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貓尾

金貓尾

稈直立,粗壯,中空,高達3米,直徑8-12毫米,節部被金黃色絨毛,節下被蠟粉或黃色柔毛。葉鞘通常較長於其節間,邊緣密生纖毛,鞘節被黃色柔毛;葉舌厚膜質,長約1.5毫米,緊貼其背部密生纖毛;葉片長達80厘米,寬1-1.5厘米,頂生者退化,基部漸窄,中脈粗壯,兩面疏生疣基柔毛或無毛,基部與葉鞘相連處及脈上密生柔毛,邊緣具鋸齒狀粗糙。

基本信息

概述種中文名:金貓尾
金毛尾金毛尾

種拉丁名:Narengafallax(Balausa)Borvar.fallax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河八王屬
屬拉丁名:Narenga

中國植物志:10(2):037金貓尾(廣西地方名)黃茅草(海南)

金貓尾金貓尾

簡介
稈直立,粗壯,中空,高達3米,直徑8-12毫米,節部被金黃色絨毛,節下被蠟粉或黃色柔毛。葉鞘通常較長於其節間,邊緣密生纖毛,鞘節被黃色柔毛;葉舌厚膜質,長約1.5毫米,緊貼其背部密生纖毛;葉片長達80厘米,寬1-1.5厘米,頂生者退化,基部漸窄,中脈粗壯,兩面疏生疣基柔毛或無毛,基部與葉鞘相連處及中脈上密生柔毛,邊緣具鋸齒狀粗糙。圓錐花序大型,長30-60厘米,直立,主軸及其花序以下的部分稈均被黃銹色柔毛,每節具多數分枝,分枝直立上舉,長5-12厘米;節生鏽色柔毛;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長2-3(-4)毫米,頂端稍膨大,被黃銹色纖毛,有時小穗柄稍短;無柄小穗長(3-5)-4毫米,長圓狀披針形,基盤具短於其小穗1/3的黃銹色柔毛;第一穎近革質,頂端稍尖及其邊緣質地較薄而具纖毛,背部被銹色柔毛,脊間無脈;第二穎舟形,具3脈;第一外稃披針形,較短於穎,邊緣具纖毛;第二外稃長圓形,長約為穎之半,頂端鈍圓具纖毛;第二內稃微小;雄蕊3枚,花葯長約2毫米;柱頭黃褐色,近小穗中部以上之兩側伸出。花果期8-10月。原產歐亞大陸的溫帶,主要分布在北緯40°~50°寒冷潮濕地區,在北緯36°以南不適應,我國新疆、四川等地有野生種,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均有栽培。貓尾草是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等國家廣泛栽培的主要牧草

產地
產於雲南、廣西、廣東、海南諸省區;生於海拔400-1000米的山坡草地。也分布於亞洲東南部熱帶地區,印度(喀斯山)、緬甸、泰國、越南至印度尼西亞。

金貓尾草和木豆引種及刈割次數對天然草地產量的影響

束時,採集山羊和山羊加綿羊系對綿羊和山羊來說是不同的。圍欄放牧下殘留大量的燕麥稈證明,綿羊喜IlB懷忠節譯自(NutritionAbstractsandRe一食葉片和莖稈而山羊只選食燕麥葉片。每隻views(SeriesB)~1991,Vo]·61,No·7,477收稿日期一¨g3一l2—30Igg4年第二期(總第65期)《國外畜牧學一草原與牧草》41質;按AOAC、Washington方法(1970)測定氮、鈣、鎂含量結果與討論金貓尾草和木豆的作用處理3和6的結果相近,青草產量明顯地比其它處理高。引種金貓尾草的處理2、3、5、6的乾物質含量差異不大。但都明顯比處理1、4高。處理7除產飼草外,還產木豆0.32t/hm,折合成青草,產量超過所有處理。木豆產量達0.62t/hm,至少相當於青草0.8t/hm,比原生草地多收牧草13.5t/hm。由於金貓尾草種子生活力和植株再生能力強,對施用的營養反應性好,能抵抗各種不良氣候條件的影響,固而產量高。試驗表明;該草植株高,分櫱性強,飼草產量高。通過測定試驗地(有引種金貓尾草的)收穫的牧草質量均比對照明顯地優良,鈣鎂粗蛋白、細胞成分和活性可消化乾物質含量都高,而纖維、木質素和二氧化矽的含量則低。刈割次數的作用據測定刈割3次收穫的青草和乾草產量明顯地比1次2次高。木豆刈割3次比其它處理產量高,結果分別比1、2次多產飼草4.7和10.5t/hm。高產的原因主要在於植株高和單株分櫱強。質量方面,與刈割1、2次相比刈割3次的飼草粗蛋白、細胞成分、鈣和活性可消化乾物賃含量明顯高,而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木質素和三氧化矽的含量較低。質量好的原因在於刈剖次數多,使植株幼嫩汁多,沒有形成纖維。試驗表明,天然草地拯種木豆對於提高牧草產量和質量具有明顯效果,而木豆與金貓尾草混合描種效果更顯著,同時也表明,刈割3次比1次或2次的產量和質量都更高。於愛萍金海、節譯自((Indian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1993,Vo1.63,No.9.561~564原作者B.R.Sood和VKSharma日本青貯高粱——“天高”登記號為高粱農林交6號,品系名東山交1O號,組合為MS79、1.S.2830A長品232、74LH3213.主要特性最大魅力是育成千物生產性高的F種子,比原來產量最高的FS902增產。栽培期間不抽穗,比原有的扳晚熟品種遲熟1個月.琦玉農試,株高419cm,比FS9O2(387cm)高32cm。徑17ram,與FS902同。初期生育良,為1.8(1:良,5:不良)。千物率()23.6,比FS902(26.7)低3.1。倒伏率36,比FS902(28)高8,但與原有極晚熟品種的平均程度同。蚜蟲發生程度1.7(0;無,5;高),比FS902(2.2)低0.5。紋枯病病斑率()25.5,比F902(20.3)高5.2。對大斑病抗性強,岩手農試,與FS902同。青貯飼料調製與以往的方法相適應,青貯飼料品質與FS902同,長野畜試,TDNC青貯飼料乾物中)46.4,比FS902(47.1)低0.7草地試,ADF含有率(原料乾物中)43.9,比FS902(39.4)高4.5。雙親系統是極早熟的穀粒高梁,留種性F,及母系統都很高。栽培要點採用板晚熱品種通常的栽培法,為達到防止倒伏及多收的指標,在平均氣溫15℃以上範圍內早播,避免晚描。為了確保充分的生育期問,大致在頂葉抽出時收穫適宜在除東北以北的地區栽培。李思義譯自《農業技術》(日)1993,V01.48。No2,8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