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的作者是廣超法師,2009-7-1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內容為: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我一共講過四次《金剛經》,一次在菩提協會以閩南語為老人班的老居士們講解;三次在大眾學佛研究會,其中一次為佛學班的學生們講,另兩次公開為居士們講。因為學員的程度不同,隨緣講解的內容深淺也不一樣。每一次的開示都沒有筆記,由果逸居士發心把在大眾學佛研究會的開示錄音進行了筆錄,整理成講稿。

本書目錄

序言《金剛經》簡介一、《金剛經》的流傳二、《金剛經》的譯本三、《金剛經》的註解四、近代的《金剛經》講記五、釋經題六、譯者七、《金剛經》的宗旨上篇 於法無住生心,悟有為非相不可得第一章 法會緣起首度問:云何降伏其心?第二章 離四相:應發心度眾生,不住相布施一、應發度盡眾生之心二、應離四相發心三、應不住相布施四、無住布施之福德第三章 離有為境:有相識境是虛妄,實相是心智之非相顯現一、有相識境皆虛妄,故不以身相得見如來二、無相智境皆非相,故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三、信實相即諸相非相顯現之菩薩善根四、法與非法皆非相顯現,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五、如來所說法乃非相顯現,故不可取、不可說六、無為法不應取,然證則有別七、受持諸相本非相顯現之福德勝於有相布施八、佛法乃非相顯現之法,依金剛般若智而成佛第四章 離有為果:心無所住而證無為。無所得而得聖賢果一、須陀洹心無所得而證無為,實無所入,而得第一果二、斯陀含心無所得而證無為,實無往來而得第二果三、阿那含心無所得而證無為,實無不來得第三果四、阿羅漢心無所得而證無為,不著人我而得第四果五、菩薩心無所得而證無為,於諸佛之法實無所得六、菩薩於佛土心無所得,莊嚴佛土即非莊嚴七、菩薩於清淨心無所得,無所住而生其心八、有為的有相福德不如無為的無相福德九、能顯心智即金剛不壞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第五章 離有為行:菩薩修無住心。現觀金剛智之非相顯現一、菩薩應觀般若乃不變金剛智,心智顯現本非相二、菩薩現觀如來說法,即本具金剛智之非相顯現三、菩薩現觀世界、微塵,即本具金剛智之非相顯現四、菩薩現觀三十二相,即本具金剛智之非相顯現五、信受金剛智之非相顯現,是菩薩第希有功德,六、菩薩現觀諸法實相,即本具金剛智之非相顯現七、受持本具金剛智之非相顯現者乃上上乘菩薩八、菩薩現觀第一波羅蜜,即本具金剛智之非相顯現九、菩薩現觀忍辱波羅蜜,即本具金剛智之非相顯現第六章 離有為德:讚嘆受持金剛般若非相顯現的功德下篇 於心如實知見,證無為法性不動智第七章 離無為境:證諸法如義得受記,所得佛法無實無虛第八章 離無為行:菩薩無作修,得相好眷屬佛土五眼一切智第九章 離無為果:證一切智圓滿佛果,所作皆法界一心所顯第十章 離無為德:佛如如不動入眾生識境,勿謂實有如是法第十一章 總結:智境金剛不動智,識境法界現非相後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