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獅子章

法藏特以殿前的金獅子作比喻,講解"年盡絕起"的道理。 《金獅子章》全文共分十段,"十"是圓數。 文中用"六相"、"十玄"來說明無窮緣起的內容。

《金獅子章》

正文

中國唐代佛教華嚴宗創始人法藏的重要著作。《華嚴金獅子章》的簡稱。法藏為武則天《華嚴經》,當講到宇宙萬事萬物處於無窮無盡、無限複雜的相互圓融、相互包含關係時,素以天資聰穎自詡的武則天,也感到不易理解。法藏特以殿前的金獅子作比喻,講解"年盡絕起"的道理。法藏弟子把這次講解的記錄加以整理,稱為《華嚴金獅子章》。
《金獅子章》全文共分十段,"十"是圓數。法藏用"十"表示"十十無盡"、"重重無盡"的奧妙圓滿之義。全文共分四個層次:前五段講緣起色空的理論;第六段依緣起說講華嚴宗的判教;第七、八兩段屬於觀察、分析宇宙萬物的法門"觀法",講十個玄妙的成佛法門和事物的六種形相,以重點發揮華嚴宗教義的核心"事事無礙"、"重重無盡"的思想;第九、十兩段講宗教實踐及其結果,即所謂成就菩提智慧,進入涅槃境界。全文簡要地表述了華嚴宗的理論體系。
《金獅子章》從萬物由各種條件和合而成的緣起理論,進而闡述無窮無盡、錯綜複雜的緣起關係。①採用空與有、性與相、體與用等範疇,解釋緣起的萬物彼此的關係,認為它們既不離、不二,互相依存、變滲,又互相包含,稱之為"相即"和"人";②用"三性"(普通觀察思量的遍計所執性、依其他條件而起的依他起性和圓滿成就諸法實性的圓成實性)同一的觀點來闡明性相融通,無障無礙,說依他起性同時具備遍計所執性和圓成實性,也就是同時具備染污和清淨、虛妄和真實,說明染和淨、妄和真不可分離。文中用"六相"、"十玄"來說明無窮緣起的內容。所謂 "六相" 說是用"總別、同異、成壞"三對相狀範疇,論述現象的構成以及現象與現象的關係,闡明全體與部分、同一與差異、生成與壞滅的錯綜複雜的無盡緣起關係;"十玄"說是從性相、一多、隱顯等角度說明宇宙萬物的互相依存、互相包含,從而形成無窮無盡的關係。《金獅子章》主觀地套用範疇和重要概念來分析本體和現象、現象與現象之間的關係,以構築重重無盡的宇宙圖景和所謂諸佛境界。全文充滿神秘主義內容,但卻富有辯證法因素。
《金獅子章》行世的注釋本有宋承遷《大方廣佛華嚴經金獅子章》、宋淨源《金獅子章雲間類解》,此外,還有日本僧人景雅的《金獅子章勘文》和高辨的《金獅子章光顯鈔》。1983年10月中華書局出版方立天所作《華嚴金獅子章校釋》,集中上述4種注釋,可作參考。

配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