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麥[中藥]

瞿麥[中藥]
瞿麥[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瞿麥,中藥名。為石竹科植物瞿麥或石竹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果期采割,除去雜質,乾燥。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地上部分。

性 味

味苦,性寒。

歸 經

歸心、小腸經。

功 能

有利尿通淋,活血通經的功效。

主 治

用於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經閉瘀陰。

相關配伍

1、《外台秘要》:瞿麥子搗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三日當下石。用於小便石淋,宜破血。

2、《金匱方》:小便不利有水氣,栝蔞瞿麥丸主之:瞿麥二錢半,栝蔞根二兩,大附子一個,茯苓、山芋各三兩,為末,蜜和丸梧子大。一服三丸,日三。未知,益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也。

3、《千金方》:以瞿麥煮濃汁服之。用於子死腹中或產經數日不下。

4、《聖濟總錄》:南天竺草(即瞿麥)拇指大一把,山梔子仁三十個,生薑一塊,甘草(炙)半兩,燈草一小把,大棗五枚。水煎服。用於九竅出血,服藥不止者。

5、《聖惠方》:瞿麥炒黃為末,以鵝涎調塗 頭即開。或搗汁塗之。用於目赤腫痛浸淫等瘡。

用法用量

9~15g。

禁 忌

孕婦慎用;惡螵蛸,伏丹砂。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乾燥。

生理特性

1、瞿麥:莖圓柱形,上部有分枝,長30~1500px;表面淡綠色或黃綠色,光滑無毛,節明顯,略膨大,斷面中空。葉對生,多皺縮,展平葉片呈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枝端具花及果實,花萼筒狀,長2.7~92.5px;苞片4~6,寬卵形,長約為萼筒的1/4;花瓣棕紫色或棕黃色,捲曲,先端深裂成絲狀。蒴果長筒形,與宿萼等長。種子細小,多數。氣微,味淡。

2、石竹:萼筒長1.4~45px,苞片長約為萼筒的1/2;花瓣先端淺齒裂。

產 地

主產於河北、遼寧。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四川亦有栽培。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

2、《本草正義》:其性陰寒,泄降利水,除導濕退熱外,無他用。

石竹科·石竹草屬植物

石竹屬(Dianthus L. ),石竹科,約300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和非洲,但主產地為地中海區,中國有石竹瞿麥等16種,南北均產之,大部供庭園觀賞用或藥用。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狹,禾草狀;花美麗,單生或排成聚傘花序; 萼管狀,5齒裂,下有苞片2至多枚;花瓣5,具柄,全緣或具齒或細裂;雄蕊 10;子房 1室,花柱2;蒴果圓柱形或長橢圓形,頂端4-5齒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