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勇士隊史

金州勇士隊史

,場均15.8分),羅恩-威廉士 ,14.8),和克萊德-李 ,14.5),羅德-希金斯

勇士的隊史波瀾壯闊。在時間上,它先於NBA而存在;在地域上,它橫跨東西兩海岸。曾效力於其麾下的球員包括:聯盟的首位超級明星喬-福爾克斯(JoeFulks),唯一一位單場得分上百的球員威爾特-張伯倫(WiltChamberlain),最好的罰球手之一里克-巴里(RickBarry),以及前蘇聯的首位優秀球員薩魯納斯-馬休利奧尼斯(SarunasMarciulionis)。球隊於1946年在費城成立,1962年遷往舊金山,1971年落戶奧克蘭改名金州勇士。在這個過程中,勇士從早期的東部冠軍演變為在西部重建的球隊。
1946-47賽季球隊成立,當時的名稱叫費城勇士,是NBA的前身全美籃球聯盟(BAA)的11個特許成員之一。在埃迪-戈特里布(EddieGottlieb)身兼老闆,經理和教練三職的情況下,勇士隊以4-1打敗了芝加哥牡鹿隊,贏得了BAA的首個總冠軍。

1946-49: 勇士在BAA
1946-47賽季,來自肯塔基大學,身高6尺5的喬-福爾克斯(JoeFulks)以23.2分的場均得分摘取了的得分王頭銜,比聯盟的二號得分手鮑勃-費里克(BobFeerick)多出了6.4分之多(當時的比賽得分都很低,作為冠軍勇士全隊的場均得分也只有68.6分)。
1947-48賽季勇士贏得東區冠軍,常規戰績27-21,但在總決賽中輸給了巴爾的摩子彈隊。福爾克斯以22.1的場均得分再次領銜聯盟,但得分王的頭銜(以總得分算)卻歸於芝加哥的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MaxZaslofsky,1007分,場均21.0分)。費城的另一個突出人物是霍威-達拉末(HowieDallamr),他場均得12.2分(全隊第二)和2.5助攻(聯盟第一)。
1948-49賽季福爾克斯依然縱橫聯盟,場均砍下26.0分,包括在對陣印第安納波利斯時單場拿下63分。然而,由於賽季前有4支國家籃球聯盟(NBL)的球隊跳槽到了BAA,一些新的天才球員也由此登入了——包括喬治-邁肯(GeorgeMikan),這位明尼阿波利斯湖人的能源之塔暴風般地殺進了BAA並以1698的總得分(場均28.3分)掠走了當年的得分王頭銜。勇士的埃德-薩多斯基(EdSadowski),以15.3分的場均得分排在聯盟的第5位。儘管擁有兩名頂尖射手,費城勇士的常規戰績仍只有28勝32負,並在季後賽首輪中敗給了華盛頓國會隊(WashingtonCapitols)。
1949-52:費城加入NBA
1949-50賽季是NBA的首個賽季。在BAA的競爭對手NBL解散之後,6支倖存下來的球隊加入了BAA,組成了有17支球隊的新聯盟NBA。一些BAA的球隊並不願和諸如希博伊根(Sheboygan),三城(Tri-Cities),安德森(Anderson),和滑鐵盧(Waterloo)等毫無名氣的球隊組成聯盟,結果就導致了賽程和季後賽體系的混亂。
邁肯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在季後賽中所向披靡,取下了1950年的NBA總冠軍。勇士完全不能回過神來。隨著福爾克斯的場均得分降至14.2分,球隊的成績也跌到了26勝42負,落後分區榜首錫拉丘茲27場之多。薩多斯基在賽季進行了17場比賽後被交換到巴爾的摩。韋恩-加德納(VernGardner)挑起了人心渙散的勇士隊,場均貢獻13.5分。
勇士在1950-51賽季反彈,以40勝26負的成績成為東區冠軍。隨著福爾克斯找回火力(場均18.7分)和保羅-阿里津(Paularizin)每場9.8籃板的穩定貢獻,以及安迪-菲利普(AndyPhillip)聯盟最佳的場均6.3助攻,球隊最終在分區中領先擁有“輕鬆埃德”麥考利("EasyEd"EdMacauley)和鮑勃-庫西(BobCousy)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勇士殺進了季後賽,但被錫拉丘茲民族擊敗。後者排在分區的第四位,但卻在3場2勝制的系列賽中橫掃了勇士。不過,勇士這個賽季依然比其他許多球隊要成功。賽季開始時有6支球隊離開了聯盟,華盛頓國會隊也在1月9日解散。喬治-邁肯當上了聯盟得分王並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體育人物,幫助NBA成長為一個大體育聯盟。這個賽季聯盟還簽下了第一位美籍非裔運動員,即綽號“甜水”的內森尼爾-克里夫頓(NathanielClifton),並舉辦了聯盟的第一次全明星賽。
1951-52賽季勇士戰績排在第4,而錫拉丘茲排在第一,正好是上一年的相反。然而在季後賽中,依然是錫拉丘茲在首輪擊敗了勇士。保羅-阿里津為勇士每場獻上25.4分,超過邁肯成為聯盟的得分王。那年聯盟為了限制邁肯的統治力,把內線區擴展到12英尺。勇士的安迪-菲利普在賽季末被選進NBA第二隊。
1952-56:3個爛賽季,1個總冠軍
接下來的賽季勇士跌到了聯盟底部——12勝57負,落後第1名34個半勝場之多。尼爾-約翰斯頓(NeilJohnston),一個6尺8,瘦骨嶙峋的中鋒,在一班無能之輩中一枝獨秀,以22.3分在聯盟中排名第1。福爾克斯和丹尼爾-芬恩(DanielFinn)各自有場均11.9分。
1952-53賽季是勇士三年淪落的第一年。在墊底聯盟之後,勇士在1953-54賽季並無多少起色,在東區排名第4,以29勝43負被拒於季後賽門外。約翰斯頓仍以24.4分再奪聯盟得分王。本賽季之後,球隊的老闆們制定了兩條職業籃球至今仍然延用的規則:24秒進攻限制和球隊犯規罰球。這些改變使得比賽犯規減少,節奏更快,從而也更富有激情。
1954-55賽季勇士繼續在東區排名第4,落後NBA冠軍球隊錫拉丘茲10個勝場。勇士在根本上就是一支兩人球隊,約翰斯頓(1631分,場均22.7分)和保羅-阿里津(1512分,場均21.0)分列聯盟得分榜第1、2名。
然後,球隊的命運開始急劇轉變。1955-56賽季,埃迪-戈特里布將教練一職讓與前球隊後衛喬治-塞內斯基(GeorgeSenesky)。隨著聯盟的平均得分迅速飆至99分每場,勇士也快速反彈,以12勝4負開局並最終在東區排名第一。在季後賽中勇士也所向披靡,奪下了球隊的第2個總冠軍。勇士在1956年NBA決賽中以4-1擊敗韋恩堡活塞。
阿里津(場均24.2分)和約翰斯頓(場均22.1分)各自在得分榜上排名第2和第3。但眾多觀察家認為湯姆-戈拉(TomGOLA)才是帶領勇士從地獄到天堂的人。
戈拉,一個6尺6的新秀,來自於1954年NCAA冠軍球隊LaSalle。他在大學裡打的是中鋒,然而到勇士後卻改打後衛,場均拿下10.8分,9.1籃板,還送出5.9助攻。阿里津,約翰斯頓,和傑克-喬治(JackGeorge)代表勇士參加了1956年的全明星賽。
1956-61:張伯倫來了
接下來的六個賽季里,勇士在大部分時間裡仍是強隊。1956-57賽季,勇士將王冠拱手相讓與波士頓凱爾特人,那一年,波士頓有一個全面的天才球員名叫比爾-拉塞爾(BillRussell)。1957-58賽季,勇士戰績在東區排名第三並在半決賽中以3-0擊敗錫拉丘茲,但在分區決賽中,勇士4-1再次輸給了凱爾特人。
1958-59賽季球隊無法保持上賽季的戰績,以32勝40負結束賽季。阿里津仍以場均26.4分排在聯盟得分榜的第2位。而凱爾特人,在拉塞爾,鮑勃-庫西,比爾-沙曼(BillSharman),湯姆-海因索恩(TomHeinsohn)和薩姆-瓊斯(SamJones)等人的帶領下,以52勝20負領先分區10個勝場並拿到了第二個NBA總冠軍。
然後威爾特-張伯倫駕到。這位體育界的第一數據男,創下一連串令人難以置信的賽季——他的頭七個賽季,場均得分分別為:37.6,38.4,50.4,44.8,36.9,34.7,和33.5分——直接把他送進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他在勇士渡過的第一個賽季,預告了他偉大的未來。
令人恐怖的新秀來自於堪薩斯大學(他在費城長大),這位7尺1的中鋒在他的新秀賽季就當上了聯盟的得分王和籃板王併入選了全明星。他的數據是令人震驚的——場均37.6分和27.0籃板——在賽季末他被選為年度最佳新秀並榮獲MVP。
和保羅-阿里津,湯姆-戈拉以及蓋伊-羅傑斯(GuyRodger)一起,張伯倫帶領勇士拿到了49勝26負的成績,在東區位於凱爾特人之後名列第二。勇士在季後賽中擺平了錫拉丘茲,但在東區決賽中以4-2不敵凱爾特人。
1960-61賽季更加張伯倫。他力壓貝勒(ElginBaylor,場均34.8分),奧斯卡-羅伯特森(OscarRobertson,30.5)和鮑勃-佩蒂特(BobPettit,27.9)再次成為聯盟的得分王(場均38.4分),另外還摘下了聯盟最高的27.2個籃板。儘管張伯倫極其輝煌,籃球卻再次被證明是一項整體運動。凱爾特人有一個更好的團隊,他們以11場的優勢再次領先勇士成為聯盟常規賽之王。
1961年季後賽,勇士在東區半決賽中被錫拉丘茲橫掃。而波士頓,則以每場119.7的得分在NBA總決賽中擊敗聖路易斯鷹隊。
1961-62:張伯倫的百分之夜
張伯倫使1961-62賽季在人們心中永難忘懷。“高蹺威爾特”(“Wiltthestilt”)創下了NBA紀錄的場均50.4分並掠下25.7個籃板。有一些夜晚更是令人心驚。在12月8日三加時對陣洛杉磯的比賽中,張伯倫砍下73分並把貝勒“限制”到了63分。1月13日對芝加哥的比賽中他又砍下了73分。在1月,他還創下了8天內有3場比賽得62分的紀錄。
然後就是那完全無法想像的夜晚。3月2日,在賓夕法尼亞的赫爾謝(Hershey)對陣紐約時,張伯倫寫下了聯盟史上唯一一場的單人得分100紀錄,63投36中並在罰球線上32罰28中。該賽季,他還創造了總得分(4029分)超過總上場時間(3882分鐘)的紀錄。
然而,勇士依然無法扳倒凱爾特人,以落後11場結束賽季(連續3個賽季落後凱爾特人至少10個勝場)。勇士在東區半決賽中幹掉了錫拉丘茲並在決賽中和凱爾特人拼到了最後一滴血。惜敗,109-107,第7場,最後2秒薩姆-瓊斯的得分結束一切。
1962-65: 狂野西部
1961-62賽季結束後勇士遷到了西部。埃迪-戈特里布在1952年用25000美金買下了這支球隊,現在以850000美金的價格把它33.3%的股份賣給了一家信用卡公司。同時,弗蘭克林-繆利(FranklinMieuli)也組織了一個近40人的舊金山地區的投資團買了餘下的股份。繼兩個賽季前湖人遷入洛杉磯,這次遷移又進一步開發了西部的職業籃球市場。
1962-63賽季勇士以CowPalace作為主場,以鮑勃-費里克作為教練。張伯倫仍是內線怪物,場均有44.8分和24.3籃板進帳並連續四個賽季在這兩項主要技術統計上統率聯盟。然而,球隊竟然無法達到5成的勝率並被擋在了西部的季後賽門外。更糟的是,俱樂部虧損達到250000美元,迫使繆利去謀求更多的投資。
1963-64賽季情況有所改善。球隊在亞歷克斯-漢納姆(AlexHannum)的執教下和張伯倫,湯姆-梅歇里(TomMeschery),韋恩-海塔沃(WayneHightower),蓋伊-羅傑斯,艾爾-阿特爾斯(AlAttles),加里-菲利普斯(GaryPhillips)和內特-瑟蒙德(NateThurmond)等人的帶領下,以48-32的成績排在西區第一。張伯倫以36.9分連續第五個賽季奪下聯盟得分王,而瑟蒙德則被選入了NBA新秀明星隊。
勇士在7場制勝的系列賽中力壓聖路易斯鷹取得西部冠軍,然後在總決賽中再次與凱爾特人冤家路窄。比爾-拉塞爾一人難敵威爾-張伯倫,然而他卻有幫手。凱爾特人,在鮑勃-庫西,湯姆-海因索恩和約翰-哈弗里切克(JohnHavlicek)的協力下,以4-1贏得了總冠軍。這已是凱爾特人的第六連冠,他們在職業體育界上達到了一個前人未所及的里程碑。
1964-65賽季是勇士在3年之內的第二個低谷。62-63賽季他們的勝率只有38.8%,63-64賽季他們卻殺進了總決賽;64-65賽季他們的戰績居然只有17-63,落後第1名32個勝場之多在聯盟中墊底。(兩個賽季之後他們又重返NBA總決賽)
1965-67:勇士交易張伯倫,簽下巴里
張伯倫再次成為聯盟得分王(34.7分),但現在他在另一支隊伍中發光發熱——1965年1月15日球隊把他交換到了費城76人隊,換回了康尼-迪爾金(ConnieDierking),保羅-紐曼(PaulNeumann),李-沙費爾(LeeShaffer)以及一些現金。勇士好的一面是內特-瑟蒙德的場均籃板排在了聯盟的第3位(18.1個),在1964年10月27日,他在與巴爾的摩的比賽中掠下了37個籃板。蓋伊-羅傑斯則以7.2個助攻排在聯盟第2位。
在新秀里克-巴里(RickBarry)的幫助下,沒有張伯倫的日子總算沒那么難過。這名射手有填補張伯倫留下空白的能力,巴里最終在聯盟得分榜上得名第4(25.7分),罰球命中率第2(.862),以及籃板第10(10.6個)。蓋伊-羅傑斯平均每場獻上18.6分並送出10.7助攻。巴里和Rodgers幫助勇士以35-45的成績排在分區第4,落後分區榜首湖人10個勝場。
1966-67賽季勇士繼續攀升,以44-37的成績排在西部第1。巴里成長為聯盟中的得分王(35.6分),霸占了張伯倫連續坐了7個賽季的寶座。
然而,張伯倫卻帶領他的76人在1967年的總決賽中打敗了他的前東家舊金山勇士隊。這個高得分的系列賽最終以76人4-2取勝告終。
除了得分王的頭銜之外,巴里的個人榮譽還包括1967年全明星賽MVP,他在那次全明星賽中得到了38分;以及入選NBA第一陣容。內特-瑟蒙德則以每場21.3個籃板排在聯盟第2位。
1967-71:內特很強,但勇士沒巴里不行
1967-68賽季開始前,巴里跳到了ABA。勇士在球衣上印著“城市”(TheCity)字樣,並在前面印上金門大橋的圖案。雖然沒有了巴里的得分,但魯迪-拉魯索(RudyLaRusso,21.8分),瑟蒙德(20.5分),傑夫-穆林斯(JeffMullins,18.9分),以及弗雷德-海策爾(FredHetzel,19.0分)組成了令對手頭疼的四人組,幫助勇士填補了失去巴里的空白。
勇士獲得了43-39的成績,排名西區第3。在西區的半決賽中,他們以4-2淘汰了聖路易斯鷹隊。但在決賽中他們被埃爾金-貝勒,阿奇-克拉克(ArchieClark),蓋爾-古德里奇(GailGoodrich),以及梅爾-考恩茨(MelCounts)領軍的洛杉磯湖人直落4場橫掃出局。
1968-69賽季勇士取得了41-41的成績並進入了季後賽。瑟蒙德成了超級藍領,以每場19.7個籃板排在聯盟第2,並進入了NBA防守第一陣容。穆林斯場均得到22.8分。季後賽,球隊在分區半決賽中以6場輸給了湖人隊。
雖然勇士是1969-70第一支打敗紐約尼克斯的球隊,他們在該賽季的成就卻相當有限。球隊最終只取得30-52的成績,排在西區第6。傑夫-穆林斯以22.1分排在聯盟第12位。內特-瑟蒙德,球隊的頭號籃板手和防守家,缺席了39場比賽,他場均能得到21.9分。喬-埃利斯(JoeEllis,場均15.8分),羅恩-威廉士(RonWilliams,14.8),和克萊德-李(ClydeLee,11.0)得分全都超過兩位數。
勇士還得到了傑里-盧卡斯(JerryLucas,場均15.4分,14.4籃板)的幫助,一位在賽季中從辛辛那提換來的前鋒。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艾爾-阿特爾斯在賽季還剩30場時被任命為球員兼教練,這位6尺1的後衛在球隊已經呆了10個年頭。
NBA在1970-71賽季重新分區,太平洋區從此誕生,包括洛杉磯,舊金山,聖迭哥和波特蘭。轉變對勇士有利,他們以41-41的成績排在分區第2名。他們在新的西部半決賽中遭遇了密爾沃基雄鹿隊,結果被5場淘汰出局。擁有盧-阿爾辛多(LewAlcindor,後來更名為賈巴爾,KareemAbdul-Jabbar)以及奧斯卡-羅伯特森的雄鹿隊,一路殺到了總決賽並獲得冠軍。
該賽季,穆林斯場均得到20.8分,瑟蒙德每場也有20.0分入帳並再次進入NBA防守第一隊。盧卡斯場均19.2分並以15.8個籃板成為球隊籃板王,排名NBA第5。
1971-72:勇士離開舊金山
球隊陷入麻煩之中。入座率和球隊收益很低,因此球隊離開港口城市舊金山來到了奧克蘭。為了吸引更多的球迷,球隊改名為金州勇士隊,甚至還在聖迭哥打了幾場球。
1971-72賽季前,盧卡斯被送到了紐約並換回了身高6尺5的卡茲-拉塞爾(CazzieRussell),一名來自密西根的前鋒,拉塞爾曾在強大的尼克斯隊中當過角色球員。在他的上兩個賽季中,他場均分別有9.2分和平共處11.5分,但他在勇士的期間爆發,場均得分飆升到21.4分。
拉塞爾和穆林斯(21.5分)以及瑟蒙德(21.4分)並列為勇士的三大得分手。好的一面是得分三人組用足夠的分數把勇士帶到了51勝31負,壞的訊息是勇士依然落後強大的湖人18場之多,後者取下了69-13的戰績並最終成為總冠軍。勇士在西部半決賽以4-1輸給了密爾沃基雄鹿隊。
1972-74:巴里回家了
在ABA縱橫4年,場均掠下30.5分後,1972-73賽季里克-巴里根據法院的裁決回到了勇士隊。他的回歸馬上給勇士帶來了強大的先發陣容,巴里,穆林斯,瑟蒙德,拉塞爾,以及一名6尺4,場均得分11.8分的後衛,來自俄勒岡的吉姆-巴內特(JimBarnett)。
勇士取得47-35的戰績,排名太平洋區第二。勇士在季後賽中連續第3年碰到雄鹿隊。雄鹿贏了上兩次對碰,但這勇士取得了勝利。而湖人隊,在張伯倫,蓋爾-古德里奇,和傑里-韋斯特(JerryWest)的帶領下,在西部決賽中5場終結了勇士。
1973-74賽季,雖然勇士只落後湖人三場,球隊所取得的44-38的戰績仍不足以讓他們進入季後賽,因為該賽季雄鹿,公牛,和活塞在中西區全都取得了50勝以上的戰績。
巴里入選了NBA第一陣容,他在得分上(25.1分)排名聯盟第5,罰球命中率(.899)排第2,搶斷(2.11)排第5,助攻(6.1)排第8。
1974-75:驚人的轉變
1974-75賽季勇士拆散重組,引入了全新的比賽風格。轉變的結果震驚了聯盟,勇士在該賽季的總決賽中橫掃華盛頓子彈隊贏得了總冠軍。
連續四年成績差強人意,球隊的改變是必須的。內特-瑟蒙德被送到了芝加哥,換回克利福德-雷(CliffordRay),一位年輕的防守型中鋒,選秀中勇士選中了“絲綢”凱斯-威爾克斯(Keith“Silk”Wilkes,後改名賈馬爾-威爾克斯,JamaalWilkes),這位6尺6的前鋒使得比賽如同他的綽號一樣流暢。卡茲-拉塞爾跳出選項轉到了湖人,巴里成為球隊僅剩的一個大牌,因而也成為球隊的不二領袖。
教練艾爾-阿特爾斯把這看成了一種優勢,每一場比賽他都儘量讓更多的球員貢獻力量。阿特爾斯強調壓迫防守,身體碰撞以及傳球。巴里很好地適應了主心骨的角色,場均獻上30.6分(聯盟第2,排在鮑勃-麥卡杜(BobMcAdoo)的34.5之後)。他同時還在罰球命中率上領銜聯盟(.904),6.2場均助攻也排到了聯盟第6的位置。與此同時,威爾克斯也有場均14.2分和8.2籃板的貢獻,成為了該賽季的NBA最佳新秀。
勇士以48-34的成績成為太平洋區的冠軍,但跟凱爾特人和子彈隊比得來就遜色得多了,後兩者都在東部聯盟中取得60勝的戰績。勇士在半決賽中對上西雅圖並以4-2贏得系列賽,然後在西部決賽中遭遇芝加哥,戰成3-2之後,勇士在客場拉平戰果,最後艱難地在第7場中以83-79獲勝。
勇士兇悍的球風令聯盟側目,然而在總決賽中,他們仍被認為無法打敗華盛頓子彈隊。子彈隊擁有聯盟的最好的得分手之一埃爾文-海耶斯(ElvinHayes,23.0分),籃板手韋斯-昂賽爾德(WesUnseld,14.8籃板),以及助攻手凱文-波特(KevinPorter,8.0助攻)。然而勇士以閃電的速度直落4場,把子彈的得分壓制到了95.5分每場,進一步的證實了強大的團隊力量可以打敗球星超級的個人表現。
1975-76:勇士爭取衛冕
雖然接下來的賽季對菲爾-史密斯(PhilSmith)來說十分愜意,但一切卻不像上賽季那么容易。史密斯來自舊金山大學,新秀賽季在威爾克斯的陰影下過得並不如意,但在1975-76賽季找回了信心,場均貢獻20.0分併入選了NBA第2陣容。
巴里再次令人聳動,入選NBA第1陣容,聯盟最好的罰球手(.923),並在助攻方面以6.1個排名第5。威爾克斯場均17.8分,而令人激動的新秀古斯-威廉士(GusWilliams)也有11.7分的進帳。
勇士獲得了聯盟常規賽的最佳戰績,59-23,並在西部半決賽中以4-2摧毀了底特律。然而接下來的事情令人驚訝,他們在西部決賽中輸給了華而不實的鳳凰城太陽隊。太陽在第4場中2加時以133-129贏得了比賽,然後拿下第6,第7場進軍總決賽。
1976-80:墮落的年代
1976-77賽季,ABA被NBA吞併,給聯盟帶來了新的球隊和球星。而勇士卻在該賽季缺兵少將,無力爭奪冠軍。球隊倒是貨真價實的連續第3年獲得了優秀新秀,他們在1976年的選秀中以第8順位選中了中鋒羅伯特-帕里什(Robertparish)
里克-巴里,菲爾-史密斯,賈馬爾-威爾克斯和古斯-威廉士在進攻上提供火力,而帕里什和克利福德-雷而組成內線防守鐵牆。勇士以46-36的成績落後湖人和開拓者,排名太平洋區第3。季後賽,勇士在3場2勝的首輪輕取底特律活塞,在半決賽中,他們和湖人戰滿7場後落敗。
1977-78賽季勇士開始分崩離析,威爾克斯成為自由球員並加盟了湖人,古斯-威廉士以同樣的方式加入西雅圖(勇士得到湖人1978年首輪秀及250,000美金)。同時,勇士簽下了獲得NBA防守二隊的老兵EC-科爾曼(E.C.Coleman),勇士以43-39的成績結束賽季,連續7個賽季勝率超過.500,但他們在實力強勁的太平洋區中墊底,並以一個勝場之差失去季後賽資格。巴里以破隊史紀錄.924的罰球命中率領銜聯盟,場均得到23.1分。
這個賽季也是巴里在勇士的最後一個賽季。賽季結束後他以自由人的身份和休斯敦火箭簽約,成為兩年來第3個離開勇士的頭號得分手。
1978-79賽季勇士再沒充足的火力來克服失利。菲爾-史密斯場均得到了19.9分,羅伯特-帕里什繼續有進步,為勇士場均添上17.2分和12.1個籃板。帕里什在該賽季還創下破隊史紀錄的217個蓋帽。約翰-盧卡斯(JohnLucas),一位從火箭交換得來的火爆控衛,以場均9.3助攻排在聯盟第2。
三年級生盧卡斯,和帕里什,新秀帕維斯-肖特(PurvisShort)和韋恩-庫珀(WayneCooper)使得勇士成為聯盟中最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24.3歲,球齡2.3年。年輕以及缺乏經驗,使得勇士的勝率跌破了.500,38-44,再次在太平洋區墊底。
1978-79賽季拉開了勇士接下來8年中7次勝率低於5成的序幕。球隊在1979-80賽季崩潰,最終只取得了24-58的成績,並列聯盟倒數第2。盧卡斯以場均7.5助攻排在聯盟第5,帕里什以10.9籃板排在第7。跟腱受傷的菲爾-史密斯缺席了31場比賽,甚至教練艾爾-阿特爾斯也在訓練中也同樣拉傷了跟腱並錯失了最後21場比賽。幸運女神完全不眷顧這支球隊——勇士在8場加時賽中竟然無一斬獲,創下NBA的最衰紀錄。
1980-82:改變的年代
1980-81賽季勇士補充了幾張新面孔,成績提高到了39-43,但仍以一場之差錯失季後賽。但並非所有的改變都能使得事情更好。在一場使球隊在整個80年代都陷入困境之中的交易中,勇士把帕里什和1980年的首輪秀交給了波士頓,換回了他們的狀元簽和第13位簽。勇士用這個頭號簽選中了喬-巴里-卡羅爾(JoeBarryCarroll)。這位7尺的中鋒在接下來的6個賽季里場均得分從未低於17.0分(包括1982-83年的24.1分),然而帕里什卻在凱爾特人拿下了三連冠,和拉里伯德,凱文麥克海爾等一起組成NBA歷史上最好的鋒線之一。
勇士用13號簽和24號簽分別選中了里基-布朗(RickeyBrown)和拉里-史密斯(LarrySmith)。卡羅爾和史密斯都打出了出色的新秀賽季,入選了當年的NBA新秀第1陣容。
勇士還用菲爾-史密斯從聖迭哥得到了沃爾德-弗里(WorldB.Free)以及一個未來選秀,又用韋恩-庫珀從猶他得到伯納德-金(BernardKing)。金在上個賽季因傷缺席了大多數比賽,該賽季他場均得到21.9分並獲得了首個NBA年度最佳復出獎(NBAcomebackPlayeroftheYearAward)。而弗里則說,“我實在太優秀了,甚至連我都阻止不了自己。”該賽季他得到了全隊最高的24.1分。
1981-82賽季和上賽季有一個相似的結局。球隊提高了6個勝場,45-37,排名太平洋區第4,但還是以一場之差未能進入季後賽。金(23.2分)和弗里(22.9分)分別排在聯盟的第8和第9位,這也是勇士自1960-61賽季張伯倫和保羅-阿里津以來,首次有兩人得分排進聯盟前10。
1982-83:金走了
1982-83賽季,伯納德-金拋下了為傷病擊倒的勇士,跳槽到紐約尼克斯。這個賽季,勇士的球員們因傷因病總共缺席了238場次,創下當時NBA的最高紀錄。該賽季總共有多達19名的球員披過勇士球衣。球隊磕磕撞撞地得到了30-52的成績,排名太平洋區第5,落後湖人28個勝場。
貢獻最多的是喬-巴里-卡羅爾,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好一年(24.1分,聯盟第7)。帕維斯-肖特也有21.4分的進帳,連續4個賽季得分超過20。
勇士引進的兩名新球員,羅恩-布魯爾(Ronbrewer)和麥可-雷-理察森(MichealRayRichardson),在前一個賽季都打得不錯,但在奧克蘭卻沒能繼續閃光。布魯爾前一賽季場均能得到18.8分,在勇士只得到了11.3分。而用伯納德-金從尼克斯換回來的理察森,因為沒能通過藥物檢查,在10月被禁賽,隨即被送到了新澤西。
1983-86:進步緩慢
1983-84賽季約翰-巴赫(JohnBach)接管了球隊,同時58歲的他也成為當時NBA歷史上最老的新教練。Bach的到來結束了艾爾-阿特爾斯在勇士長達14年的統治。後者取得了557-518的總成績,並帶領球隊在1975年獲得了NBA的總冠軍,這也是勇士遷到西部灣區之後唯一的一個總冠軍。
1983-84賽季勇士取得了37-45的成績,在區內排名第5並落在季後賽之外。肖特,卡羅爾,以及“瞌睡蟲”埃里克-弗洛伊德(Eric"Sleepy"Floyd)成為了球隊的頭幾號得分手。個人成就方面也缺乏亮點,萊斯特-康納(LesterConner)以1.98搶斷排名第9,肖特22.8分排名第10,米奇-詹森(MickeyJohnson)得了一次周最佳球員獎。
1984-85是一場惡夢。卡羅爾沒有和勇士簽下契約,而選擇去義大利打球。勇士在壓制對手命中率(.536)和得分(117.7分)方面均在聯盟墊底,並以22-60的成績和印第安納並列聯盟最差戰績。
卡羅爾走後,拉里-史密斯一人承擔了搶籃板的重任。他以10.9的場均籃板排在聯盟第6。肖特也打出了28.0分的職業新高。
勇士在1985-86賽季有所提升,但仍以30-52的成績在太平洋區墊底。卡羅爾從歐州趕了回來,場均獻上21.2分,而上賽季得來的老兵特里-蒂格爾(TerryTeagle),場均也有14.2分的進帳。肖特再次以25.5分領先全隊,而潛力巨大的新秀克里斯-穆林(ChrisMullin)出賽55場,每場也有14.0分的收入,並在罰球命中率上以.896排名聯盟第2。
1986-88:繆利賣掉球隊
1986-87球隊在球場內外都有轉變。1986年5月23日,吉姆-菲茨傑拉德(JimFitzgerald)和丹-芬南(DanFinnane)一起從弗蘭克林-繆利手中買下了勇士隊,隨即任命喬治-卡爾(GeorgeKarl)為主教練。更重要的是,勇士取得了季後賽資格並闖進了半決賽。
球隊有一些不錯的個人表現。喬-巴里-卡羅爾平均每場21.2分,綽號瞌睡蟲的埃里克-弗洛伊德,其昏昏欲睡的舉止掩蓋了他場上的速度,以10.3助攻排名聯盟第2。拉里-史密斯繼續統治籃板,以11.5個排名第7.弗洛伊德和卡羅爾代表勇士出席了1987年的全明星賽。
球隊取得42-40的成績並進入季後賽。勇士首輪落後猶他兩場,隨後直下三場翻盤,成為自1956年以來首支在5場3勝的比賽中落後兩場翻盤的球隊。儘管弗洛伊德在和湖人半決賽第4場中勇奪51分,勇士最終還是輸給了這支最終獲總軍的球隊。卡爾結束與波特蘭的邁克-舒勒(MikeSchuler)之間的爭奪,贏得了該賽季的NBA最佳教練。
前一個賽季的成功在1987-88年煙消雲散,這是勇士交易和過渡的一年。然而,好的訊息是,球隊從密爾沃基雄鹿那裡弄來了唐-尼爾森(DonNelson)當球隊經理。尼爾森上任後立即進行了該賽季的最大交易,他把卡羅爾和弗洛伊德送到了休斯敦並換回了拉爾夫-桑普森(RalphSampson)和史蒂夫-哈里斯(SteveHarris)。
桑普森,一位靈活的7尺4的中鋒,曾在1986賽季幫助休斯敦殺進總決賽。但在那之後桑普森就一直遭受傷病困擾,1987-88賽季他實際上只打了48場球,場均得到15.6分和9.6籃板。勇士遭到傷病的重大襲擊,球員缺席場次達到204場,球隊先後使用了21個球員。穆林(20.2分)缺席22場,他自願參加了戒酒療程。卡爾在3月23日辭職,助理教練埃德-格雷高里(EdGregory)頂替了剩下的賽季。球隊最終只有20-62的成績。
1988-90:穆林強勢回歸
穆林的恢復和尼爾森出任主教練給勇士帶來了新的轉機。接受治療後穆林似乎換了一個人,他成為了聯盟中最好的一個球員之一。勇士在1988-89年取得43-39的成績,比上一年有了23場的進步。勇士在季後賽首輪中橫掃猶他爵士,但在西部半決賽中5場輸給了鳳凰城太陽。
穆林在1988-89賽季場均26.5分,並得到了一群快速的小個子新秀球員相助包括新秀米奇-里奇蒙德(MitchRichmond,22.0分),蒂格爾(15.2),溫斯頓-加蘭德(WinstonGarland,14.5),羅德-希金斯(RodHiggins,10.6),以及奧蒂斯-史密斯(OtisSmith,10.0)等人。穆林首次在全明星賽亮相併入選NBA第二陣容,里奇蒙德則成為該賽季的最佳新秀。
當尼爾森想乾出一番成績的時候,他就真能幹出一番成績。除了7尺4的桑普森外,他還得到了來自蘇丹的7尺7的蓋帽好手馬努特-博爾(ManuteBol)。博爾以每場4.31個蓋帽領銜聯盟,他每5.13分鐘就蓋一個帽也創下了一項NBA紀錄。
1989-90年勇士滿是跑轟手。球隊以116.3的場均得分領銜聯盟,並在罰球命中率上創下了球隊紀錄(.809),同時他們也創下NBA最少的的前場籃板紀錄(11.2)。雖然球隊37-45的成績不怎么樣,但球隊的打球風格非常具有欣賞性,因此他們也創下球隊有史以來最高的入座率,41個主場球票全部賣光。
球隊的前5名得分手——穆林,里奇蒙德,蒂格爾,新秀蒂姆-哈達威(TimHardaway),以及“魯尼”薩魯納斯-馬休利奧尼斯(Sarunas“Rooney”Marciulionis)——全部都在6尺7或以下。穆林以25.1的得分領銜球隊,在聯盟中得分排名第7,命中率第11,罰球命中率第8。
尼爾森並非真的想要這么小的陣容。當阿爾頓-李斯特(AltonLister)到來的時候,勇士覺得他們在內線的痛苦就將會消失了。勇士用一個首輪秀從西雅圖那裡得到了李斯特。但僅僅第3場比賽,李斯特就因右跟腱斷裂而消失了整年。博爾蓋了238個帽,包括有一場比賽蓋了13個,但他缺少在得分(1.9分)和其它方面的能力。球隊的大個子吉姆-皮特森(JimPetersen),克里斯蒂安-威爾普(ChristianWelp),烏維-布拉伯(UweBlab),以及邁克-斯姆雷克(MikeSmrek)全都幫不上忙。
1990-92:“跑轟TMC”(Run TMC)組合
1990-91賽季,哈達威,里奇蒙德,穆林組成了著名的“跑轟TMC”(RunTMC)三人組,平均每場砍下了72.5分,並帶領勇士拿到了9年來最好的成績44-38。穆林得分排名聯盟第8(25.7分),里奇蒙德第10(23.9),哈達威第11(22.9),球隊的得分也是23年來的最高(116.6分)。
勇士在季後賽首輪中讓中西區冠軍聖安東尼奧嘗到了苦果,3-1獲勝。西部半決賽對陣湖人,勇士在客場取得了一場勝利,但最終以4-1落敗。
1991-92賽季勇士把TMC組合拆散,雖然這使得他們的爆發力少了一些,但卻更加致命。認識到球隊需要更多的大個子,尼爾森把里奇蒙德和萊斯-傑普森(Lesjepsen)送到薩克拉門托並換回了新秀比利-歐文斯(BillyOwens)和一個1995年的次輪秀。
儘管送走了備受球迷喜愛里奇蒙德,這次交換仍然帶來了更好的結果。身高6尺9的歐文斯是該賽季的NBA探花,他的全能很好地適應了勇士的自由攻擊體系。很快他就證明了他不僅可以在內線限制對方的大個子,也可以在外線很好地處理球。他以後衛的身份上場,得到8.0個籃板和14.3分併入選了NBA新秀第一陣容。
TMC組合的拆散也給馬休利奧尼斯帶來了機會,這位生於立陶宛的球員在1989年成為首位來自蘇聯的NBA球員。6尺5的馬休利奧尼斯強壯而兇悍,以替補身份出場,每場有18.9分進帳。穆林(25.6分),哈達威(23.4)和馬休利奧尼斯成為聯盟得分最高的三人組。
蒂隆-希爾(TyroneHill),維克多-亞歷山大(VictorAlexander),和克里斯-加特靈(ChrisGatling)則給勇士帶來了內線得分。作為聯盟最好的陣容之一,勇士在3年內第2次得分領銜聯盟(118.7分),55-27的戰績列在波特蘭之後排名太平洋區第2。
勇士在首輪中面對西雅圖超音速,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竟被直落4場橫掃。穆林入選NBA第一陣容並加入了1992年美國夢一隊。哈達威入選NBA第2陣容,尼爾森則當選該賽季的NBA最佳教練。
1992-93:傷病侵襲了勇士
在度過一個具有聯盟最強攻擊力和55勝的賽季後,1992-93賽季勇士看起來似乎有能力爭奪總冠軍——直到傷病嚴重地打擊了他們。球隊總共有14名球員因傷病缺席了總共312場比賽。
四個主要的火槍手——穆林,哈達威,馬休利奧尼斯,以及歐文斯——同時上場打球的時間只有2分37秒。支離破碎的球隊最終只得到了34-48的成績並無緣季後賽。穆林因右拇指韌帶撕裂而缺席近半個賽季,馬休利奧尼斯賽季開始前在一次突發事故中摔斷了右腿並且右踝脫臼,傷好打了30場球後,又因跟腱問題缺席了剩下的所有比賽。歐文斯因左膝受傷缺席45場。哈達威也因右膝瘀腫缺席16場比賽。
雖然如此,球隊仍有一些閃光的個人表現。身高僅6尺的控衛哈達威在場上無所不在,場均得到21.5分,排名聯盟第13,助攻10.6助攻排第2,入選NBA第3陣容。穆林(25.9分)第4次入選全明星,但他因拇指的傷勢缺席了比賽。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LatrellSprewell),一名6尺5的後衛,是該賽季最令人驚訝的新秀,他總共得到了超過1000分,250籃板,250助攻,100搶斷和50個蓋帽。斯普雷維爾入選了NBA新秀第2陣容,給處於憂患中的勇士帶來了反彈的希望。
1993-94:詛咒仍未散去
1993-94賽季勇士仍無法逃脫被詛咒的命運。球隊失去了蒂姆-哈達威和薩魯納斯-馬休利奧尼斯一整個賽季,克里斯-穆林也缺席了前20場比賽。雖然如此,唐-尼爾森竟然還能把球隊帶到了50勝,比上賽季多了16場。他受助於兩名及時出現的潛力球星: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和新秀克里斯-韋伯(ChrisWebber)。
在NBA近代最大的一個選秀日交易中,勇士用安芬尼-哈達威(AnferneeHardaway,第3位秀)和3個未來的首輪秀從奧蘭多魔術手裡得到了克里斯-韋伯,這位球技高超的大前鋒在他兩個大學的賽季里,都帶領他的母校密西根大學進入了NCAA總決賽,他的到來給外線火力兇猛的勇士補充了一個天賦過人的大個子。
1993-94賽季韋伯成為NBA歷史上首位得到1000分,500籃板,250助攻,150蓋帽和75搶斷的新秀。他以場均17.5分,9.1籃板的表現壓過了魔術的哈達威成為當年的NBA最佳新秀。斯普雷維爾也過了一個不尋常的賽季,上場時間排名聯盟第1,場均21.0分。他首次在全明星賽中亮相併入選了NBA第1陣容。然而,該賽季勇士依然遭受傷病困擾,並在季後賽首輪中被菲尼克斯太陽橫掃。
1994-95:受傷的勇士度過另一個失敗的賽季
1994-95是勇士一個不幸的多事之秋。賽季開始前勇士做了幾個看來不錯的交易。一直渴望得到了一個強力中鋒,球隊把比利-歐文斯送到了邁阿密熱火併換回了羅尼-賽卡利(RonySeikaly)。球隊同時還把薩魯納斯-馬休利奧尼斯和拜倫-休斯頓(ByronHouston)送到西雅圖超音速並換回里基-皮爾斯(RickyPierce),新秀卡洛斯-羅傑斯(CarlosRogers),以及兩個次輪選秀權。球隊的先發陣容看起來很強悍:老球星蒂姆-哈達威和克里斯-穆林,年輕的潛力球員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和克里斯-韋伯,合格的籃板手賽卡利,甚至板凳上還有前最佳第六人皮爾斯。
但所有的事情都偏離軌道。賽季開始後韋伯行使了球員選項成為限制性自由球員,聲稱和主教練存在不可妥協的矛盾。他要求被交易出去,勇士被迫把這位94年的最佳新秀送到了華盛頓子彈隊,並換回打了三年球的前鋒湯姆-古格里奧塔(TomGugliotta)和三個首輪選秀權。
然後勇士的傷病又開始發作了。總共有15名球員缺席了325場比賽,這兩項數據都創下了NBA之最。穆林(57場),皮爾斯(54),賽卡利(45),羅傑斯(29),以及哈達威(19)——這只不過是勇士傷病名單的一部分。
變化仍在繼續。二月中,尼爾森辭職,助理教練鮑勃-蘭尼爾(BobLanier)頂替上任。2月18日,球隊把古格里奧塔送到明尼蘇達森林狼,換回新秀唐耶爾-馬紹爾(DonyellMarshall),94年的第4號新秀。賽季末勇士經常讓馬紹爾,羅傑斯和克利福德-羅茲爾(CliffordRozier)組成先發陣容,把替補時間留給前CBA球員里安-洛特里奇(RyanLorthridge),蒂姆-萊格勒(TimLegler)和大衛-伍德(DavidWood)。
勇士以26-56結束賽季,場均讓對手得到111.1分在聯盟墊底,同時他們也以18.3分鐘就一次失誤排在聯盟榜首。該賽季令人高興的是克里斯-加特靈的命中率達到.633,排名聯盟第1。賽季中斯普雷維爾被選進全明星賽的首發陣容。
勇士的運氣在休賽期開始轉變。球隊找到了里克-阿德爾曼(RickAdelman)充當新教練,他曾經帶領開拓者兩次進入NBA總決賽。同時勇士還請來了戴夫-特瓦爾茲克(DaveTwardzik)當球隊經理,他在夏洛特黃蜂幹得很成功。更妙的是,勇士還得到了1995年的NBA狀元簽。球隊用這個狀元簽選中了來自馬里蘭大學的喬-史密斯(JoeSmith)。
1995-96:哈達威出走,喬-史密斯上位
1995-96賽季年輕球員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和新秀喬-史密斯的幫助下,獲得了多10場的勝場。不幸的是,這意味著球隊仍只有36-46的成績,這已經是球隊4年來第3次無法進入季後賽。
該賽季也是蒂姆-哈達威/克里斯-穆林時代的終結。穆林的上場時間雖然減少了,但直到3月3日他還是一個重要的得分手,但右手韌帶的撕裂過早地結束了他的賽季。這已經是穆林連續第4個賽季為傷病所困擾了。哈達威則不太滿意教練里克-阿德爾曼,和克里斯-加特靈一起被交換到邁阿密,並換回了賓伯-科爾斯(BimboColes)和凱斯-威利斯(KethWillis),結束了他在勇士6年半的生涯。
史密斯,儘管只在大學打了兩年球,仍給勇士的球迷們帶來了樂觀的理由。他場均拿下15.3分和8.7籃板,併入選NBA新秀第1陣容,證明了球隊可圍繞他重建。斯普雷維爾則每場上場近40分鐘,拿到全隊最高的18.9分,搶斷排名聯盟第17位。
1996-97:聖何塞路在何方
1996-97賽季,勇士因為奧克蘭球館全面翻新而把主場移到聖何塞,他們在這個臨時主場艱難地拿到了30-52的成績。
這個賽季也是克里斯-穆林在勇士的最後一個賽季。這位前夢一隊的成員是勇士歷史出場最多的球員。穆林是1985年的7號秀,在超過10年的時間裡,他一直是勇士的中流砥柱。生涯的最後一年,也是他最後5年裡最健康的一年,他在新人喬-史密斯和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身邊充當綠葉,場均得到14.5分,並以.553的命中率排名聯盟第15,3分球命中率.411,罰球命中率.865。
史密斯和斯普雷維爾繼續展示他們的才能。斯普雷維爾第3次在全明星露臉,場均24.2分領銜球隊。
斯普雷維爾4次得分超過40,在3月10日對快船的比賽中25罰22中,創下當時西部的紀錄。剛剛打第2個賽季的史密斯也有18.7分和8.5籃板的貢獻。
老將馬克-普萊斯(MarkPrice),和賓伯-科爾斯,BJ-阿姆斯特朗(B.J.Armstrong)一起承擔起球隊的控衛位置,以.906的罰球命中率領銜聯盟。1997年1月12日,他個人的助攻總數超過了10,000個。普萊斯和穆林的精準罰球也使得勇士以.778的罰球命中率排名聯盟榜首。
賽季在聖何塞結束後,主教練里克-阿德爾曼被辭退,他在兩個賽季里的總成績是66-98。代替他的是PJ-卡萊西莫(P.J.Carlesimo),上賽季他在開拓者比里克-阿德爾曼幹得成功得多。更大的訊息是勇士在97年8月12日把穆林交易到了印第安納步行者隊,換回了杜安-費雷爾(DuaneFerrell)和埃里克-丹皮爾(ErickDampier)。1997-98賽季勇士搬進了新的場館,球隊有了新的教練,隊服,隊標,期盼有一個新的成功。
1997-98:陌生的家
在聖何塞打了一個賽季後,球館也完成了翻新工作,勇士回到了奧克蘭。賽季後的交易轉會和新的隊服,使得一切都不再熟悉。
勇士開局打了個1-14,而且再也沒能翻過身來,最終只有19-63的成績。亮點來自於前鋒唐耶爾-馬紹爾,他取得生涯最好的15.4分和8.6籃板。中鋒埃里克-丹皮爾,場均也有11.8分和8.7籃板。
勇士做了幾單交易,最重要的人員變動包括了老將克里斯-穆林和前狀元秀喬-史密斯。球隊除了把穆林送到印第安納換回丹皮爾和杜安-費雷爾外,史密斯和布萊恩-肖(BrianShaw)則在2月被送到費城,換回了吉姆-傑克遜(JimJackson)和克萊倫斯-威瑟斯龐(ClarenceWeatherspoon)。
該賽季的人員變動還包括傑森-卡菲(JasonCaffey),穆格西-博格斯(MuggsyBogues)和托尼-德爾克(TonyDelk)的到來,以及馬克-普萊斯,BJ-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布雷爾(ScottBurrell)的離開。肖,迪基-辛普金斯(DickeySimpkins)以及大衛-沃恩(DavidVaughn)則在賽季末來了又走。
三次入選全明星的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只打了14場比賽。因為在球隊的訓練中和教練發生爭吵,NBA將他賽季剩下的所有場次全部禁賽。
1998-99:一些變化
縮水賽季的開始不久,勇士就把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送到了紐約,並得到了約翰-斯塔克斯(JohnStarks),克里斯-米爾斯(ChrisMills)以及特里-卡明斯(TerryCummings),新面孔給勇士帶來了一些新的衝擊。
斯塔克斯場均13.8分,4.7助攻和1.38搶斷。他和西雅圖的加里-佩頓(GaryPayton)是僅有的在這三項技術統計上都排名球隊榜首的兩個球員。米爾斯每場取得10.1分,而打了17年球的老將卡明斯則送上了一些領袖作用,並且有9.1分的進帳。
勇士最終取得21-29的成績,主場戰績則為13-12。儘管賽季少了32場比賽,他們仍比上個賽季多贏了兩場比賽。
一個重要的新人是來自北卡的新秀安托萬-賈米森(AntawnJamison),他被媒體選為1998年大學籃球年度最佳球員。作為一名NBA的新人,他場均得到9.6分和6.4籃板。在他上場時間超過25分鐘的18場比賽中,這個數據上升為16.4分和9.1籃板。
1999-2000:仍在重建
1999-00賽季,勇士隊中既有經歷過季後賽考驗的老將,也有活力充足,進步快速的年輕隊員。前者有唐耶爾-馬紹爾,克里斯-米爾斯,穆奇-布萊洛克(MookieBlaylock),後者則有安托萬-賈米森,傑森-卡菲,阿多納爾-福伊爾(AdonalFoyle)和埃里克-丹皮爾。
然而,這兩班人馬都受到了傷病困擾。二千年之際,勇士正準備主辦NBA的全明星盛會,傷病情況使得樂觀的前景突然變成了另一個重建的賽季。
賈米森傷後一周,主教練/經理加里-聖讓(GarrySt.Jean)做了賽季最大的一單交易。托尼-庫科奇(ToniKukoc)到了費城,比利-歐文斯和約翰-斯塔克斯離開了金州,勇士則得到拉里-休斯(LarryHughes)。休斯在勇士打得不錯,得了4次兩雙,4場助攻多於7次,7場得分上30分,包括在對掘金時得了44分。
在這次交易中,聖讓宣布休斯和賈米森將作為未來球隊重建的基石。
大體上,勇士比去年擁有更多天賦和一些正面的東西——球隊在總籃板上排名聯盟第2(45.5籃板),8.91個搶斷排名聯盟第7。
2000-02:走馬燈換帥
雖然擁有了新主教練戴夫-考恩斯,勇士隊仍在掙扎之中,2000-01賽季他們以糟糕的17勝65負排名倒數第一,拉里-休斯的表現也沒能達到人們預期。2001-02賽季又一次更換主帥是勇士連續第八年沒能進入季後賽的註腳。賽季中主帥戴夫-考恩斯被解僱,代替他的是布萊恩-溫特斯,而勇士依然是全聯盟最差的球隊之一,21勝61負的戰績排名聯盟倒數第一。在又一個令人失望的賽季過後,球隊放走了拉里-休斯,他和華盛頓奇才簽約。
2002-03:阿里納斯和理察森帶來起色
在新主帥埃里克-穆塞爾曼的帶領下,在熬過了前15戰僅有4勝的不利開局之後,勇士開始有了一些生命力。他們的年輕球星吉爾伯特-阿里納斯和傑森-理察森打出了爆發性的表現。理察森在全明星周末上以令人讚嘆的表演贏得了扣籃大賽的冠軍,而阿里納斯得到了最快進步獎,勇士在下半賽季向著50%勝率和季後賽資格發起了衝擊。到了3月4日,勇士的戰績為30勝30負,將近10年以來第一次在賽季後半段達到50%勝率。不過這是他們本賽季最後一次嘗到成功的滋味了,賽季進入尾聲後勇士表現掙扎,最後22場比賽他們只贏下8場,38勝44負排名分區第六名,連續第九年沒能進入季後賽。賽季結束後勇士的進步幾乎被徹底清零,他們被迫將頭號得分手安托萬-賈米森交易到了達拉斯小牛,同時吉爾伯特-阿里納斯作為自由球員被華盛頓奇才搶走。
2003-04:連續第四年失去重要球員
在上賽季顯示出轉機之後,勇士新賽季的開局相對來說算是良好,27場比賽過後,他們的戰績是14勝13負。但是隨著新年的到來勇士開始掙扎,連輸了7場比賽。勇士最終以37勝45負排名太平洋分區第四,連續第10年無緣季後賽。儘管戰績不佳,勇士卻有一些個人表現上的閃光點。傑森-理察森繼續進步成為一名優秀的NBA球員,場均拿到18.7分;埃里克-丹皮爾場均能拿下12.0個籃板,排名聯盟第四。為了讓勇士重返季後賽,他們求助於球隊的歷史,任命了克里斯-穆林為新任總經理,穆林用邁克-蒙哥馬利取代了埃里克-穆塞爾曼的主教練職務,蒙哥馬利在NCAA的史丹福大學執教的時候曾扭轉了該校的籃球表現。不過他們的進步將得不到頭號籃板手的幫助,在勇士無力續約丹皮爾的情況下,他們被迫將他交易到了達拉斯小牛。
2004-05:拜倫-戴維斯帶來活力
在勇士隊重建和更新換代的這一年中,他們開局慢熱,連敗6場以3勝12負開始了新賽季。勇士在12月表現強勢,14場比賽中贏下8場,不過當2005年來臨,他們變得更加掙扎,在隨後的16場比賽中僅勝1場。在以16勝38負排名分區榜尾的情況下,勇士再一次在交易截止日做出調整,用克拉克斯頓換來了紐奧良黃蜂隊的拜倫-戴維斯。這筆交易立刻產生效果,勇士馬上變得富有競爭力。戴維斯不但在他的新夥伴中間打得出色,而且讓他周圍的每個人都變得更好,勇士隊在隨後的比賽中拿到了18勝9負的成績,以34勝48負和洛杉磯湖人並列分區第四,避免了獨自墊底的尷尬。
2005-06:另一個重要引援:老尼爾森
在上賽季的強勢結尾之後,灣區球迷對勇士有了新的希望,希望他們能自1994年以來首次打入季後賽。賽季初期,他們沒有失望,勇士隊依靠拜倫-戴維斯的表演強勢開局,第一個月打出11勝6負的戰績。到了12月,勇士隊開始顯示出一些不好的徵兆,連敗5場;不過幸好在本月底打出3連勝,進入新年時,勇士依然有17勝14負,超出50%勝率的表現,這是他們12年來的第一次。儘管如此,這樣良好的勢頭沒能延續下去,勇士在2006年輸掉了他們的前5場比賽,此後再也沒能回到50%勝率以上。2月份隨著拜倫-戴維斯的受傷,情況變得更加不可收拾,勇士13場比賽僅贏得4場,回到分區墊底的位置,並且一直被壓在這個位置直到賽季結束,連續第二年以34勝48負結束賽季。和上賽季不同的是這次他們沒有了賽季末強勢反彈的良好感覺,主帥邁克-蒙哥馬利被炒,取代他的是曾在1988-95年間執教勇士隊,率隊四次打進季後賽的唐-尼爾森,當時尼爾森在1994-95賽季中期因為和克里斯-韋伯不合而下課,從此開始了球隊長達12年的季後賽荒蕪期。
2006-07:黑八奇蹟
在唐-尼爾森的帶領下,情況開始好轉,健康的拜倫-戴維斯打出強勁表現,勇士前10場比賽取勝7場。不過勇士隊的壞毛病再次浮現,接下來的兩個月他們都表現糟糕。1月17日的時候,勇士隊只有19勝21負,他們決定進行一樁大交易,將特羅伊-墨菲、邁克-鄧利維、埃克-迪奧古和凱斯-麥克洛德送到印第安納步行者,換來了艾爾-哈靈頓、史蒂芬-傑克遜、薩魯納斯-賈西科維休斯和約什-鮑威爾。一周之後,交易顯示出對勇士有利的跡象,他們依靠蒙塔-埃利斯的一記17尺壓哨投籃戲劇性地以110-109戰勝了新澤西籃網。當然,新球員的融入沒有交易中騰出薪金空間的效果來得快,尼爾森教練設計了一支更快速的跑轟隊伍。在2月份大部分時間打得很艱難之後,球隊的轉折點出現在3月4日。這天球隊令人沮喪地以107-106主場輸給了華盛頓奇才,讓球隊戰績跌落到26勝35負,前勇士球員吉爾伯特-阿里納斯在比賽還剩不到一秒鐘的時候得到了一次技術犯規罰球的機會而決定了比賽勝負。在這場失利之後,勇士在隨後7場比賽贏下6場,在客場遭遇障礙,4戰3負之後,勇士開始狂奔,最後10場比賽贏得9場,包括以5連勝結束常規賽,最終42勝40負的勇士擠進季後賽位列8號種子,蒙塔-埃利斯被選為最快進步球員。
掃一眼勇士的首輪對陣——對上67勝15負的達拉斯小牛——就可以很快得出結論,勇士不會有機會製造意外,這畢竟只是他們自1994年以來的首次季後賽之旅。但在常規賽中勇士卻很擅長對付小牛,三次碰面全都戰勝對手,原因大概是唐-尼爾森在1997-2005年間一直執教小牛,對他們非常了解。第一場比賽勇士就顯示了他們對於小牛隊是多么危險,97-85取勝對手,並將聯盟最有價值球員德克-諾維茨基限制到16投4中僅得14分的慘境。在小牛112-99贏得第二場之後,系列賽轉戰奧克蘭,狂暴的球迷們已經隊季後賽極度饑渴,他們幫助勇士109-91取勝,場上的頭號得分手是貢獻30分的傑森-理察森。勇士的魔力在第四場繼續,拜倫-戴維斯以一記打板三分結束了上半場,在中場休息時已經近乎瘋狂過的球迷版主與勇士逆轉比賽,103-99再次取勝並令人震驚地3-1領先對手,拜倫-戴維斯貢獻33分是贏球的主線。小牛在第五場118-112取勝避免了主場被淘汰,不過系列賽重回甲骨文球館後,勇士隊無所不在,他們在第三節轟下36分,以111-86完成了這次史詩般的驚天冷門,史蒂芬-傑克遜拿到了全場最高的33分。
第二輪面對猶他爵士,勇士打得磕磕絆絆,客場前兩場全輸,包括第二場令人沮喪的加時惜敗,他們在加時賽中只得到4分。回到主場後勇士再次復甦,拜倫-戴維斯打出32分9助攻6搶斷,率隊125-105拿下第三場。不過第四場爵士在比賽末段拉開差距,第四節狂得40分拿到了115-101的勝利,以及3-1的大比分。隨後他們100-87贏下第五場,結束了勇士的魔術之旅。
2007-08:瞬間輝煌後,戴維斯離開
在完成13年來的首次季後賽之旅之後,勇士新賽季卻開局不利,史蒂芬-傑克遜因為槍擊案被禁賽7場,勇士隊開局遭遇6連敗。在傑克遜復出之後勇士很快恢復,在隨後的9場中贏下8場,以8勝7負結束了第一個月的比賽。12月勇士打得也不錯,單月拿下11勝6負的成績。新年開始後勇士遭遇小小挫折,他們在2008年的前4場比賽輸掉3場。不過他們這個月依然有9勝6負的成績。但在有8支球隊向著50勝邁進的西部聯盟,想要重返季後賽的勇士隊面臨著險惡的環境。為了在後半賽季幫助球隊提高,勇士簽下了克里斯-韋伯,這位當年在勇士拿到1994年的最佳新秀獎,隨後因為契約談不攏而被交易到華盛頓子彈隊的大前鋒,如今重返故地,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勇士2月份打得不錯,不過韋伯無法為球隊提供所需的幫助,這位前全明星因為持續不斷的膝傷而很快宣布退役。進入4月份時勇士依然以45勝28負位列季後賽競爭者之列,可是最後階段他們表現糟糕,最後9戰僅有3勝,以兩場只差沒能重返季後賽——儘管他們48勝34負的成績比07年他們殺入第二輪時候的成績還要好。賽季結束後勇士震驚地發現拜倫-戴維斯離去了,他們的明星後衛與洛杉磯快船簽約。
2008-09:蒙塔離奇受傷
在勇士以微弱劣勢沒能連續第二年進入季後賽之後,新賽季的開局非常糟糕。球隊失去了蒙塔-埃利斯,他因為在休賽期騎電動車而受傷。勇士因埃利斯進行危險活動導致錯過整個上半賽季而對其處以30場的禁賽。儘管球隊簽下了科里-馬蓋蒂以彌補失去拜倫-戴維斯的損失,情況還是沒有向對勇士有利的方向發展,前20場比賽他們輸掉15場。在埃利斯在1月23日最終回歸球隊的時候,勇士已經是13勝30負,無緣季後賽前景了。埃利斯在回歸的首場就有20分的良好表現,不過勇士還是105-106輸給了克利夫蘭騎士。埃利斯復出之初表現不佳,還缺席了一些比賽,不過最終強勢收尾,拿到了場均23.5的表現。但勇士又承受了一個失敗賽季的痛苦,以29勝53負排名太平洋區第三名。 2009-10:混亂的一年

在重建的路上,勇士這個賽季依然是令人失望的,雖然不可否認本賽季勇士隊受傷病影響很大,甚至在常規賽最

科里是勇士這個混亂賽季的唯一亮點 科里是勇士這個混亂賽季的唯一亮點

後一場對陣波特蘭開拓者的比賽中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比賽還剩4分47秒結束時,勇士隊員德文-喬治吃到本場第六次個人犯規,勇士只有4人比賽,因傷退場的克里斯-亨特不得已上場比賽,但因傷無法繼續比賽,勇士只能向裁判申請當場比賽未放入激活名單的安東尼-莫羅和羅尼-圖里亞夫上場比賽以示勇士無人可換,無奈的裁判只好允許喬治繼續在場上比賽,但是勇士也吃到一次技術犯規。

由此可見本賽季勇士隊受傷病影響很大,但是不能成為他們糟糕戰績的藉口。除了傷病,影響勇士隊戰績另一大因素是球隊內部矛盾,尤其是主教練尼爾森與球員安東尼-蘭多夫矛盾激化,他本賽季由於各種原因只出場了33場比賽749分鐘,最終勇士隊在磕磕絆絆中結束了混亂的賽季,只取得26勝56負的糟糕戰績,早早退出季後賽名額爭奪。

即使是一個混亂的賽季,但是整個賽季勇士隊也是有收穫和亮點的,他們挑選的新秀史蒂芬-科里在其處子賽季就打出了17.5分5.9助攻4.5籃板1.9搶斷的耀眼數據,最終雖然與最佳新秀擦肩而過,但卻是勇士隊未來的希望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