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靴獎

金靴獎

歐洲金靴獎開始於1967年,由愛迪達公司贊助,法國周刊《法國足球》執行,但對當時評比的計分制度有爭議而於1991年中止(低水平聯賽總能誕生出歐洲金靴,而且為了獲獎作風不良)。新恢復的金靴獎仍由愛迪達公司提供贊助,但改由英國《世界足球》和歐洲體育雜誌集團執行,同時還有最佳俱樂部評選,依據它們在國內和歐洲比賽中的成績評定。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金靴獎金靴獎

金靴獎開始於1967年,由愛迪達公司贊助,法國周刊《法國足球》執行,但對當時評比的計分制度有爭議而於1991年中止(低水平聯賽總能誕生出歐洲金靴,而且為了獲獎作風不良)。新恢復的金靴獎仍由愛迪達公司提供贊助,但改由英國《世界足球》和歐洲體育雜誌集團執行,同時還有最佳俱樂部評選,依據它們在國內和歐洲比賽中的成績評定

起源

世界盃的最佳射手歷來受世界各地的球迷推崇。弗德萊切是世界上第一個踢進1000個球的射手,儘管他已在1930年首屆世界盃賽前引退,但他現在在巴西仍然是一個帶傳奇色彩的人物。在阿根廷,原為巴拉圭人的埃里克也在金靴獎的歷史上留名。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巴西的貝利、前西德的穆勒和葡萄牙的尤西比奧,都以他們在禁區裡的成就而聞名全球。當選第一任歐洲金靴獎得主的是莫三比克人尤西比奧,他在1967—1968賽季的葡萄牙聯賽中為本菲卡隊頭頂腳踢進43球,但是隨後這個獎的構想被愛迪達引用到其他的項目和比賽,最早在世界盃賽中有世界盃金靴獎射手。一些國家也依照這個獎項來獎勵國內聯賽的最高得分手,如英格蘭,前西德等。

發展歷程

歐洲金靴獎歐洲金靴獎

在國內聯賽中,這個獎容易評定;但在歐洲因有人為因素而導致在1990—1991年賽季這個獎項中止。其實早在1976年,賽普勒斯射手凱亞法斯已為尼科西亞奧莫尼亞隊踢進39球而得金靴獎,這引起了普遍的不滿(因為有人指出聯賽水平太次,得獎名不副實)。 為防止類似事情發生,人們同意足球小國球王貝利應該排除在這個獎項之外,但在此之後,更大的問題出來了,在一小部分東歐國家利用此獎作為推動體育和政治的砝碼,最典型的例子是羅馬尼亞的尖刀殺手卡馬塔魯:他為布加勒斯特迪納摩隊踢進44球,被評為1986—1987年賽季的金靴獎得主,他在那個賽季開始從克拉約瓦隊轉到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隊,球迷們從未注意到他會是金靴獎的競爭者,儘管他的同胞齊奧爾格斯庫在70年代曾兩次獲得該獎。

1987年5月,在布加勒斯特迪那莫隊踢了34場聯賽中的前25場,卡馬塔魯進19球,無法與當時的幾位頂級射手:奧地利FK隊的波爾斯特、英格蘭托特納姆熱刺隊的阿蘭和蘇格蘭凱爾特人隊的麥克萊爾相比。然而,在5月3曰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隊與布加勒斯特維多利亞隊的一場聯賽中,卡馬塔魯在一小時內連進4球,比賽最後打成4比4平局。一星期之後,他在對普洛耶什蒂愛國者隊一賽中,又罰進一個點球。

5月13曰,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隊與布加勒斯特星隊比賽,打成1比1平,卡馬塔魯未能進球,布加勒斯特星隊以9分優勢領先,奪標在望;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隊居第二位,比第三位的維多利亞隊多6分,實際上也確保了它在歐洲聯盟杯的一個席位。 從這個時候開始,為了能得金靴獎,卡馬塔魯在一月零一天內的7場比賽中,進了21個球,但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隊只贏了其中的兩場。這樣,卡馬塔魯在前27卡馬塔魯場比賽中進23球,在後7場進了21個球,以總數44球奪得金靴獎,比排第二位的波斯特爾多5球。對此,波爾斯特極為生氣,他說:“不要指望我會參加領獎會,我相位我是不會以體育家的風度與他握手的。”在齊奧塞斯庫倒台後,人們才了解到,卡馬塔魯只不過是當時羅馬尼亞內部腐敗的一名“馬前卒”。但是他的得逞給後來的金靴獎得主,如也是布加勒斯特迪那摩隊的馬特烏特、保加利亞索非亞CSKA隊的斯托伊奇科夫等其他東歐國家射手的臉上抹了黑。

由此,《法國足球》在1990—1991年賽季撤出對金靴獎的支持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愛迪達沒有了合作夥伴,也就中止了其贊助。1991年最後一次金靴獎的頒獎晚會也被取消,金靴獎得主前南斯拉夫貝爾格勒紅星隊的潘采夫也沒能領到獎品。 此後愛迪達早就想復活金靴獎,但找不到一家出版物作為載體。後來它與許多雜誌進行過商談。《法國足球》有優先權,但拒絕了;之後愛迪達才與包括《世界足球》在內的歐洲體育雜誌集團接洽。 復活金靴獎的挑戰在於找到一個評分制度,以反映歐洲足球國家的不同水平,最後達成一致,以前一賽季的比賽為基準。

獎評選規則

1、歐洲所有參加各國頂級聯賽的俱樂部球員均有資格參評選;
2、只有在聯賽的進球才能積分;
3、每進一球得一分;
4、進球數得分在與進球者所在國的足球係數相乘,得出排名分;
5、各國足球係數由歐洲足聯根據該國在歐洲三大杯(現在為2大杯代表隊排名確定。 歐洲足聯排名第一至第八名的國家的聯賽射手的係數為2;歐洲足聯排名第九至第二十名的國家的聯賽射手的係數為1.5;歐洲足聯排名第二十一名以後的國家的聯賽射手的係數為1;
6、每年六月在歐洲各國聯賽結束時積分最高的射手將使得愛迪達公司為其頒發象徵歐洲金靴的獎品。

潛規則

歐洲金靴獎歐洲金靴獎

2003年德國《體育圖片》曾在一期金靴獎專題中給這個射手的遊戲做了“十大定理”,撰寫者是德國足球名宿內策爾,他認為每一位企圖獲得金靴獎的球員都應該用對待《聖經》的態度來牢記這十大定理———

1.必須是球隊主力射手和進攻核心,一個賽季缺席場次最多不能超過6場。
2.不受嚴重傷病困擾,“輕傷不下火線”的場次比重在一個賽季也不應超過18%。
3.與主帥和隊友關係融洽,不是鋒線上的獨行俠。
4.有勞有逸,必須集中火力主攻聯賽賽場,別指望多線開花。
5.效力於任何聯賽參與奪冠的球隊,而不是保級球隊,金靴永遠都是為名門望族度身定做的飾物。
6.一個賽季內至少上演過兩次“帽子戲法”,梅開二度應該是家常便飯。
7.絕對不放棄主罰點球的機會。
8.年齡在24-29歲之間。
9.不要對“世界波”執迷不悟,信奉不管左腳右腳還是頭頂手碰,只要能把球送進網窩就是英雄。
10.能夠找到一種可以激髮狀態的嗜好,酒精、女人、跑車或賭博活動,只要不去碰興奮劑一切請自便。
積分制創造偽公平
為確保基本的遊戲公平性,1997年金靴獎的評選開始推行積分評判,這個制度規定金靴獎得主的獲得積分由聯賽進球數與積分係數相乘而得。五大聯賽的積分係數均為2,有2個冠軍聯賽參賽名額的聯賽積分係數為1.5,有1個冠軍聯賽參賽名額的聯賽積分係數為1。另外,球員轉會前後的積分可累積,但從單年度聯賽轉會到跨年度聯賽,積分則不能累積。
起初人們認為這個制度將使金靴獎的評選結果更具說服力,但這個新制度並沒讓代表歐洲聯賽最高水平的四大聯賽射手成為金靴的“主人”。近7個賽季,只有羅納爾多(34球)、菲利浦斯(30球)和上賽季的馬凱29球)來自四大聯賽,防守較好的意甲和進攻更犀利的德甲賽場迄今沒有射手穿過金靴。積分制的具體標準還隨著時間變化而有所不同:比如葡萄牙荷蘭聯賽直到2000年才由2的聯賽積分係數改為1.5,否則也不會輪到馬赫拉斯和賈德爾成為含金量不足的金靴得主。

任何一國的聯賽特徵都有差異,即便是今天球迷眼中攻勢足球聯賽的代表——葡超聯賽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還曾是歐洲最“保守”的聯賽之一,而荷甲、蘇超這些傳統攻強守弱的聯賽似乎在近年來也出現了“基因變異”。用積分制區區3個不同的分數來體現歐洲各大聯賽的攻守特點、水平基礎是相當荒唐和“偽善”。誠然,主辦者也絞盡腦汁想過很多辦法確保評選的公平合理,例如計算進球率和用進球換算球隊的積分等等,但幾乎每種方法都存在必然缺陷和不科學性,你不能說把1:1變為2:1那個進球就為球隊獲得勝利,而3:1那個進球就是“無所謂”。

積分制的“偽公平性”讓金靴獎的發展勢頭並不明朗,因為這項評選幾乎已經成為小國聯賽的包場娛樂。上賽季馬凱一度受到愛沙尼亞塔林隊射手克羅洛夫的“威脅”,此君在本國聯賽中進了37個球,按照積分規則馬凱每進1個球,他就必須打進2球才能追平,亞美尼亞俱樂部隊的卡拉米揚也在積分榜上一度壓倒了凱日曼和儂達,為此《馬卡報》嘲諷金靴獎已經淪為“侏儒聯賽製造巨人殺手的遊戲”。

這種事情並非沒有發生過,1997/1998賽季歐洲金靴獎得主是荷甲維特斯隊的馬赫拉斯,銀靴獎則是流浪者隊的內格里,這些無名之輩就利用規則“寬容”擊敗了太多真正有實力的頂級射手。過去7個賽季的金靴前3名一共24名射手中(有2次3人並列),僅有11人次來自四大聯賽。相比成色十足的金球獎,歐洲金靴不過是體育記者們發明的無聊遊戲。

歷屆歐洲金靴獎得主

賽季 球員 所屬俱樂部 (國家) 進球
1888/89約翰·古達爾(John Goodall)北普雷斯頓(英格蘭) 21
1889/90 詹姆士·羅斯(James Ross) 北普雷斯頓(英格蘭)24
1890/91 傑克·索斯沃斯(Jack Southworth) 布萊克本流浪(英格蘭)26
1890/91 傑克·索斯沃斯(Jack Southworth)布萊克本流浪(英格蘭) 26
1891/92 約翰尼·坎貝爾(Johnny Campbell) 桑德蘭(英格蘭) 32
1892/93 約翰尼·坎貝爾(Johnny Campbell)桑德蘭(英格蘭) 31
1893/94 傑克·索斯沃斯(Jack Southworth)布萊克本流浪(英格蘭)27
1894/95 約翰尼·坎貝爾(Johnny Campbell)桑德蘭(英格蘭)22
1895/96 史蒂芬·布魯默(Stephen bloomer德比郡(英格蘭) 22

約翰尼·坎貝爾(Johnny Campbell)阿斯頓維拉(英格蘭) 20
1896/97 史蒂芬·布魯默(Stephen Bloomer) 德比郡(英格蘭) 22
1897/98喬治·惠爾登(Georghe Wheldon) 阿斯頓維拉(英格蘭)21
1898/99 羅伯特·漢密爾頓(Robert Hamilton) 格拉斯哥流浪者(蘇格蘭) 25
1899/00 威廉·加拉蒂(William Garraty)阿斯頓維拉(英格蘭) 27
1900/01 史蒂芬·布魯默(Stephen Bloomer) 德比郡(英格蘭) 24
1901/02 查爾斯·西蒙斯(Charles Simmons) 西布羅姆維奇(英格蘭) 23
1902/03 亞歷克·雷博爾德(Alec Reybould) 利物浦(英格蘭) 31
1903/04 羅伯特·漢密爾頓(Robert Hamilton) 格拉斯哥流浪者(蘇格蘭) 28
1904/05 塞繆爾·馬什(Samuel Marsh) 博爾頓流浪者(英格蘭) 26

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伯明罕城(英格蘭) 26

威廉·馬克斯韋爾(William Maxwell) 布里斯托城(英格蘭) 26
1906/07阿爾夫·揚(Alf Young) 埃弗頓(英格蘭) 30
1907/08 約翰·辛普森(John Simpson) 法爾科克(蘇格蘭) 32
1908/09 伯特·弗里曼(Bert Freeman) 埃弗頓隊(英格蘭) 38
1909/10 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 赫爾城(英格蘭) 32
1910/11 伊姆雷·施勒塞爾(Imre Schlosser) 費倫茨瓦羅斯(匈牙利) 42
1911/12 伊姆雷·施勒塞爾(Imre Schlosser) 費倫茨瓦羅斯(匈牙利) 40
1912/13 伊姆雷·施勒塞爾(Imre Schlosser) 費倫茨瓦羅斯(匈牙利) 42
1913/14 伊姆雷·施勒塞爾(Imre Schlosser) 費倫茨瓦羅斯(匈牙利) 36
1914/15 托馬斯·格雷西(Thomas Gracie) 中洛錫安郡哈茨(蘇格蘭) 29

詹姆士·里查德森(James Richardson) 赫伯年(蘇格蘭) 29
1915/16 詹姆士·麥克科爾(James McColl) 凱爾特人(蘇格蘭) 34
1916/17伯特·亞納爾(Bert Yarnall) 赫伯年(蘇格蘭) 39
1917/18 阿爾弗雷德·沙費爾(Alfréd Schaffer)布達佩斯MTK隊 (匈牙利) 42
1918/19 阿爾弗雷德·沙費爾(Alfréd Schaffer)布達佩斯MTK隊 (匈牙利) 41
1919/20 弗瑞德·莫里斯(Fred Morris) 西布羅姆維奇隊(英格蘭) 37
1920/21 休·弗格森(Hugh Ferguson) 馬瑟威爾(蘇格蘭) 43
1921/22 鄧肯·沃克(Duncan Walker) 聖米倫(蘇格蘭) 45
1922/23 查利·巴漢姆(Charlie Bucham) 桑德蘭(英格蘭) 30

約翰·懷特(John White) 中洛錫安郡哈茨(蘇格蘭) 3030
1923/24 戴夫·哈利迪(Dave Halliday) 鄧迪聯(蘇格蘭) 38
1924/25 威利·德弗林(Willie Devlin) 考登比斯(蘇格蘭) 33
1925/26 特德·哈珀(Ted Harper) 布萊克本流浪(英格蘭) 43
1926/27 吉米·麥克格羅里(Jimmy McGrory) 凱爾特人(蘇格蘭) 49
1927/28 威廉·迪恩(William Dean0)埃弗頓(英格蘭) 60(歐洲紀錄 )
1928/29 伊夫林·莫里森(Evelyn Morrison) 法爾柯克(蘇格蘭) 43

戴夫·哈利迪(Dave Halliday) 桑德蘭(英格蘭) 43
1929/30 維克·沃森(Vic Watson) 西漢姆聯(英格蘭) 41
1930/31 喬·班布里克(Joe Bambrick) 林菲爾德(北愛爾蘭) 50
1931/32 弗瑞德·羅伯茨(Fred Roberts) 格倫托蘭(北愛爾蘭) 55
1932/33 威利·麥克法迪恩(Willie McFadyen) 馬瑟威爾(蘇格蘭) 45
1933/34 吉米·史密斯(Jimmy Smith) 格拉斯哥流浪者(蘇格蘭) 41
1934/35 愛德華·德雷克(Edward Drake) 阿森納(英格蘭) 42
1935/36 吉米·麥克格羅里(Jimmy McGrory) 凱爾特人(蘇格蘭) 50
1936/37 拉斯洛.切赫(LaszloCseh II) 布達佩斯匈牙利人(匈牙利) 36
1937/38安迪·布萊克(Andy Black) 中洛錫安郡哈茨(蘇格蘭) 40
1938/40 捷爾吉·薩羅西(Gyorgy Sarosi) 費倫茨瓦羅斯(匈牙利) 23
1940/41 捷爾吉·薩羅西(Gyorgy Sarosi) 費倫茨瓦羅斯(匈牙利) 29
1941/42 科雷亞·迪亞斯(Correia Diaz) 波爾圖(葡萄牙) 36
1942/43 馬丁(Martín) 巴塞隆納 (西班牙) 32
1943/44 久拉·仁格勒爾(Gyula Zsengellér) 布達佩斯宇佩斯(匈牙利) 33

卡爾·德克爾(Karl Decker) 維也納第一隊(奧地利) 33
1944/45 久拉·仁格勒爾(Gyula Zsengellér) 布達佩斯宇佩斯(匈牙利) 36
1945/46 弗倫茨·代亞克(Ferenc Déak) 森特羅林茨(匈牙利) 66
1946/47 弗倫茨·代亞克(Ferenc Déak) 森特羅林茨(匈牙利) 48
1948/49 弗倫茨·代亞克(Ferenc Déak) 費倫茨瓦羅斯(匈牙利) 59
1949/50 傑夫·莫爾曼斯(Jef Mermans) 安德萊赫特(比利時) 37
1950/51 漢斯·紹恩(Hans Schone) 巴伯爾斯堡鏇轉隊38
1951/52 桑多爾·科奇士(Sandor Kocsis) 洪韋德(匈牙利) 36
1953/54 桑多爾·科奇士(Sandor Kocsis) 洪韋德(匈牙利) 33
1954/55 里克·科彭斯(Rik Coppens) 貝爾紹特(比利時) 35
1955/56 皮埃特·霍林克(Piet Hollink)赫爾蒙迪亞(荷蘭) 37
1956/57 科恩·迪倫(Coen Dillen) PSV愛英獲溫 (荷蘭) 43
1957/58 朱斯特·方丹(Just Fontaine) 蘭斯(法國) 34
1958/59 萊奧·坎耶爾斯(Leo Canjels) NAC布雷達 (荷蘭) 34
1959/60 喬·貝克(Joe Baker) 赫伯年(蘇格蘭) 42
1960/61 亞歷克斯·哈利(Alex Harley)第三拉納克(蘇格蘭) 42
1961/62 雷·克勞福德(Ray Crawford) 伊普斯維奇城(英格蘭) 3333

德雷克·凱文(Derek Kevan) 西布羅姆維奇(英格蘭) 33
1963/64 吉米格里夫斯(Jimmy Greaves) 托特納姆熱刺(英格蘭) 35
1964/65 吉姆·弗斯特(Jim Forrest)格拉斯哥流浪者(蘇格蘭) 30
1965/66 菲利普·貢代(Philippe Gondet) 南特 (法國) 36
1966/67 安托爾·杜納伊(Antal Dunai II) 多扎宇佩斯(匈牙利) 36
1967/68 尤西比奧(Eusébio) 本菲卡 (葡萄牙) 42
1968/69 佩特拉·熱科夫(Petar Jekov) 索菲亞CSKA中央陸軍 (保加利亞) 36
1969/70 蓋德·穆勒(Gerd Müller) 拜仁慕尼黑 (前西德) 38
1970/71 約瑟普·斯科布拉(Josip Skoblar) 馬賽 (法國) 44
1971/72 蓋德·穆勒(Gerd Müller) 拜仁慕尼黑隊(前西德) 40
1972/73 尤西比奧(Eusébio) 本菲卡(葡萄牙) 40
1973/74 埃克托·亞薩爾德(Héctor Yazalde) 里斯本競技 (葡萄牙) 46
1974/75 杜杜·齊奧爾格斯庫(Dudu Georgescu) 布加勒斯特迪那摩(羅馬尼亞) 33
1975/76 奧蒂里斯·凱亞法斯(otiris Kaiafas) 尼科西亞奧莫尼亞 (賽普勒斯) 39
1976/77 杜杜·齊奧爾格斯庫(Dudu Georgescu) 布加勒斯特迪那摩(羅馬尼亞) 33
1977/78 漢斯·科蘭科爾(Hans Krankl)維也納快速(奧地利) 41
1978/79 基斯·基斯特(Kees Kist) 阿爾克馬爾AZ67(荷蘭) 34
1979/80 埃爾文·范登伯格(Erwin Vandenbergh)利爾斯(比利時) 39
1980/81 格爾基·斯拉夫科夫(Georgi Slavkov) 普羅夫迪夫(保加利亞) 31
1981/82 維姆·基夫特(Wim Kieft) 阿賈克斯(荷蘭) 32
1982/83 費爾南多·戈麥斯(Fernando Gomez) 波爾圖 (葡萄牙) 36
1983/84 伊恩.拉什(Ian Rush) 利物浦 (英格蘭) 32
1984/85 費爾南多·戈麥斯(Fernando Gomez) 波爾圖 (葡萄牙) 39
1985/86 馬科·范巴斯滕(Marco van Basten) 阿賈克斯(荷蘭) 37
1986/87 洛狄昂·卡馬塔魯(Rodion Camataru)布加勒斯特迪那摩(羅馬尼亞) 44
1987/88 科拉克(Tanju Kolak) 加拉塔薩雷(土耳其) 39
1988/89 多林·馬特烏特(Dorin Mateut) 布加勒斯特迪那摩(羅馬尼亞) 43
1989/90 烏戈·桑切斯(Hugo Sanchez) 皇家馬德里 (西班牙) 38

斯托伊奇科夫(Hristo Stoitchkov) 索菲亞CSKA中央陸軍 (保加利亞) 38
1990/91 達科·潘采夫(Darko Pancev) 貝爾格勒紅星 (前南斯拉夫) 34
1991/92 阿萊·麥考伊斯特(Ally McCoist)格拉斯哥流浪者(蘇格蘭)
1992/93 阿萊·麥考伊斯特(Ally McCoist) 格拉斯哥流浪者(蘇格蘭) 34*
1993/94 大衛·泰勒(David Taylor) 博斯瑪多戈(威爾斯) 43
1994/95 阿森·阿維迪斯揚(Arsen Avetisyan) 葉里溫霍門門隊 (亞美尼亞) 39
1995/96 茲維亞德·恩德拉澤(Zviad Endeladze)澤斯塔夫尼馬戈維蒂 (喬治亞) 40
1996/97 羅納爾多(Ronaldo) 巴塞隆納(西班牙) 34(2分制度正好和後者42球1,5分持平)

托尼·伯德(Tony Bird)巴里鎮(威爾斯) 42
1997/98 尼克斯·馬赫拉斯(Nikos Mahlas) 維太斯阿納姆(荷蘭) 34(同上)

雷納·勞夫曼(Rainer Rauffmann) 尼科西亞奧莫尼亞(賽普勒斯) 42
1998/99 馬里奧·賈德爾(Mario Jardel) 波爾圖 (葡萄牙) 36(72分)
1999/00 凱文·菲利普斯(Kevin Phillips) 桑德蘭(英格蘭) 30(60分)

馬里奧·賈德爾(Mario Jardel) 波爾圖 (葡萄牙) 38
2000/01 亨里克·拉爾森(Henrik Larsson) 格拉斯哥凱爾特人(蘇格蘭) 32
2001/02 1,馬里奧·賈德爾(Mario Jardel) 里斯本競技(葡萄牙) 42(63)
2001/02 2, 馬科·威廉士(Marc Lloyd Williams)戈城(威爾斯) 47
2002/03 1,羅伊·馬凱(Roy Makaay) 拉科魯尼亞(西班牙) 29
2002/03 2, 馬特賈·凱曰曼(Mateja Kezaman) PSV愛英獲溫(荷蘭) 35
2002/03 3,沙巴尼·隆達(Shabani Nonda) 摩納哥(法國) 26
2003/04 1, 蒂埃里·亨利(Thierry Henry阿森納(英格蘭)30
2003/04 2,埃爾頓(Ailton雲達不萊梅(德國) 28
2003/04 3, 吉布里爾·西塞(Djibril Cisse) 歐塞爾(法國) 26
2004/05 蒂埃里·亨利(Thierry Henry) 阿森納(英格蘭) 30

福蘭比利亞雷亞爾(西班牙) 25
2005/06 盧卡·托尼(Luca Toni) 佛羅倫斯(義大利) 31

歷屆世界盃金靴獎得主

屆次 年度 球員國家
1 1930塔維萊 阿根廷
2 1934 內耶德利 捷克斯洛伐克
3 1938 萊奧尼達斯 巴西
41950 阿德米爾巴西
5 1954 科奇士 匈牙利
6 1958 方丹 法國
7 1962 加林查 巴西
8 1966 歐塞比奧 葡萄牙
9 1970 蓋德·穆勒 德國
10 1974 拉托 波蘭
11 1978 肯佩斯 阿根廷
12 1982 保羅·羅西 義大利
13 1986 萊因克爾 英格蘭
14 1990 斯基拉奇 義大利
15 1994 薩連科 俄羅斯/斯托伊奇科夫 保加利亞
16 1998 蘇克 克羅埃西亞
17 2002 羅納爾多 巴西
18 2006 克洛澤德國

2010年金靴獎得主

托馬斯·穆勒托馬斯·穆勒

中文名:托馬斯•穆勒(Thomas Müller)
台灣譯名:湯姆斯•穆勒
粵語名:湯馬士•梅拿
位置:前鋒/前腰/左邊鋒/右邊鋒
目前效力:拜仁慕尼黑
曾效力俱樂部:
拜仁慕尼黑青年隊(2000年-2007年)
拜仁慕尼黑II隊(2007年-2009年)
契約至: 2011年6月30日
號碼: 25(俱樂部)13(國家隊)
主力腳:右腳
代表國家隊:出場5次,進5球
參加大賽:2010年南非世界盃進5球3次助攻
歐洲三大杯:出場13次,進3球
歐洲冠軍聯賽:出場13次,進3球
妻子:莉莎(2008年開始交往,09年夏天訂婚公證處:慕尼黑伊斯曼寧)
哥哥:西蒙
暱稱:穆利(Mülli)
主要榮譽:德甲聯賽冠軍1次(09-10);德國杯1次(09-10)
穆勒與妻子莉莎
2010南非世界盃獲得季軍;2010年南非世界盃金靴獎;
2010南非世界盃最佳新秀

相關新聞

小小羅領跑歐洲金靴獎

上演帽子戲法之後,C·羅納爾多不僅以16球在英超射手榜上高居首位,同時也讓他有資格將目標瞄準更高的方向。在無數參與角逐歐洲金靴獎的球員中,葡萄牙新秀已經走在了所有人的最前列。
根據歐洲金靴獎的評選規則,需要通過比較各球員進球數乘以聯賽係數之後的積分高低,從而決定該賽季的獎項歸屬。 包括英超在內的五大聯賽,其聯賽係數為2.0,也就是說打進了16球的C·羅納爾多目前獲得了32分。至於荷甲、蘇超之類的聯賽,其聯賽係數為1.5,其它還有一些半職業的歐洲聯賽的係數更是只有1.0。
由於五大聯賽擁有係數方面的優勢,因此自從葡超射手賈德爾2001—02賽季以打進42球積63分的成績獲獎之後,該獎項就一直在效力五大聯賽的球員之間產生。其中最低積分紀錄出現在2004—05賽季,當時亨利和弗蘭同以25球50分的成績分享金靴獎。如果將25球和50分作為獲得歐洲金靴獎的“及格線”,那么C·羅納爾多還需要在本賽季剩餘比賽中打進9球以上。
與歷史紀錄相比,C·羅納爾多還是更需要關注來自其它聯賽球員的競爭,尤其是那些占據五大聯賽射手榜前列的對手。目前在意甲和法甲的射手榜上,特雷澤蓋和本澤馬分別以13球占據首位,他們兩人再加上以13球暫居英超射手榜次席的阿德巴約,同以26分緊追C·羅納爾多。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以12球(24分)占據西甲射手榜頭名的法比亞諾。而在德甲聯賽中,目前有4名球員同以9球(18分)並列榜首,本賽季歐洲金靴獎恐怕很難在德國足壇產生。
除了五大聯賽之外,係數為1.5的荷甲、蘇超以及葡超也都是歷來盛產超級射手的聯賽。比如在上賽季的歐洲金靴獎評選中,緊隨托蒂(26球52分)其後的就是來自荷甲的阿爾維斯(34球51分)。繼續向前追溯的話,拉爾森和賈德爾也曾分別代表蘇超和葡超榮膺歐洲金靴獎。
不過從本賽季的情況來看,這幾項聯賽暫時還沒有出現歐洲金靴獎的有力競爭者。排在荷甲射手榜首位的亨特拉爾目前打進16球(24分),落後C·羅納爾多的差 。
托蒂領取上賽季歐洲金靴獎 與愛子一起觸摸金靴

在意甲第二輪比賽中,羅馬隊主場3∶0大勝錫耶納,取得新賽季意甲2連勝,隊長托蒂在賽前領取了上賽季歐洲金靴獎,這也是托尼之後意甲球員連續第二年獲得歐洲金靴獎。
上賽季托蒂在意甲聯賽中攻入26球,第一次奪得聯賽最佳射手,而由於意甲在歐足聯射手排行榜上聯賽係數為2,因此托蒂也以52分壓過荷甲海倫芬隊的巴西射手阿爾維斯(51分,聯賽進球34個,荷甲係數1.5),奪得2006-2007賽季歐洲金靴獎,皇家馬德里的荷蘭射手范尼斯特魯伊奪得銅靴獎(50分,聯賽進球25個,西甲係數2)。
在和錫耶納的主場比賽之前,托蒂在羅馬奧林匹克球場領取了金靴,有意思的是他在領獎時把自己的兒子也帶在身邊,並讓克里斯蒂安觸摸金靴,也許是想激勵兒子未來也成為一名球星。收到金靴和兒子觀戰的雙重激勵,托蒂在本場比賽中也為羅馬攻入一球,最終率領羅馬3∶0大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