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社會主義青年同盟

在朝鮮抗日革命鬥爭時期,金日成創建了朝鮮第一個革命青年組織“打倒帝國主義同盟”,後改名為“反帝青年同盟”和“朝鮮共產主義青年同盟”。1945年“共產主義青年同盟”改名為“民主青年同盟”。1951年1月該二組織成立了統一的“朝鮮民主青年同盟”(簡稱“民青”)。1946年5月民青召開“五大”,改名為“社會主義勞動青年同盟”(簡稱“社勞青”)。1971年6月1981年10月1993年2月分別召開了“六大”“七大”“八大”。1996年1月17日社勞青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更名為金日成社會主義青年同盟(簡稱“青年同盟”)。

宗旨及主張

堅持開展忠誠教育,把忠於黨、忠於黨的領導作為教育青年的主要任務。強調黨的命運就是青年的命運,就是社會主義的命運,號召青年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先鋒隊、突擊隊的作用。加強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爭取祖國的自主和平統一。堅持自主、和平、友誼的方針,發展同世界各國進步青年組織的友好合作關係。
組織機構
青年同盟是14歲至30歲之間的青年民眾性政治組織。現有500萬青年、 300萬少年團員,共800萬青少年。社勞青中央設組織部、幹部部、宣傳部、國際部、勞動青年部、大學生部、學生少年部、體育文化部、財政管理部、總務部及史跡資料室。另設有金星政治大學、《青年前衛》報社和金星青年出版社。

主要活動

(一)開展忠誠教育,同時把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做為工作重點。組織宣傳隊在青年中廣泛宣傳加強基層組織的建設,使青年們堅信朝鮮勞動黨的領導,把全體盟員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自金日成去世後,號召朝鮮青年繼承金日成主席遺志,緊密地團結在以金正日為首的黨中央周圍,把朝鮮式的社會主義進行到底。用東歐劇變的事實教育青年,要求青年了解黨和革命的歷史,捍衛社會主義,堅持朝鮮式社會主義制度。
(二)組織青年參加社會主義建設。開展各種競賽活動,組織青年到礦山、農村等艱苦地區支援經濟建設,發揮青年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先鋒作用。
(三)爭取祖國統一的教育。遵照朝黨中央提出的自主和平統一祖國的三項原則和金日成同志提出的實現祖國統一大團結10大綱領,領導青年進行爭取祖國自主和平統一的鬥爭,並聲援南韓學生的愛國運動。
對外關係
廣泛開展對外活動,同世界上400多個青年學生組織保持聯繫。尤其是與我共青團始終保持密切友好的關係。兩組織高層領導之間多次互訪,我代表團曾多次受到金日成主席的接見。目前,我共青團與青年同盟定期派團互訪。當前,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朝更加重視與中國的交往,強調兩國間的友誼要世代相傳。
社勞青1946年加入世青,曾任世青副主席。1989年在平壤舉辦了第十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刊物

《青年前衛》,日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