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大橋

金湖大橋

金湖大橋改造後全長3354.49米,全寬26.25米,行車道由原老橋單幅2車道拓寬為雙幅4車道,上下行車道各寬10.75米,中間增設3.75米寬的矮灌分隔帶綠化工程於今年3月施工,5月完工。1999年7月開工建設的金湖大橋,項目總投資1.03億元,全長約3.5公里,是金湖橫跨淮河入江水道惟一的交通要道,是當時該省內河第一大橋。

拓寬綠化工程

溫家寶考察金湖大橋 溫家寶考察金湖大橋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大橋拓寬改造工程開我省橋面綠化先河。 目前綠化苗木長勢喜人,部分花木已競相綻放。

331、332省道金寶南線金湖段金湖大橋老橋拓寬部分於11月5日7點順利通車。在通車前,項目部多次與指揮部、總監辦等相關單位協調,請求儘快讓拓寬部分通車,因為只能老橋拓寬部分通車,才能封閉老橋,開展老橋改造工作。項目部在瀝青混凝土鋪裝層完成後,加班加點施工橋樑伸縮縫,並採用鋼纖維混凝土,以保證伸縮縫質量。在項目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老橋拓寬部分按預計時間準時通車,保證了老橋改造順利有序開展

大橋建設意義

打開金湖版圖的那一刻,我們開始體會到特大橋對金湖發展的重要意義。

金湖縣毗鄰我市西北部,全縣1400平方公里,37萬人口,其中水面就達三分之一,北是白馬湖、東是寶應湖、南是高郵湖,三面環湖,中間又被淮河入江水道割成兩半,至今是全省僅剩的兩個沒有高速接入的縣之一。

金湖大橋的建設,為金湖打開一個重要的對外通道,隨著大橋南側的金寶南線等公路開建,金湖很快將告別沒有高速公路接入的歷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月底,本報記者奔赴金湖,深入採訪金湖大橋建設的艱辛歷程及給金湖發展帶來的好處。

金湖大橋 金湖大橋

水鄉無大橋,乾群交通不便的罪受夠了

現已退休的原金湖發改委副主任杜傳洲回憶說,金湖上游是淮河,由於沒有暢通的水道,經常泛濫成災,歷史上的金湖“三年兩頭淹”,百姓苦不堪言。1969年,20多萬民工在漫漫草灘荒地上築起淮河入江水道這座“水上長城”,至今40多年過去了,金湖沒有再受淹過。

“水災除了,交通卻不行了”。淮河入江水道把金湖分割成東西兩大片,全縣11個鎮,縣政府所在區域只有3個鎮,還有8個鎮在水道另一側,給兩岸人民政治、經濟、交通、生活等造成諸多不便。1991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淮河入江水道累計行洪152天,泄洪500多億立方米,交通的阻隔使當地運送抗洪救災物資多花100多萬元。且不說汛期行洪,東西隔斷,就是非汛期,漫水公路所在的西偏泓地區每天四次、每次1個多小時的吊閘,常常造成長時間的交通堵塞。

破除淮河入江水道上的交通難,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突破經濟發展瓶頸的關鍵點。

1995年初,金湖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帶領全縣人民,下定決心造大橋。縣委書記、縣長掛帥成立“金湖淮河入江水道公路大橋籌備領導小組”,並建立大橋籌備辦公室,分別從計委、交通、水利等部門抽調專門人員集中辦公。

“大橋辦”一方面精心編制項目建設書,另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向水利部、國家戰備局、國家淮委以及省計經委、水利廳、交通廳匯報建設大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

苦心人天不負,兩年多時間鍥而不捨的跟蹤堅持,終於有了結果,1997年9月8日,省計經委同意金湖淮河入江水道公路大橋項目立項建設。

匯聚民心民力做民心工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金湖大橋建設全長3.5公里,總投資1.03億元,工程之艱巨,投資之龐大,這在當時我省地方大橋建築史上是少見的。大橋建設之初,既沒有任何援助,也沒有財政的專用資金。1999年,金湖縣財政收入1億元左右,是標準的“吃飯”財政,哪有閒錢造1億多元的大橋。

37萬金湖人民知道,大橋是金湖打通對外交通的重要節點,哪怕砸鍋賣鐵也要造大橋!

民心工程凝聚民心,每一個金湖人用他們一顆顆火熱的心和一雙雙強有力的援助之手,為大橋撐起堅強的脊樑。

向大橋捐款第一人是一位國中生,雖然只有4元錢,可這代表著一顆純真的童心和美好的願望。孩子的舉動震撼著金湖人的心,在隨後舉辦的“愛我家鄉,情系大橋”文藝晚會上,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捐款,每人3000元以上;許多單位、企業和個人紛紛慷慨解囊,老教師陳桂珍送來2000元,貧困戶杜書全捐出20元,殘疾人繆同才捐款500元,個體戶閔忠誠到縣城購貨捐了2143元……現場共接受捐款600萬元。客居他鄉的金湖人也留下了許多支援家鄉建設的感人故事,退休住外地的老幹部、在外服役的軍人、在外成功人士、外出打工的農民,紛紛向大橋建設獻上一份愛心。

為了籌錢,有關負責人真是磨破了嘴、跑斷了腿、費盡了心,向建行爭取項目貸款4000萬元,向國防交戰辦爭取1500萬元,向油田管理部門爭取2000萬元……

金湖大橋是金湖人民自己的大事,為了圓大橋夢,多少金湖人幾乎把自己“賣”給大橋了,又有多少金湖人為顧全大局而自甘犧牲個人利益。國土局有關負責人起早帶晚跑省市,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辦好了征地手續;縣河湖管理所及早在入江水道劃出取土範圍,方便大橋用土,並將一處水利器材倉庫騰出給施工單位做項目經理部;“大橋辦”無數工作人員兩年多時間沒有休假,每天堅守崗位,有的抱病工作,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當施工大軍到達西偏泓的時候,為了節約蓋房時間,當地農民紛紛讓出自家最好的房子,解決幾百人的後顧之憂。A標段預製橋樑施工中,出現了日進度與工程進度不配套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整個工程進度。經查發現是場地狹小、設備能力不足的原因,項目部和指揮部協商決定征地擴場 ,當地民眾服從安排,主動配合拆遷。

工程建設:不留隱患,不留遺憾

1999年7月4日,金湖大橋開標,為了保證9日開工誓師大會如期舉行,中鐵三局華海工程公司7名工程技術骨幹5日一早就直奔目的地,除了工程用的儀器,連生活日用品都沒來得及帶上。橋頭定位直接關係大橋的走向,因而誤差不能超過1公分,否則會產生不堪構想的後果。施工人員在雜草叢中,在陰雨天裡,緊張測繪,起早帶晚,渴了喝礦泉水;餓了,啃幾口麵包;晚上到宿舍沒有桌子,就趴在床上研究圖紙……終於在7日晚,大橋主線定位通過了省設計研究院的鑑定,第二天晚上,大橋的測量定位也得到認可。與此同時,鑽孔機、攪拌機、標車人員等也全部到位,施工準備就緒。

在施工過程中,工程人員為保質量、保全全、保進度而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更是一串又一串。項目辦從管理人員到施工人員,一天24小時吃住在工地,確保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預製隊長張攀族,退休後又返聘,他帶領一隊人馬好似螺絲殼裡做道場,沒日沒夜地乾,力保工程進度。質檢部工程師翁成玉常和施工隊長發生爭執,一段施工已經通過工程總監理的檢驗,卻常常被自己人要求返工。但大橋快完工時的總質檢結果,令所有人都非常滿意,沒有一處要求返工。大橋澆鑄B標段一處晚上作業時,振梁器出現故障,拆模板時發現橋樑表面有空隙,大橋指揮部請來著名橋樑專家 “會診”,最終決定報廢重做,雖然為此損失了4萬元,但確保了工程質量。

“不留隱患,不留遺憾”是大橋建設者的共同心聲。最終這個工程獲得鐵道部最高獎——“2002年度火車頭優質工程”。

建大橋,更是眼光的問題

在金湖大橋邊,一位正在賣龍蝦的小伙子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大橋建成後,金湖的出口越來越通暢。以前金湖的農產品出口,必須運到連雲港或上海港,約480公里的路程,有了特大橋和金寶南線,到大豐港只有200多公里,“運輸里程減少一半,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什麼概念?!”

“水鄉不修橋和路,走投終無路”,近年來,金湖相繼修築了總投資1.1億元的省道331線金馬段,總投資4.3億元的金寶南線金湖段,9000萬元的金湖大橋拓寬工程。此外,寧連高速公路連線線、仁銅線正在建設中;規劃總投資2億元的金湖二橋將於今年8月8日開工,打通金湖南北,拓展縣城發展空間……

交通條件的改善,帶來了招商引資項目越來越多,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據了解,去年金湖縣實現GDP80億元,財政收入8.2億元。許多金湖人由衷感嘆:金湖近年的大發展雖然不完全歸功於特大橋,但與特大橋建成的關係很大。

金湖縣交通局局長徐成東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70年代,金湖人就產生造特大橋的想法,但最終沒能解決,不僅僅是財力問題,更有領導者、決策層的眼光問題。

近年金湖黨委政府解放思想,形成共識:不是“等富了,再修路”,而是“越窮越要修路”;不是“等上級撥款修路”,而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主動規劃,積極爭取”。只要是對地方發展有好處的事,只要是符合人民民眾根本利益、長遠利益的事,“無論費多大勁,花多少錢,都要建交通”。

徐成東說,近兩三年,當地交通建設投入預計達16億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6月份召開的縣委工作會議,將專題研究“議交通、促交通”問題。

站在氣勢恢弘、雄偉壯觀的金湖大橋上,極目四望,令人神清氣爽、心胸開闊。特大橋飛架東西,突破了金湖人思想、經濟、交通等方面的天塹,載著金湖人走向跨越發展的快車道。新民灘特大橋對高郵未來發展的意義又何嘗不是這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