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紅茶

野生紅茶

野生紅茶,又叫野生古樹紅茶,屬於滇紅茶。

野生紅茶

野生紅茶,也叫野生古樹紅茶,屬滇紅茶,是選用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鳳慶、保山、西雙版納、德宏等地的三百年以上野生喬 木古茶樹鮮葉為原料,雲南可以茶業有限公司在傳統紅茶工藝基礎上,引入工夫紅茶工藝精心研製而成的一款獨具特色的滇紅茶!成品茶除具有特優滇紅茶的條索緊秀烏潤、湯色金黃透亮、滋味醇厚飽滿、香氣較為沉穩,悠長、葉底紅勻鮮亮等特點外,更具古喬木茶山野之氣強烈,出湯迅速、經久耐泡、唇齒生香、杯底留香的氣韻,回乾生津的持久。

野生紅茶野生紅茶

野生紅茶製作工藝

野生紅茶屬於發酵茶,製作系採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野生喬木古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工序製成!將從古茶樹上採下的新鮮細嫩的茶葉擺放在通風透氣的竹簾上散發水分的過程稱為萎凋,當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葉變成萎松時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機內揉捻,使茶汁揉出,茶葉成條。揉好的茶葉放在木製的盤內,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茶葉逐漸變紅,並散發出一股獨特香味,這時再把茶葉放到烘乾機里烘乾至可以捏成粉末時,野生紅茶就製成了!

野生茶樹生長環境與雲南古茶樹資源分布

雲南茶樹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野生大茶樹發現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野生紅茶產區主要是雲南瀾滄江沿岸的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紅河6個地州的20多個縣。雲南省並沒有四季之分,與江南地區的二十四節氣區分有天壤之別。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受伊朗印巴地區和沙漠地區氣流影響,日照充足、空氣乾燥、降雨偏少,為明顯旱季。六月至十月初受赤道海洋西南季風和熱帶海洋東南季風影響,溫度高、濕氣重,降雨日多且量大,為明顯雨季。年乎均溫度攝氏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為磚紅壤與赤紅壤為主,PH值4.5—5.5之間,疏鬆腐質土深厚,有機含量特高。特別適合紅茶的生長。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地理位置在東經97°—106°,北緯21°9′—29°15′之間。主產茶區基本上分布在橫貫東西的北緯23o27′附近。這條在北回歸線附近不超過3o的緯度範圍內,被科學家稱為“生物優生地帶”。全省128個縣有120個縣產茶,23個重點茶產縣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間。雲南有雨熱同季和乾涼同季的氣候特點,全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5℃—18℃之間,晝夜溫差平均超過10℃以上。
古茶樹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兩大類,少數屬於過渡型或是山茶屬的近緣植物。通常將樹體高大、年代久遠的大茶樹稱為古茶樹。雲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規模(1000畝以上),聯片的古茶園共有14片,達21.21萬畝,保存的從野生型、過渡型到栽培型類型齊全的千年以上古茶樹32棵,占全國的43%,證明雲南是我國乃至世界古茶園保存面積最大、古茶樹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
現將雲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樹分布簡介如下:
1.1臨滄地區古茶樹分布

野生古茶樹野生古茶樹

臨滄地區茶樹資源十分豐富,是雲南古茶樹遺產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主產分布是在有著“世界滇紅之鄉”雲南省臨滄鳳慶縣。1981年,中國茶科所和雲南省茶科所組成的茶樹資源考察組,對臨滄地區6縣32個村(點)作了全面考察,採集栽培型茶樹標本50份,野生茶樹標本23份,近緣標本4份。
1.1.1野生古茶樹
臨滄地區南起滄源縣單甲鄉,北至鳳慶縣詩禮鄉,綿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範圍內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樹分布。在雙江縣勐庫幫罵雪山、滄源縣糯良大黑山、單甲大黑山、鳳慶縣山頂塘大山、臨滄縣發現了種群數量巨大的野生茶樹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樹資源為雙江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地處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布面積約12000餘畝,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種群落。

1.1.2栽培古茶樹
臨滄地區馴化栽培茶樹,史料記載已有1000多年歷史。在鳳慶縣、雙江縣、滄源縣、雲縣、臨滄縣境內均有樹齡數百年甚至更長的栽培型大茶樹。其中典型的有鳳慶香竹箐大茶樹和勐庫冰島古茶園。香竹箐大茶樹,位於鳳慶縣小灣鎮華峰村香竹箐,根頸乾徑1.59米,株高9.3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現存的最粗的大茶樹;冰島古茶園,位於雙江

栽培型古茶樹栽培型古茶樹
縣勐庫鎮冰島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雙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種200餘粒,在冰島培育成功150餘株。2002年3月調查,現存有根頸乾徑0.30-0.60米古茶樹1000餘株,冰島古茶園的種子在勐庫繁殖,形成勐庫大葉茶群體品種。
1.2西雙版納州古茶樹分布

西雙版納的古茶樹、古茶園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樹和栽培型古茶茶較集中的產地之一。據初步調查,分布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古茶樹和古茶園面積約5萬畝。
古茶樹、古茶園主要分布在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區地帶。廣泛分布在勐海縣巴達鄉、格朗和鄉、布朗山鄉、勐混鄉、勐宋鄉,勐臘縣象明鄉、易武鄉;景洪市基諾鄉、大勐龍鄉勐宋等地。其中最著名為南糯山古茶園,面積近15000畝,是雲南現存面積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園,樹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幹直徑在0.2米以上;此外,分布有許多年代久遠的大茶樹,其中著名的有“栽培型茶樹王”南糯山大茶樹(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樹王”巴達大茶樹、曼噴龍大茶樹,勐臘縣的落水洞大茶樹、蘇湖大茶樹、曼松大茶樹等。
1.3保山市古茶樹分布
保山是茶樹原產地區域之一,境內茶樹品種資源豐富。據調查,在騰衝縣古永,龍陵縣鎮安打摩山,昌寧縣苟街,保山市瓦窯道人山、瓦度黑龍井大岩子、阿貫山、以及高黎貢山東坡一帶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緣野生茶和進化型野生古茶樹,多分布於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為喬木或半喬木型,樹高5-15米,民眾俗稱“大樹茶”。在保山市壩灣鄉的大中寨、擺落塘、幫隴村,老營西河杉林果寨楊柳茶山,騰衝縣團田鄉,龍陵縣鎮安小田壩、施甸縣關擺馬村還續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樹。尤其在保山市壩灣鄉德昂舊寨,進入寨子在庭院、地埂邊到處可見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樹。
1.4思茅地區古茶樹分布
思茅地區野生茶樹資源極其豐富,主要分布於無量山、哀牢山和瀾滄江兩岸,海拔在1830-2600米之間。據不完全統計,全區野生茶樹分布在7個縣的29處,多為散生,均生長在原始森林中。
思茅地區野生茶樹主要集中在鎮沅縣的九甲千家寨龍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東桃子箐一帶,景谷縣的困莊大地、大水缸、大黑龍塘,景東縣的石大門、驢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孟連縣的臘福黑山,瀾滄縣的寮國黑山、東回帕令黑山,普洱縣的困六山、小高廠,墨江縣的蒼莆塘。其中,較為突出的是鎮沅縣九甲鄉千家寨野生古茶樹群落,多集中分布於小吊水頭河頭龍潭原始森林中,海拔2450米,屬於野生大茶樹群落;1991年,瀾滄縣境內發現的“過渡型茶樹王”邦崴大茶樹,經專家鑑定,樹齡1000年左右;瀾滄縣景邁栽培型萬畝古茶園,據記載,現存古茶樹多數是明、清以來種植或自然繁育生長,樹高一般為2米-5米之間,基部直徑0.2米以上,株距2米-4米。此外,在德宏、紅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少量古茶樹分布。如德宏州:潞西縣的勐嘎野茶、瑞麗縣的弄島野茶、梁河縣的大廠大山茶、隴川野茶;紅河州:元陽縣的勝村野茶、金平縣的銅廠苦茶、文山州:廣南縣的革傭野茶、馬關縣的八寨澀茶、麻栗坡縣的金廠大樹茶等等。

野生紅茶功效

野生紅茶所含的茶黃素和茶紅素決定了紅茶的質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質越佳。決定茶黃素、茶紅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茶樹的品種,其次是鮮葉的嫩度。
野生紅茶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利尿功效
在野生滇紅茶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
2.消炎殺菌功效
野生滇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
3.解毒功效
據實驗證明,野生滇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4.提神消疲功效
經由醫學實驗發現,野生滇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
5.保健功效
野生滇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
健康保健方面:野生滇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近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肌功能。預防疾病方面:滇紅茶的抗菌力強,用滇紅茶漱口可防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並預防蛀牙與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與高血壓。

如何鑑別野生紅茶和普通滇紅茶

鑑別野生紅茶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從茶葉外形(條索)方面鑑別
野生滇紅茶條索緊秀烏潤,較為壯碩,質感明顯,葉底條索葉脈清晰,葉邊齒呈不規律狀舒展性好,有彈性,柔韌性較好。普通滇紅茶葉身單薄,葉子裙邊起波浪,葉邊齒較規律,葉底不舒展,質感薄小且脆硬!
(2)從香氣方面鑑別(散茶茶香,底香<公道杯,品茗杯,>)
野生滇紅茶香氣較為沉穩,悠長,普通滇紅茶香氣飄,香氣較短!
(3)從口感韻味方面鑑別
野生滇紅茶口感豐富,滋味醇厚飽滿,山野之氣強烈,出湯迅速、經久耐泡、唇齒生香、杯底留香的氣韻,回乾生津的持久。普通滇紅口感單薄(水味重),易出現雜味,回乾生津較短,不耐泡!

沖泡方法
野生紅茶--湯色和條索野生紅茶--湯色和條索

茶葉:野生紅茶5克
泡法:
(1)先倒入熱開水將茶壺(容量250毫升)及茶杯溫熱,再放入野生滇紅茶;
(2)洗茶,快衝快出,同時利用茶水洗茶具、茶杯、公道杯;
(3)水燒開後不要立即注水沖泡,待水溫稍微冷至90度左右再注水沖泡!
(4)前1~5泡,快速出湯;
(5)6泡以上,每次注水後稍微浸泡(依個人口味濃淡而定)
儲存方法
一般可放置在密閉乾燥容器內,避光、避高溫,用錫箔紙或錫箔罐裝茶比較好。若有條件的話,用紫砂罐或錫罐為佳,玻璃罐很難保證不會有太陽光照射到,但是玻璃密封罐最便宜,總之,野生滇紅茶保存的幾個必要條件是:閉光、密封、常溫、勿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