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山

重慶巫山

巫山是重慶市的東大門,遊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也是長江三峽庫區的重鎮。 巫山自然風光獨樹一幟。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巫山就擁有巫峽的全部和瞿塘峽的大部。巫峽以幽深秀麗聞名於天下,峽深谷長,迂迴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列坐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麗。峽中那雲雨之多,變化之頻,雲態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嘆為觀止。 巫山小三峽山,奇峰怪石千姿百態,一山一水、一石一景、一草一木無不可以成詩,無不可以成畫。巫山馬渡河小小三峽奇峰多姿,碧流如鏡,更是引人入勝,有驚無險的回歸大自然參與式漂游,令中外遊客流連忘返,被遊人稱為“中國第一漂”。1997年11月8日,長江截流後,因有導航明渠通航,原水位無任何變化,長江三峽、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美景依存,毫無影響,不存在“告別三峽”之說。2009年,三峽大壩竣工後,儲水到175米時,長江水位比現在上升70至80米,對景區影響不大,巫山將永遠是一個值得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重慶巫山

巫山是重慶市的東大門,遊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也是長江三峽庫區的重鎮。 巫山自然風光獨樹一幟。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巫山就擁有巫峽的全部和瞿塘峽的大部。巫峽以幽深秀麗聞名於天下,峽深谷長,迂迴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列坐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麗。峽中那雲雨之多,變化之頻,雲態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嘆為觀止。 巫山小三峽山,奇峰怪石千姿百態,一山一水、一石一景、一草一木無不可以成詩,無不可以成畫。巫山馬渡河小小三峽奇峰多姿,碧流如鏡,更是引人入勝,有驚無險的回歸大自然參與式漂游,令中外遊客流連忘返,被遊人稱為“中國第一漂”。 1997年11月8日,長江截流後,因有導航明渠通航,原水位無任何變化,長江三峽、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美景依存,毫無影響,不存在“告別三峽”之說。2009年,三峽大壩竣工後,儲水到175米時,長江水位比現在上升70至80米,對景區影響不大,巫山將永遠是一個值得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 巫山歷史悠久,古蹟很多,資源豐富。早在204萬年前“亞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這裡生息繁衍。5000多年前,先民們在這裡創造了名揚世界的“大溪文化”。還有秦末漢初的古棧道、千年懸棺以及環繞縣城長達5公里的漢墓群。明清時代的大昌古建築至今保存完整。

概述

巫山(1張)巫山既為巫山山脈的簡稱,又是瀕臨巫山山脈的巫山縣的簡稱。 巫山山脈位於渝鄂交界區,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綿延40餘公里,北與大巴山相連,主峰烏雲頂海拔2400米。巫山山脈是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界線,西為四川盆地,東為長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縣以上古唐堯時代巫鹹(堯帝的御醫)而得名,春秋戰國為楚國巫郡,秦漢改郡為縣,時名巫縣,隋開皇三年更名為巫山縣。巫山位於重慶最東端,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東鄰湖北巴東,南連湖北建始,西抵奉節,北依巫溪,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308個村、30個居委會,總人口62.4萬。共有2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839人。(截止2007年5月)縣境東西最大距離61.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80.3公里。最低海拔156米,最高海拔2680米(太平山)。境內山地占96%,丘陵平壩占4%。

基本特點

基本縣情可概括為“一戶五縣”。 一戶: 地處庫區腹心重慶東部,是“渝東門戶”。 五縣: 一是經濟小縣。 有貧困人口6.6萬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21555人,是新一輪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土地瘠薄,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畝,主要經濟指標低於全市14個貧困區縣的平均水平。2007年實現GDP27.3億元,居全市第36位。 二是礦產資源富縣。 已探明礦藏15種,其中煤炭儲量4.7億噸,占重慶總量的1/6;鐵礦儲量3億噸、石煤5億噸、大理石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27萬千瓦,已開發利用3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天麻、黨參等土特產倍受歡迎。 三是旅遊強縣。 長江三峽橫貫縣境,小三峽、小小三峽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小三峽位列重慶市首屆十佳景點榜首,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AAAA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日接待遊客能力達到2萬人,最高年接待中外遊客133萬人次,是“中國優秀旅遊名縣”和“中國旅遊強縣”十七強。 四是文化名縣。 200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人”是亞洲人類的發源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神女賦》、《高唐賦》、竹枝詞等名詩名賦;有神女峰、高唐觀、楚陽台等名勝景觀;有歷史悠久的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漢初古棧道、千年懸棺、漢墓群等古蹟40多處;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峽庫區之首。 五是移民大縣。 是三峽工程重慶庫區首淹首遷縣,按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全縣將淹沒陸地面積49.3平方公里,涉及14個鄉鎮、60個村,淹沒縣城1座、建制鎮1座、鄉級鎮6座、場鎮2個、工礦企業48家,需動遷人口9.1萬人,占全縣總人數的15%,農村移民生產安置4.9萬人。已順利完成一、二、三期移民任務,已全面完成移民搬遷安置任務。

自然地理

山水氣候

巫山是渝東門戶,地處三峽庫區腹心,跨長江巫峽兩岸,東鄰湖北巴東縣,南界湖北建始縣,西抵奉節縣,北依巫溪縣。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因大巴山、巫山、七曜[yào]山三大山脈交匯縣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karst)地貌,最低海拔僅73.1米,最高海拔2680米,立體氣候特徵明顯。 大寧河小三峽位於巫山之側,全長50公里,有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以峰奇秀、水奇清、石奇美聞名遐邇。三峽蓄水形成了凝翠湖、琵琶湖、雙龍湖、大昌湖。巫山現已成為整個三峽風景區的幾何中心,以距縣城130公里半徑之內,囊括了三峽大壩、神農架、神農溪、天坑地縫等著名的風景名勝。 巫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溫度十八點四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一千零四十一毫米。

物產資源

礦藏資源 群峰連綿,高山峽谷,賦予巫山特有的旅遊資源、礦產資源、文化資源和農林特產資源等。 礦產資源貯量驚人,已探明礦藏15種:煤、鐵、硫鐵礦、石灰岩、硫的儲量最為豐富,銅、硫鐵、粘土礦的儲量也較豐富,且有一定開採價值。其中煤炭地區儲量4.7億噸,占重慶總量的1/6,目前年產煤能力180萬噸、上交稅費6000萬元,煤炭產業已成縣域經濟重要支撐;鐵礦儲量1.53億噸、石灰石1 巫山景觀(20張)0億噸、石煤5億噸、大理石1億立方米、石膏8000萬噸。水資源方面:境內雨量充沛,溪河眾多且比較大,易於集中落差,全縣水能蘊藏量達27.4萬千瓦,已開發利用3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 農林資源 烏桕、高級造紙原料蓑草產量居全國前列;魔芋倍受日商青睞,蠶絲兌楦出口日本;中藥材中的“廟黨”貝母、“北岸連”、黃柏、厚朴行銷東南亞;柑桔、烤菸、油料、生豬、山羊板皮等大宗農副土特產品已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在全國、全市具有較大優勢。 巫山山葵:山葵是芥末的原材料。巫山縣縣長何平說,2002年,巫山種的大片的山葵,產量比日本的都還要大。 珍稀生物資源 擁有大量的珍稀動植物,其中珍稀動物有金絲猴、鬣羚、牛羚、白唇鹿、鴛鴦、大鯢、紅腹角雉、白尾椎紅雉、綠尾紅雉、獼猴、穿山甲、水獺、大靈貓、小靈貓、猞猁、獐、馬鹿、斑羚、白冠長毛雉、錦雞,有各種野鳥100餘種,有豺、狼、熊、野豬、鹿等走獸50餘種。珍稀植物有獼猴桃、野生大豆、三葉、金桔、桑、辛荑、香樟、重陽木、銀杏、紅豆、珙桐、三尖杉、杜仲等。 勞動力資源 全縣勞動力39萬人,其中農業勞動力36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萬人以上。

歷史沿革

巫山縣歷史悠久。戰國間,巫屬楚國之巫郡。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二百七十七年』建巫縣。 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二百一十年』,劉備主荊州,析巫縣置北井縣。蜀漢章武二年『公元二百二十二年』,縣境屬吳,隸屬宜都郡。吳孫休永安三年『公元二百六十年』分宜都郡置建平郡,治巫縣。西晉秦始四年『公元二百六十八年』隸屬巴東郡。隋開皇三年『公元五百八十三年』置建平郡,巫縣更名為巫山縣。 清康熙九年『一六七零年』大昌縣併入本縣。 1951年3月,湖北省建始銅鼓鄉劃歸本縣官渡區境域,1961年3月,龍溪人民公社所屬上安、下安、雙河三個大隊的山地1784.5畝,水田342.3畝劃出,歸巫溪縣境,形成至今的巫山縣境。 巫山縣歷史文化厚重,距今二百零四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人遺址”,是亞洲古人類起源地之一;距今五千年的“大溪文化”則是新石器文化的傑出代表;漢墓群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巫山縣的農業、手工業自漢代始即具一定規模。 巫山人傑地靈,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優秀巫山兒女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當中以李季達烈士為傑出代表,他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動家,1921年赴法國留學,與先期赴法的趙世炎、周恩來、李立三、鄧小平、陳毅等一起學習馬克思主義。回國後歷任中共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天津市委書記。一九二七年八月被軍閥褚玉璞殺害,終年二十七歲。 董必武1921年8月來巫聯絡川軍援鄂,是共產黨人最早涉足巫山的一次革命活動;1932年12月19日,賀龍率領紅三軍轉戰川鄂邊途經巫山,紅軍沿途宣傳,為民除害,在民眾中留下深遠影響;1949年10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四師三七零團政委陳鵬率部入城,巫山解放;1949年12月17日,四川省巫山縣人民政府成立。1997年6月28日,巫山縣劃歸重慶直轄市。

行政區劃

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177公頃,森林復蓋率為29.6%。轄巫峽鎮、大昌鎮、廟宇鎮、福田鎮、龍溪鎮、雙龍鎮、官陽鎮、騾坪鎮、抱龍鎮、官渡鎮、銅鼓鎮等11個鎮,龍井鄉、兩坪鄉、曲尺鄉、建平鄉、大溪鄉、金坪鄉、平河鄉、當陽鄉、竹賢鄉、三溪鄉、培石鄉、篤坪鄉等12個鄉,紅椿土家族鄉、鄧家土家族鄉等2個民族鄉。

郵政編碼

404700

電話區號

023(+86)

車牌編號

渝F 萬州車輛管理所

鄉鎮博覽

巫山鄉鎮(共25個):培石鄉、巫峽鎮、 曲尺鄉、大溪鄉、龍井鄉、 福田鎮、平河鄉、官陽鎮、當陽鄉、兩坪鄉、雙龍鎮、金坪鄉、騾坪鎮、竹賢鄉、三溪鄉、建坪鄉、 銅鼓鎮、 廟宇鎮、紅椿鄉、官渡鎮、抱龍鎮、篤坪鄉、鄧家鄉、 大昌鎮、龍溪鎮

旅遊名勝

巫山縣,是重慶市的東大門,是遊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是長江三峽庫區的重鎮。 巫山縣歷史悠久,古蹟紛呈,資源豐富。早在204萬年前“亞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了。巫山自然風光獨樹一幟。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巫山就擁有巫峽的全部和瞿塘峽的大部。巫峽以幽深秀麗擅奇天下,峽深谷長迂迴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名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為令人心馳神往。峽中雲雨之多、變化之頻、雲態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嘆為觀止。唐代詩人元稹 巫山美景(19張)傳之千古的絕唱“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是對長江三峽中巫山段那萬古不衰的神韻和魅力的真實概括。 巫山縣被國家旅遊局評為17個“中國旅遊強縣”之一,巫山縣也是重慶市唯一榮登該榜的“中國旅遊強縣”。 境內有舉世聞名、以峽谷、江河風光為代表的長江三峽;有幽深秀麗、以探險、休閒、漂流旅遊為主要內容的小三峽、小小三峽;有曲徑探幽、以神女峰為代表的巫山“三台八景十二峰”景點 群。2003年三峽庫區二期蓄水後,巫山景區峽谷相通、湖庫相連,更加特色鮮明、令人嚮往。1991年,長江三峽、巫山小三峽雙雙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梨子平森林公園更是以高山森林為特點,吸引中外遊客。 2000年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景區。巫山旅遊日接待能力達8000人以上,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以上,為全國旅遊大縣。 以204萬年龍骨坡“巫山人”遺址、5000年大溪新石器文化和兩千年神女文化傳說為代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墓葬群、大昌古建築群和古棧道、懸棺等文化景點遍布境內。曹植、李白、陸游、杜甫和近代著名詩人舒婷等歷代文人騷客為巫山和巫山神女寫下燦若繁星的詩篇,毛澤東、李鵬、日本前首相中增根康弘等各國政要留文、潑墨巫山,賦予巫山深厚的文化內蘊。 巫山“三台八景”籠罩著神秘的色彩。“三台”是授書台、楚陽台、斬龍台。“八景”是南陵春曉、夕陽返照、寧河晚渡、清溪漁釣、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貞觀石、朝雲暮雨。

標誌景點

長江三峽: 小三峽: 小小三峽: 大昌古鎮: 巫山十二峰:

巫山特產

黨參:以其質柔潤,味甘甜,嚼之化渣者為上品。有補中、和胃、清肺、益氣、生津、化痰之功效。大廟出產的“廟黨”又具特色。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風的功能,常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天麻是地道藥材。來自巫山海拔1200米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藥 性好,屬於野生。 雪棗:巫山大昌古鎮名優糕點,形狀似棗,長八、九厘米,直徑二、三厘米,表面白粉穿衣,如霜似雪,故名雪棗。雪棗質地酥脆,細嫩香脆,入口即化,老幼皆宜,頗受食者歡迎。 雲霧茶,農家臘肉,長期在柴火上薰烤,味美,回味無窮。 鈕荷尓:高科技製作的一種水果 翡翠涼粉:臭黃荊樹製作的。

巫山一詞的用法

指男女幽會。 典故: 語出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後人以此附會。

與巫山有關的詩詞

元稹《離思(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宋·李珣《巫山一段雲》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 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