血清鉀升高。 (3)鉀在體內分布異常:有時體內並非真正缺鉀,只是分布異常而使血清鉀降低。

簡介

鉀測定就是對鉀的測定。包括土壤氮磷鉀測定,血鉀測定等。在血清鉀測定>5.5mmol/L時,稱為高鉀血症。因高鉀血症常常沒有或很少症狀而驟然致心臟停搏,應及早發現,及早防治。

血清鉀測定

項目意義:[參考值]成人4.1—5.6mmol/L(4.1-5.6mEq/L)
兒童3.4—4.7mmol/L(3.4-4.7mEq/L)
[臨床意義]
1.血清鉀增高血清鉀高於5.6mmol/L稱為高鉀血症(hyperkalemia)。常見原因有:
(1)急性腎功能衰竭:由於腎功能嚴重受損、尿少或尿閉,體內的不能經排出體外;同時因腎組織細胞受破壞,致使細胞內的鉀離子大量進入細胞外液,使血清鉀升高。
(2)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腎排泄鉀的功能主要由腎上腺皮質激素調節,當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時,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使腎排鉀能力降低,排鈉增多,故血鉀升高而血鈉降低。
(3)嚴重溶血或組織損傷:此時紅細胞或肌肉組織內鉀大量釋放至細胞外液,使血清鉀升高。
(4)急性酸中毒或組織缺氧:此時細胞內大量鉀離子轉移到細胞外液。
(5)食入或注射大量鉀鹽:食入或經靜脈注入大量鉀鹽,超過腎排鉀能力,尤其是腎排鉀功能降低時更易發生高鉀血症。
(6)其他:醛固酮缺乏或長期套用抗醛因酮利尿劑及家族性高血鉀性周期性麻痹等,均可使血鉀升高。
2.血清鉀降低血清鉀低於3.5mmol/L稱為低鉀血症(hypokalemia)。其原因如下:
(1)鉀鹽攝入不足:長期低鉀飲食、禁食或厭食等。
(2)鉀丟失過多:常見於:①嚴重嘔吐、腹瀉或胃腸減壓;②大量套用排鉀利尿劑(如有機汞或氯噻嗪類)及腎上腺皮質激素;③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醛固酮增多症;④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惡性腫瘤),由於細胞分解過多,大量鉀從尿液排出;⑤代謝性鹼中毒時腎排鉀增多;⑥大量出汗也可經皮膚丟鉀,使血清鉀降低。
(3)鉀在體內分布異常:有時體內並非真正缺鉀,只是分布異常而使血清鉀降低。常見於:①心力衰竭、腎性水腫或大量輸入無鉀鹽液體,細胞外液被稀釋,血清鉀降低;②大量套用胰島素促使葡萄糖被利用或形成糖原時,細胞外鉀大量移入細胞內以保持細胞內、外的相對平衡,結果使血清鉀降低;③急性鹼中毒時細胞外液的鉀急劇轉入細胞內,引起低鉀血症;④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發作時細胞外鉀可轉入細胞內,發生低鉀血症。
(4)棉籽油性低鉀麻痹破:近年來發現一種低血鉀麻痹症,存產棉區較多見,且在同一地區多人同時發病。其持點是血清鉀明顯降低,四肢肌肉弛緩性麻痹,嚴重時呼吸肌麻痹。病因可能與食用粗製的生棉籽油有關,發病韌,制尚未完全清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